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全业务光缆网络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江磊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50,70,共4页
为了应对日益剧烈的全业务竞争压力,旧光缆网络已不再适应业务拓展需求,设计新型全业务光缆网络成为当务之急。参考SDH网络模型,以承载业务带宽、级别及设备类型为依据,进行分层次网络模型设计。通过各层网络功用及适用场景分析,设计各... 为了应对日益剧烈的全业务竞争压力,旧光缆网络已不再适应业务拓展需求,设计新型全业务光缆网络成为当务之急。参考SDH网络模型,以承载业务带宽、级别及设备类型为依据,进行分层次网络模型设计。通过各层网络功用及适用场景分析,设计各层网络组网模式。以配线层光缆网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出独享与共享两套纤芯接入方案。通过设计高利用率、高光缆效能的混合接入方式,实现了全业务光缆网的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业务 分层网络 配线层 混合组网
下载PDF
路由反射技术应用于MPLS VPN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亦璐 石永革 许小红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96-98,共3页
简要介绍了MPLS VPN和BGP路由协议的基础知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路由反射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采用路由反射技术来提高MPLS VPN的可靠性和减少I-BGP逻辑连接的复杂性。较为详细地探讨了在MPLS VPN网络中不使用路由反射机制的方案... 简要介绍了MPLS VPN和BGP路由协议的基础知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路由反射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采用路由反射技术来提高MPLS VPN的可靠性和减少I-BGP逻辑连接的复杂性。较为详细地探讨了在MPLS VPN网络中不使用路由反射机制的方案和使用路由反射机制的方案,针对路由反射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设计,并对两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LSVPN BGP 完全网状连接 路由反射
下载PDF
基于VPX的全网格互连底板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学宝 刘莉 马金伟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1年第5期16-18,共3页
为了给VPX计算机组成模块之间的互连提供良好的通道和供电接口,通过研究VPX规范和信号完整性的相关理论,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VPX的全网格互连底板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中包含了基于VPX的全网格互连底板的设计思路和实... 为了给VPX计算机组成模块之间的互连提供良好的通道和供电接口,通过研究VPX规范和信号完整性的相关理论,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VPX的全网格互连底板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中包含了基于VPX的全网格互连底板的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在该方法中,对VPX计算机设计的难点进行了的描述和举例说明,其中对高速串行信号的完整性问题进行了重点的关注。目前,该方法已经投入使用,在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X 全网格 底板 计算机
下载PDF
MSTP与PON双网融合方案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江磊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42,56,共3页
MSTP与PON作为基于不同工作原理的两套组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专线业务的承载。以SDH及相关OAM机制为基础的MSTP网络具有安全性方面的优势,而基于无源分光器件的PON网络在业务拓展与可达性方面的优势同样明显。通过对二者优劣势的分析... MSTP与PON作为基于不同工作原理的两套组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专线业务的承载。以SDH及相关OAM机制为基础的MSTP网络具有安全性方面的优势,而基于无源分光器件的PON网络在业务拓展与可达性方面的优势同样明显。通过对二者优劣势的分析,设计分层次的设备对接方案。实现取长补短、双网融合的目的,在减少重复投资的同时全面提升业务拓展效率与全业务运营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业务 专线 MSTP PON 混合组网
下载PDF
10kW直驱型风力机整机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聂松辉 许二涛 朱柏林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5-819,共5页
基于SIMPLE算法,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结合有限体积法对流场的控制方程进行离散,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CFX模块和Static Structure模块进行流固耦合模拟,在考虑风力机机舱与塔架的影响下对风力机整机在4种不同风速下的流场特性... 基于SIMPLE算法,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结合有限体积法对流场的控制方程进行离散,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CFX模块和Static Structure模块进行流固耦合模拟,在考虑风力机机舱与塔架的影响下对风力机整机在4种不同风速下的流场特性和风力机运行过程中结构的应力应变进行模拟仿真,与无机舱和塔架情况下的流场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机舱和塔架的存在对流场的特性有明显的影响;叶片的风压分布在叶尖部位比较明显;风力机整机最大应力集中在叶片上距叶根2/3处;在风速增加的情况下,叶根与轮毂连接处的应力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整机 数值分析 流固耦合 流场特性
下载PDF
