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5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不同功能城区土壤中重金属Cu、Zn、Pb和Cd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246
1
作者 吴新民 李恋卿 +2 位作者 潘根兴 居玉芬 姜海洋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5-111,共7页
将南京城市建成区分为矿冶区、开发区、商业区、城市广场、风景区、老居民区等 6大功能区 ,选择采集土壤样本 5 6个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选择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全量和活性形态含量 .结果表明 ,南京城市土壤中Pb、Cu、Zn和Cd的总量... 将南京城市建成区分为矿冶区、开发区、商业区、城市广场、风景区、老居民区等 6大功能区 ,选择采集土壤样本 5 6个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选择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全量和活性形态含量 .结果表明 ,南京城市土壤中Pb、Cu、Zn和Cd的总量分别为 :1 1 7 1± 1 0 3 7mg·kg- 1,3 9 86± 3 9 9mg·kg- 1,2 73 3± 1 3 1 6mg·kg- 1和 1 1 3± 0 7mg·kg- 1.矿冶区、老居民区、商业区、新开发区、城市广场和风景区的内梅罗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 :5 4、4 9、3 4、1 6、2 4和 2 3 .矿冶区以Pb、Cd的强度积累为特征 ,但活性形态的比重较小 .而城市中心的居民区和商业区Zn的积累最显著 ,并且所测定的重金属的醋酸盐浸提态含量明显较高 .除了风景区和城市市民广场外 ,城市中心区的重金属均表现出较明显的表聚性 .城市活动区土壤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城市功能区 重金属污染 环境效应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145
2
作者 郭伟 孙文惠 +3 位作者 赵仁鑫 赵文静 付瑞英 张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61-1567,共7页
选择呼和浩特市居民区、科教区、城市公园、商业区、道路、工业区和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共采集62个样品.通过分析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主成分分析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和... 选择呼和浩特市居民区、科教区、城市公园、商业区、道路、工业区和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共采集62个样品.通过分析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主成分分析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和来源,旨在为防治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呼和浩特市不同功能区土壤7种重金属的含量表明,其中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超过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背景值,重金属Cu和Zn含量分别达到背景值的2.33倍和1.85倍;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表明,不同功能区土壤存在不同程度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Cu在商业区呈重度污染.不同重金属元素平均污染程度为:Cu>Zn>Cr>Mn>As>Ni>Pb;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商业区污染最严重,呈重污染程度;其次是道路,污染水平为中度污染;科教区和城市公园污染程度最轻.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大小为:商业区(3.03)>城市道路(2.12)>居民区(1.98)>科教区(1.81)>工业区(1.72)>开发区(1.36)>城市公园(1.28);主成分分析表明,呼和浩特市土壤不同重金属来源存在差异,其中Cr、Cu、Mn、Pb和Zn主要来自交通污染源和生活废弃物的堆放,Ni和As目前仍然主要受自然因素控制,来源于自然源.呼和浩特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已经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城市功能区 重金属污染 特征 评价
原文传递
福州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其源解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倪进治 陈卫锋 +2 位作者 杨红玉 魏然 杨玉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1-926,共6页
对福州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5种功能区(加油站、工业区、文教区、公园和居民区)的50个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土壤中PAHs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不同功能区土壤中PAHs的来源进... 对福州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5种功能区(加油站、工业区、文教区、公园和居民区)的50个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土壤中PAHs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不同功能区土壤中PAHs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福州市表层土壤中PAHs总含量的平均值为595.9μg/kg,在国内外处于中等含量水平,为轻度污染.土壤中PAHs来源以化石燃料的燃烧源为主,煤的燃烧占53%,石油燃烧占47%.不同功能区土壤都存在一定程度的PAHs污染,15种PAHs总量的大小顺序为加油站>工业区>居民区>文教区>公园,不同功能区土壤中PAHs的来源虽然有所差异,但都以化石燃料燃烧为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市 功能区 土壤 多环芳烃 来源
下载PDF
城市绿地土壤特性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9
4
作者 卓文珊 唐建锋 管东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35,58,共5页
