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6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炭表面化学 被引量:107
1
作者 范延臻 王宝贞 《煤炭转化》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6-30,共5页
活性炭表面化学特性对其吸附性能产生显著影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活性发表面化学进行综述:(1)活性炭表面的主要含氧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2)活性炭表面化学的分析测试技术;(3)活性炭活化及表面改性技术.
关键词 活性炭 表面化学 官能团 活化 改性 吸附剂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128
2
作者 杨晓霞 任飞 +1 位作者 周华坤 贺金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青藏高原正经历着明显的温暖化过程,由此引起的土壤温度的升高促进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同时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大气氮沉降十分明显,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环境变化均促使土壤中可利用营养元素增加,因此深入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 青藏高原正经历着明显的温暖化过程,由此引起的土壤温度的升高促进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同时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大气氮沉降十分明显,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环境变化均促使土壤中可利用营养元素增加,因此深入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对可利用营养元素增加的响应,是准确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碳循环过程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基于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连续4年(2009–2012年)氮、磷添加后对不同功能群植物地上生物量、群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测定,探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输入对氮、磷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1)氮、磷添加均极显著增加了禾草的地上绝对生物量及其在群落总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同时均显著降低了杂类草在群落总生物量中的比例,此外磷添加极显著降低了莎草地上绝对生物量及其在群落总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2)氮、磷添加均显著促进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地上生物量增加,分别增加了24%和52%。(3)氮添加对高寒草甸地下生物量无显著影响,而磷添加后地下生物量有增加的趋势。(4)氮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总生物量无显著影响,而磷添加后植物总生物量显著增加。研究表明,氮、磷添加可缓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生长的营养限制,促进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然而高寒草甸植物的生长极有可能更受土壤中可利用磷含量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生物量 功能群 氮添加 磷添加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改性活性炭的表面特性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79
3
作者 范延臻 王宝贞 +1 位作者 王琳 余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7-443,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改性对活性炭的表面物理化学特性和对其吸附金属离子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硝酸氧化可显著增加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的含量,提高活性炭的表面亲水性,降低pHpzc值,并造成活性炭的结构塌陷和比表面积的减少,因而对活性... 本文主要研究了改性对活性炭的表面物理化学特性和对其吸附金属离子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硝酸氧化可显著增加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的含量,提高活性炭的表面亲水性,降低pHpzc值,并造成活性炭的结构塌陷和比表面积的减少,因而对活性炭吸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可明显提高对附Pb2+等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改性 硝酸 官能团 吸附 金属离子 表面特性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碳纳米管电极的几个特点 被引量:32
4
作者 马仁志 魏秉庆 +2 位作者 徐才录 梁吉 吴德海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10,共4页
为拓展碳纳米管的实际应用 ,对碳纳米管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的特点作了深入分析。碳纳米管电极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和高比表面积利用率 ;碳纳米管表面可以形成丰富的官能团 ,具有较好的吸附特性。此外 ,作者提出了采用酸处理或球... 为拓展碳纳米管的实际应用 ,对碳纳米管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的特点作了深入分析。碳纳米管电极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和高比表面积利用率 ;碳纳米管表面可以形成丰富的官能团 ,具有较好的吸附特性。此外 ,作者提出了采用酸处理或球磨工艺打断碳纳米管、提高其内腔利用率的方法。可以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超级电容器 电极 特点
