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材料表面静摩擦学特性的预测研究——实验佐证 被引量:14
1
作者 田红亮 刘芙蓉 +5 位作者 赵春华 方子帆 朱大林 陈保家 秦红玲 张发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9-220,共12页
给出有关粗糙表面单个微凸体接触点面积科的概率分布密度的推导过程。该概率分布密度适用于机械加工粗糙表面,不管磨削、铣削、车削表面都满足此概率分布密度的关系式。按照整体柔性结合面的结构函数,提出具体计算分形维数、分形粗糙... 给出有关粗糙表面单个微凸体接触点面积科的概率分布密度的推导过程。该概率分布密度适用于机械加工粗糙表面,不管磨削、铣削、车削表面都满足此概率分布密度的关系式。按照整体柔性结合面的结构函数,提出具体计算分形维数、分形粗糙度的方法。对文献[1]的理论计算和分析进行定量实验佐证。实验佐证显示:在一定法向加载重物的条件下,理论静摩擦系数和实验的绝对误差在-0.03302~0.01926之间,理论静摩擦系数和实验的相对误差在-8.323%~5.51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表面 静摩擦系数 概率分布密度 结构函数
下载PDF
双机架平整机轧制工艺参数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白振华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9-31,共3页
针对双机架平整机的特殊性,在大量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适合双机架平整机的摩擦系数及变形抗力与伸长率分配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为现场轧制压力预设定系统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双机架平整机 摩擦系数 变形抗力 伸长率分配
下载PDF
颗粒材料底面动摩擦系数特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宏伟 杨情情 苏志满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0-747,共8页
离散态颗粒物质具有明显不同于普通固体的界面摩擦特性,而摩擦系数是界面摩擦特性的主要表征参数之一。通过倾斜仪开展不同级配条件下颗粒材料的滑动摩擦试验,基于视频图像解析以及函数拟合方法,建立滑动位移与滑动时间的最佳函数拟合关... 离散态颗粒物质具有明显不同于普通固体的界面摩擦特性,而摩擦系数是界面摩擦特性的主要表征参数之一。通过倾斜仪开展不同级配条件下颗粒材料的滑动摩擦试验,基于视频图像解析以及函数拟合方法,建立滑动位移与滑动时间的最佳函数拟合关系,分析滑动过程的加速度并推算底面动摩擦系数,研究颗粒粒径、质量配比等级配因素对颗粒材料底面动摩擦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各级配颗粒材料的平均底面动摩擦系数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均呈线性减小趋势;(2)对于单粒径材料,与粗颗粒相比,细颗粒具有较大的底面动摩擦系数;(3)对于双粒径材料,随着细颗粒含量的增加,颗粒材料的平均底面动摩擦系数先急剧降低至最小值(细颗粒含量≤40%),后急剧增加(细颗粒含量40%~60%),最终增加趋势明显变缓(细颗粒含量≥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摩擦系数 颗粒级配 颗粒物质 滑动摩擦试验
下载PDF
基于粮堆有效摩擦系数分布规律的平底筒仓储料静态压力场计算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家豪 陈桂香 +2 位作者 王忠旭 李润阳 李东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2-161,共10页
为准确描述筒仓储料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力,同时考虑到筒仓中储料与仓壁以及储料与储料之间不一定处于临界滑动状态,其接触面上实际摩擦应力与法向压力之比≤最大静摩擦系数,定义了"有效摩擦系数",即2个物体接触面上的实际摩擦... 为准确描述筒仓储料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力,同时考虑到筒仓中储料与仓壁以及储料与储料之间不一定处于临界滑动状态,其接触面上实际摩擦应力与法向压力之比≤最大静摩擦系数,定义了"有效摩擦系数",即2个物体接触面上的实际摩擦应力与法向压力之比,并对粮堆有效摩擦系数分布的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提出筒仓仓壁和粮堆内部有效摩擦系数分布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基于粮堆有效摩擦系数分布规律,采用储料纵向剖分和微元体静力平衡分析的方法,提出筒仓储料静态压力场计算方法;将本研究结果与数值模拟和Janssen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本研究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得到储料内部任意一点的竖向压力和水平压力以及筒仓侧压力,同时能够得到同一水平面上竖向压力分布的非均匀性;2)采用本研究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粮堆内部不同深度处的压力与数值模拟结果相比较,两者存在一定差异;3)采用本研究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筒仓侧压力与数值模拟和Janssen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三者相差不大。研究可为粮食行业内涉及储料散体压力场的诸多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堆 筒仓 有效摩擦系数 压力场 摩擦应力 非均匀分布
