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阳陵泉对脑梗死患者被动运动的即刻效应观察 被引量:21
1
作者 司卫军 张华 +2 位作者 王朋 谭中建 崔方圆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观察针刺阳陵泉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被动运动的中枢即刻效应,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6例右侧脑梗死恢复期左侧偏瘫患者,在针刺左侧阳陵泉前后被动对指运动时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并...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观察针刺阳陵泉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被动运动的中枢即刻效应,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6例右侧脑梗死恢复期左侧偏瘫患者,在针刺左侧阳陵泉前后被动对指运动时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并以假穴针刺作对照,观察其相应脑部的即刻激活部位。结果:所有患者被动运动的激活区集中在右侧运动感觉皮层,与假穴相比,针刺阳陵泉在左侧岛叶前部、额下回、中央前回、梭状回、小脑等区域,中枢效应强于假穴,这些区域涉及多个大脑网络。结论:针刺阳陵泉可能通过调节运动相关网络促进偏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被动运动 功能磁共振 阳陵泉
原文传递
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思思 谷鹏鹏 +4 位作者 屠文展 姜霞 陈温慈 胡奇妙 蒋松鹤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1-416,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脊髓L4-L6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电针是否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达到镇痛效应。方法:将40只成... 目的: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脊髓L4-L6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电针是否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达到镇痛效应。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不做处理,假模组暴露坐骨神经2~3min,不打结,余大鼠建立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CCI)疼痛模型。电针组于造模后7d开始电针"足三里""阳陵泉",每次30min,每天1次,连续7d;余组仅予固定,不做治疗。各组于造模前及造模后3、5、7、10、12、14d分别测量大鼠患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术后14d处死大鼠,对脊髓L4-L6行免疫组化观察,检测小胶质细胞(Iba1)和BDNF蛋白表达,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脊髓L4-L6中BDNF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模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P<0.01),出现痛觉过敏;电针干预后,电针组较模型组痛阈明显升高(P<0.01);术后14d,模型组脊髓L4-L6中Iba1、BDNF蛋白表达及BDNF mRNA水平高于正常组和假模组,电针组脊髓L4-L6中Iba1、BDNF蛋白表达及BDNF mRNA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中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减少BDNF的表达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电针 小胶质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足三里 阳陵泉
原文传递
针刺阳陵泉、胆囊穴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蒋海锋 赵聪 +6 位作者 汤雪峰 孔宪诚 沙粒 阎良 刘令圭 饶文龙 黄建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81-483,488,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胆囊穴对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镇痛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的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患者共60例,随机平均分成针刺组及药物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检测患者外周血浆C反应蛋白...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胆囊穴对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镇痛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的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患者共60例,随机平均分成针刺组及药物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检测患者外周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5、10及15 min这三个时间点,针刺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而在治疗后20、25及30 min,两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在降低血浆CRP方面优于药物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4),但血浆β-EP及CCK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针刺对于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治疗效果优于麻醉镇痛药联合抗胆碱能药物的镇痛效果,具有起效快、效果好、持续久的优势,同时能降低胆绞痛患者的CRP水平,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胆囊穴 阳陵泉 胆绞痛 急性胆囊炎
下载PDF
Effect of music therapy derived from the five elem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post-stroke depression 被引量:15
4