原文传递
长江口底栖动物功能群分布格局及其变化 被引量:67
5
作者 袁兴中 陆健健 刘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054-2062,共9页
用功能群方法对长江口南岸潮滩底栖动物与河口环境梯度和生境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底栖动物的取食类型、运动能力和摄食机制进行了功能群的划分。共鉴别出 5 5种底栖动物 ,并将其划分为 1 5种功能群类型 ,均表现出沿长江口南岸河... 用功能群方法对长江口南岸潮滩底栖动物与河口环境梯度和生境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底栖动物的取食类型、运动能力和摄食机制进行了功能群的划分。共鉴别出 5 5种底栖动物 ,并将其划分为 1 5种功能群类型 ,均表现出沿长江口南岸河口梯度的逐渐变化的分布格局。底栖动物物种数和功能群类型数主要表现出与河口盐度梯度呈正相关的动物地理分布格局。沿着河口梯度 ,不同的采样断面 ,优势功能群不同。在河口下游 ,功能群类型多样化 ,各种食性类型、不同运动能力及各种摄食机制的功能群皆有 ;而生境较单一的河口上游和受污染较严重的断面 ,功能群类型较少。沿着河口梯度 ,最显著的变化是固着生活和以触手摄食的功能群的迅速消失。底栖动物功能群多样性是对河口环境梯度和生境质量的综合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底栖动物 功能群 分布格局
下载PDF
太湖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演替特征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68
6
作者 夏莹霏 胡晓东 +3 位作者 徐季雄 李一平 吴苏舒 吴沛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2013年10月-2015年7月对太湖分季节共进行8次采样,以分析太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时空变化及其理化影响因子.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鉴定出20组功能群,其中主要代表性功能群11组,分别为M、Y、C、J、P、S1、D、H1、T、MP、W1.两年的数据显... 2013年10月-2015年7月对太湖分季节共进行8次采样,以分析太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时空变化及其理化影响因子.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鉴定出20组功能群,其中主要代表性功能群11组,分别为M、Y、C、J、P、S1、D、H1、T、MP、W1.两年的数据显示太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季节演替变化明显,其中富营养水体的代表性功能群M、C、Y组在各季节均占优势.RDA分析显示,以M、C功能群为主的夏、秋季功能群分布主要受到透明度的影响;以Y功能群为主的春季功能群分布主要是受到总氮浓度的影响.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基于功能群计算的Q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水温、氨氮浓度存在显著关系,两种评价方法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对比Q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TLI指数3种水质评价方法,发现Q指数评价方法能更好地反映水体的营养状态.综上所述,功能群能直观反映太湖浮游植物季节演替特征,更能客观指示太湖水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浮游植物 功能群 Q指数 冗余分析
下载PDF
牦牛放牧率对小嵩草高寒草甸暖季草场植物群落组成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1
7
作者 董全民 马玉寿 +3 位作者 李青云 赵新全 王启基 施建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4-102,共9页
两年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在暖季草场,随着放牧率的提高,禾草和莎草类功能群的盖度、生物量及其组成与高度减小,它们与放牧率呈显著的负相关 P<0.05 可食杂草和毒杂草类功能群的盖度、生物量及其组成与高度增加,它们与放牧率呈... 两年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在暖季草场,随着放牧率的提高,禾草和莎草类功能群的盖度、生物量及其组成与高度减小,它们与放牧率呈显著的负相关 P<0.05 可食杂草和毒杂草类功能群的盖度、生物量及其组成与高度增加,它们与放牧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P<0.05 各功能群的盖度与生物量之间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P<0.05 .对照草地由于没有牦牛的采食,群落由少数优势种植物所统治,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物种组成贫乏,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最小;轻度放牧牦牛选择采食对植物群落的影响较小,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不高;中度放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了群落结构的复杂性,草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最高,该结果支持 中度干扰理论 ;重度放牧由于牦牛采食过于频繁,改变了植物的竞争能力,导致植物种的均匀度下降,多样性减少.不同放牧率草地群落的物种数 S 、丰富度指数 Ma 、多样性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 、均匀度指数 Pielow指数J′ 的排序为:对照<轻度放牧<重度放牧<中度放牧,优势度指数 Berger-Parke指数 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放牧率 小嵩草高寒草甸 生活型功能群 植物多样性 群落优势度 物种丰富度 物种均匀度
下载PDF
拉萨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3