模拟分解下的无线局域网室内全覆盖通信方法
6
作者 冀松 刘永立 卞雪梅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96-400,共5页
为了对无线局域网的覆盖和容量进行精确地预测与估算,提高无线局域网的整体利用率,提出模拟分解下的无线局域网室内全覆盖通信方法。首先通过网格自适应方法计算出室内中部署AP的基向量和步长生成方向向量,求解AP安装位置的优化模型,并... 为了对无线局域网的覆盖和容量进行精确地预测与估算,提高无线局域网的整体利用率,提出模拟分解下的无线局域网室内全覆盖通信方法。首先通过网格自适应方法计算出室内中部署AP的基向量和步长生成方向向量,求解AP安装位置的优化模型,并采用逐步消除法对室内AP数量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最佳的AP数量。然后通过对AP所有信道的识别,选择与AP信标RSSI最强的相关联,实现网络覆盖的均衡。最后对AP的功率进行控制,采用模拟分解法处理目标函数,通过对所有室内网格点重复覆盖次数的统计,求出网络覆盖冗余程度的函数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在满足AP功率最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用户分布规律对室内AP数量和位置进行有效地规划,实现全覆盖;此外,可以根据情况对部分AP采取休眠的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模拟分解 全覆盖 网格自适应 逐步消除
下载PDF
9400 TEU集装箱船实尺度自航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兆辉 胡帆 +2 位作者 吴琼 冯毅 孙群 《船舶》 2022年第5期59-72,共14页
以9 400 TEU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体积力和滑移网格2种螺旋桨模拟方式进行实尺度自航性能数值模拟。先后考察湍流模型、网格划分、最大非线性迭代次数、时间步长、激励盘参数及动区域大小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与模型试验... 以9 400 TEU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体积力和滑移网格2种螺旋桨模拟方式进行实尺度自航性能数值模拟。先后考察湍流模型、网格划分、最大非线性迭代次数、时间步长、激励盘参数及动区域大小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与模型试验换算及实船试航结果对比,确定了影响计算结果的关键因素及相应最佳设置,并且验证了实尺度自航性能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分析对比了2种方法在实船自航点的自航推进因子及流场,发现两者均能较好预估实船性能。但是尾流场存在差异,对于桨前流动,两者主要差异在于轴向和切向流动;而对于桨后流动,两者主要差异在于径向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船 实尺度 自航性能 体积力 滑移网格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MPLS网络的LDP-VPLS组网方案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林 张博 《电讯技术》 200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通过对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中实现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的关键性技术———虚电线和标签分布协议(LDP)的研究,发现基于此技术的VPLS全网格连接结构限制了VPLS的规模。本文在IETF层次化VPLS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设计出两个避免全... 通过对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中实现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的关键性技术———虚电线和标签分布协议(LDP)的研究,发现基于此技术的VPLS全网格连接结构限制了VPLS的规模。本文在IETF层次化VPLS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设计出两个避免全网格问题的组网方案,利用连接不同级别的VPLS网络,减少虚电线的数量和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LS网络 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 虚电线 标签分布协议 全网格
下载PDF
Correction of 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of Dorsal Hand by Invisible Full-thickness Mesh Skin Graft
9
作者 Hai-qing WANG Qing-xin XU +3 位作者 Wen-ming LIU Jia-guang LI Zhen-zhen WAN Guang-huai CUI 《Chinese Journal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19年第4期26-30,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visible full-thickness mesh skin graft in the treatment of 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of the dorsal hand.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9,25 patients with cicatricial...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visible full-thickness mesh skin graft in the treatment of 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of the dorsal hand.