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贻贝(Mytilus edulis)核型及染色体带型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琼 童裳亮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09-316,共8页
本文对贻贝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其结果为:2n=28,12m+10sm+6st,NF=50,TCL= 103.90μm,CL:2.735-4.774μm。第1、2、4、8、11、12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第6、... 本文对贻贝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其结果为:2n=28,12m+10sm+6st,NF=50,TCL= 103.90μm,CL:2.735-4.774μm。第1、2、4、8、11、12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第6、9、10、13、14对 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第 3、5、7对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对贻贝染色体的G带、C带、银 染带进行了分析。银染结果表明,贻贝细胞中有四个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s),分布在第 3、5对染 色体长臂末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 染色体 染色体组型 带型
下载PDF
芸薹类蔬菜(n=10)染色体G─带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家树 曹寿椿 宋运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7-263,共7页
采用改良的ASG法首次在n=10的芸薹类蔬菜(即不结球白菜、结球白菜、日本水菜和芜菁等)各品种的有丝分裂染色体上显示了G-带,并对其进行了G-带带型分析。所试材料的G-带,除随体染色体管外,都沿整个染色体的长轴分布,... 采用改良的ASG法首次在n=10的芸薹类蔬菜(即不结球白菜、结球白菜、日本水菜和芜菁等)各品种的有丝分裂染色体上显示了G-带,并对其进行了G-带带型分析。所试材料的G-带,除随体染色体管外,都沿整个染色体的长轴分布,是一些密切邻近的多重带纹。在有丝分裂的晚前期、早中期和中期的染色体都有这样的带纹,同一品种的带纹数目从有丝分裂晚前期到中期逐渐减少。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G-带带型基本相似,非同源染色体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亚种或品种间染色体G-带的总带纹数目在一定范围内有差异。本文讨论了染色体G-带带型分析在探讨靶薹类蔬菜演化和分类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芜菁 染色体 g-带带型
下载PDF
染色体18p部分缺失综合征导致发育迟缓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红丹 张朝阳 +4 位作者 张晓梅 杨艳丽 李前程 廖二娟 廖世秀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6期584-585,共2页
目的分析1例发育迟缓患儿的遗传学原因,探讨其染色体DNA拷贝数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发育迟缓患儿1例,应用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患儿及其父母的染色体核型,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患儿及其父母DNA拷贝数变异,并对核型分析结... 目的分析1例发育迟缓患儿的遗传学原因,探讨其染色体DNA拷贝数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发育迟缓患儿1例,应用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患儿及其父母的染色体核型,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患儿及其父母DNA拷贝数变异,并对核型分析结果进行精确定位。结果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示该患儿父母染色体核型正常,患儿为46,XX,del(18)(p11.2);微阵列比较基因组分析示患儿父母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正常,患儿18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缺失区域为18p11.32-p11.21,片段大小为11.49 Mb。结论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辨率和准确性高,可对染色体微变异进行精确定位;1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可能与患儿发育迟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体18p缺失综合征 g显带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发育迟缓
原文传递
稽留流产病因研究中绒毛染色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曹琴英 张宁 +4 位作者 葛军 赵丽娟 高虹 朱俊真 董彦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5334-5336,共3页