8
作者 君珊 王东波 +2 位作者 周健华 白晓宇 白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87-798,共12页
于2017年8月对拉萨河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丰度、功能群以及多样性指数进行调查,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浮游植物物种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域种类组成以硅藻门(60.4%)为主,其次是绿藻门(20.8%),其余种类18.8%;物种平均丰... 于2017年8月对拉萨河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丰度、功能群以及多样性指数进行调查,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浮游植物物种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域种类组成以硅藻门(60.4%)为主,其次是绿藻门(20.8%),其余种类18.8%;物种平均丰度为3857cells/L,硅藻门94.6%,蓝藻门3.1%,绿藻门2.3%;种类少、丰度低是拉萨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特征;研究区优势种以菱形藻为主; MP、D和P是划分出来的15类功能群中的优势功能群,合计占总丰度的93%,剩余12类仅占7%; 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s evenness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41、1.77和0.5,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表明三类多样性指数在各支流之间、干流与各支流之间无显著差异; CCA排序结果表明:p H、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TN)、总磷(TP)是影响拉萨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同时,pH、TN、TP也是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河 浮游植物 功能群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长毛对虾酸性磷酸酶的纯化与性质 被引量:41
9
作者 陈素丽 陈清西 +2 位作者 胡天惠 公磊 颜思旭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分别从健康和患病长毛对虾(Penaeuspenicilatus)肌肉提取一种酸性磷酸酶(AC-Pae,EC.3.1.3.2.),进一步用硫酸铵分级分离,SephadexG-200柱纯化,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并于Be... 分别从健康和患病长毛对虾(Penaeuspenicilatus)肌肉提取一种酸性磷酸酶(AC-Pae,EC.3.1.3.2.),进一步用硫酸铵分级分离,SephadexG-200柱纯化,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并于BeckmanDU-8B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为单一区带酶液。该酶紫外吸峰在280nm处,荧光激发峰在284nm处,发射峰在347nm处。酶的分子量为73000道尔顿,等电点为4.7酶水解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UPP)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40℃。健康虾与病虾酶的活化能分别为41.03kJ/mol·L和45.78kJ/mol·L,米多常数km值分别为0.80×10-4mol/L和1.43×10-4mol/L。重金属离子Cu2+,Hg2+,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乙二醇等对ACPas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毛对虾 酸性磷酸酶 提纯 虾病 监测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营养层及优势功能团的组成与变化 被引量:47
10
作者 刘万学 万方浩 郭建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9-735,共7页
1 998年在河北南皮棉区转 Bt基因棉棉田和常规棉综防田的生物群落变化的研究表明 :与常规棉综防田相比 ,转 Bt基因棉棉田的节肢动物种类增加 30 .7% ,功能团多样性增加 6 6 .9% ,天敌类和中性节肢动物类的丰富度分别增加97.6 %和 1 5 8.... 1 998年在河北南皮棉区转 Bt基因棉棉田和常规棉综防田的生物群落变化的研究表明 :与常规棉综防田相比 ,转 Bt基因棉棉田的节肢动物种类增加 30 .7% ,功能团多样性增加 6 6 .9% ,天敌类和中性节肢动物类的丰富度分别增加97.6 %和 1 5 8.0 % ,害虫类的丰富度减少 4 5 .7%。就功能团的种群数量来看 ,主要害虫棉铃虫、蚜虫和蓟马种群数量分别减少 98.9%、6 9.0 %和 72 .6 % ;而次要害虫害蝽、粉虱、叶蝉类昆虫的种群数量分别增加了 2 .2、3.2和 1 4 .8倍。棉花生长中期 ,转 Bt基因棉棉田中的基位物种丰富度大于中位和顶位物种 ;常规棉田中的差异则更大 ,出现天敌控制“空缺”。综合分析表明 ,转 Bt基因棉棉田生态系统比常规棉综防田稳定 ;转 Bt基因棉棉田的中性节肢动物和次要害虫在害虫 -天敌的营养链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田 节肢动物群落 营养层 功能团 丰富度 多样性
下载PDF
从植物种群间联结性探讨生态种组与功能群划分——以尖峰岭热带低地雨林乔木层数据为例 被引量:48
11
作者 李意德 许涵 +5 位作者 陈德祥 骆土寿 莫锦华 罗文 陈焕强 蒋忠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6,共8页
以海南岛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低地雨林(青皮林)不同海拔的23个样方调查数据为例,研究32个主要乔木层物种的种间联结性,探讨物种的生态种组和功能群的划分。结果表明:主要种群间具有总体上的正联结性,但在496个种对中,具有较明显正联... 以海南岛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低地雨林(青皮林)不同海拔的23个样方调查数据为例,研究32个主要乔木层物种的种间联结性,探讨物种的生态种组和功能群的划分。结果表明:主要种群间具有总体上的正联结性,但在496个种对中,具有较明显正联结性的种对数约占总种对数的10%,绝大多数种对表现为弱联结性或无联结性,说明所调查的热带森林主要种群具有相对独立分布的特性。通过物种间联结系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将32个主要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和10个功能群,并提出各功能群物种的辨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低地雨林 种群间联结性 生态种组 功能群 海南岛尖峰岭