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9,25 patients with cicatricial contracture deformity of dorsal hand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underwent full thickness skin graft.During the operation,the scar healed completely and the superficial fascia remained intact.The wound surface was transplanted with invisible mesh full thickness skin graft.The survival of the skin graft and the recovery of hand function and appearance in the later period were observed after the operation.Results The skin grafts of 20 patients survived with high quality,3 cases had partial epidermis exfoliation,and 2 cases had partial epidermis scattered in blisters.After intensive dressing change,all wounds healed and 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after the operation.The hand function and appearance of the patients were obviously improved.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ull thickness skin graft to correct scar deformity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functional and appearance recovery and difficult postoperative contracture.Invisible full-thickness mesh skin graft is one of the ideal methods to correct 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of the dorsal h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R Invisible full-thickness mesh skin graft Contracture deformity REPAIR
下载PDF
传送网基于SDN、NFV技术向NovoNet网络演进探讨
10
作者 魏生辉 《江西通信科技》 2017年第2期5-7,共3页
本文主要针大数据中心、云化业务、5G、物联网、VR/AR等多种新业务的出现,为满足各种新业务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快开通的需求,驱动现有传送网架构演进。对现有传送网架构演进方向以及提出相应的配套建设满足传送网架构的演进进行... 本文主要针大数据中心、云化业务、5G、物联网、VR/AR等多种新业务的出现,为满足各种新业务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快开通的需求,驱动现有传送网架构演进。对现有传送网架构演进方向以及提出相应的配套建设满足传送网架构的演进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N NFV NovoNet 集群 full-mesh TIC TAC 数据中心
下载PDF
深部全煤巷道锚网耦合支护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刘文涛 何满潮 +2 位作者 齐干 马小钧 郭夕祥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2-276,共5页
支护体与围岩在刚度、强度和结构上的不耦合是影响全煤巷道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新型的锚网索支护方案对支护参数和支护过程进行优化.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巷道实施耦合支护方案后,应力集中程度减小,高应力区向深部... 支护体与围岩在刚度、强度和结构上的不耦合是影响全煤巷道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新型的锚网索支护方案对支护参数和支护过程进行优化.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巷道实施耦合支护方案后,应力集中程度减小,高应力区向深部围岩转移,支护系统可靠性明显增强.优化后的支护方案运用于现场,巷道围岩达到稳定的时间较优化前明显缩短.理论和实践表明,深部全煤巷道通过强化支护和适度让压,充分发挥锚网-围岩整体力学效应,可以达到巷道稳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煤巷道 锚网支护 耦合支护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肥大型船伴流场数值模拟的网格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沈海龙 苏玉民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90-1198,共9页
船体伴流场的预报与分析,对于螺旋桨的减震降噪、螺旋桨推进效率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为寻求适合肥大型船伴流场的数值预报方式,使用通用CFD前处理软件ICEM CFD探讨了某肥大型船伴流场数值模拟的网格划分方法,并对影响该肥大型船尾部伴... 船体伴流场的预报与分析,对于螺旋桨的减震降噪、螺旋桨推进效率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为寻求适合肥大型船伴流场的数值预报方式,使用通用CFD前处理软件ICEM CFD探讨了某肥大型船伴流场数值模拟的网格划分方法,并对影响该肥大型船尾部伴流场的一些关键网格的划分做了比较和分析.通过不同网格划分方法所得到的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得出了适合肥大型船伴流场的网格划分方法.同时,为验证该网格划分方法的适用性,对某化学品运输船和集装箱船的桨盘面伴流场进行了预报,其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良好.三条船伴流场的数值结果表明,该网格划分方法在肥大型船粘性伴流场的预报上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伴流分数 尾流场 肥大型船 网格划分
下载PDF
特厚煤层孤岛工作面全煤巷道锚索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可夯 王朋飞 翟黎伟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114,共9页
