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膨胀土原位剪切模量–剪应变衰减曲线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晶晶
孔令伟
金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32-1039,共8页
为了评价原位应力状态膨胀土在小应变作用下的刚度衰减特性,综合原位地震扁铲侧胀和室内共振柱试验,分析应力历史、应力状态和试样扰动对膨胀土剪切模量衰减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状态和应力历史对膨胀土剪切模量影响较大,相同应力...
为了评价原位应力状态膨胀土在小应变作用下的刚度衰减特性,综合原位地震扁铲侧胀和室内共振柱试验,分析应力历史、应力状态和试样扰动对膨胀土剪切模量衰减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状态和应力历史对膨胀土剪切模量影响较大,相同应力历史下,剪切模量随围压增加而增大,随着应变的发展,衰减较快;相同应力状态下,经历加载–卸载过程的剪切模量–剪应变(G-γ)衰减曲线位于仅经历加载过程的曲线上方,但经历加载–卸载和加载–卸载–再加载过程后土的G-γ衰减曲线基本重合;另外,相同应力历史条件下,土的原位剪切模量较室内共振柱试验所得剪切模量值大,且衰减更快,说明取样卸荷、运输及制样等扰动因素对土体结构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通过室内加卸载过程无法还原其原位力学性状;参考剪应变不同时,推求得到的原位G-γ衰减曲线的中间部分差异较大,参考剪应变越小,剪切模量衰减越快,说明合理选取参考曲线和小应变剪切模量是推求原位G-γ衰减曲线的关键。该研究可为类似场地地震分析和沉降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膨胀土
地震扁铲试验
共振柱
g
-
γ
衰减曲线
原文传递
冻融循环作用下粉质黏土原位动剪切模量及其衰减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陈树峰
孔令伟
李晶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9,共6页
根据深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周边土体实际工程状态,开展现场地震波扁铲侧胀试验和室内共振柱试验,结合现场土体刚度和室内刚度衰减规律,综合评价了冻融环境下粉质黏土原位刚度性状及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受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小应变条件...
根据深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周边土体实际工程状态,开展现场地震波扁铲侧胀试验和室内共振柱试验,结合现场土体刚度和室内刚度衰减规律,综合评价了冻融环境下粉质黏土原位刚度性状及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受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小应变条件下粉质黏土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由未经冻融时97.9 MPa降至53.6 MPa,最大衰减出现在冻融循环初期;经历循环后,土体归一化G/G_(max)-γ曲线出现上移,同等应变条件下,冻融循环后土体的G/G_(max)值较高;粉质黏土原位最大动剪切模量G_0显著高于室内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说明取样、运输及制样等过程存在对土样的扰动作用,仅借助室内试验难于还原土体原位刚度特性;原位剪切模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冻融作用的影响随着应变的增大逐渐减弱,当应变超过工作应变γ_(DMT)时,可忽略冻融循环对土体动剪切模量的影响,根据工程实际应变范围和冻融作用合理选用土体刚度值是深季节冻土区工程设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黏土
地震扁铲试验
共振柱
g
-
γ
衰减曲线
冻融循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含水率膨胀土动剪切模量特征与原位G-γ衰减曲线确定方法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甜果
孔令伟
舒荣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1-99,共9页
考虑到膨胀土与水作用的特殊性以及实际工程中膨胀土含水率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开展了不同含水率下膨胀土的室内共振柱试验(RCT),同时结合原位地震波扁铲侧胀试验(SDMT),提出了改进的原位G-γ衰减曲线推求方法。结果表明:含水率对膨胀...