研究了广州市7个功能区绿地土壤的特征,分析其在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及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对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自然土壤相比,城市土壤普遍存在压实现象,质地以砂质壤土和粉质壤土为主,pH明显升高,以中性和碱性所占比... 研究了广州市7个功能区绿地土壤的特征,分析其在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及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对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自然土壤相比,城市土壤普遍存在压实现象,质地以砂质壤土和粉质壤土为主,pH明显升高,以中性和碱性所占比例较大,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偏低,磷含量则略高。土壤肥力以新居住区为最好,其次为公园,其后依次为老工业区,新开发区,老居住区,交通区,商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特性 绿地 功能区 广州市
下载PDF
宝鸡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来源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36
5
作者 易文利 董奇 +1 位作者 杨飞 朱婵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42-2149,共8页
以宝鸡市城市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老工业区、交通区、商业区、居民区和高新工业区5个不用功能区,共采集了200个表层土壤样本,通过ICP-MS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Cr、Ni、Mn、Cu、Zn、Pb、Cd含量,利用GIS空间插值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土... 以宝鸡市城市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老工业区、交通区、商业区、居民区和高新工业区5个不用功能区,共采集了200个表层土壤样本,通过ICP-MS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Cr、Ni、Mn、Cu、Zn、Pb、Cd含量,利用GIS空间插值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源解析,并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PLI)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RI)评价了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重金属Cr、Mn、Ni、Cu、Zn、Cd、Pb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93.63、1 097.19、58.23、59.22、311.20、0.76、50.86 mg?kg-1,分别是陕西省土壤背景值1.50、1.97、2.02、2.77、4.48、8.04、2.38倍。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差异表现为老工业区>商业区>交通区>居住区>高新工业区,老工业区和商业区重金属污染达到重度污染和强潜在生态风险水平。7种重金属的平均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大小顺序为:Cd>Cu>Pb>Ni>Zn>Cr>Mn,综合生态风险值RI为286.58,为中等生态危害水平。Cd为最主要的污染因子和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贡献率达80%以上,应引起重视。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趋势表现为城市西部高于城市东部,渭河北岸高于南岸,老城区、老工业区高于新城区、新开发区。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重金属Cu、Zn、Pb、Cd为人为源因子,主要受工业、交通、燃煤等人为活动影响;Cr、Ni、Mn主要由自然源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城市功能区 分布特征 源解析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南京市不同功能城区表土微生物碳氮与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焕华 李恋卿 +1 位作者 潘根兴 吴新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7,共5页
城市土壤环境污染及其对城市环境质量与社会生活的影响 ,已引起公众重视 ,但对其生境问题了解不够。将南京城市土壤划分为 6种功能区 (工业区、交通商业区 )、老居民区、新开发区、城市广场和风景区 ,分析了各功能区土壤的微生物量碳、... 城市土壤环境污染及其对城市环境质量与社会生活的影响 ,已引起公众重视 ,但对其生境问题了解不够。将南京城市土壤划分为 6种功能区 (工业区、交通商业区 )、老居民区、新开发区、城市广场和风景区 ,分析了各功能区土壤的微生物量碳、氮及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探讨其对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 ,微生物量以公共绿地、风景区较高 ,以新开发区和交通商业区为最低。主成分分析表明 ,脲酶活性、微生物量碳、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公因子的贡献最大。与自然土壤相比 ,南京城市土壤碳氮比、Cmic/Corg变化范围均增大 ,表明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人为活动较大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城市功能区 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环境质量指示
下载PDF
厦门不同功能区VOCs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9
7
作者 徐慧 邓君俊 +1 位作者 邢振雨 陈进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01-2709,共9页
为了解厦门市不同功能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于2014年3—8月在厦门市开展大气样品的采集,利用预浓缩系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VOCs含量的定量分析,并采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方法对VOCs进行人群... 为了解厦门市不同功能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于2014年3—8月在厦门市开展大气样品的采集,利用预浓缩系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VOCs含量的定量分析,并采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方法对VOCs进行人群健康风险的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各功能区VOCs的平均质量浓度差异较明显,表现为工业区(120.88μg·m-3)〉交通区(104.41μg·m-3)〉开发区(84.06μg·m-3)〉港口区(80.78μg·m-3)〉居民区(58.75μg·m-3)〉背景区(41.46μg·m-3).背景区、居民区、交通区、开发区和港口区各类VOCs浓度均表现为烷烃〉芳香烃〉烯烃,工业区则表现为芳香烃〉烷烃〉烯烃.除背景区外各功能区VOCs浓度在6月最低,而除工业区外各功能区浓度在8月最高.温度和风等气象因素是导致VOCs浓度变化的重要原因.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BTEX)在各功能区总芳香烃中所占的比例为65.20%~78.73%.各功能区BTEX的非致癌风险均表现为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苯,在9.73×10-4~1.33×10-1之间,均在安全范围内,而苯的致癌风险在1.23×10-5~3.08×10-5之间,超出安全范围,存在较大的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功能区 健康风险评价 厦门