鹤煤九矿首次在3204上煤巷使用全煤锚索支护,但原支护条件下变形量较大,支护强度不足,效果差,为此,对3204下煤巷顶板支护方式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分析了不同顶板锚索支护方式下3204下煤巷塑性区发育、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和巷道顶板下沉规律... 鹤煤九矿首次在3204上煤巷使用全煤锚索支护,但原支护条件下变形量较大,支护强度不足,效果差,为此,对3204下煤巷顶板支护方式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分析了不同顶板锚索支护方式下3204下煤巷塑性区发育、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和巷道顶板下沉规律;综合现场施工和支护成本后,确定锚索支护从"3-0-3"方式改变为"4-3-4"方式;优化后3204下煤巷巷道变形量明显降低。优化方案在鹤煤三矿4101工作面上煤巷推广应用,现场监测数据显示,该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量129 mm,两帮最大移近量140 mm,顶板离层量最大值20 mm,支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煤锚网支护 巷道变形 锚索间距 数值模拟 现场实测
下载PDF
非全周矩形开口滑阀小开口度时流量及液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科 金晓宏 +1 位作者 肖鹏飞 唐文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17,62,共5页
电液伺服阀作为液压控制系统的核心元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控制系统的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中动网格技术,对伺服阀滑阀阀口在0.5mm开度内的流动状态进行静、动态仿真,研究其流量与液动力特性。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电液伺服阀作为液压控制系统的核心元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控制系统的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中动网格技术,对伺服阀滑阀阀口在0.5mm开度内的流动状态进行静、动态仿真,研究其流量与液动力特性。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阀口流量特性仿真曲线与理论曲线在趋势上基本相同。阀芯所受稳态液动力仿真值与理论值增长趋势基本相同。仿真时,阀口开度按给定速度连续增大,阀口打开瞬时,瞬态液动力变化大;阀口打开后,瞬态液动力变化不大,且瞬态液动力数值较稳态液动力小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周矩形开口滑阀 小开口度 动网格 流量特性 液动力
下载PDF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Free-Surface Waves and A Floating Breakwater with Cylindrical-Dual/Rectangular-Single Pontoon 被引量:9
15
作者 JI Chun-yan YANG Ke +1 位作者 CHENG Yong YUAN Zhi-ming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8年第4期388-399,共12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cylindrical-dual or rectangular-single pontoon floating breakwater using the numerical method and experimental stud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ork is based 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cylindrical-dual or rectangular-single pontoon floating breakwater using the numerical method and experimental stud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ork is based on the multi-physic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code and an innovative full-structured dynamic grid method applied to update the three-degree-of-freedom(3-DOF) rigid structure motions. As a time-marching scheme, the trapezoid analogue integral method is used to update the time integration combined with remeshing at each time step.The application of full-structured mesh elements can prevent grids distortion or deformation caused by large-scale movement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calculation. In movable regions, each moving zone is specified with particular motion modes(sway, heave and roll).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to valid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loating body and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numerical model. The results are systematically assessed in terms of wave coefficients, mooring line forces, velocity streamlines and the 3-DOF motions of the floating breakwater. When compared with the wave coefficient solutions, excellent agreements are achieved between the computed and experimental data, except in the vicinity of resonant frequency. The velocity streamlines and wave profile movement in the fluid field can also be reproduced using this numerical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surface floating breakwater three DOF Navier Stokes solver wave structure interaction dynamic full-structured mesh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末采位置优化及快速停采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昕 王亚军 +1 位作者 渠文钟 王俊文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25,共4页
