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在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肺静脉及心功能一站式检查中的可行性
1
作者 杜国相 梁志梅 +4 位作者 夏振元 李敏 罗瑛译 卢炳丰 李伟雄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2808-2812,共5页
目的 探讨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肺静脉及心功能一站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将行射频消融术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左房肺静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试验组扫描条... 目的 探讨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肺静脉及心功能一站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将行射频消融术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左房肺静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试验组扫描条件为管电压80 kV,管电流350 mA,采用全模型迭代算法重建;对照组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00 kV,管电流500 mA,采用迭代重建算法(iDose4)重建。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主观和客观评分、辐射剂量相关指标。分析试验组基于CT和超声测量的心功能指标的一致性。结果 试验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左心房、降主动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的噪声值低于对照组,对比度噪声比和信噪比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且上述指标的降低率分别为56.6%、 59.5%及59.6%。试验组基于CT和超声测量的左心室最大容积及左室射血分数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0.912(P<0.05),一致性较好。结论 对于心房颤动患者,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的一站式扫描方案在减少辐射剂量的同时,能够提高左房肺静脉的图像质量,并可较准确地评价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全模型迭代重建 低剂量CT 左房肺静脉成像 心功能评估 一站式检查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CT重建算法对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杜华阳 隋昕 +4 位作者 宋兰 田杜雪 陆晓平 宋伟 金征宇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6-1121,共6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CT行胸部低剂量扫描采用不同重建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飞利浦双层探测器CT,纳入50例行胸部低剂量CT平扫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重建算法进行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定量测量及主观图像质量评估,对比分析不同重...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CT行胸部低剂量扫描采用不同重建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飞利浦双层探测器CT,纳入50例行胸部低剂量CT平扫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重建算法进行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定量测量及主观图像质量评估,对比分析不同重建算法图像的客观及主观结果。结果FBP、iDose^(4)-L3、iDose^(4)-L6、IMR-RL1及IMR-SP1图像噪声值分别为55.69±10.07、64.00±8.07、31.42±6.11、17.30±2.77、13.76±2.59。与FBP组相比,iDose^(4)-L3组、iDos4-L6组、IMR-RL1组及IMR-SP1组4组的噪声分别降低了21.36%,43.66%,74.81%,68.33%(P值均<0.05)。IMR组(IMR-RL1、IMR-SP1)的SNR及CNR均明显高于FBP组、iDose^(4)组(iDose^(4)-L3、iDose^(4)-L6)(P值均<0.05),但IMR-RL1及IMR-SP1两组间SNR、CNR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Dose^(4)-L3组、iDose^(4)-L6组的SNR及CNR值略高于FB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80、0.091)。IMR重建图像评分高于FBP、iDose^(4)-L3及iDose^(4)-L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MR-SP1组肺窗图像质量最优,IMR-RL1组纵隔图像质量最优,IMR-SP1组与IMR-RL1组两组间的纵隔及肺窗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低剂量胸部CT中,IMR重建算法降噪及提高图像质量效果优于FBP、iDose^(4)重建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 肺部病变 低剂量 图像质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低管电压和低对比剂联合IMR技术在椎动脉V3段3DCTA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君琳 翟笃昌 +3 位作者 周秀智 刘蓉 范国华 蔡武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和低对比剂浓度、剂量及注射速率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在椎动脉V3段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临床怀疑上颈椎、颅颈交界区病变而行颈部椎动脉V3...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和低对比剂浓度、剂量及注射速率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在椎动脉V3段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临床怀疑上颈椎、颅颈交界区病变而行颈部椎动脉V3段3DCTA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80 kV、平均管电流为50 mAs的ATCM技术,25 mL注射速率为3 mL/s的对比剂碘海醇(碘含量300 mg/mL)联合IMR技术进行检查;B组采用120 kV、150 mAs固定管电流,50 mL注射速率为5 mL/s的对比剂碘帕醇(碘含量370 mg/mL)联合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技术进行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敏感度(FOM),并对所得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结果两组图像椎动脉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噪声小于B组(P<0.05),A组SNR、CNR及FOM均大于B组(P<0.05)。两组图像质量[(4.78±0.41)分vs.(4.85±0.35)分]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DIvol、DLP、ED均低于B组(P<0.05)。A、B组对比剂碘摄入量分别为7.5、18.5 g,对比剂碘流率分别为0.9、1.85 mg/s,与B组比较,A组碘摄入量及碘流率分别下降了59.5%、51.4%。结论低管电压ATCM和低对比剂浓度、剂量及注射速率联合IMR技术不仅可保证椎动脉V3段3DCTA图像质量,也减少了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降低了对比剂碘摄入量及碘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辐射剂量 对比剂 椎动脉V3段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