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吸能目标的汽车前端结构刚度匹配性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召阔 成思源 张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6-170,共5页
汽车被动安全开发中,一般通过设置薄壁梁吸能结构的强度梯度来满足不同程度的碰撞工况下吸能要求。而充分且稳定的变形,将有利于提高结构吸能效率以及保证较好的维修经济性。以中大型乘用车前端结构在正面碰撞工况下合理的吸能占比作为... 汽车被动安全开发中,一般通过设置薄壁梁吸能结构的强度梯度来满足不同程度的碰撞工况下吸能要求。而充分且稳定的变形,将有利于提高结构吸能效率以及保证较好的维修经济性。以中大型乘用车前端结构在正面碰撞工况下合理的吸能占比作为设计目标值,借助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确定初步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间刚度匹配性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吸能目标的汽车前端结构刚度匹配性设计方法,在满足吸能要求的同时,其结构间的刚度匹配性较好,在不同程度的碰撞工况下,都能按照理想的模式发生变形,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正面碰撞 前端吸能结构 吸能目标 刚度匹配
下载PDF
地铁车辆前端吸能结构模块化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柏龄 张倍 《铁道车辆》 2022年第3期63-65,共3页
为满足地铁车辆车体碰撞吸能性能的要求,对头车车体前端吸能结构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在压溃吸能梁上开设了诱导孔,并对其型腔结构形式和型材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构在满足车体底架前端垂向刚度的前提下降低了车体纵向刚度,提高了前... 为满足地铁车辆车体碰撞吸能性能的要求,对头车车体前端吸能结构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在压溃吸能梁上开设了诱导孔,并对其型腔结构形式和型材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构在满足车体底架前端垂向刚度的前提下降低了车体纵向刚度,提高了前端吸能结构的吸能效率。该设计方案可适用于铝合金车体或不锈钢车体前端吸能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前端吸能结构 模块化 仿真分析 可行性
下载PDF
碰撞安全性能驱动的车身前端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兰凤崇 湛璇 +1 位作者 陈吉清 余建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7,共5页
为了提高概念设计阶段车身结构设计对后续详细设计阶段的指导意义,通过车身零部件的隐式参数化建模方法实现CAE驱动的概念设计。以车身正碰主要吸能结构的前防撞梁、吸能盒以及前纵梁为例,建立了包含对车身结构碰撞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的... 为了提高概念设计阶段车身结构设计对后续详细设计阶段的指导意义,通过车身零部件的隐式参数化建模方法实现CAE驱动的概念设计。以车身正碰主要吸能结构的前防撞梁、吸能盒以及前纵梁为例,建立了包含对车身结构碰撞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的细部结构的参数化模型,并对模型的网格质量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参数化CAD与CAE模型间的快速响应。概念设计阶段该参数化模型可以通过形状、尺寸、材料的协同优化,提高后续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和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建模 正碰吸能结构 快速响应 协同优化 提高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