原文传递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功能分区对黑麂保护的有效性评估 被引量:21
8
作者 余建平 申云逸 +3 位作者 宋小友 陈小南 李晟 申小莉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2,共8页
功能分区是统一协调国家公园不同保护管理目标的主要措施,对于国家公园的有效管理有重要意义。钱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被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4个部分,对应不同的保护管理措施... 功能分区是统一协调国家公园不同保护管理目标的主要措施,对于国家公园的有效管理有重要意义。钱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被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4个部分,对应不同的保护管理措施。本研究分析了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现有功能分区与其首要保护对象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的适宜栖息地之间的空间关系。在红外相机调查获取的94个黑麂分布点的基础上,结合海拔、地形、植被特征、人为活动干扰等15个环境特征变量,采用MaxEnt模型预测国家公园内黑麂适宜栖息地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黑麂倾向于出现在森林较为原始和道路密度较低的区域,其适宜栖息地面积42.5 km^2,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16.9%。其中,69.3%的黑麂适宜栖息地位于核心保护区,30.4%位于生态保育区,表明国家公园现有功能分区能很好地满足黑麂栖息地保护的需求。此结果也证明黑麂可以作为其分布范围内保存较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指示性物种。通过生境恢复、廊道建设和跨省共建促进黑麂栖息地的完整性保护,是加强该区域黑麂栖息地保护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功能分区 黑麂 物种分布模型 廊道
原文传递
乌鲁木齐不同功能区林带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吉玫 张毓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59-1866,共8页
为了揭示乌鲁木齐市林带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在乌鲁木齐市选取工业区(IZ)林带、道路(RZ)林带、生活区(RZ)林带和公园(PZ)林带等4种功能区林带类型,测定了林带土壤中5种重金属(Zn、Pb、Hg、As、Cr)的质量分数,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 为了揭示乌鲁木齐市林带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在乌鲁木齐市选取工业区(IZ)林带、道路(RZ)林带、生活区(RZ)林带和公园(PZ)林带等4种功能区林带类型,测定了林带土壤中5种重金属(Zn、Pb、Hg、As、Cr)的质量分数,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不同功能区林带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林带土壤锌和汞质量分数普遍超过背景值,其超标率分别为92.86%和95.71%,超标倍数为1.58倍和12.79倍;土壤铅、砷和铬质量分数超标率分别为41.43%、7.14%和40%,但总体显示平均质量分数未超过背景值;单项污染指数大小为汞>锌>铅>铬>砷。4种功能区林带土壤锌和砷质量分数为道路林带>工业区林带>生活区林带>公园林带;土壤铅和汞平均质量分数为工业区林带>道路林带>生活区林带>公园林带;土壤铬平均质量分数为工业区林带>道路林带>公园林带>生活区林带。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程度为工业区林带>道路林带>生活区林带>公园林带。从各污染等级样地出现相对频次看,无污染等级的样地仅出现在生活区;重度污染等级的样地在工业区林带、道路林带、生活区林带和公园林带出现的相对频次分别为70.83%、20.83%、35.29%和26.31%;中度污染等级的样地出现的相对频次分别为12.5%、50%、11.76%和42.10%;轻度污染等级的样地出现的频次分别为8.33%、16.67%、35.29%和31.57%;尚清洁等级的样地在工业区林带、道路林带和生活区林带出现的相对频次分别为8.33%、12.5%和11.76%,在公园林带未出现。乌鲁木齐绿化树种组成丰富和植被盖度高的公园林带和生活区林带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建议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合理优化布局。选择净化环境功能强的树种是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趋势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城市 功能区 林带 重金属 污染评价
下载PDF
北京市不同功能区不透水地表时空变化差异 被引量:14
10
作者 乔琨 朱文泉 +3 位作者 胡德勇 郝明 陈姗姗 曹诗颂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18-2031,共14页
