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冬小麦霜冻害的气候分析 被引量:129
1
作者 冯玉香 何维勋 +1 位作者 孙忠富 钟秀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35-340,共6页
根据霜冻害的观测和调查资料,进行气候学研究,阐述了我国冬小麦发生霜冻害的生长发育时段、最低气温范围、地区分布规律和年际变化趋势,讨论了防御霜冻害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冬小麦 霜冻 冷害 气候分析
下载PDF
冬小麦拔节后霜冻害与叶温的关系 被引量:70
2
作者 冯玉香 何维勋 +1 位作者 饶敏杰 钟秀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07-712,共6页
人工霜箱的控制试验表明 ,冬小麦叶片冻结后是否受到伤害取决于最低叶温。拔节后第 1~2 0天 ,叶片的霜冻临界叶温由 - 6.5℃提高到 - 4 .5℃。幼穗是否受伤与最低叶温的关系相当密切 ,同期幼穗轻度伤害的临界叶温由 - 8.3℃提高到 - 3.... 人工霜箱的控制试验表明 ,冬小麦叶片冻结后是否受到伤害取决于最低叶温。拔节后第 1~2 0天 ,叶片的霜冻临界叶温由 - 6.5℃提高到 - 4 .5℃。幼穗是否受伤与最低叶温的关系相当密切 ,同期幼穗轻度伤害的临界叶温由 - 8.3℃提高到 - 3.9℃ ,幼穗严重伤害的临界叶温由 - 8.3℃提高到- 5.4℃。建立了叶受害、穗轻伤、穗重伤的临界叶温随拔节后天数而变的数学表达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霜冻 叶温 冻害指标 拔节 产量
下载PDF
2004-2005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冻害成因分析 被引量:61
3
作者 李茂松 王道龙 +4 位作者 张强 迟永刚 王春艳 渡边好昭 吉田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5,共5页
以北京、天津、菏泽、驻马店、商丘、阜阳6个站点为代表,分析了黄淮海平原2004-2005年冬季冬小麦的冻害成因。研究表明,冬小麦冻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从小麦播种至当年12月20日积温过高,造成部分麦田在入冬前就完成了6-8片叶的生长,甚至... 以北京、天津、菏泽、驻马店、商丘、阜阳6个站点为代表,分析了黄淮海平原2004-2005年冬季冬小麦的冻害成因。研究表明,冬小麦冻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从小麦播种至当年12月20日积温过高,造成部分麦田在入冬前就完成了6-8片叶的生长,甚至进入了拔节期,再加上从当年12月20日至次年2月底黄淮海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偏低1.3℃左右,且冷暖交替突变,麦苗抗寒锻炼不足,春性品种过多和播种量过大等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霜冻害 黄淮海平原
下载PDF
季节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土中的水分迁移变化 被引量:56
4
作者 张喜发 辛德刚 +1 位作者 张冬青 汪雪瑞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4-460,共7页
在季节冻土区,路基水分迁移变化是道路冻害最积极活跃的因素.在路堑段,不管地下水位埋深大小,冻结期间水分都向路基上部路床迁移,但其特征有所不同.线路气候条件和路基土质条件都对水分竖向的迁移和冻胀大小有重要影响.这种竖向迁移,导... 在季节冻土区,路基水分迁移变化是道路冻害最积极活跃的因素.在路堑段,不管地下水位埋深大小,冻结期间水分都向路基上部路床迁移,但其特征有所不同.线路气候条件和路基土质条件都对水分竖向的迁移和冻胀大小有重要影响.这种竖向迁移,导致路基上部土层产生强烈冻胀作用.水分的它向迁移(包括路肩坡面、失效的排水沟、路面裂缝和中央隔离带等)也可能是产生道路冻害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道路修建以后,其路基土的干湿状态可能比当初设计状态严重恶化,从而产生冻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冻区 水分迁移 冻害 冻胀 路基水分聚积
下载PDF
终霜和春季低温冷害对新疆棉花播种期的影响 被引量:49
5
作者 傅玮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1年第2期38-43,共6页
终霜冻和春季低温冷害是造成新疆棉区大面积严重缺苗、毁种重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疆大部棉区棉花在播种期间均发生过霜冻害 ,其中多发区分布在北疆沿天山一带棉区及和田、且末棉区。且棉花早播与终霜冻害和低温冷害成正比。
关键词 终霜 低温冷害 棉花播种期 新疆 春季 光热条件
下载PDF
陕西苹果花期霜冻灾害分析 被引量:47
6
作者 李美荣 朱琳 杜继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6-670,共5页