考虑到膨胀土与水作用的特殊性以及实际工程中膨胀土含水率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开展了不同含水率下膨胀土的室内共振柱试验(RCT),同时结合原位地震波扁铲侧胀试验(SDMT),提出了改进的原位G-γ衰减曲线推求方法。结果表明:含水率对膨胀土剪切模量影响显著,剪切模量G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将原状饱和膨胀土脱湿至不同含水率引起的体积变化对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的影响归为含水率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含水率膨胀土的G_(max)预测模型,对佳木斯膨胀土的预测具有良好的效果。含水率相同时,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和参考剪应变γ_(r)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借助这一规律提出了推求膨胀土原位G-γ衰减曲线改进方法,在初始阶段改进曲线与未改进曲线较接近,与原位地震波速试验结果一致;通过对比发现,改进曲线衰减速率更小,在膨胀土刚度分析中具有更好的适宜性,改进方法可为合理选取室内参考曲线与准确预测原位动剪切模量衰减规律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膨胀土
共振柱
地震波扁铲侧胀试验(SDMT)
g
-
γ
衰减曲线
动剪切模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膨胀土原位剪切模量–剪应变衰减曲线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晶晶
孔令伟
金磊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32-103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634)~~
文摘
为了评价原位应力状态膨胀土在小应变作用下的刚度衰减特性,综合原位地震扁铲侧胀和室内共振柱试验,分析应力历史、应力状态和试样扰动对膨胀土剪切模量衰减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状态和应力历史对膨胀土剪切模量影响较大,相同应力历史下,剪切模量随围压增加而增大,随着应变的发展,衰减较快;相同应力状态下,经历加载–卸载过程的剪切模量–剪应变(G-γ)衰减曲线位于仅经历加载过程的曲线上方,但经历加载–卸载和加载–卸载–再加载过程后土的G-γ衰减曲线基本重合;另外,相同应力历史条件下,土的原位剪切模量较室内共振柱试验所得剪切模量值大,且衰减更快,说明取样卸荷、运输及制样等扰动因素对土体结构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通过室内加卸载过程无法还原其原位力学性状;参考剪应变不同时,推求得到的原位G-γ衰减曲线的中间部分差异较大,参考剪应变越小,剪切模量衰减越快,说明合理选取参考曲线和小应变剪切模量是推求原位G-γ衰减曲线的关键。该研究可为类似场地地震分析和沉降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土力学
膨胀土
地震扁铲试验
共振柱
g
-
γ
衰减曲线
Keywords
soil
mechanics
expansive
soil
seismic
dilatometer
test
resonant
column
test
g
-
γ
decay
curve
分类号
TU4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冻融循环作用下粉质黏土原位动剪切模量及其衰减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陈树峰
孔令伟
李晶晶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京学院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634)
文摘
根据深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周边土体实际工程状态,开展现场地震波扁铲侧胀试验和室内共振柱试验,结合现场土体刚度和室内刚度衰减规律,综合评价了冻融环境下粉质黏土原位刚度性状及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受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小应变条件下粉质黏土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由未经冻融时97.9 MPa降至53.6 MPa,最大衰减出现在冻融循环初期;经历循环后,土体归一化G/G_(max)-γ曲线出现上移,同等应变条件下,冻融循环后土体的G/G_(max)值较高;粉质黏土原位最大动剪切模量G_0显著高于室内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说明取样、运输及制样等过程存在对土样的扰动作用,仅借助室内试验难于还原土体原位刚度特性;原位剪切模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冻融作用的影响随着应变的增大逐渐减弱,当应变超过工作应变γ_(DMT)时,可忽略冻融循环对土体动剪切模量的影响,根据工程实际应变范围和冻融作用合理选用土体刚度值是深季节冻土区工程设计的关键。
关键词
粉质黏土
地震扁铲试验
共振柱
g
-
γ
衰减曲线
冻融循环
Keywords
silty
clay
seismic
dilatometer
test
resonant
column
test
g
-
γ
decay
curve
freezin
g
-thawin
g
cycles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含水率膨胀土动剪切模量特征与原位G-γ衰减曲线确定方法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甜果
孔令伟
舒荣军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1-9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5099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634)。
文摘
考虑到膨胀土与水作用的特殊性以及实际工程中膨胀土含水率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开展了不同含水率下膨胀土的室内共振柱试验(RCT),同时结合原位地震波扁铲侧胀试验(SDMT),提出了改进的原位G-γ衰减曲线推求方法。结果表明:含水率对膨胀土剪切模量影响显著,剪切模量G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将原状饱和膨胀土脱湿至不同含水率引起的体积变化对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的影响归为含水率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含水率膨胀土的G_(max)预测模型,对佳木斯膨胀土的预测具有良好的效果。含水率相同时,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和参考剪应变γ_(r)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借助这一规律提出了推求膨胀土原位G-γ衰减曲线改进方法,在初始阶段改进曲线与未改进曲线较接近,与原位地震波速试验结果一致;通过对比发现,改进曲线衰减速率更小,在膨胀土刚度分析中具有更好的适宜性,改进方法可为合理选取室内参考曲线与准确预测原位动剪切模量衰减规律提供帮助。
关键词
弱膨胀土
共振柱
地震波扁铲侧胀试验(SDMT)
g
-
γ
衰减曲线
动剪切模量
Keywords
weak
expansive
soil
resonant
column
seismic
dilatometer
tests(SDMT)
g
-
γ
decay
curve
dynamic
shear
modulus
分类号
TU43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膨胀土原位剪切模量–剪应变衰减曲线与特征分析
李晶晶
孔令伟
金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原文传递
2
冻融循环作用下粉质黏土原位动剪切模量及其衰减特征
陈树峰
孔令伟
李晶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含水率膨胀土动剪切模量特征与原位G-γ衰减曲线确定方法
李甜果
孔令伟
舒荣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