目的:探讨绒毛染色体检测对稽留流产病因研究的价值。方法:采集161例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采用培养法和直接法制备绒毛染色体标本,G显带分析。结果: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161例中,158例成功制备绒毛染色体,3例因稽留时间问题培养失败。15... 目的:探讨绒毛染色体检测对稽留流产病因研究的价值。方法:采集161例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采用培养法和直接法制备绒毛染色体标本,G显带分析。结果: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161例中,158例成功制备绒毛染色体,3例因稽留时间问题培养失败。158例中发现核型异常82例,检出率为51.90%,三体型45例,占54.88%,其中常染色体三体占51.22%,16-三体17例,占20.73%。结论:染色体异常是早期稽留流产的主要原因,绒毛染色体检测是稽留流产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指导再次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留流产 绒毛染色体 g显带
原文传递
旧院黑鸡染色体组型及G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勇 许由 +5 位作者 龙小海 向荣淑 蒋顺时 徐恢仲 单天锡 杜世铭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2期163-166,共4页
对旧院黑鸡的染色体组型和G—显带模式研究表明,旧院黑鸡与普通家鸡的染色体数一致,G—带相同。第1,3和7对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臂间倒位和不等易位,似可作为旧院黑鸡染色体组型的参考特征。
关键词 旧院黑鸡 染色体组型 g-带
下载PDF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高分辨染色体制备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清健 郑立新 +8 位作者 田佩玲 叶嘉玲 杨卫 王柏贤 徐珊珊 周冰燚 蔡慧娜 方俊宇 朱志勇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3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具有分裂指数高和染色体分散好等优点的550~850条带纹高分辨染色体的制备方法。方法:取10例健康人外周血为样本制备淋巴细胞高分辨染色体。固定5-氟尿嘧啶核苷、尿嘧啶核苷、胸腺嘧啶核苷、溴化乙锭、秋水仙胺的剂量,... 目的:建立一种具有分裂指数高和染色体分散好等优点的550~850条带纹高分辨染色体的制备方法。方法:取10例健康人外周血为样本制备淋巴细胞高分辨染色体。固定5-氟尿嘧啶核苷、尿嘧啶核苷、胸腺嘧啶核苷、溴化乙锭、秋水仙胺的剂量,进行5个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设计15种实验方案。5个因素分别为培养时间、胸腺嘧啶核苷、溴化乙锭、秋水仙胺作用时间以及低渗时间。3个水平分别为培养时间64、72、80h;胸腺嘧啶核苷作用时间16、17、18h;溴化乙锭作用时间3、4、5h;秋水仙胺作用时间10、15、20min以及低渗时间30、40、50min。每例样本同时采用15种方案进行实验,比较各方案带纹在550条以上时染色体分裂指数和分裂相分散的情况。结果:在15种方案中培养时间以及秋水仙胺作用时间对分裂指数有显著影响俨〈0.01),其中培养72h后加5-氟尿嘧啶核苷和尿嘧啶核苷进行同步化和秋水仙胺作用15min高分辨染色体分裂指数最大。37℃低渗40min高分辨染色体分散效果最佳。结论:本实验方案的高分辨染色体制备方法,具有分裂指数高和染色体分散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染色体 g显带 秋水仙胺 分裂指数
下载PDF
G显带和aCGH技术联合检测92例早期自然流产妊娠物核型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申迪 贾颐舫 +4 位作者 石东红 谢鲁文 苑全香 谭旭 王谢桐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自然流产妊娠物染色体异常的因素以及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在流产妊娠物核型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妇产科门诊确诊为"胚胎停育"的病例共92例,对清宫后获得的妊娠物进行绒毛染色体G显...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自然流产妊娠物染色体异常的因素以及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在流产妊娠物核型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妇产科门诊确诊为"胚胎停育"的病例共92例,对清宫后获得的妊娠物进行绒毛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绒毛体外培养或G显带分析失败的进行aCGH检测。结果:本实验对92例自然流产妊娠物的绒毛组织进行体外培养,85例(92.4%)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成功,失败的7例进行aCGH检测,两种方法联合分析的成功率100%。其中异常核型50例(异常率54.3%),非整倍体40例(非整倍体率43.5%)。复发性流产和偶发性流产患者的异常率分别是50.0%和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患者妊娠物核型为非整倍体的概率(61.5%)大于年龄<35岁的患者(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儿男女性别比约为1∶1.2,男性胚胎核型异常率(42.9%)小于女性(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示妊娠囊内无胎芽和有胎芽患者的核型异常率分别为53.3%和54.8%(P>0.05);曾见胎心和从未见胎心患者的异常率分别为58.7%和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流产妊娠物核型异常的风险与流产次数以及有无胎芽或胎心无关,非整倍体妊娠的风险随母体年龄增大,女性胚胎在早孕期更易发生染色体异常。aCGH技术在检测流产妊娠物核型中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自然流产 g显带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茶树染色体高分辨G带带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梁国鲁 李晓林 康厚生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2期94-97,共4页
