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湿敷治疗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护理体会
1
作者 吴云平 施春芳 陆凌君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8期163-165,共3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采用中药湿敷治疗模式后对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抽取的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48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即采用对照方案的为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湿敷治疗护理...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采用中药湿敷治疗模式后对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抽取的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48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即采用对照方案的为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湿敷治疗护理的为研究组。对比分析2组护理前后肢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分和护理效果。结果:护理4周、8周后,2组肢体FMA评分均较前改善(P<0.05),研究组同时点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干预,2组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为95.83%,对照组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敷治疗脑梗死患者能提高肢体功能障碍护理效果,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肢体功能障碍 中药湿敷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原文传递
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琼帅 张钰 +3 位作者 汲广成 徐晓红 王宇峰 宋柏林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在常规运动疗法基础上,观察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脱落5例)和对照组(36例,脱落6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前顶向百会、囟会向前... 目的:在常规运动疗法基础上,观察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脱落5例)和对照组(36例,脱落6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前顶向百会、囟会向前顶等穴线透刺,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5 d,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表(M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及下肢M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肢及下肢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运动疗法基础上,头穴丛刺可降低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痉挛程度,提升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肢体痉挛 头穴丛刺 改良Ashworth评分表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改良BARTHEL指数
原文传递
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袁媛 段登海 +7 位作者 周再华 尹平 王婧 许晓东 革康成 郭兴韬 谭方 陈琰东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5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体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体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体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体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MA、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疗效确切,可有效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解除肢体偏瘫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中风 针刺疗 头针 体针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足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肢肿胀和肢体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燕 江露 吴蓓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6期175-179,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足浴对气滞血瘀型脑卒中后偏瘫患肢肿胀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55例,按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76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9例给予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足浴护理模式干预。疗程均为30 d,...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足浴对气滞血瘀型脑卒中后偏瘫患肢肿胀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55例,按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76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9例给予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足浴护理模式干预。疗程均为30 d,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及后动脉(PCA)平均血流速度(Vm)]、患肢肿胀程度、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自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生活质量[脑卒中专门化生命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语言晦涩、偏身麻木、肢体疼痛、面色发白、胸胁胀痛、舌脉象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CA、MCA、PCA Vm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3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肢肿胀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足浴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气滞血瘀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肢体功能,缓解其患肢肿胀等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患肢肿胀 穴位贴敷 中药足浴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镜像治疗结合Bobath技术对偏瘫患者FMA评分的影响和机制探讨
5
作者 王亚茹 魏凤才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探讨镜像治疗结合Bobath技术对偏瘫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的影响和机制。方法:2020年10月—2022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9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康复训练)和研究组(47例,镜像... 目的:探讨镜像治疗结合Bobath技术对偏瘫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的影响和机制。方法:2020年10月—2022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9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康复训练)和研究组(47例,镜像治疗结合Bobath技术)。将2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BI)量表评分,以及Berg量表评分,治疗前后血清血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以及治疗前后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5.74%,比对照组的80.43%高;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而BI、Berg评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NT-3、NGF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治疗后2组患者上肢、下肢FMA评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镜像治疗结合Bobath技术治疗偏瘫患者,有助于减轻神经受损状况,加速肢体功能、平衡功能的恢复,提升日常生活水平,改善神经细胞因子,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治疗 BOBATH技术 偏瘫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影响 机制
下载PDF
蜡疗对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光涛 姜晓雪 +2 位作者 吴成吉 董淑欣 黄作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第6期52-53,55,共3页
目的:观察蜡疗对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作用及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选标准,选取脑卒中后肩痛患者40例,分别纳入常规康复对照组(20例)和蜡疗组(20例);两组肩痛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为期4周;蜡疗组再次基础上给予蜡疗;... 目的:观察蜡疗对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作用及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选标准,选取脑卒中后肩痛患者40例,分别纳入常规康复对照组(20例)和蜡疗组(20例);两组肩痛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为期4周;蜡疗组再次基础上给予蜡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目测类比法VAS和用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法(FMA)上肢运动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收集评估结果,对比两组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4周康复治疗后,VAS评分均有降低,其中蜡疗组分数降低较常规康复对照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常规康复对照组和蜡疗组FMA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蜡疗组FMA评分分数升高更为明显,与常规康复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蜡疗能够缓解卒中后肩痛症状,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是针对卒中后肩痛的有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蜡疗 肩痛 康复 目测类比 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
下载PDF
蜡疗对偏瘫患者肩部肌群痉挛状态的改善及对肩痛的预防 被引量:9
7
作者 戚询中 孙光涛 +2 位作者 张伟 邹春颖 王克健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3期51-52,54,共3页
目的:观察蜡疗对偏瘫患者肩部肌群痉挛状态的改善及对肩痛的预防作用。方法:依据入选标准,选取脑卒中后肩痛患者4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蜡疗组,每组患者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8周常规康复治疗,蜡疗组再次基础上给予蜡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 目的:观察蜡疗对偏瘫患者肩部肌群痉挛状态的改善及对肩痛的预防作用。方法:依据入选标准,选取脑卒中后肩痛患者4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蜡疗组,每组患者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8周常规康复治疗,蜡疗组再次基础上给予蜡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改良Asworth分级和用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法(FMA)上肢运动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并统计肩痛患者人数,收集评估结果,对比两组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8周康复治疗后,改良Asworth分级蜡疗组分数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蜡疗组分数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蜡疗组减痛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蜡疗能够缓解卒中后肩部肌群痉挛状态,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肩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蜡疗 肩痛 康复 改良Asworth分级 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
下载PDF
傍针刺“肩五穴”治疗中风后肩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君君 《河南中医》 2022年第5期763-767,共5页
目的:观察傍针刺“肩五穴”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5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中风后肩痛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中风后基础治疗,试验组另给予... 目的:观察傍针刺“肩五穴”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5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中风后肩痛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中风后基础治疗,试验组另给予傍针刺“肩五穴”治疗,对照组另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β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0.1%,对照组有效率为68.2%,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傍针刺“肩五穴”治疗中风后肩痛,可促进肩部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降低IL-1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肩痛 傍针刺 “肩五穴” 视觉模拟评分 改良BARTHEL指数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蜡疗联合肌力训练对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戚询中 孙光涛 +2 位作者 刘丽霞 刘文娟 吴成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4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蜡疗联合肌力训练对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选标准,选取脑卒中后肩痛患者42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8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再次基础上给予蜡疗联合肌力训练;在治疗前... 目的:观察蜡疗联合肌力训练对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选标准,选取脑卒中后肩痛患者42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8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再次基础上给予蜡疗联合肌力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和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法(FMA)下肢运动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收集评估结果,对比两组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8周康复治疗后,两组下肢FMA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分数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ADL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分数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蜡疗联合肌力训练能够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蜡疗 肌力训练 康复 ADL 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陈蓉 陈梅花 +1 位作者 冯宇恒 谢韶东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PNF技...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PNF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MA-UE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技术联合肌内效贴贴扎能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痛症状及手部肿胀程度,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肌内效贴 视觉模拟评分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