以苹果为主的果业是陕西省支柱产业,利用陕西省关中、陕北47个县(区)气象资料及6个苹果物候气象观测站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研究了苹果产区冬季气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应用模式Y=!FiXi计算、分析了气候变化背... 以苹果为主的果业是陕西省支柱产业,利用陕西省关中、陕北47个县(区)气象资料及6个苹果物候气象观测站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研究了苹果产区冬季气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应用模式Y=!FiXi计算、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陕西苹果北扩主要限制因素-花期冻害在陕西省苹果产区的发生风险。将Y(冻害灾损率)作为区划指标,以县为单位将陕西苹果花期冻害风险分为4个区:重度风险区、中度风险区、轻度风险区、基本无风险区。对区划结果进行了分区评述,提出了陕西苹果产业北扩建议,陕北北部的佳县、吴堡、绥德、府谷、横山、米脂、子洲、子长是花期冻害基本无风险区及轻度风险区内地区,可优先发展苹果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气候变化 霜冻
下载PDF
大坂山隧道围岩冻融损伤的CT分析 被引量:38
7
作者 赖远明 吴紫汪 +1 位作者 朱元林 廖全荣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6-210,共5页
为了研究大坂山隧道围岩的抗冻特性,将采自隧道 K106+400截面处的岩样加工成 24块样品,样品的高度和直径均为 50 mm。将样品分成 4组,每组 6个样品、根据《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中的岩石抗冻性试验方法进行了隧道... 为了研究大坂山隧道围岩的抗冻特性,将采自隧道 K106+400截面处的岩样加工成 24块样品,样品的高度和直径均为 50 mm。将样品分成 4组,每组 6个样品、根据《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中的岩石抗冻性试验方法进行了隧道围岩试样的冻融损伤试验。4组样品分别进行了0次,7次, 14次和 25次冻融.试样冻融后的抗压强度分别为 77.71, 68.95, 63.77和 50.77 MPa.实验结果表明,该隧道围岩抗冻性能良好,不会由于冻融产生过快的风化,力学性能较稳定.此外,还利用CT对冻融前后的试样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冻融使试样的强度、密度和CT均值降低,CT的均方值增大、这种现象说明冻融损伤使试样的物理性能分布变得更加不均匀.冻融对试样的表层损伤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 冻融损伤 CT分析 大坂山隧道
下载PDF
风火山隧道围岩冻胀对支护结构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德华 王梦恕 +2 位作者 谭忠盛 孔恒 崔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1-573,共3页
针对目前在建的青藏铁路工程———世界第一高隧风火山隧道,探讨了围岩冻胀对隧道支护结构体系的影响,给出了隧道围岩冻胀力的弹性解;根据风火山隧道岩层地质条件,分析了寒区隧道支护结构的力学性能,得到了不同围岩完整度情况下,随着冻... 针对目前在建的青藏铁路工程———世界第一高隧风火山隧道,探讨了围岩冻胀对隧道支护结构体系的影响,给出了隧道围岩冻胀力的弹性解;根据风火山隧道岩层地质条件,分析了寒区隧道支护结构的力学性能,得到了不同围岩完整度情况下,随着冻融圈厚度的变化,衬砌刚度不同、厚度不同时冻胀力的分布规律,确立了高海拔寒区隧道围岩冻胀对支护结构体系的影响;同时在明确冻土隧道冻害概念基础上,提出了减弱围岩冻胀对支护结构体系影响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山遂道 围岩冻胀 支护结构体系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我国玉米霜冻害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35
9
作者 冯玉香 何维勋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0年第3期6-10,共5页
根据我国玉米霜冻害的资料进行分析 ,阐述其发生频率的地区分布、年际变化趋势、秋霜冻害占的百分数 。
关键词 玉米 霜冻害 时空分布 中国
下载PDF
影响衬砌渠道冻胀破坏严重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国军 陆立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5-108,共4页
衬砌渠道冻胀破坏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宁夏引黄灌区渠道的使用年限和安全运行,制约着灌区发展。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对引起灌区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的渠床土质、土体密度、气温、地温、冻土深度、冻胀量、基土水份、地下水位等因素进行... 衬砌渠道冻胀破坏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宁夏引黄灌区渠道的使用年限和安全运行,制约着灌区发展。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对引起灌区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的渠床土质、土体密度、气温、地温、冻土深度、冻胀量、基土水份、地下水位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衬砌渠道冻胀破坏机理、各影响因素与冻胀破坏的关系,为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工程改造设计与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砌渠道 冻胀破坏 原因分析