下载PDF
东江水系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动态特征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53
12
作者 董静 李艳晖 +3 位作者 李根保 李耀迪 刘永定 宋立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6-843,共8页
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对东江水系进行了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三次浮游藻类采集,以分析浮游藻类功能群组成、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其季节变化的物理因子。结果表明,东江水系浮游藻类在样品中出现频率大于10%的物种归入14个功能群,分别... 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对东江水系进行了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三次浮游藻类采集,以分析浮游藻类功能群组成、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其季节变化的物理因子。结果表明,东江水系浮游藻类在样品中出现频率大于10%的物种归入14个功能群,分别是J、X2、P、W2、H1、MP、D、F、C、LO、W1、N、X1和M。其中优势功能群是J、X2、P、W2、H1、MP、D、F、C、LO和M。浮游藻类功能群组成明显随季节变化,枯水期时功能群MP、D、P、X2、F、J和W2占优势;丰水期时,功能群MP、J、H1、LO占优势。除功能群理论中提到的营养(碳氮硅)、光照强度和生物作用(滤食)外,水体物理因子溶氧、水温、pH、TDS也是影响浮游藻类功能群季节动态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温带湖泊调查提出的浮游藻类功能群概念用于河流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的研究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水系 浮游藻类 功能群 季节动态 物理因子
下载PDF
活性炭表面官能团表征进展 被引量:49
13
作者 冒爱琴 王华 +2 位作者 谈玲华 蔺相阳 潘仁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7期1266-1270,共5页
对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和各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如Boehm滴定法、零电荷点法(pHPZC)、傅里叶变换红外色谱法(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程序升温脱附法(TPD)等进行了综述,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活性炭 官能团 类别 表征
下载PDF
贵州高原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功能分组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8
14
作者 黄国佳 李秋华 +6 位作者 陈椽 商立海 张垒 欧滕 高廷进 李钥 邓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573-5584,共12页
为了解贵州高原水源红枫湖水库的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于2012年至2013年枯水期(11月)、平水期(4月)、丰水期(7月)对红枫湖浮游植物与水体进行分层采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浮游植物可分为25个功能群,其中S1、F、J、B、D... 为了解贵州高原水源红枫湖水库的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于2012年至2013年枯水期(11月)、平水期(4月)、丰水期(7月)对红枫湖浮游植物与水体进行分层采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浮游植物可分为25个功能群,其中S1、F、J、B、D、S2、Y、LM是红枫湖主要代表性功能群,而W1、A、W2、K、X3出现频率较低,主要功能群生境特征都适应于中富营养水体,S1适应于透明度较低、混合程度较高的中富营养水体,F适应于深层混合的中至富营养湖泊,J适应于混合的高富营养浅水水体,B对分层敏感适应于中营养水体;各采样点主要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变化大体相同,枯水期、平水期各采样点功能群较少,丰水期功能群最为丰富;水温是影响红枫湖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分布变化的主要因子;浮游植物生长策略变化规律为:枯水期CR/R/S策略藻种→平水期R/CR/CS策略藻种→丰水期R/CR/CRS/C策略藻种,水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在物质供给、能量输入均较理想的条件下能充分生长,随着能量限制程度的增加而较其他类群更具耐受性;通过浮游植物功能群与水体环境相互关系可以得出:红枫湖水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功能群 时空分布 C-R-S生长策略 红枫湖
下载PDF
活性炭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对吸附甲醛性能影响 被引量:42
15
作者 汤进华 梁晓怿 +2 位作者 龙东辉 刘小军 凌立成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1-25,共5页