作者 Lin Facai Huang Dehong +2 位作者 He Nana Gu Yihuang Wu Yunchu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675-680,共6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ive phase mus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fter ischemic stroke.METHODS: A total of 92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ive phase mus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fter ischemic stroke.METHODS: A total of 92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32 cases), treatment group A(30 cases), and treatment group B(30 cases). All groups were given basic therapies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In addit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administerd 50 mg of oral sertraline hydrochloride daily, while treatment groups A and B received needling at Baihui(GV 20)plus acupoint injection at Yanglingquan(GB 34) daily; treatment group B also received music therapy derived from the five pha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theory twice daily. All treatments were administered for 5 d per treatment cycle for three cycles, with a 1 d interval between cycles. In all three groups, Hamilton's depression scale(HAMD-17)score and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ADL) score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side effect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RESULTS: The HAMD-17 sco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in all three groups, and the post-treatment reduction in HAMD-17 score was markedly greater in treatment group B than in treatment group A(P < 0.01). The ADL sco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in all three groups,and the post-treatment increase in ADL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reatment group B than in treatment group A(P < 0.01). The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score was highes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lowest in group B, and significantly diffe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P < 0.01).CONCLUSION: Five phase music therapy plus acupoint needling and acupoint injection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on Stroke Five phases therapy Music therapy Needling methods Point GV20(Baihui) Point gb34yanglingquan
原文传递
中渚、阳陵泉穴与脑功能区的关系: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田丽芳 周诚 +2 位作者 陈敏 邹明珠 杨正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61-564,共4页
目的: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针刺手少阳经中渚穴和足少阳经阳陵泉穴时大脑皮层兴奋区的分布特点,初步探讨经络、穴位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将42例健康受试者(右利手),随机分为针刺中渚穴和阳陵泉穴两组。采用fMRI技术实时... 目的: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针刺手少阳经中渚穴和足少阳经阳陵泉穴时大脑皮层兴奋区的分布特点,初步探讨经络、穴位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将42例健康受试者(右利手),随机分为针刺中渚穴和阳陵泉穴两组。采用fMRI技术实时动态扫描针刺中渚穴和阳陵泉穴时脑功能区的变化,最终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M2软件包分析其作用部位。结果:中渚穴引起的脑内主要兴奋区依次为双侧的额叶、颞叶、小脑和枕叶,阳陵泉穴引起的主要兴奋区依次为双侧的枕叶、小脑、额叶和颞叶。结论:针刺中渚穴和阳陵泉穴时均可以引起双侧听觉、视觉相关大脑皮质和双侧躯体运动区大脑皮质兴奋,这可能是临床治疗相关病症的中枢作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渚 阳陵泉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针刺阳陵泉治疗外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新芳 胥海斌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69-570,共2页
目的:观察阳陵泉治疗外踝关节扭伤的增效作用。方法:将79例外踝关节扭伤患者半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阳陵泉针刺和局部穴位电磁疗,对照组仅采用局部穴位电磁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7.4%,总有效率为91.3%;对... 目的:观察阳陵泉治疗外踝关节扭伤的增效作用。方法:将79例外踝关节扭伤患者半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阳陵泉针刺和局部穴位电磁疗,对照组仅采用局部穴位电磁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7.4%,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治愈率为36.4%,总有效率为69.7%。两组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阳陵泉对外踝关节扭伤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针灸疗法 扭伤和劳损/针灸疗法 阳陵泉
下载PDF
针刺阳陵泉缓解痉挛状态及对脑脊液γ-氨基丁酸的影响 被引量:38
7
作者 刘伍立 赵艳玲 +9 位作者 章威 欧阳建军 唐北沙 顾星 贺泽龙 尹新民 赵慧 娄必丹 孙淑珍 朱文锋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17-518,共2页
以针刺阳陵泉为主作观察组 ,针刺足三里为主作对照组 ,观察了对脊髓损伤后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脊液 (CSF)γ-氨基丁酸 (GABA)的影响。结果 :临床抽搐控制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但总有效率无差异 ;对 CSF中 GABA的影响 ,观察组治疗... 以针刺阳陵泉为主作观察组 ,针刺足三里为主作对照组 ,观察了对脊髓损伤后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脊液 (CSF)γ-氨基丁酸 (GABA)的影响。