原文传递
水溶性维纶中空纱的纺纱工艺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理 苏玉恒 韩振忠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0,共4页
探讨水溶性维纶中空纱的纺纱工艺。系统分析了水溶性维纶纱的最优纺纱工艺参数。利用水溶性维纶纱外包细绒棉,纺制水溶性维纶包芯纱。实践证明:纺制水溶性维纶纱时,高温水溶性维纶中混入一定比例的中低温水溶性维纶,可以加快织物中维纶... 探讨水溶性维纶中空纱的纺纱工艺。系统分析了水溶性维纶纱的最优纺纱工艺参数。利用水溶性维纶纱外包细绒棉,纺制水溶性维纶包芯纱。实践证明:纺制水溶性维纶纱时,高温水溶性维纶中混入一定比例的中低温水溶性维纶,可以加快织物中维纶的溶解速度,改善维纶水溶效果;水溶性维纶遇水易溶胀,纺水溶性维纶纱时要严格控制温湿度,多松少打,少落防断,大隔距,重加压,低捻度,降低纺纱速度;纺水溶性维纶包芯纱时宜采用"小捻度,低速度"工艺。认为:水溶性维纶中空纱织物保暖隔热、吸湿性和亲肤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维纶 包芯纱 摩擦因数 牵伸分配 蓬松织物
下载PDF
结合面静摩擦因数三维分形模型 被引量:3
6
作者 殷东华 张学良 +3 位作者 温淑花 牛作证 陈永会 兰国生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451-455,共5页
摩擦磨损导致部分能源的消耗,且主要发生在接触区域,其接触特性依赖于接触表面之间的微观弹塑性变形。本文在三维接触分形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微凸体的完全弹性和完全塑性阶段的变形机制,建立了结合面静摩擦因数的三维分形模型,推导了静... 摩擦磨损导致部分能源的消耗,且主要发生在接触区域,其接触特性依赖于接触表面之间的微观弹塑性变形。本文在三维接触分形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微凸体的完全弹性和完全塑性阶段的变形机制,建立了结合面静摩擦因数的三维分形模型,推导了静摩擦因数f的解析解。通过仿真研究了分形维数D、无量纲分形特征尺度参数G*以及无量纲法向总载荷P*等因素对静摩擦因数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结合面静摩擦因数f先随着分形维数D的增大而增大,然后随着分形维数D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无量纲法向总载荷P*的增大而增大;随着G*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面 三维分形理论 静摩擦因数 接触点尺寸分布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双滚筒功率分配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江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38,共3页
分析了双滚筒驱动牵引力的理想分配关系,指出摩擦因数是影响功率分配的主要因素,并简介其他影响因素。解决实际应用中如何选取合适的功率配比的问题。说明功率配比不合理可能会产生的主要问题,即前期投入和维护成本比较大。
关键词 大型带式输送机 摩擦因数 带强 分别驱动 功率配比
下载PDF
橡胶阻滑板与抛石基床摩擦系数统计特性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杜明宣 李炎保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44,共4页
长江口工程北导堤NⅡB标段采用在半圆形沉箱底板设置橡胶阻滑板的方法提高沉箱与抛石基床之间摩擦系数,作为抗地基土动力软化的工程措施。利用该项目试验数据,分析橡胶阻滑板与抛石基床的摩擦系数的统计特性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长江口工程北导堤NⅡB标段采用在半圆形沉箱底板设置橡胶阻滑板的方法提高沉箱与抛石基床之间摩擦系数,作为抗地基土动力软化的工程措施。利用该项目试验数据,分析橡胶阻滑板与抛石基床的摩擦系数的统计特性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基床应力下摩擦系数试验值的概率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摩擦系数的总体平均变化趋势随基床应力的增加略有降低,但全部试验数据的统计假设检验不支持这一观点,摩擦系数随基床应力的变化规律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阻滑板 摩擦系数 统计分布 基床应力
下载PDF