下载PDF
混凝土冻融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冀晓东 宋玉普 刘建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1-467,共7页
基于各向同性连续损伤力学理论,以损伤条件下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为变量,基于Ottosen理论模型建立了混凝土冻融损伤破坏准则,并以Ottosen本构理论模型为基础,利用建立的冻融损伤破坏准则构建了混凝土冻融损伤本构模型,并编制了本构模型... 基于各向同性连续损伤力学理论,以损伤条件下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为变量,基于Ottosen理论模型建立了混凝土冻融损伤破坏准则,并以Ottosen本构理论模型为基础,利用建立的冻融损伤破坏准则构建了混凝土冻融损伤本构模型,并编制了本构模型有限元程序,经过试验验证模型计算结果较为准确,为有限元计算和冻融作用后混凝土结构模拟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冻融损伤 本构模型 破坏准则
下载PDF
高强混凝土抗冻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潘钢华 孙伟 姜阳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37-643,共7页
应用逾渗理论,损伤力学等相关理论分析水泥混凝土抗冻性中的强度下降问题,对这些逾渗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唯象学的新观点,合理地解释了当前关于高强混凝土抗冻性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问题,并进而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抗冻性 逾渗 结构 混凝土
下载PDF
辽宁省玉米低温冷害和霜冻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27
13
作者 陈凯奇 米娜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年第1期89-94,共6页
玉米是辽宁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研究玉米低温冷害与霜冻灾害的发生规律及风险评估,对防御与温度有关的灾害和保证玉米安全生产意义重大。本文利用1961—2010年辽宁省49个气象站的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及玉米观测资料,对玉米低温冷害和... 玉米是辽宁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研究玉米低温冷害与霜冻灾害的发生规律及风险评估,对防御与温度有关的灾害和保证玉米安全生产意义重大。本文利用1961—2010年辽宁省49个气象站的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及玉米观测资料,对玉米低温冷害和霜冻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进行选取与量化,从灾害的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方面对灾害的发生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玉米低温冷害和霜冻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及区划。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低温冷害的高风险区主要位于西丰和昌图东部地区,中风险区主要位于辽北和辽东大部地区,其他大部地区则为低风险区或次低风险区。辽宁省玉米霜冻灾害的次高和中等风险区位于建平、西丰及抚顺的清原与新宾地区,低风险区位于环渤海一带及辽南地区。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对辽宁地区玉米低温冷害和霜冻灾害仍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低温冷害 霜冻灾害 风险区划
下载PDF
浙江茶树春霜冻发生规律及其与太平洋海温的遥相关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吴杨 金志凤 +3 位作者 叶建刚 杨再强 胡波 李仁忠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439,共6页
