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20治理对全球经济失衡演变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威 李同稳 王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103,共7页
2005年以来G20加强了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治理:不仅明确提出主要成员方治理自身失衡的建议,而且及时将全球经济再平衡作为G20首脑峰会议题,初步达成全球经济失衡的评估指标体系。从其治理对贸易、金融、资源、财政和增长等领域失衡的影响看... 2005年以来G20加强了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治理:不仅明确提出主要成员方治理自身失衡的建议,而且及时将全球经济再平衡作为G20首脑峰会议题,初步达成全球经济失衡的评估指标体系。从其治理对贸易、金融、资源、财政和增长等领域失衡的影响看,虽然使2006-2008年和2010-2011年的失衡改善,但在G20机制化建设不足、全球失衡治理与世界经济复苏存在矛盾、G20未重视全球结构性失衡调整、G20对失衡治理标准未达成一致及未改变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影响下,G20治理并未根本改变当前全球经济失衡扩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20治理 全球经济失衡 影响评估 制约因素
下载PDF
基于G20指标的中国经济失衡研究
2
作者 蒋茁 韩立岩 《国际经济合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50,共8页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进程中,二十国集团(G20)就衡量经济失衡的指标体系达成初步一致意见,并给出了基本的量化方法。本文基于G20经济失衡指标,分析判断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平衡状况,发现中国经济外部指标已经回归均衡,但私人债务和私人储...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进程中,二十国集团(G20)就衡量经济失衡的指标体系达成初步一致意见,并给出了基本的量化方法。本文基于G20经济失衡指标,分析判断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平衡状况,发现中国经济外部指标已经回归均衡,但私人债务和私人储蓄率等内部失衡指标过高,由外部失衡向内部失衡转变的趋势初现,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平衡的过程中,应减少私人债务,提高投资效率,刺激居民消费,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国际讨论,防范经济失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失衡 g20治理 贸易盈余 私人债务 私人储蓄
原文传递
论G20国际税收治理新模式 被引量:3
3
作者 易在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61,共9页
国际税收治理传统模式以公约示范法为基础,表现为双边税收协定网络。二十国集团(G20)在将治理议题扩展到国际税收领域时,引入了一种新的国际税收治理模式。该模式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依公约示范法订立双边税收条约的传统治理模式,转而采用... 国际税收治理传统模式以公约示范法为基础,表现为双边税收协定网络。二十国集团(G20)在将治理议题扩展到国际税收领域时,引入了一种新的国际税收治理模式。该模式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依公约示范法订立双边税收条约的传统治理模式,转而采用类似“新国际金融架构”的软法治理模式。最近热议的中国全球征稅即是该模式的一卜直接结果。新模式是“新国际金融架构”在税收领域的升级版,具有国际法制机理中的正当性,但相关税收议题在实施之有效性方面,因具体事项之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并且因与WT0治理机制的冲突而出现一些合法性的问题。G20国际税收治理新模式有助于各国在国际层面扩大和确定新的稅收议题,推进国际税收体系的变革。然而,相关税收议题能否获得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仍要依赖于这些议题能否被传统模式所吸纳。无论是传统模式还是新模式,相关国际税收治理仍然未能突破国际税收管辖权传统分配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20国际税收治理新模式 正当性 有效性 合法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