齿轮剪切应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肖伟中 刘忠明 袁玉鹏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2-926,共5页
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分析了齿轮齿面以及齿面下应力分布的特点,并利用克里格插值方法绘制了剪切应力的空间分布图。对比分析了不同摩擦因数条件下齿轮齿面剪切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剪切应力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 剪切应力 摩擦因数 应力分布
下载PDF
钉/孔摩擦对复合材料机械连接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霞 周储伟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5年第3期36-38,共3页
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单钉连接强度分析的三维模型,模型考虑了螺栓-孔接触面的摩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铺层中,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周向应力和径向应力减小。螺栓-孔接触面摩擦系数对复合材料的拉压强度和剪切强度有较大影响,在... 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单钉连接强度分析的三维模型,模型考虑了螺栓-孔接触面的摩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铺层中,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周向应力和径向应力减小。螺栓-孔接触面摩擦系数对复合材料的拉压强度和剪切强度有较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摩擦系数将会提高接头的极限破坏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螺栓连接 摩擦系数 应力分布 连接强度
下载PDF
轴向功率超声珩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振 祝锡晶 +1 位作者 王建青 邵云鹏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8-863,共6页
功率超声珩磨技术在发动机缸套的精密加工中能够得到较好的表面质量,其中珩磨力的大小与超声振动特点有关,是影响工件材料去除、磨削热及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超声珩磨材料去除机理,考虑了油石表面磨粒分布规律,建立了包括材料... 功率超声珩磨技术在发动机缸套的精密加工中能够得到较好的表面质量,其中珩磨力的大小与超声振动特点有关,是影响工件材料去除、磨削热及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超声珩磨材料去除机理,考虑了油石表面磨粒分布规律,建立了包括材料切屑变形和磨粒与工件摩擦两种情况的超声珩磨力学模型。由力学模型仿真结果可知:功率超声珩磨磨削力与加工参数及加工过程中材料物理变化均有关,特别是材料应变率效应更加明显;在相同加工条件下,超声珩磨磨削力比普通珩磨平均降低50%以上,并且法向力与切向力比值增大,有利于材料的去除;超声振动能够减小磨粒与工件的平均动态摩擦系数,从而减小平均切向摩擦力大小,有利于提高工件表面质量;珩磨深度较主轴转速对珩磨力影响更大,当主轴转速高于620 r/min时,珩磨力开始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珩磨 磨粒分布 摩擦系数 磨削力 仿真
下载PDF
摩擦对汽车零件拼焊板成形行为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水生 王裕清 张高峰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7,41,共5页
为了提高拼焊板成形性能,通过改变成形过程中模具与板料之间的摩擦以控制其成形特征。以极限胀形高度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方法分析了摩擦系数对拼焊板成形行为影响的力学机制。结合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了摩擦系数对拼焊板极限胀形高... 为了提高拼焊板成形性能,通过改变成形过程中模具与板料之间的摩擦以控制其成形特征。以极限胀形高度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方法分析了摩擦系数对拼焊板成形行为影响的力学机制。结合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了摩擦系数对拼焊板极限胀形高度、焊缝移动及应变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对拼焊板成形行为有显著影响,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极限胀形高度先增大后逐渐减小,而焊缝移动量则一直减小,拼焊板主应变分布逐渐变得均匀;当摩擦系数增大到一定值时,极限应变位置突然从焊缝临近位置转变为距焊缝约30.0mm位置的薄侧母材上,拼焊板失效模式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焊板 极限胀形高度 摩擦系数 焊缝移动 应变分布