利用浙江省68个气象站1971-2013年的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定义茶树早春可能受冻害的气象指标,应用Kriging空间分析法和气候统计方法对43a来霜冻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同期太平洋海温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奇异值分析方法(S... 利用浙江省68个气象站1971-2013年的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定义茶树早春可能受冻害的气象指标,应用Kriging空间分析法和气候统计方法对43a来霜冻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同期太平洋海温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奇异值分析方法(SVD),研究茶树春霜冻发生与太平洋海温的遥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浙江省茶树春霜冻日南少北多,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霜冻总天数和强度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均出现在浙北,尤以浙西北山区严重,而浙南地区和金衢盆地较轻;43a来霜冻总发生日数基本呈震荡变化,但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霜冻日数普遍较多,90年代后期开始霜冻发生天数较少,但近年又呈现增加的趋势;浙江省茶树春霜冻与前一年南太平洋关键区(130°-170°W,18°-28°S)的8-9月海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前一年8-9月该区海温异常偏高(低),则当年霜冻偏少(多),因此,该关键区海温场的异常变化是预测霜冻异常的一个重要前兆信号,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茶树春霜冻的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春霜冻 奇异值分析方法(SVD) 茶叶 冻害指标
下载PDF
公路隧道冻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陈建勋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70,共3页
在分析梯子岭公路隧道冻害原因及对已有防冻害隧道工程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原衬砌外周设置防水层及防冻隔温层,然后再修筑套衬的技术方案。对隧道温度场进行了全面测试,得到其分布变化规律,为设计提供了依据。依据绝热原理,采用等效... 在分析梯子岭公路隧道冻害原因及对已有防冻害隧道工程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原衬砌外周设置防水层及防冻隔温层,然后再修筑套衬的技术方案。对隧道温度场进行了全面测试,得到其分布变化规律,为设计提供了依据。依据绝热原理,采用等效厚度换算法设计了防冻隔温层厚度,给出了防冻隔温层的施工工艺,并对防冻隔温层的效果进行了两个冬季的现场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防冻隔温层背部温度均控制在0℃以上,彻底解决了该隧道的多年冻害问题,该成果可成为寒冷地区既有或新建公路、铁路隧道冻害防治的参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冻害 防冻隔温层 温度场 测试
下载PDF
我国寒区输水工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5
16
作者 何鹏飞 马巍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194,共13页
由于极端寒冷和其他复杂环境条件,寒区输水工程容易发生冻害,威胁其供水能力和安全保障。通过综述寒区输水工程研究的文献和进展,概括冻害现象、冻害原因、研究方法以及防治措施,提出未来需要研究和应对的问题。寒区输水工程冻害现象主... 由于极端寒冷和其他复杂环境条件,寒区输水工程容易发生冻害,威胁其供水能力和安全保障。通过综述寒区输水工程研究的文献和进展,概括冻害现象、冻害原因、研究方法以及防治措施,提出未来需要研究和应对的问题。寒区输水工程冻害现象主要表现为衬砌破坏,防渗保温层破坏,接缝止水材料脱落,渠道基土流失、滑塌、冰塞和漫堤等;引起冻害的原因主要为冻胀、冻融循环、不良地质条件、不合理施工和管理等;研究方法方面通常从衬砌优化设计和基土水热力分析展开;防治措施主要有基土换填,铺设防渗保温层和排水等。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衬砌受力分析模型过于简化,对不同防渗保温措施缺乏定量研究,水热力分析时未考虑输水渠道特殊条件以及缺乏冬季延长输水时间管理的科学方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区 渠道 衬砌 冻害 防渗保温
下载PDF
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能及损伤劣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赵小明 李奥阳 +2 位作者 乔宏霞 李江川 王新科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96-3202,共7页
为了提高寒冷地区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等问题,通过分析不同纤维、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试件在相应冻融次数下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及强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变化规律,研究掺入纤维的比例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寒冷地区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等问题,通过分析不同纤维、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