结果 :临床抽搐控制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但总有效率无差异 ;对 CSF中 GABA的影响 ,观察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 ,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提示针刺阳陵泉能较好地缓解痉挛状态 ,同时能提高 CSF中 GA-BA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针灸疗法 痉变 氨基丁酸 脑脊髓液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峰 朱烨 石晓兵 《陕西中医》 2018年第7期953-955,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各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各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8%明显高于75.7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骨关节炎指数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5),观察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5),观察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5),观察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两组亚健康期、早期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P>0.05),观察组中期、晚期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P>0.05),中期、晚期患者痊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和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各期疗效确切,随着病情的严重,病期的深入,温针灸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针刺疗法 梁丘 犊鼻 阳陵泉 三阴交
下载PDF
艾灸阳陵泉对慢性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体表热像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关玲 石现 +2 位作者 邹怡 邓秀芳 蔡佩斯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比较艾灸阳陵泉对慢性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和健康者体表热像的即刻影响。方法:将35例MPS患者作为观察组,将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ATIR-M301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对两组艾灸阳陵泉15 min前后的体表热像变化进行观察。采... 目的:比较艾灸阳陵泉对慢性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和健康者体表热像的即刻影响。方法:将35例MPS患者作为观察组,将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ATIR-M301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对两组艾灸阳陵泉15 min前后的体表热像变化进行观察。采用图像定性分析和温度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两组体表热像差异。结果:观察组MPS患者背部红外热像图表现,88.6%有异常热区,分布在上段的最多,其次是下段;有约一半左右的患者脊柱热力线中断或消失;71.4%的患者主诉的疼痛部位和红外热像图表现部位一致。观察组背部上段异常热区的左右侧温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艾灸阳陵泉对MPS患者以及健康者的背部体表热像均有影响,以上段和菱形窝最为显著;艾灸阳陵泉对MPS患者背部上段的升温程度较健康者更为明显(P<0.05)。结论:艾灸阳陵泉可对慢性背部MPS患者背部热像有即刻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 灸法 经络穴位探测 阳陵泉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原文传递
慢性胆囊炎患者电针针刺阳陵泉穴后胆囊收缩素变化与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曹子洋 张延彬 +1 位作者 张宏春 郑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092-409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患者电针针刺阳陵泉穴对胆囊收缩素水平和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胆囊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患者电针针刺阳陵泉穴对胆囊收缩素水平和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胆囊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电针针刺阳陵泉穴,进针得气后连接电针仪,选用连续波,频率60 Hz,刺激强度以患者局部有明显跳动但不过分强烈为度,留针30 min后关机出针。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电针针刺同侧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连线中点下方1.5 cm处假穴。于针刺穴位前10 min及针刺后30 min抽取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胆囊收缩素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结果两组电针针刺前胆囊收缩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电针针刺后胆囊收缩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电针针刺后胆囊收缩素水平高于电针针刺前(P<0.05)。两组电针针刺前Vmax、Vmin、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电针针刺后Vmax、Vmin低于对照组,RI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电针针刺后Vmax、Vmin低于电针针刺前,RI高于电针针刺前(P<0.05)。结论电针针刺阳陵泉穴可促进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收缩素分泌,胆囊动脉血流速度减慢,RI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针灸疗法 阳陵泉 胆囊收缩素 胆囊动脉
下载PDF
艾灸治疗战士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1
作者 关玲 邹怡 杨一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7-601,共5页
目的:为解决部队战士背部肌筋膜疼痛症状提供一套艾灸自治互治方法。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30例)和膏药贴敷组(28例)。艾灸组悬灸阳陵泉15min,再用艾灸按摩器艾灸按摩疼痛区域,在医生指导下自行治疗或互相治疗;膏药贴敷组使用... 目的:为解决部队战士背部肌筋膜疼痛症状提供一套艾灸自治互治方法。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30例)和膏药贴敷组(28例)。艾灸组悬灸阳陵泉15min,再用艾灸按摩器艾灸按摩疼痛区域,在医生指导下自行治疗或互相治疗;膏药贴敷组使用狗皮膏贴敷疼痛局部,均每天1次,治疗5天。采用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功能障碍表现评分、功能障碍指数、综合经济效益等指标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艾灸及膏药贴敷两种治疗方法对战士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均有一定疗效,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功能障碍(P<0.01,P<0.05),且艾灸组优于膏药贴敷组(P<0.01,P<0.05);在综合经济效益指标方面,艾灸组优于膏药贴敷组;艾灸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膏药贴敷组为35.7%(10/28),艾灸组疗效优于膏药贴敷组(P<0.01)。结论:艾灸自治互治方法治疗部队战士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好,并且可以降低常规医疗的成本,减少军队的医疗开支,适合在部队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艾灸疗法 阳陵泉 针灸效应