通过对不同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活性炭进行甲醛吸附的研究,以重量法精确测量活性炭对甲醛气体的饱和吸附量,比较各种活性炭和改性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实验表明,活性炭对甲醛分子的吸附与其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密切相关,微孔比表面积大吸附... 通过对不同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活性炭进行甲醛吸附的研究,以重量法精确测量活性炭对甲醛气体的饱和吸附量,比较各种活性炭和改性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实验表明,活性炭对甲醛分子的吸附与其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密切相关,微孔比表面积大吸附效果明显,中孔比表面积大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短。此外,通过对活性炭浸渍改性的研究表明,强氧化性的HNO3和H2O2处理的样品均有利于对甲醛分子的吸附,而氨基改性过的样品吸附效果减弱,主要原因是HNO3改性增加了活性炭表面的CO、O—CO等含氧官能团的量,从而改善了对甲醛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孔结构 表面官能团 甲醛 吸附
下载PDF
渭河流域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6
16
作者 闵文武 王培培 +3 位作者 李丽娟 殷旭旺 刘麟菲 徐宗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97-1406,共10页
为分析渭河流域不同水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于丰水期(2012年9月)和枯水期(2013年4月)对渭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野外调查,基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MRPP(多响应置换过程)、浮游... 为分析渭河流域不同水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于丰水期(2012年9月)和枯水期(2013年4月)对渭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野外调查,基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MRPP(多响应置换过程)、浮游植物功能群划分、CCA(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渭河全流域分别鉴定出浮游植物165和175种;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物种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07×106和1.85×106L-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98和2.74;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40和0.37.全流域共划分出浮游植物功能群23类,其中,丰水期20类,枯水期21类,均以MP功能群物种数最多;代表性功能群为MP、D、Lo和J.MRPP分析结果显示,丰水期和枯水期全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都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差异.CCA结果显示,渭河水系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为ρ(DO)和ρ(TN),枯水期为流速、ρ(TN)和ρ(CODMn);泾河水系丰水期为ρ(SS)、流速和ρ(TN),枯水期为流速和ρ(TN);北洛河水系丰水期为ρ(TDS),枯水期为ρ(DO)和ρ(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浮游植物 功能群 环境因子 丰水期 枯水期
下载PDF
三江平原湿地岛状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4
17
作者 武海涛 吕宪国 +2 位作者 杨青 姜明 佟守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58,共9页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可为揭示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提供基础资料。2005年生长季对三江平原湿地岛状林土壤动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离、...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可为揭示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提供基础资料。2005年生长季对三江平原湿地岛状林土壤动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岛状林土壤动物隶属4门9纲24目,优势类群为线虫和膜翅目2类,常见类群7类,稀有类群15类;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多样性分析表明,土壤动物的个体总数、类群数和丰富度指数最大值都出现在7月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5月份最小,10月份最大,而优势度指数5月份最大,10月份最小。土壤动物垂直分布格局,除5月份外,其他各月都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5月份的逆向分布格局是由土壤动物的栖息特征和表层土壤温度特征共同决定的。土壤动物分布影响因素分析认为,在局域尺度内,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容重和湿度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可划分为腐食性、捕食性和植食性土壤动物,其数量比例关系整体上表现为腐食性土壤动物>捕食性土壤动物>植食性土壤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生物多样性 功能类群 岛状林 三江平原
下载PDF
土壤生物对地上生物的反馈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4
18
作者 王邵军 阮宏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7-416,共10页