目前有关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的相关研究多数是从整体层面开展,忽略了其内部功能区的作用及差异。运用分类回归树(CART)及系列变化检测模型得到北京市1991年、2001年、2011年和2015年四期不透水地表分布,并运用标准差椭圆、洛伦兹曲线、贡... 目前有关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的相关研究多数是从整体层面开展,忽略了其内部功能区的作用及差异。运用分类回归树(CART)及系列变化检测模型得到北京市1991年、2001年、2011年和2015年四期不透水地表分布,并运用标准差椭圆、洛伦兹曲线、贡献指数及景观格局理论对各功能区不透水地表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的总面积增加了约144.18%,分布的主导方向由早期的东北—西南趋向于当前的正北—正南。各功能区间不透水地表的空间分布异质性逐渐减弱,但贡献指数值存在很大差异:功能拓展区的贡献指数最高,其四年中的最低值(1.79)高于其他功能区四年最高值,是北京市不透水地表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区;功能核心区的蔓延度指数值最高,约为其他功能区的2倍,为不透水地表的优势聚集区;发展新区的贡献值由负值变为正值并成倍增长,成为北京市不透水地表增长的主要源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贡献指数始终为负,并逐年减小。不同类型不透水地表的景观指数和质心偏移均存在差异,高盖度不透水地表的形状指数和斑块密度值最小,分布最为集中,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北京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控制其空间格局及增长模式,尽量减缓其增长速度及团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地表 景观格局 CART 功能区 洛伦兹曲线 贡献指数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厦门岛内不同功能区土壤与灰尘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及评估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方舟 章臻 +2 位作者 张昭天 王逸 周嘉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9-724,共6页
以厦门岛内城市表层灰尘和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不同功能区(商业区、风景区、工业区、居住区)表层灰尘和土壤中典型重金属Cr、Cu、Cd和Zn的质量比水平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并分析它们... 以厦门岛内城市表层灰尘和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不同功能区(商业区、风景区、工业区、居住区)表层灰尘和土壤中典型重金属Cr、Cu、Cd和Zn的质量比水平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及可能来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得出土壤重金属污染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工业区(7.8)、商业区(4.9)、风景区(3.8)、居住区(3.5),灰尘的污染强度顺序为工业区(4.5)、商业区(3.9)、居住区(2.2)、风景区(2.1)。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结果表明,各功能区土壤及灰尘都受到了重金属污染(Pi>1),且与综合污染指数法得到的污染强度顺序类似,在土壤方面,商业区所有元素,风景区除Cr外,工业区除Pb、Cd外,居住区的Cu、Pb、Zn都达到了重度污染(Pi>3);对于灰尘,商业区和工业区的Cu、Zn均达到了重度污染。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功能区的元素间无负相关关系,表明各元素间没有显著的抑制关系。从总量上看,土壤比灰尘中重金属质量比更高。最后对比分析了我国其他城市与厦门市的土壤重金属质量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厦门 重金属污染 土壤 灰尘 功能区
下载PDF
城市绿地表层土壤中PAHs的来源及风险评估——以福州市鼓楼区为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江淼华 徐素云 +2 位作者 许辰森 曾宏达 王库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年第3期11-16,共6页
为探索治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对福州市鼓楼区居民区、道路和公园3种功能区的城市绿地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功能区绿地表层土壤(0—20cm)PAHs的污染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市区不同功能... 为探索治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对福州市鼓楼区居民区、道路和公园3种功能区的城市绿地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功能区绿地表层土壤(0—20cm)PAHs的污染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市区不同功能区绿地表层的土壤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多环芳烃污染,检测的15种多环芳烃的含量在不同功能区绿地表层土壤不同深度分布存在差异。在0~10cm土层中,PAHs含量表现为:居民区〉道路〉公园,而在10~20cm土层中则为:公园〉道路〉居民区,且在该土层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总体高于0—10cm的含量。参照荷兰土壤PAHs污染标准,鼓楼区绿地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PAHs污染,其中10~20cm土层中多环芳烃的超标率高于0~10cm。不同功能区绿地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为生物燃烧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功能区 垂直剖面 来源
下载PDF
福州市大气PM_(10)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其源解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红玉 倪进治 +4 位作者 黄艳梅 陈卫锋 魏然 林啸 仝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4-78,110,共6页
对福州市4个不同功能区秋季、冬季和春季大气中PM10的浓度以及PM10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大气中PM10及PM10中PAHs的平均含量均为工业区>交通干道>住宅区>公园,且不同功能区均为冬季>春季>... 对福州市4个不同功能区秋季、冬季和春季大气中PM10的浓度以及PM10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大气中PM10及PM10中PAHs的平均含量均为工业区>交通干道>住宅区>公园,且不同功能区均为冬季>春季>秋季。3个季节中,整个福州市PM10质量浓度在0.02~0.26 mg/m3之间,平均值为0.1 mg/m3,处于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内。PM10中∑PAHs质量浓度范围为未检出~33.1 ng/m3之间,平均值为10.4 ng/m3。PAHs组成中以高环为主,低环含量较低或低于检测限。PAHs主要来源于汽油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AHS 功能区 季节 福州市
下载PDF
县域乡村“三生”系统发展时空分异与优化决策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进涛 刘琳 +1 位作者 王乙杰 冷安丽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3-536,共14页
