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化水平的测定:理论与实证研究——闽粤赣边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工业水平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燕 李云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5-52,共8页
本文在对各种工业化水平测定理论进行述评的基础上 ,用钱纳里模型比较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闽粤赣经济区工业化水平 ,并总结了闽粤赣经济区工业化的特点 。
关键词 工业化水平 钱纳里模型 闽粤赣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工业化战略 实证研究
下载PDF
闽粤赣边客家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解析以语言模因为视角
2
作者 廖建霞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04-107,68,共5页
"一带一路"的建设为沿线国家民众在商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和发展带来了契机。作为客家民系主要聚集地的闽粤赣边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古朴而至善的民风民俗。在加快文化走出去和加强对外交流的新形势下,... "一带一路"的建设为沿线国家民众在商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和发展带来了契机。作为客家民系主要聚集地的闽粤赣边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古朴而至善的民风民俗。在加快文化走出去和加强对外交流的新形势下,文化对外传播显得尤为重要。从模因论和翻译模因论出发,以语言模因为视角,对饱含文化特色的客家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翻译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 语言模因 “一带一路” 闽粤赣边客家文化 文化负载词翻译
下载PDF
基于闽粤赣边区为例探讨生态旅游潜力
3
作者 蒋晨丽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111-112,共2页
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型的旅游行业,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本文简述了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评价的概念,介绍了闽粤赣边区交通特点,最终对闽粤赣边区生态旅游潜力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加强对客家文化在生态旅游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培育和充实带... 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型的旅游行业,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本文简述了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评价的概念,介绍了闽粤赣边区交通特点,最终对闽粤赣边区生态旅游潜力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加强对客家文化在生态旅游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培育和充实带有客家文化内涵的生态景点,是提高闽粤赣边区生态旅游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粤赣边区 生态旅游 潜力
下载PDF
构建“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的微观策略 被引量:10
4
作者 谢莉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0-703,共4页
"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包括广东梅州、深圳、惠州、河源,福建龙岩和江西赣州等客家地区连成的客家文化旅游带,自然风光奇特、客家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情浓郁,其旅游资源品位高、组合好,开发潜力巨大。但长期以来区域旅游协... "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包括广东梅州、深圳、惠州、河源,福建龙岩和江西赣州等客家地区连成的客家文化旅游带,自然风光奇特、客家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情浓郁,其旅游资源品位高、组合好,开发潜力巨大。但长期以来区域旅游协作程度不深,丰富的旅游资源远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为此,应树立创新意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制订总体发展规划,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和高效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构建"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粤赣 客家文化 旅游长廊 区域旅游 微观策略
原文传递
客家文化视野下闽粤赣客家传统民居形态解读
5
作者 洪开荣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自西晋五胡乱华之后,来自中原地区的客家移民在闽粤赣边区定居后形成了民居聚落群。民居建筑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面貌,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为适应闽粤赣边区的特殊地域环境... 自西晋五胡乱华之后,来自中原地区的客家移民在闽粤赣边区定居后形成了民居聚落群。民居建筑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面貌,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为适应闽粤赣边区的特殊地域环境,客家民居在建筑材料、规模、形态上体现了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同时传统客家民居也体现出对中原汉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在住宅的基本结构、造型、空间布局、对外关系上承袭了中原民居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传统民居 闽粤赣 主要特征 文化溯源 客家文化
下载PDF
应用型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学科服务的构建——以闽粤赣边高校图书馆为例
6
作者 林兰香 《嘉应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学科服务工作是专业性和针对性非常强的工作。不同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根据地方经济文化特点,形成个性化特点。闽粤赣边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应该优先做好苏区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区域经济的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工作是专业性和针对性非常强的工作。不同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根据地方经济文化特点,形成个性化特点。闽粤赣边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应该优先做好苏区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区域经济的学科服务,充分体现服务地方的区域特点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 图书馆 学科服务 闽粤赣边
下载PDF
客家文化形成、传播与地理环境关系刍议 被引量:17
7
作者 梁锦梅 《嘉应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本文分析了客家文化形成、发展与传播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指出客家文化景观的特征适应于山区环境,具有存在和发展合理性。认为在现代社会下,客家人应该更加开放思想,积极发展区域经济,参与各区域文化交流,通过文化整合,保持传统文化精华,... 本文分析了客家文化形成、发展与传播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指出客家文化景观的特征适应于山区环境,具有存在和发展合理性。认为在现代社会下,客家人应该更加开放思想,积极发展区域经济,参与各区域文化交流,通过文化整合,保持传统文化精华,使客家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地理环境 文化景观 闽粤赣边区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与闽粤赣边经济区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燕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7,共7页
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不应忽视闽粤赣边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本质是产业合作,闽粤赣边经济区应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性,划分为三大层次区域进行产业分工,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食品、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石化五大产业为... 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不应忽视闽粤赣边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本质是产业合作,闽粤赣边经济区应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性,划分为三大层次区域进行产业分工,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食品、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石化五大产业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理论 产业合作 闽粤赣边经济区
下载PDF
明清闽粤赣客家府志“仙释”的客家文学性质
9
作者 王水香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48-53,共6页
受明清修志之风的影响,明清时期的闽粤赣客家聚居地亦遵行统一体例,大修方志。在现存各州府志的门目中,均设有"仙释",其内容记载的是汉代以来闽粤赣客家地区的神仙、异人、名僧、高道、方术之流的奇能显迹,描述的是客家地区... 受明清修志之风的影响,明清时期的闽粤赣客家聚居地亦遵行统一体例,大修方志。在现存各州府志的门目中,均设有"仙释",其内容记载的是汉代以来闽粤赣客家地区的神仙、异人、名僧、高道、方术之流的奇能显迹,描述的是客家地区的人情风土,既反映了当地的道佛信仰情况,又体现了客家先民在闽粤赣地区战胜恶劣条件,谋求生存的内心渴望与梦想,具有客家气质。"仙释"采用以人系事的撰写方法,将奇异情节贯穿传主的一生。传主不仅拥有奇能异术,还为当时以诗文闻名的文士赏识,与之交游,诗文唱和;在炼丹修行、学法参悟之时,兼通诗文,留著传世,以高德高才的奇士形象传世。综合而言,闽粤赣客家府志中的"仙释"是充满奇幻色彩的客家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闽粤赣客家府志 仙释 客家文学 奇幻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