原文传递
富/乏油下滚子修形对圆柱滚子轴承剪切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文杰 邱明 +3 位作者 董艳方 杜辉 卢团良 周大威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1-155,共5页
以NJ2205圆柱滚子轴承为分析对象,通过Ansys软件对滚子进行建模,分析富油和乏油工况下滚子与滚道之间出现的"边缘效应"问题,对比分析未修形、全凸修形和对数修形下滚子与滚道剪切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径向载荷为11.45 k... 以NJ2205圆柱滚子轴承为分析对象,通过Ansys软件对滚子进行建模,分析富油和乏油工况下滚子与滚道之间出现的"边缘效应"问题,对比分析未修形、全凸修形和对数修形下滚子与滚道剪切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径向载荷为11.45 kN、转速为4 000 r/min、富油工况下,沿滚子母线方向的剪切应力小于乏油,无修形方式时剪切应力最大,对数修形方式时剪切应力最小;在富油工况和乏油工况下,全凸修形时的剪切应力相比于未修形时分别减小了17.02%和10.58%;对数修形时的剪切应力相比于未修形时分别减小了32.95%和17%。因此,NJ2205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子采用对数修形曲线能有效地降低剪切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摩擦因数 富油 乏油 滚子修形 应力分布
下载PDF
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研究
14
作者 高慧敏 杨建忠 +1 位作者 杨振中 李发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50,共4页
采用Y151型纤维摩擦因数测定仪,测试变异与未变异山羊绒的摩擦因数。根据外观形态特征将山羊绒纤维分成4种类型,分别为绒纤维、两型纤维、二细纤维、粗毛纤维。针对这4种不同类型山羊绒纤维的顺向和逆向动静摩擦因数进行了测量,并分析... 采用Y151型纤维摩擦因数测定仪,测试变异与未变异山羊绒的摩擦因数。根据外观形态特征将山羊绒纤维分成4种类型,分别为绒纤维、两型纤维、二细纤维、粗毛纤维。针对这4种不同类型山羊绒纤维的顺向和逆向动静摩擦因数进行了测量,并分析比较变异前后山羊绒的摩擦特性,在山羊绒加工、山羊绒及其制品贸易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变异山羊绒的摩擦效应比未变异山羊绒的摩擦效应数值小,变异山羊绒的摩擦效应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绒 摩擦因数 摩擦效应 分布图
下载PDF
关于流体流过非圆形直管的摩擦系数分析
15
作者 杨虎 《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54-57,共4页
主要通过对流体流过非圆形直管的流动分析,得到影响非圆形直管摩擦系数的因素。
关键词 非圆形直管 摩擦系数 速度分布 流体
下载PDF
关于飞行器机翼设计的相关想法及论述
16
作者 徐崧 杨陆 李康 《电子测试》 2020年第17期137-138,共2页
本文简述了机翼升力产生原理,提出了合理改变低速飞行器机翼表面摩擦系数分布可以适当增升、扑翼机可以在不同速度下用不同的扑翼方式改变升力的想法。以及下反角机翼比上反角机翼更稳定的观点。并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 摩擦系数分布 扑翼方式 下反角
下载PDF
基于变摩擦系数的铝合金板料成形性能试验
17
作者 陈德茂 夏建生 周鑫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8-162,共5页
采用CFT-I型多功能材料表面综合性能测试仪,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测量施加不同载荷时AA6111铝合金和H13模具钢之间的摩擦系数,研究载荷对材料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运用Origin软件分析试验数据,并建立受载荷影响的变摩擦系数模型,对所建模... 采用CFT-I型多功能材料表面综合性能测试仪,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测量施加不同载荷时AA6111铝合金和H13模具钢之间的摩擦系数,研究载荷对材料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运用Origin软件分析试验数据,并建立受载荷影响的变摩擦系数模型,对所建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及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试验载荷从0.204 MPa增加到4.028 MPa时,摩擦系数随载荷的不断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减小趋势逐渐变缓。基于变载荷摩擦系数模型与试验测量得到的摩擦系数之间的误差值较小,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仿真与试验的厚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零件的最大减薄发生在凸模圆角处,其法兰边及底面的厚度变化较小,验证了所建摩擦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6111铝合金 变摩擦系数 厚度分布 载荷 成形性能