为了因地施策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以山东省为例,构建县域乡村地域系统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的“三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和耦合模型开展县域乡村“三生”系统优化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县域乡村“三生”系统... 为了因地施策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以山东省为例,构建县域乡村地域系统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的“三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和耦合模型开展县域乡村“三生”系统优化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县域乡村“三生”系统具有东北-西南地域分异特征,75.82%的县域乡村子系统处在磨合耦合阶段,乡村可持续性和协调性有待加强。乡村“三生”系统发展功能区具体分为低等协调持续发展区、中协调低持续发展区、低协调中持续发展区、中等协调持续发展区、高协调中持续发展区和高等协调持续发展区等六种类型,以中低协调发展区为主,占总量的72.6%。不同类型县域乡村“三生”系统功能区,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鲁西南平原农区等低水平地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提高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胶东半岛等中等地区以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为主,形成特色产业品牌;鲁北的高等协调地区以科学发展与示范建设为主,构建成熟乡村发展模式。乡村“三生”系统以耦合协调机理为依据,科学划分县域乡村发展功能区,对县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乡村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三生”系统 耦合协调 乡村可持续发展 功能区 优化决策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侃 《福建环境》 2003年第4期27-28,共2页
运用GIS技术对水环境功能区划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今后环保工作中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 水环境 功能 环境保护 管理 水体污染
下载PDF
西宁市不同功能城区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育红 杨观明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5-19,共5页
对西宁市6个不同功能城区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以风景区最高;土壤速效氮含量以老居民区最高;pH以开发区最高,呈趋碱性演变。在6个功能区,3个土层样品其全磷和速效氮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 对西宁市6个不同功能城区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以风景区最高;土壤速效氮含量以老居民区最高;pH以开发区最高,呈趋碱性演变。在6个功能区,3个土层样品其全磷和速效氮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0~5 cm和5~20 cm两个土层样品的pH差异不显著(P>0.05),50~60 cm土层,风景区与开发区差异显著(P<0.05);全氮含量:0~5 cm土层,6个功能区差异均不显著(P>0.05),5~20 cm土层风景区分别与商业区、老居民区、广场区和开发区差异显著(P<0.05),50~60 cm土层与开发区差异显著(P<0.05);有机碳含量:在0~5 cm土层,风景区分别与广场区和开发区差异显著(P<0.05),5~20 cm土层与开发区和商业区差异显著(P<0.05),50~60 cm土层与开发区差异显著(P<0.05);速效磷含量:0~5 cm和5~20 cm土层,风景区与矿冶区间差异显著(P<0.05),50~60 cm土层分别与矿冶区、开发区、广场区和老居民区均差异显著(P<0.05)。城市土壤养分在剖面中呈现没有规律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城市功能区 化学性质 西宁市
下载PDF
盐城市不同功能区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崔立强 严金龙 +2 位作者 丁成 陈天明 朱明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12,17,共7页
为了解盐城市不同功能区地表灰尘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以工业区、交通区、居民区、商业区、学校区、公园区的地表灰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地表灰尘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氮磷、有机质的含量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对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探... 为了解盐城市不同功能区地表灰尘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以工业区、交通区、居民区、商业区、学校区、公园区的地表灰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地表灰尘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氮磷、有机质的含量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对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探索重金属污染的成因与来源,为城市的地表灰尘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工业区地表灰尘中总氮、总磷最低;公园区和学校区地表灰尘中总氮最高,分别达到2.03、2.43g/kg,公园区地表灰尘中总磷最高,达到1.59g/kg。(2)地表灰尘中有机质呈现出和总氮、总磷一致的趋势,同样是工业区地表灰尘中有机质最低,公园区地表灰尘中有机质最高(34.0g/kg)。(3)地表灰尘中重金属和总氮、总磷、有机质总体呈现负相关关系,公园区地表灰尘中重金属最低,工业区地表灰尘中重金属最高。各个功能区地表灰尘中重金属全部高于土壤背景值。(4)地表灰尘中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依次为Cd>Cu>Pb;不同功能区地表灰尘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依次为工业区>交通区>居民区>学校区>商业区>公园区,呈中污染(除公园区、商业区呈轻污染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灰尘 重金属 功能区
下载PDF