本文应用胰酶法在茶树的晚前期、前中期和早中期的每一染色体的全长上诱导出了清晰而丰富的G带带纹。染色体带纹的数目随染色体的浓缩程度而变化,同源染色体带纹的大小、分布及着色的深浅基本相似。作者认为植物G带的诱导与染色体处理... 本文应用胰酶法在茶树的晚前期、前中期和早中期的每一染色体的全长上诱导出了清晰而丰富的G带带纹。染色体带纹的数目随染色体的浓缩程度而变化,同源染色体带纹的大小、分布及着色的深浅基本相似。作者认为植物G带的诱导与染色体处理技术及染色体所处的分裂时期密切相关。当胰酶处理超过了G带诱导的临界限度时,常可观察到染色体的大螺旋结构。本文讨论了在染色体前处理中a-溴萘的选用和甲醇-冰醋酸(3:1)的固定时间对G带诱导的影响以及G带的形成与染色体大螺旋结构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染色体 g
下载PDF
杉木染色体G-带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占林 宋运淳 刘立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52-456,共5页
1982年,Drewry报道了红松(Pinus resinosa)染色体G-带。随后,国内外一些学者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多种植物染色体上诱导出了G-带,带纹清晰,数目多,沿染色体全长分布。这说明Greilhuber关于植物染色体不存在G-带的假说是不可信的。杉木的G... 1982年,Drewry报道了红松(Pinus resinosa)染色体G-带。随后,国内外一些学者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多种植物染色体上诱导出了G-带,带纹清晰,数目多,沿染色体全长分布。这说明Greilhuber关于植物染色体不存在G-带的假说是不可信的。杉木的G-显带研究很少。夏晓敏等采用HSAG分带法,初步显出了杉木的染色体G-带,但多数染色体带纹尚欠清晰,而且没有进行G-带染色体的组型分析。我们应用改良的ASG法,首次在杉木前中期和中期染色体上诱导出清晰的G-带,并进行了G-带染色体的组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染色体 g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核型及其G带带型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龚燕飞 曾庆仁 +1 位作者 张祖萍 刘艳平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33-135,F003,共4页
目的 探索日本血吸虫染色体的制作及其G带显带方法 ,进一步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特征。 方法日本血吸虫 18d童虫 ,经 2 0 μ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培养后剪碎 ,经消化、低渗和固定等处理 ,然后作滴片、烤片、胰酶消化和Giemsa染色显... 目的 探索日本血吸虫染色体的制作及其G带显带方法 ,进一步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特征。 方法日本血吸虫 18d童虫 ,经 2 0 μ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培养后剪碎 ,经消化、低渗和固定等处理 ,然后作滴片、烤片、胰酶消化和Giemsa染色显G带 ,最后在光镜下观察并测量染色体大小 ,显微摄像 ,分析染色体核型及其G带显示的特征。 结果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数 2n =16,按大小顺序排列分为 3组 :大型 1~ 2号为A组 ,其中 2号为性染色体 ,中型 3~ 5号为B组 ,小型 6~ 8号为C组 ,其核型公式为 2n =6st +8sm +2m ;各对染色体均显示出各自特征性的G带。 结论 本研究采用 2 0 μ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日本血吸虫童虫 ,能获取较理想的染色体图像 ,进一步证明血吸虫核型为 2n =16,n =8,多倍体亦可见。此外 ,对日本血吸虫染色体G带显示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日本 染色体核型 g
下载PDF
用G-显带法和荧光原位杂交对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细胞遗传学分析和剂量重建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进 王芹 +2 位作者 唐卫生 孙元明 王知权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 为了估算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的剂量。方法 对不同时期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分别采用G 显带和FISH法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估算的剂量基本一致。结论 G 显带和FISH法是检测染色体易位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g-显带法 荧光原位杂交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细胞遗传学 剂量重建 染色体畸变
原文传递
鱼类染色体G-显带的BrdU-BSG方法及白鲢G-带模式图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密 李渝成 +1 位作者 周暾 余先觉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84-187,共4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显示鱼类染色体G-带的BrdU-BsG方法。采用肾细胞短期培养,收获前12小时加入BrdU,使终浓度为10μg/ml。制片经HCl、Ba(OH)_2处理,4×SSC温育。Giemsa染色,显示出白鲢的G-带。其带纹细致清晰,一个细胞的单倍染色体上显... 本文报道了一种显示鱼类染色体G-带的BrdU-BsG方法。采用肾细胞短期培养,收获前12小时加入BrdU,使终浓度为10μg/ml。制片经HCl、Ba(OH)_2处理,4×SSC温育。Giemsa染色,显示出白鲢的G-带。其带纹细致清晰,一个细胞的单倍染色体上显示带纹达200条以上,是目前已报道的鱼类多重带中带纹最多的,且反差明显,带纹有特征性,结果较稳定。根据实验结果初步建立了白鲢的G-带模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g 模式图 鱼类