长期以来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分。由于测度上的困难,人们对地下部分(belowground)的认识还处于相当模糊的状态。当今的生态学家已经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地上生态系统与地下生态系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100多年... 长期以来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分。由于测度上的困难,人们对地下部分(belowground)的认识还处于相当模糊的状态。当今的生态学家已经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地上生态系统与地下生态系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100多年来的研究表明,作为地下生态系统最活跃部分的土壤生物,是联结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纽带,对地上部分的结构、功能及过程起着重要的反馈调控作用。土壤生物受资源的时空异质性、营养的可获得性以及非生物因素的选择性所驱动,通过直接作用于根系,或通过改变养分的矿化速率及其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改变植物根际的激素状况以及土壤环境等间接作用方式,对地上生物产生正、负反馈作用。因此,从土壤生物和地上生物的相互作用过程、土壤生物功能群及土壤食物网等角度分析土壤生物反馈作用的时空尺度、生物组织形式、方式、模型、驱动因素及其机制,能为理解地下生态学过程、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提供参考,并有助于理解全球变化下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的动态和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物 功能群 反馈作用 方式 机制
下载PDF
南亚热带两座不同水文动态的水库浮游植物的功能类群演替比较 被引量:43
19
作者 张怡 胡韧 +1 位作者 肖利娟 韩博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南屏、竹仙洞水库是珠海市拱北水厂的水源地,也是对澳门供水的主要水库。于2010年4月-2011年3月对这两座水库逐月采样,依据Padisák等(2009)功能类群方法对水样中浮游植物进行分类,不同的功能类群以不同的字母或字母与数字组合来命... 南屏、竹仙洞水库是珠海市拱北水厂的水源地,也是对澳门供水的主要水库。于2010年4月-2011年3月对这两座水库逐月采样,依据Padisák等(2009)功能类群方法对水样中浮游植物进行分类,不同的功能类群以不同的字母或字母与数字组合来命名。并结合水库的水文、水质及浮游植物生境特征,分析优势功能类群的演替动态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南屏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具有明显的时间异质性。泽丝藻(Limnothrix sp.)、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等丝状蓝藻代表的S1功能类群与薄甲藻(Glenodinium sp.)代表的Y功能类群在6、7月份相对稳定水体中共同占优势,是南屏水库丰水期浮游植物演替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枯水期则主要以小环藻(Cyclotella sp.)、针杆藻(Synedra sp.)、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a)等适应混合水体的C+D+P功能类群为优势群落。竹仙洞水库中几乎全年以C+D+P功能类群占优势,推测是因为竹仙洞水库水力滞留时间较短,利于耐冲刷的功能类群的生长。通过PCA(主成分分析)和RDA(冗余分析)探讨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水力滞留时间、降雨量和正磷是影响南屏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的重要因子,而竹仙洞水库则是水力滞留时间和降雨量。两座水库的水力滞留时间差异明显,从而造成两座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组成及演替趋势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功能类群 水力滞留时间 南亚热带 水库
下载PDF
南亚热带典型中小型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季节演替特征 被引量:43
20
作者 黄享辉 胡韧 +1 位作者 雷腊梅 彭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1-318,共8页
中小型水库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和后备水源地,为了解这类水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季节性变化特征,以及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对水库营养水平和生态特征的指示作用,于丰水期(7月)、枯水前期(12月)和枯水后期(次年3月)对东莞市4座中小水... 中小型水库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和后备水源地,为了解这类水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季节性变化特征,以及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对水库营养水平和生态特征的指示作用,于丰水期(7月)、枯水前期(12月)和枯水后期(次年3月)对东莞市4座中小水库进行采样分析,采用Padisák等的功能类群划分方法对各水库中浮游植物群落进行分类。结果显示,从丰水期到枯水前、后期,中营养的石鼓水库优势功能类群主要为对营养盐需求相对较低的具星小环藻Cyclotella stelligera、薄甲藻Glenodinium pulvisculus、锥囊藻Dinobryon sp.和微小多甲藻Peridinium pusillum(分属B、Y、E和LO功能群);富营养的横岗和水濂山水库中以泽丝藻、Limnothrix sp.、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等丝状蓝藻为代表的S1功能群常年占据优势;富营养且有机污染较严重的东丫湖水库,优势功能类群以新月藻Closterium sp.、尖尾裸藻Euglena axyuris和栅藻属Scenedesmus等耐污种类为主(分属P、W和J功能群)。水库的营养水平决定了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组成,南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气候特征及用水调度共同作用下引起水库水体稳定性的改变,是促使游植物功能类群季节演替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类群 季节演替 浮游植物 中小型水库 南亚热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