鄱阳湖湖区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辨识 被引量:5
18
作者 战金艳 史娜娜 邓祥征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22-1030,共9页
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提出的评估概念框架,考察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机理,构建了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征指标体系,并利用多主题1km栅格成分数据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鄱阳湖湖区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表... 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提出的评估概念框架,考察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机理,构建了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征指标体系,并利用多主题1km栅格成分数据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鄱阳湖湖区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表征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聚类分析,形成了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实现了各分区单元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辨识。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湖区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了支持功能、供给功能、调节功能和文化功能,它们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形成了鄱阳湖湖区的10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本文辨识了鄱阳湖湖区精细栅格水平上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差异及其空间分异特征。本研究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及其空间辨识方案,为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开发与保育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分区 主成分分析 空间聚类分析 空间辨识 鄱阳湖湖区
原文传递
武汉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洪 高越 +7 位作者 周志爽 付蓉 邵倩 李子君 占长林 张家泉 刘红霞 万的军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7-24,共8页
以武汉市不同功能区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其重金属污染程度,并结合重金属污染来源,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 以武汉市不同功能区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其重金属污染程度,并结合重金属污染来源,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除Pb以外,重金属Cr,Mn,Ni,Zn和V的平均含量均未超过湖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各功能区Pb为轻度污染,Cr,Mn,Ni,Zn和V处于警戒水平;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显示,学校绿地污染最为严重,处于中度污染水平。研究还发现,武汉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存在差异,其中V,Cr,Ni和Mn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Pb和Zn来源于交通源排放,都属人为污染源。各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指数为Cr>Pb>Ni>Zn;致癌元素Cr对成人和儿童的风险指数均高于1×10^-4,说明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Ni的致癌风险指数介于阈值范围(1×10^-6~1×10^-4),处于可接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功能区 污染评价 健康风险
下载PDF
西安城市不同功能区街道灰尘磁学特征及环境污染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房妮 张俊辉 +2 位作者 王瑾 姜珊 夏敦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4-935,共12页
为了解西安城市不同功能区的环境现状,通过采集西安城市不同功能区街道灰尘的样品,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实验分析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街道灰尘中磁性矿物含量相对较高,多畴和假单畴的低矫顽力软磁性矿物为主要的载磁矿物,还含... 为了解西安城市不同功能区的环境现状,通过采集西安城市不同功能区街道灰尘的样品,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实验分析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街道灰尘中磁性矿物含量相对较高,多畴和假单畴的低矫顽力软磁性矿物为主要的载磁矿物,还含有赤铁矿等高矫顽力的硬磁性矿物.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低矫顽力软磁性矿物和非磁滞剩磁磁化率与饱和等温剩磁比值等磁性参数揭示出街道灰尘的磁学特征在西安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差异以及污染的主要来源,根据污染程度划分为重度污染区、中度污染区和轻度污染区并对应西安市7个城市功能区:浐灞生态区(F区)为重度污染区,磁性物质含量较高,表明环境污染相对较重,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工业+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A区)和中心商务区(B区)磁性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粗颗粒物质相对较少,是中度污染的区域,其污染源分别为'工业'和'交通';经济技术开发区(C区)、科教商业区(D区)、科教文化产业区(E区)和教育科技产业区(G区)城市主要功能具有相似性,是轻度污染的区域,污染源主要为'交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灰尘 磁学特性 环境污染 功能区 西安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