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针褐斑病菌的产毒培养和毒素粗提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叶建仁 杨斌 +1 位作者 包宏 祁高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0,共5页
松针褐斑病菌在PD和M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能产生毒素。在这两种培养基中加入敏感寄主火炬松的针叶浸汁对毒素的产生和活性没有明显影响。甲醇、乙醇、正丁醇、氯仿甲醇 (氯仿∶甲醇 =2∶3)混合溶剂等均能把毒素物质充分提取出来 ,苯、... 松针褐斑病菌在PD和M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能产生毒素。在这两种培养基中加入敏感寄主火炬松的针叶浸汁对毒素的产生和活性没有明显影响。甲醇、乙醇、正丁醇、氯仿甲醇 (氯仿∶甲醇 =2∶3)混合溶剂等均能把毒素物质充分提取出来 ,苯、氯仿、乙酸乙酯等极性小的溶剂不能充分提取毒素。通过生测和高效液相 (HPLC)比较分析表明 ,采用MS培养液培养病菌 ,以氯仿甲醇混合溶剂提取毒素 ,将有利于毒素的产生和毒素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褐斑病 真菌毒素 松针褐斑病菌 松树病害 产毒培养 粗提
下载PDF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活性的生物检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叶建仁 杨斌 包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1,共5页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不仅能伤害湿地松、火炬松等寄主植物的幼苗、针叶、根及愈伤组织 ,对非寄主植物水花生、紫茎泽兰的叶片也有伤害作用。在试验的几种生测材料中 ,湿地松愈伤组织对毒素伤害最敏感 ,湿地松幼苗、幼针叶 ,火炬松幼针叶和...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不仅能伤害湿地松、火炬松等寄主植物的幼苗、针叶、根及愈伤组织 ,对非寄主植物水花生、紫茎泽兰的叶片也有伤害作用。在试验的几种生测材料中 ,湿地松愈伤组织对毒素伤害最敏感 ,湿地松幼苗、幼针叶 ,火炬松幼针叶和紫茎泽兰叶片次之 ,湿地松幼根、老针叶 ,火炬松老针叶 ,水花生和小麦叶片最不敏感。根据生测材料的敏感程度及表现症状的特异性分析可知 ,用湿地松、火炬松幼苗和幼针叶作生测材料较好。比较针刺法、浸渍法和涂抹法等几种生测方法表明 ,用针刺法接种毒素效果最好 ,其反应速度快 ,用量少 ,症状明显。因此建议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的生物检测中 ,以湿地松或火炬松幼苗或幼针叶作为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病害 松针褐斑病菌 真菌毒素 松针褐斑病 生物检测 针刺法
下载PDF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的层析分离及紫外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叶建仁 杨斌 +1 位作者 包宏 祁高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11,共5页
以生测为导向,采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相结合,从松针褐斑病菌发酵液中分离出3个致毒活性组分m,p和q。经薄层层析检验可知m,q在A,C两个展开系统中Rf值一致,分别为0.57和0.75,且m,q展开后在254nm和365nm紫外光下都呈蓝色荧光,基本认为m和q... 以生测为导向,采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相结合,从松针褐斑病菌发酵液中分离出3个致毒活性组分m,p和q。经薄层层析检验可知m,q在A,C两个展开系统中Rf值一致,分别为0.57和0.75,且m,q展开后在254nm和365nm紫外光下都呈蓝色荧光,基本认为m和q是同一组分;p在365nm紫外光下为黄白色荧光,在A、C两个展开系统中Rf值分别为0.46和0.66。层析分离的结果表明,松针褐斑病菌可能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毒素物质。对m和p两组分进行紫外扫描的结果显示,m,p分别在波长210nm和208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365nm和254nm紫外光下无吸收或吸收很弱。高效液相分析显示:m,p都不是纯物质,在210nm检测波长下,m有3个吸收峰,保留时间分别为2.41,3.80和16.68min,p有4个吸收峰,保留时间分别为2.46,3.75,12.00和17.25min。研究结果表明组分m和p可能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学物质,要获得纯物质还需进一步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褐斑病菌 毒素 层析分离 紫外吸收特性 森林病害
下载PDF
党参外源污染真菌的组成及其产毒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旭玉 赵祥升 +1 位作者 刘小敏 杨美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研究药材党参外源污染真菌的组成及分析产毒真菌。【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党参表面外源真菌、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产毒真菌进行检测。【结果】党参药材外源污染以曲霉Asperg... 【目的】研究药材党参外源污染真菌的组成及分析产毒真菌。【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党参表面外源真菌、形态特征和序列分析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产毒真菌进行检测。【结果】党参药材外源污染以曲霉Aspergillus为主,青霉Penicillium次之;曲霉属中主要是以塔宾曲霉A.tubingensis和烟曲霉A.fumigatus为优势菌,青霉主要是以橘青霉P.citrinum为优势菌。分离的外源污染真菌中共筛选出3株产毒真菌,均鉴定为黄曲霉A.flavus。黄曲霉GXDC1-5产生黄曲霉毒素B1(AFB1),浓度为11.91 ng/m L;黄曲霉HBDC1-5中产生AFB1和AFB2,浓度分别为9.28和1.53 ng/m L;黄曲霉YNDC1-5产生AFB1、AFB2和AFG2,浓度分别为76.09、2.36和1.49 ng/m L。【结论】从党参的表面分离出了3株产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的黄曲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外源真菌 黄曲霉 真菌毒素