为解决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停采位置不合理、停采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以同忻矿8309工作面为地质背景,通过分析回采正常放煤阶段顶板活动规律,探究其平均来压步距和来压强度,确定不放煤距离及停采位置。首次采用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代替金... 为解决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停采位置不合理、停采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以同忻矿8309工作面为地质背景,通过分析回采正常放煤阶段顶板活动规律,探究其平均来压步距和来压强度,确定不放煤距离及停采位置。首次采用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代替金属网进行工作面回撤铺顶,探索铺顶工艺,同时优化停采支护方案。生产实践表明:正确的停采位置同时采用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回撤铺顶再配合合理的停采支护,使得8309工作面停采时间短(12 d)、效率高、成本低,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工作面 来压步距 停采位置 柔性网铺顶
下载PDF
基于FINE/Marine的跨介质航行器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7
作者 贾力平 康顺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1年第3期97-101,共5页
针对自由液面跟踪法无法准确预测跨介质航行器运动特性和水动力特性的问题,采用基于自由液面捕捉法的FINE/Marine软件模拟分析DTMB 5415船模顶浪运动以及DLR-F4飞机模型在水上迫降过程中的流场和水动力特性,其中采用BRICS离散格式进行... 针对自由液面跟踪法无法准确预测跨介质航行器运动特性和水动力特性的问题,采用基于自由液面捕捉法的FINE/Marine软件模拟分析DTMB 5415船模顶浪运动以及DLR-F4飞机模型在水上迫降过程中的流场和水动力特性,其中采用BRICS离散格式进行自由液面运动方程离散.与已有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模拟方法可很好地预测跨介质航行器的运动特性和水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介质航行器 自由液面捕捉法 全六面体非结构网格 水动力 DTMB5415船模 DLR-F4飞机模型 FINE/Marine
下载PDF
基于火灾试验的FDS大涡模拟非均匀网格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帅 陈开岩 王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为了研究火灾FDS数值模拟结果与网格划分之间的关系,基于全尺寸钢结构厂房火灾试验,对火灾情况下厂房内温度分布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在该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均匀网格划分法和非均匀网格多分区法对火源正上方8.5m处烟气温度进行了数值模拟,... 为了研究火灾FDS数值模拟结果与网格划分之间的关系,基于全尺寸钢结构厂房火灾试验,对火灾情况下厂房内温度分布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在该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均匀网格划分法和非均匀网格多分区法对火源正上方8.5m处烟气温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敏感性较高的火源区域和羽流区域进行网格加密,得到的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更为接近。采用非均匀网格划分法能有效地提高模拟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模拟时间,是处理大空间火灾数值模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全尺寸试验 FDS数值模拟 非均匀网格划分
下载PDF
基于单元细分H-自适应有限元全张量重力梯度正演 被引量:7
19
作者 曹书锦 朱自强 +2 位作者 鲁光银 曾思红 郭文斌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5-1023,共9页
在重力梯度各阶张量正演中,难于求取复杂地质体的解析式,转而利用已知解析解的简单规则几何形体近似剖分地质体,其会引起较大的几何拟合误差.本文首先从全张量重力梯度解析公式出发结合等参变换基于有限元分析给出了满足地下复杂地质体... 在重力梯度各阶张量正演中,难于求取复杂地质体的解析式,转而利用已知解析解的简单规则几何形体近似剖分地质体,其会引起较大的几何拟合误差.本文首先从全张量重力梯度解析公式出发结合等参变换基于有限元分析给出了满足地下复杂地质体正演的型函数,引入体积分的误差指示器用以估计全张量重力梯度误差,提出了适用于全张量重力梯度正演的自适应计算的策略及迭代算法,数值算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张量重力梯度正演 非结构化网格 自适应有限元 复杂形体
下载PDF
全封闭U型棚架与锚网喷注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卢昌龙 傅菊根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3-35,共3页
针对淮南地区邹庄煤矿3024采区瓦斯抽放泵硐室的支护出现失稳变形这一情况,文章分析了支护失稳变形的破坏机理,提出了复杂围岩条件下的全封闭U型钢架及锚网喷注的联合支护方式,现场应用65d后支护变形趋于稳定,表明该支护形式在复杂围岩... 针对淮南地区邹庄煤矿3024采区瓦斯抽放泵硐室的支护出现失稳变形这一情况,文章分析了支护失稳变形的破坏机理,提出了复杂围岩条件下的全封闭U型钢架及锚网喷注的联合支护方式,现场应用65d后支护变形趋于稳定,表明该支护形式在复杂围岩条件下能够有效控制动压巷道围岩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封闭U型棚架 复杂围岩 动压巷道 联合支护 锚网喷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