下载PDF
G显带联合Array-CGH技术在产前超声异常胎儿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傅文婷 卢建 +5 位作者 许玲 郑来萍 张忆聪 钟银环 王游声 金宇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742,共6页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超声异常的胎儿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以及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array comparative genome hybridization, array-CGH)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因各种原因错过孕早期诊断、并在中晚期妊娠发现超声异常并...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超声异常的胎儿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以及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array comparative genome hybridization, array-CGH)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因各种原因错过孕早期诊断、并在中晚期妊娠发现超声异常并怀疑染色体异常的高风险胎儿122例,同时采用常规核型分析和array—CGH对胎儿进行脐血染色体分析。结果孕妇平均年龄为31岁(22~38岁),其中年龄≥35岁的孕妇17人,诊断时平均孕龄为27“周(18-37周),最常见的B超异常为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方面。B超显示多发畸形的胎儿有49例,单一畸形的胎儿有73例。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成功率为100%。共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24例,异常率为19.7%。其中两种技术均检测到的16例(占13.1%)。核型分析共检出异常17例,其中有3例array-CGH检测到额外的基因拷贝数变异。多态性变异4例。array-CGH分析共检出异常23例,核型分析提示正常、但array-CGH检测到异常有7例。核型分析提示异常染色体低比例嵌合、但array-CGH显示正常有1例。结论胎儿多发畸形与染色体异常明显相关。对于产前超声异常的胎儿,array-CGH技术能在分子细胞遗传的水平上提高染色体病检测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g显带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原文传递
阿拉伯马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静南 刘永斌 +6 位作者 张金吨 苏杰 李云霞 孙伟 赵丽霞 郭继彤 李喜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为了比较阿拉伯马与普通马的差异,利用培养的阿拉伯母马体细胞,制备和分析了其染色体组型。试验采用体外培养的阿拉伯马成纤维细胞,用常规染色体标本制作技术,制备了阿拉伯马染色体G带,并完成了染色体组型配对分析。结果显示阿拉伯马染... 为了比较阿拉伯马与普通马的差异,利用培养的阿拉伯母马体细胞,制备和分析了其染色体组型。试验采用体外培养的阿拉伯马成纤维细胞,用常规染色体标本制作技术,制备了阿拉伯马染色体G带,并完成了染色体组型配对分析。结果显示阿拉伯马染色体数目为2n=64,包括31对常染色体和1对XX性染色体。其中1~13号染色体为中或亚中着丝粒染色体,14~31号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则为第2对大亚中着丝粒染色体。G带核型显示阿拉伯马染色体G带明暗相间,每对染色体都有独特的带纹特征。本研究是首次在国内报道阿拉伯母马染色体G带特征。这将为阿拉伯马细胞遗传学研究和疾病诊断提供资料,也将为认识阿拉伯马与普通马的不同提供细胞水平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马 成纤维细胞 染色体 核型 g
下载PDF
金线蛙染色体G显带的方法学探索 被引量:5
15
作者 钱水明 余其兴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5-558,共4页
采用自然老化、氯仿处理及EDTA显带法,首次在金线蛙(R.plancyt)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成功显示出G带,带纹反差强烈、特征鲜明。比较了多个来自同一分裂相的同源染色体和不同分裂相的4条大染色体,发现其特征带纹高度一致,带纹数目基本... 采用自然老化、氯仿处理及EDTA显带法,首次在金线蛙(R.plancyt)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成功显示出G带,带纹反差强烈、特征鲜明。比较了多个来自同一分裂相的同源染色体和不同分裂相的4条大染色体,发现其特征带纹高度一致,带纹数目基本吻合。该方法经济简便,结果稳定可靠。探讨了G显带的可能机制,对进一步开展金线蛙等两栖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蛙 染色体g显带 方法学 有丝分裂
下载PDF
撒坝猪、大河猪染色体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文平 张丽霞 +2 位作者 连林生 刘爱华 林世英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09-213,共5页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以及C-带、G-带和银染技术,对云南地方猪种撒坝猪、大河猪进行了显带染色体研究测量了各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点指数及臂比,Ag-NORs定位于7号和10号染色体撒坝猪、大河猪的G-带...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以及C-带、G-带和银染技术,对云南地方猪种撒坝猪、大河猪进行了显带染色体研究测量了各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点指数及臂比,Ag-NORs定位于7号和10号染色体撒坝猪、大河猪的G-带带型与其它家猪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坝猪 大河猪 染色体