原文传递
玻璃酸钠、臭氧联合注射术配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高东梅 郝龙 田雪 《陕西中医》 2018年第7期941-943,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臭氧联合膝关节腔注射术,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臭氧联合膝关节腔注射术,配合温针灸以及膝...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臭氧联合膝关节腔注射术,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臭氧联合膝关节腔注射术,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采用VAS视觉模拟量表评估疼痛程度及采用Lysholm表对膝关节活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臭氧联合膝关节腔注射术,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后4周、半年后VAS及Lysholm评分表结果显示疗效均高于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结论:玻璃酸钠、臭氧联合膝关节腔注射术,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针刺疗法 阳陵泉 血海 阴陵泉
下载PDF
巨刺阳陵泉穴对胆道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光亭 王淑敏 王力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阳陵泉穴对胆道系统运动的效果与机理。方法:将60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左阳陵泉(左穴组)、右阳陵泉(右穴组)和双阳陵泉组(双穴组),每组各20例,在B超下观察3组对胆囊收缩和胆总管扩张的影响。结果:左穴组、右穴组和双穴... 目的:探讨针刺阳陵泉穴对胆道系统运动的效果与机理。方法:将60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左阳陵泉(左穴组)、右阳陵泉(右穴组)和双阳陵泉组(双穴组),每组各20例,在B超下观察3组对胆囊收缩和胆总管扩张的影响。结果:左穴组、右穴组和双穴组对胆囊收缩和胆总管扩张均有明显作用(P<0.05),但3组间的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左阳陵泉与右阳陵泉对胆道系统有同样的效应,故临床不宜只取右穴,而忽略左穴,也不必左右双穴同时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刺 阳陵泉穴 胆道系统 针灸效应
下载PDF
不同电针强度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杰芳 靳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强度对电针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成强电针组、中电针组和对照组,强电针组、中电针组分别以相同电针波型、频率和不同电针强度(前者5.5 mA,后者3.5 mA)刺激“昆仑”和“阳陵泉”穴,... 【目的】探讨电针强度对电针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成强电针组、中电针组和对照组,强电针组、中电针组分别以相同电针波型、频率和不同电针强度(前者5.5 mA,后者3.5 mA)刺激“昆仑”和“阳陵泉”穴,对照组只用同样方法固定而不针刺,比较电针前后3组大鼠痛阈的变化。【结果】电针治疗后,中强度电针组和高强度电针组的患侧痛阈均比对照组高(均P<0.01),而中强度电针组的镇痛效果比高强度电针组更优(P<0.05)。两个针刺组的健侧痛阈均有上升(与对照组比均P<0.05),但针刺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关节炎疼痛,在相同波型和频率的情况下,中强度电针的镇痛效果优于高强度电针,提示这种镇痛效果可能与中枢的参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佐剂性关节炎 镇痛 针灸疗法 针灸效应
下载PDF
电针足少阳经穴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磊 熊鹿静 +3 位作者 李炳坤 唐小高 喻林 周鑫 《中医正骨》 2022年第6期9-16,共8页
目的:探讨电针足少阳经穴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膝关节ACL部分损伤患者50例。由同一组医生行膝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单束ACL重建术,术后第2天开始电针患侧足少阳经的悬... 目的:探讨电针足少阳经穴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膝关节ACL部分损伤患者50例。由同一组医生行膝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单束ACL重建术,术后第2天开始电针患侧足少阳经的悬钟、阳陵泉、膝阳关、环跳4穴。每天1次,连续治疗6d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1d,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2周、4周、6周时双侧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察觉阈值(threshold to detection of passive motion,TTDPM)、关节位置觉(joint position sense,JPS)以及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P40起始潜伏期、波幅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潜伏期、波幅。结果:①TTDPM。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312.586,P=0.000)。双侧膝关节TTDP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406.942,P=0.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间膝关节TTDP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334.592,P=0.000)。患侧膝关节TTDPM随时间呈下降趋势(3.57°±0.53°,2.61°±0.47°,2.21°±0.39°,1.92°±0.28°,F=349.201,P=0.000),健侧随时间无明显变化(1.44°±0.10°,1.42°±0.12°,1.40°±0.10°,1.41°±0.07°,F=2.772,P=0.052)。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患侧膝关节TTDPM均较健侧高(t=29.528,P=0.000;t=21.642,P=0.000;t=16.658,P=0.000;t=13.642,P=0.000)。②JPS。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201.439,P=0.000)。双侧膝关节JPS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532.141,P=0.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间膝关节JP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209.843,P=0.000)。患侧膝关节JPS随时间呈改善趋势(4.31°±0.71°,3.62°±0.65°,3.23°±0.60°,2.64°±0.54°,F=211.272,P=0.000),健侧随时间无明显变化(1.49°±0.13°,1.47°±0.11°,1.48°±0.10°,1.47°±0.10°,F=1.333,P=0.277)。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患侧膝关节JPS均较健侧差(t=28.782,P=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损伤 前交叉韧带 电针 胆经 本体感觉 悬钟 阳陵泉 膝阳关 环跳
