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古典“结构—功能”视阈下城市文化遗产与文旅融合发展——基于海南省海口市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继焦 谢圣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5-113,共9页
从新古典“结构—功能”理论的三个研究维度来探讨城市文化遗产的文旅融合发展,研究表明,文化遗产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和载体。从本体结构看,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从外在结构看,文化遗产会受城市外在因素... 从新古典“结构—功能”理论的三个研究维度来探讨城市文化遗产的文旅融合发展,研究表明,文化遗产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和载体。从本体结构看,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从外在结构看,文化遗产会受城市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发生结构性和功能性的变化;从自生结构看,文化遗产可视为结构遗产,具备内源性和结构能动性,是城市复兴的重要源流,它们可以自扩结构,形成自带能量的场域,进而有助于促进个人、产业、城市、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古典“结构—功能”理论 城市文化遗产 文旅融合 海口府城
下载PDF
从涂尔干的理论,看海口府城公期体现的集体意识与共同体建构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继焦 侯达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67-74,共8页
海口府城公期是一种祭祀祖先或者神灵的民间信仰。从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凡俗性的民间活动,但其实质上起着凝聚府城人们共识,产生与维续府城人们集体意识,构建府城共同体的重要作用,它是一种神圣性的活动。在府城公期中,人与神以及神与神... 海口府城公期是一种祭祀祖先或者神灵的民间信仰。从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凡俗性的民间活动,但其实质上起着凝聚府城人们共识,产生与维续府城人们集体意识,构建府城共同体的重要作用,它是一种神圣性的活动。在府城公期中,人与神以及神与神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着府城集体意识与共同体是如何一步步产生与发展的。公期把整个府城都紧密联系成了一个整体,其在凡俗的基础上构建神圣性的同时,也构建出了府城集体意识和府城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府城 公期 集体意识 共同体
下载PDF
汉文化的本土性:海口府城石狗文化的内涵与面貌 被引量:2
3
作者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77-90,共14页
自宋元明清,海南岛海口府城一直是汉族相对集中的地区,也是岛上唯一盛行“正语”的地方。其中心热闹地区常见的石狗信俗,是秦汉阴阳五行观念自唐宋流传至当地的民间演变,代表着先民秉承祖先思想文化中抗旱、抗风抗疫的生活愿景。石狗文... 自宋元明清,海南岛海口府城一直是汉族相对集中的地区,也是岛上唯一盛行“正语”的地方。其中心热闹地区常见的石狗信俗,是秦汉阴阳五行观念自唐宋流传至当地的民间演变,代表着先民秉承祖先思想文化中抗旱、抗风抗疫的生活愿景。石狗文化也以其承载着的汉文化内涵,见证了雷琼古代居民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到播迁当地的南海贸易背景。府城石狗凭借着儒家阴阳易理的诠释体系,长期融入了当地的国朝信仰体系;石狗公们自古被视为护持各处坊里村社土地祠或境主庙,它们处于大街小巷充满阳气的生活环境,陪伴着城市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化 阳气 飓风 司雨 国朝祭祀 土地祠与境主庙 海口府城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海口府城的教育发展——基于二元社会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圣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75-81,103,共8页
中国是一个由官方主导的"伞式社会"和民间主导的"蜂窝式社会"共同构成的二元社会。改革开放40年以来,海口府城的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基于二元社会理论的分析,在"伞式社会"下,中央和各级政府对海... 中国是一个由官方主导的"伞式社会"和民间主导的"蜂窝式社会"共同构成的二元社会。改革开放40年以来,海口府城的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基于二元社会理论的分析,在"伞式社会"下,中央和各级政府对海口府城教育存在着"父爱式""亲戚式"和"朋友式"三种支持关系类型,分别推动了公办教育、私办公助教育和民办教育三种形态的发展。在"蜂窝式社会"下,民间助学和华侨助学弥补了政府办学的不足。政府和民间力量二者"分途并进",共同推动了海口府城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府城 教育发展 伞式社会 蜂窝式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