下载PDF
黑线姬鼠华北亚种染色体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金星 赵小凡 +1 位作者 王相民 田家祥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83-287,318-319,共5页
本文采用骨髓染色体制片法,对分布于山东的黑线姬鼠华北亚种的染色体组型,C-带、G-带和银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核型为2n=48=38 T+8 M+XY。X为较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Y为组型中最大的染色体。几乎每个常染色体的着丝粒区都具异染色质... 本文采用骨髓染色体制片法,对分布于山东的黑线姬鼠华北亚种的染色体组型,C-带、G-带和银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核型为2n=48=38 T+8 M+XY。X为较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Y为组型中最大的染色体。几乎每个常染色体的着丝粒区都具异染色质。性染色体的异染色质丰富。No.10和No.18染色体具NOR(?)。每条染色体都显示出较清晰的G-带。同时对黑线姬鼠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进行了观察,并将山东标本与欧洲标本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其性染色体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染色体 C带 g
下载PDF
斯氏按蚊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G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虹 马雅军 杨频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5-17,共3页
采用加热干燥涂片法对斯氏按蚊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G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斯氏按蚊染色体数目为2n =6 ,属XY型,全部为中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存在中着丝粒和端着丝粒染色体两种形态:在G带中,两对常染色体在着丝粒附近颜色较深,性... 采用加热干燥涂片法对斯氏按蚊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G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斯氏按蚊染色体数目为2n =6 ,属XY型,全部为中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存在中着丝粒和端着丝粒染色体两种形态:在G带中,两对常染色体在着丝粒附近颜色较深,性染色体X、Y的一条臂全部深染,另一臂分别呈现4条和3条带;雄蚊共有2 1条带.研究中还观察到了染色体多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 斯氏按蚊 有丝分裂 g 染色体数目 着丝粒 加热干燥 Y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多态现象 涂片法 条带
下载PDF
林麝染色体制备方法及核型与G-带带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邹方东 岳碧松 +1 位作者 张义正 陈三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以林麝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伴刀豆球蛋白ConA,由此建立了适合其增殖的培养体系。培养75h后,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确定林麝核型是2N=58,且全都是端着丝粒染色体。实验结果还表明,通过获得较... 以林麝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伴刀豆球蛋白ConA,由此建立了适合其增殖的培养体系。培养75h后,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确定林麝核型是2N=58,且全都是端着丝粒染色体。实验结果还表明,通过获得较晚的中期分裂相,可以确定染色体是端着丝粒不是亚端着丝粒类型。同时首次应用染色体G-带技术,研究了林麝染色体的G-带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染色体 g-带 带型 核型 空气干燥法 制备方法
下载PDF
一种染色体G显带的改良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子钊 穆灵敏 +1 位作者 张楠 孙璐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31-332,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染色体G显带效果的方法。方法操作步骤同常规方法,改良处为调整固定液的比例和秋水仙素的处理时间等。结果常规组400~600条分裂相占52%,分散良好率68%;改良组400~600条,分散相占75%,分散良好率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目的探讨提高染色体G显带效果的方法。方法操作步骤同常规方法,改良处为调整固定液的比例和秋水仙素的处理时间等。结果常规组400~600条分裂相占52%,分散良好率68%;改良组400~600条,分散相占75%,分散良好率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方法获得的染色体分裂相多,分散良好,长短适中;Giemsa染色显示带纹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g显带 秋水仙素 固定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