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辞赋研究的现状与价值
1
作者 孙福轩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11,共11页
清代辞赋在文献编纂整理、辞赋史书写、赋家赋作批评和体类等专题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然缘于"经典"意识和"文学代兴"论的影响,在观念、体系、具象批评方面仍有很大的开掘空间。深化清代辞赋研究,可以全面观照... 清代辞赋在文献编纂整理、辞赋史书写、赋家赋作批评和体类等专题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然缘于"经典"意识和"文学代兴"论的影响,在观念、体系、具象批评方面仍有很大的开掘空间。深化清代辞赋研究,可以全面观照清代辞赋的创作特征和文化征象,对于目前赋学研究"正典观念"也有一定的纠偏作用。不仅可以认识清代辞赋产生和繁荣的思想文化背景,对于古代辞赋史观的形成和传统研究观念的更新,亦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辞赋 文体史 辞赋史 文学批评史
下载PDF
清代律赋的篇法讲求
2
作者 谢邱荣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21,共11页
清代律赋赋法较前代更系统,“篇法”是了解清代律赋内涵的第一要义,包括因题布局、起、承、转、合数端。因题布局指根据不同题型,选用相应的布局方法。咏史、言情、叙事题,主要铺叙事件发展;咏物、写景题可以人情、时间、方位的变化为... 清代律赋赋法较前代更系统,“篇法”是了解清代律赋内涵的第一要义,包括因题布局、起、承、转、合数端。因题布局指根据不同题型,选用相应的布局方法。咏史、言情、叙事题,主要铺叙事件发展;咏物、写景题可以人情、时间、方位的变化为线索展开;说理题需围绕题面逐一分出逻辑层次,层层递进。起句破题,在破与未破之间,句法尚突兀紧峭,以四言为主,风格尚雄浑、奇警,或不着一字,涵盖全题。结句需稳妥,用长句收束,尚健举有力,章法讲究就题作结,首尾呼应。承转需曲折变化,令人莫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赋 赋法 篇法 清代赋话
下载PDF
清代赋学特征三论 被引量:3
3
作者 潘务正 《天中学刊》 2019年第5期39-45,共7页
明清时期,辞赋虽未如诗文及戏曲形成地域流派,但出现了一些以地域命名的赋集,赋学研究及赋学主张中也贯穿着地域意识。清代赋学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方面,由于律赋是科考尤其是翰林院考试的主要文体,赋学教育普及至家塾层级,对赋法的探究... 明清时期,辞赋虽未如诗文及戏曲形成地域流派,但出现了一些以地域命名的赋集,赋学研究及赋学主张中也贯穿着地域意识。清代赋学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方面,由于律赋是科考尤其是翰林院考试的主要文体,赋学教育普及至家塾层级,对赋法的探究更为用心,使得赋法趋于精细;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律赋又有疏离科举的趋势,于是之前被禁止的文体、内容乃至风格都被纳入其中,形成了文体的错位,产生了别样的美学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赋学 地域化 赋法 文体错位
下载PDF
清代砚田赋的耕读文化意蕴
4
作者 陈莜烨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先秦以后半耕半读逐渐成为社会生活常态,并发展出影响至今的耕读文化。随着耕读文化的成熟与发展,在元末明初真正形成了由读书之“砚”与耕种之“田”结合而成的“砚田”意象。清代出现的砚田赋展现了丰富的耕读... 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先秦以后半耕半读逐渐成为社会生活常态,并发展出影响至今的耕读文化。随着耕读文化的成熟与发展,在元末明初真正形成了由读书之“砚”与耕种之“田”结合而成的“砚田”意象。清代出现的砚田赋展现了丰富的耕读文化意蕴,其运用“以田喻砚”的书写策略,在砚田与农田、读书与耕种的两相对比下,推崇士人勤学入仕。同时,清代砚田赋还强调士人在耕读生活中应当注重修身养性,固穷守节,传承家族文化,推动家族兴盛。清代砚田赋可视为耕读文化在文学领域的一个缩影,折射出耕读文化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辞赋 砚田赋 砚田意象 耕读文化
下载PDF
清人对白居易、白行简赋的评点——以赋选为中心的考察
5