下载PDF
不同电针参数对脑卒中后足内翻影响临床观察
16
作者 黄雯芳 郭伟 +5 位作者 阙秀琴 沈东炜 魏健良 张鹏 赖建恭 吴小平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0期59-64,共6页
目的:比较针刺足少阳经不同电针参数对脑卒中后足内翻(PSS)的影响。方法:将120例PS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连续波治疗组和疏密波治疗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脱落1例,疏密波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连续波治... 目的:比较针刺足少阳经不同电针参数对脑卒中后足内翻(PSS)的影响。方法:将120例PS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连续波治疗组和疏密波治疗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脱落1例,疏密波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连续波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电针阳陵泉、悬钟(连续波,频率2 Hz)治疗;疏密波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电针阳陵泉、悬钟(疏密波,频率2/50 Hz)治疗,30 min/d, 1次/d,连续治疗6 d,休息1 d,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足内翻角度、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E)、静息状态下腓骨长、短肌厚度。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足内翻角度、MAS分级、FMA-LE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连续波治疗组与疏密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疏密波治疗组优于连续波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静息状态下腓骨长、短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阳陵泉、悬钟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改善PSS患者足内翻程度、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联合康复训练,2/50 Hz疏密波是治疗该病较优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足内翻 阳陵泉 悬钟 电针参数 肌骨超声 肌肉厚度
下载PDF
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武杰 林妙君 +1 位作者 陈秀玲 刘朝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11-513,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当归注射液肌肉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2个疗程后(共治...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当归注射液肌肉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2个疗程后(共治疗20次)评定疗效,并进行治疗前后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的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周围炎/针灸疗法 肩关节/针灸效应 阳陵泉 阿是
下载PDF
镇静调气法针刺不同腧穴治疗胸壁挫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世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65-666,共2页
方法 :将 12 0例胸壁挫伤病例分成阳陵泉组与外关组 ,采用镇静调气刺法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阳陵泉组治愈率优于外关组 (P <0 0 5 )。辨证分型的比较 ,阳陵泉组无差异 ,外关组气滞型优于血瘀型 (P <0 0 1) ,病程短者优于病... 方法 :将 12 0例胸壁挫伤病例分成阳陵泉组与外关组 ,采用镇静调气刺法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阳陵泉组治愈率优于外关组 (P <0 0 5 )。辨证分型的比较 ,阳陵泉组无差异 ,外关组气滞型优于血瘀型 (P <0 0 1) ,病程短者优于病程长者 (P <0 0 5 )。结论 :用镇静调气法针刺阳陵泉、外关穴是治疗胸壁挫伤的有效方法 ,且阳陵泉与外关疗效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损伤 针灸疗法 挫伤 阳陵泉穴 针刺手法 穴位疗法
下载PDF
ERK信号通路在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聪 余剑波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2-946,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180—220g,鞘内置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组)...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180—220g,鞘内置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组)、CCI组、电针刺激穴位组(EA组)、电针刺激非穴位组(NA.EA组)和ERK抑制剂U0126组(U0126组)。CCI组、EA组、NA-EA组和U0126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结扎的方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EA组于术后4d开始电针刺激术侧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连续波,频率2Hz,刺激强度≤1.5mA,1次,d,30min/次,连续6d;NA.EA组电针刺激术侧足三里穴旁开5mm和阳陵泉穴旁开5mm处非穴位点。U0126组术后4d开始鞘内注射U0126,5μg/次,2次,d,连续6d。分别于CCI术前1d(To,基础状态)和术后3、5、7、9d(T。)时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M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WL)。于术后10d处死大鼠,取术侧脊髓L4-6节段,检测脊髓背角P2X3受体蛋白及其mRNA表达,测定脊髓背角ERK1/2和磷酸化ERK1/2(p-ERKl/2)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4组MWT降低,TWL缩短,脊髓背角P2K受体蛋白及其mRNAp.ERK1/2表达上调(P〈0.01);与CCI组比较,EA组和U0126组MWT升高,TWL延长,脊髓背角P2X,受体蛋白及其mRNA表达和p-ERKl/2表达下调(P〈0.01),NA—E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A组比较,U0126组MWT升高,TWL延长,脊髓背角P2X受体蛋白及其mRNA表达和p-ERK1/2表达下调(P〈0.01)。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其机制与抑制脊髓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 电刺激疗法 足三里 阳陵泉 神经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