试件在相应冻融次数下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及强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变化规律,研究掺入纤维的比例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SFs)和PVA纤维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显著提高,在冻融次数相同的情况下,掺量与强度呈正相关;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质量损失率曲线先下降后上升,相对动弹性模量曲线呈下降趋势,掺入4%(质量分数)的SFs及0.05%(质量分数)的PVA纤维时,混凝土试件抗冻性能最优;掺入适量粉煤灰可有效改善混凝土质量、动弹性模量及强度损失。基于相对动弹性模量、强度数据建立冻融循环损伤模型来评价纤维混凝土的损伤程度,选用二次函数衰减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发现建立的模型拟合程度较高,可有效反映冻融循环作用下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冻融循环 抗冻性 损伤度 衰减模型
下载PDF
冬小麦抗霜性与抗冻性的关系 被引量:20
18
作者 赵鹏 钟秀丽 +3 位作者 王道龙 王晓光 韩立帅 曾正兵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81-285,共5页
拔节期霜冻害是制约冬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关于冬小麦拔节期抗霜性的鉴定工作,国内外的研究报导还很少。选取了13个起源地和春化特性不同的小麦品种,通过利用人工霜箱模拟田间自然霜冻发生过程的试验方法,在小麦幼穗分化进程... 拔节期霜冻害是制约冬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关于冬小麦拔节期抗霜性的鉴定工作,国内外的研究报导还很少。选取了13个起源地和春化特性不同的小麦品种,通过利用人工霜箱模拟田间自然霜冻发生过程的试验方法,在小麦幼穗分化进程中的低温敏感期——药隔期进行抗霜性鉴定。同时,对这13个小麦品种越冬期间的抗冻性进行了鉴定。最后对冬小麦品种的抗冻性与抗霜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抗霜性与抗冻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抗冻力较强的冬性品种,抗春霜冻的能力不一定就强;相反,抗冻力较低、发育进程快的早熟品种也可能具有较强的抗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霜冻害 抗霜性 抗冻性
下载PDF
岩石内孔隙/裂隙冻胀力模型及其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20
19
作者 申艳军 杨更社 +4 位作者 王婷 贾海梁 奚家米 罗滔 王永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开展含缺陷空间(孔隙、裂隙)岩体内部冻胀力发生机制及演化规律分析,是岩体冻胀损伤、断裂评价研究的基础。孔隙、裂隙冻胀损伤发生空间尺度存在显著差异,其冻胀损伤机制及冻胀力演化分析也不尽相同,可将孔隙介质冻胀损伤理论归纳为四类... 开展含缺陷空间(孔隙、裂隙)岩体内部冻胀力发生机制及演化规律分析,是岩体冻胀损伤、断裂评价研究的基础。孔隙、裂隙冻胀损伤发生空间尺度存在显著差异,其冻胀损伤机制及冻胀力演化分析也不尽相同,可将孔隙介质冻胀损伤理论归纳为四类:①基于水冰相变体胀的冻胀损伤模型,包括体积膨胀理论、静水压理论等;②基于水热迁移的冻胀损伤理论,包括分凝冰理论、全过程冻胀理论等;③基于孔隙水相变热力学平衡分析的损伤理论,包括毛细管理论、结晶压理论等;④孔隙介质力学理论。裂隙介质冻胀损伤一般认为发生在宏观空间尺度上,着重关注裂隙的冻胀扩展过程。其损伤理论可分为体积膨胀理论(包括水压致裂理论)和分凝冰理论,而裂隙介质冻胀损伤对微观过程(如未冻水迁移、岩/冰界面受力特性等)关注度有待深入。藉此分别讨论上述冻胀损伤理论原理、适用条件及局限性,并对不同缺陷形态(孔隙、裂隙)引起的冻胀力演化机制差异性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 裂隙 冻胀力模型 冻胀损伤 适用性
下载PDF
季节性冻土地区渠道防渗防冻胀技术与应用模式 被引量:19
20
作者 何武全 张绍强 +1 位作者 吉晔 杜秀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7-70,共4页
在我国北方季节性冻土地区,混凝土衬砌防渗渠道的冻胀破坏比较广泛,对工程的危害程度最大。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目前常用的渠道防冻胀技术措施主要有保温措施、置换措施、隔水排水措施和结构措施等。根据北方16个大中型灌区调... 在我国北方季节性冻土地区,混凝土衬砌防渗渠道的冻胀破坏比较广泛,对工程的危害程度最大。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目前常用的渠道防冻胀技术措施主要有保温措施、置换措施、隔水排水措施和结构措施等。根据北方16个大中型灌区调查资料,总结了不同条件下渠道防渗防冻胀技术的应用模式,认为在渠道防渗工程冻胀破坏严重的地区,应结合灌区的具体情况,采用防渗防冻胀复合结构形式,才能起到较好的防冻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防渗 冻害破坏 防冻胀 应用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