作者 踪凡 吴天宇 《杜甫研究学刊》 2021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白居易、白行简赋在清代颇受欢迎,有至少二十余部赋选、赋话将其编入、注释、评点或论析。清代赋选对二白赋的评点,有题解、圈点、眉批、旁批、尾评等多种方式,内容上或品赏佳句隽语,或分析写作技巧,或评论艺术风格,或肯定文学史地位,... 白居易、白行简赋在清代颇受欢迎,有至少二十余部赋选、赋话将其编入、注释、评点或论析。清代赋选对二白赋的评点,有题解、圈点、眉批、旁批、尾评等多种方式,内容上或品赏佳句隽语,或分析写作技巧,或评论艺术风格,或肯定文学史地位,从中不难看出清人对律赋破题、章法、修辞的重视,以及二白赋雅正工清的文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白行简 清代赋选 评点 风格
下载PDF
简论傅斯年对“清代学问”的贡献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朝亮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4-116,共3页
傅斯年一生广泛涉猎众多学科,学贯中西,在学术上建树颇多。于清学史方面,傅斯年尽管研究相对薄弱,但也不能否认其贡献。傅斯年对于内阁大库及军机处档案的收购与整理,其意义是巨大的。另外,傅斯年于1919年4月1日在《新潮》杂志发表的《... 傅斯年一生广泛涉猎众多学科,学贯中西,在学术上建树颇多。于清学史方面,傅斯年尽管研究相对薄弱,但也不能否认其贡献。傅斯年对于内阁大库及军机处档案的收购与整理,其意义是巨大的。另外,傅斯年于1919年4月1日在《新潮》杂志发表的《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一文,不仅为初学者提供了入门的正确途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为研究清学者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这些方法于今日仍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斯年 清代 科学方法 军机处档案 内阁大库
下载PDF
《清車王府藏曲本》俗字例釋
7
作者 侯玉貴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2年第2期272-282,共11页
清代車王府曲本中存在大量俗寫,識讀不易。本文對其中4個俗寫字進行考釋,認爲“抧”卽“折(摺)”之俗字,“■”卽“撂”之俗字,“■”卽“灌”之俗字,“■”卽“躥”之俗字。
关键词 《清車王府藏曲本》 俗字 考釋
原文传递
雕虫的新魅:《清代汉赋学理论与批评》读后
8
作者 刘明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27-130,共4页
《清代汉赋学理论与批评》一书在详细梳理清代汉赋学要籍的基础上,对清代赋学分期发展及其赋学批评给予重点关注,重新审视了清代汉赋学理论批评及其价值,对清代赋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该书突出地体现在对清代汉赋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审视... 《清代汉赋学理论与批评》一书在详细梳理清代汉赋学要籍的基础上,对清代赋学分期发展及其赋学批评给予重点关注,重新审视了清代汉赋学理论批评及其价值,对清代赋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该书突出地体现在对清代汉赋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审视与评价、理论思辨的心悟体解及文史互证的跨学科研究视野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汉赋学理论与批评》 汉赋学 跨学科视野
下载PDF
清人论赋家的修养与赋作的品格
9
作者 詹杭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21-25,共5页
清代赋论提出了赋家的道德、学问、艺术修养与赋品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人品与赋品有时是统一的 ,有时是背反的 ,需要针对特定作家作品具体分析。强调“要作风雅之赋 ,先作风雅之人” ,“赋的根柢工夫 ,不在赋内而在赋外”。在艺术修养... 清代赋论提出了赋家的道德、学问、艺术修养与赋品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人品与赋品有时是统一的 ,有时是背反的 ,需要针对特定作家作品具体分析。强调“要作风雅之赋 ,先作风雅之人” ,“赋的根柢工夫 ,不在赋内而在赋外”。在艺术修养方面 ,提出了“清秀、洒脱、庄雅、古致”四种审美品格 ,对古文理论家姚鼐的“阳刚阴柔”之说 ,有所补充。研究清代人论“赋家的修养与赋作的品格”问题 ,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清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的认识 ,而且对当代文艺学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赋论 审美风格 学问修养 艺术修养 作家修养 道德修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