下载PDF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的专化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叶建仁 祁高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4,共4页
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粗提液处理湿地松、火炬松、黑松和马尾松的切根苗,发现湿地松和火炬松对毒素最为敏感,其次为马尾松,黑松最不敏感。毒素生测的结果与松树在田间自然感染的情况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完全一致。不同湿地松抗病无性... 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粗提液处理湿地松、火炬松、黑松和马尾松的切根苗,发现湿地松和火炬松对毒素最为敏感,其次为马尾松,黑松最不敏感。毒素生测的结果与松树在田间自然感染的情况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完全一致。不同湿地松抗病无性系对毒素的反应存在着差别,其中33 号所受伤害较轻,10 号及36 号较重。结合毒素薄层层析半定量试验,利用寄主愈伤组织对毒素的反应,发现毒素对寄主愈伤组织的最低作用浓度应在100 μg/m L 以下。试验了5 种杂草对毒素的反应,其中空心莲子草和稞草对毒素敏感。进一步研究利用毒素作为除草剂不失为毒素利用的一个新思路。上述研究表明该毒素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褐斑病 真菌毒素 专化性
下载PDF
大骨节病4种病因学说的同步研究 被引量:57
6
作者 王治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 研究大骨节病的始动病因。方法 对大骨节病既往的生物地球化学说(低硒说)、水中有机物中毒说、粮食真菌毒素中毒说3种病因说及我们发现的病毒病因说进行同步研究,探讨该病的始动病因。结果 生物地球化学说(低硒说)、水中有机物... 目的 研究大骨节病的始动病因。方法 对大骨节病既往的生物地球化学说(低硒说)、水中有机物中毒说、粮食真菌毒素中毒说3种病因说及我们发现的病毒病因说进行同步研究,探讨该病的始动病因。结果 生物地球化学说(低硒说)、水中有机物中毒说、粮食真菌毒素中毒说均不是大骨节病的始动病因。大骨节病的病因模式应该是与环境条件下的生物毒素中毒(低硒条件下的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有较大关联性。结论 大骨节病的始动病因可能是低硒条件下的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水中有机物 粮食真菌毒素 人类微小病毒B18
下载PDF
稻瘟病毒素对水稻根冠活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郑秋玲 顾梦贤 +2 位作者 郑凤英 王慧新 王万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利用稻瘟病的菌丝悬浮液提取稻瘟病菌毒素,以毒素浓度、毒素处理根尖的时间及不同品种进行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毒素处理的不同水稻品种间根冠细胞死亡率差异极显著;而不同毒素浓度处理及不同处理时间的根冠细胞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对另... 利用稻瘟病的菌丝悬浮液提取稻瘟病菌毒素,以毒素浓度、毒素处理根尖的时间及不同品种进行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毒素处理的不同水稻品种间根冠细胞死亡率差异极显著;而不同毒素浓度处理及不同处理时间的根冠细胞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对另外13个水稻品种在毒素抗性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稻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根冠活细胞有较强的毒性作用,感病品种经毒素处理后细胞死亡率极显著的高抗病品种,细胞死亡率与稻穗颈瘟发病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这为快速鉴定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毒素 根冠细胞 稻瘟病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任瑞娟 岳明祥 刘祥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11期1567-1571,共5页
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快速灵敏地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是确保食品安全供应和预防人类食源性感染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检测方法如菌落计数、显微镜分析和免疫学方法等繁琐耗时,很难满足要求。近红外光... 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快速灵敏地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是确保食品安全供应和预防人类食源性感染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检测方法如菌落计数、显微镜分析和免疫学方法等繁琐耗时,很难满足要求。近红外光谱是一种分子振动谱,对微生物膜结构的变化非常敏感,因而对每种微生物都有高度特异的吸收特征,且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无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本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原理、常见光谱预处理方法及模型校准方法,并总结该技术在食品中微生物检测应用的主要研究进展及该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后续需解决的问题,为该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食品 微生物检测 细菌 真菌及其毒素 病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