原文传递
摩擦系数对齿轮冷滚打成形影响规律研究
18
作者 杨帆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21-122,125,共3页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摩擦系数对冷滚打成形过程齿坯温度分布以及冷滚打成形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成形阶段,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齿坯温度上升,滚打成形力增加。增加滚打轮和齿坯之间的润滑能有效减小成形力并提高齿轮...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摩擦系数对冷滚打成形过程齿坯温度分布以及冷滚打成形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成形阶段,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齿坯温度上升,滚打成形力增加。增加滚打轮和齿坯之间的润滑能有效减小成形力并提高齿轮零件的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系数 冷滚打 温度分布 滚打力
下载PDF
结合面静摩擦因数分形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被引量:17
19
作者 田红亮 朱大林 秦红玲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8-162,215,共5页
提出一个确定分形维数和分形粗糙度参数G*的分形函数,并用分形函数逼近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根据分形理论和改进后的尺寸分布,推导了静摩擦因数f的解析解。数字仿真结果表明,f随量纲为一的总法向载荷P*增加而增加。当D较小或较大时,f与P... 提出一个确定分形维数和分形粗糙度参数G*的分形函数,并用分形函数逼近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根据分形理论和改进后的尺寸分布,推导了静摩擦因数f的解析解。数字仿真结果表明,f随量纲为一的总法向载荷P*增加而增加。当D较小或较大时,f与P*之间存在不同的微凸和微凹弧非线性关系,D=1.2时f与P*的关系基本上是线性的;当D较小时,f随D增加而增加;当D较大时,f随D增加而减小;f随分形粗糙度参数G*增加而减小,随相关系数K增加而增加,随材料特性φ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面 静摩擦因数 域扩展系数 接触点的尺寸分布
下载PDF
基于修正Iwan模型的螺栓结合面非线性建模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玲 王晶晶 +2 位作者 史小辉 仝美娟 解妙霞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93-101,共9页
准确建立高保真的螺栓结合面非线性力学模型是分析高端装备的前提和基础。针对螺栓结合面的迟滞非线性力学问题,提出了一种修正Iwan模型的力学建模方法,使得传统唯象的Iwan模型各参数物理意义更加明确。首先,根据多尺度理论和数理统计方... 准确建立高保真的螺栓结合面非线性力学模型是分析高端装备的前提和基础。针对螺栓结合面的迟滞非线性力学问题,提出了一种修正Iwan模型的力学建模方法,使得传统唯象的Iwan模型各参数物理意义更加明确。首先,根据多尺度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具有连续光滑接触特性的结合面法向接触模型;然后,通过考虑动态和静态摩擦因数的差异并利用库仑摩擦定律,将修正后的Iwan唯象模型与具体的法向接触模型联系起来,提出了新的螺栓结合面切向响应模型;最后,基于Matlab仿真和已有的试验数据,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并探究了加载条件、塑性指数和动静摩擦因数比对结合面接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一个周期加、卸载的能量耗散是随着位移幅值的增加而递增;相比于塑性指数,动静摩擦因数比的改变对结合面切向载荷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后续研究中需重点考虑;微凸体临界滑移力分布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接触微凸体的数目、峰值点的位置以及曲线收敛速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结合面 迟滞非线性 Iwan模型 动静摩擦因数 临界滑移力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