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赋存、来源和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1
作者 丁剑楠 张闪闪 +2 位作者 邹华 张云 朱荣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19-1626,共8页
塑料制品在当今社会中被大量生产和使用,导致其不断进入水环境。环境中的塑料垃圾会进一步分解为很多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残片,即微塑料。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已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然而,现阶段有关微塑料污染的研究... 塑料制品在当今社会中被大量生产和使用,导致其不断进入水环境。环境中的塑料垃圾会进一步分解为很多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残片,即微塑料。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已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然而,现阶段有关微塑料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环境,而内陆淡水环境与人类接触频繁,其微塑料污染应受到更多重视。为全面了解淡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现状,加强对微塑料污染的风险监控,文章总结了近些年的相关研究,综述了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赋存、来源和生态毒理效应。有关研究表明,微塑料污染可能在全世界淡水环境中普遍存在,其在淡水水体、沉积物和淡水生物中均有赋存;而中国内陆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可能尤为严重。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尚不明确,主要直接来源可能包括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水环境中塑料垃圾的风化降解以及水土流失或地表径流形成的陆源输入;而初始源头可能包括了个人护理品、合成纺织品、工业原料以及城镇、农业、旅游、工业区塑料垃圾的不当处置。另外,微塑料会对淡水生物造成物理性损伤和生化水平胁迫,并有可能与其他污染物形成复合污染,对淡水生物产生交互效应。因此,对淡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的深入研究已刻不容缓。今后可在环境因素对微塑料污染特征的影响、微塑料污染的源解析、微塑料与污染物的生态交互效应这三方面加强研究。文章可为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和生态风险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淡水环境 赋存 来源 生态毒理效应
下载PDF
近现代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福绥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3年第3期5-13,共9页
本文较为系统地回顾了近现代我国淡、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历史 ,重点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水产养殖业成功的理论与关键技术 ,分析了制约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的种质、病害与环境等关键问题 ,展望了新世纪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前景。新世纪我... 本文较为系统地回顾了近现代我国淡、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历史 ,重点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水产养殖业成功的理论与关键技术 ,分析了制约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的种质、病害与环境等关键问题 ,展望了新世纪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前景。新世纪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朗 ,即朝着生态养殖和工程养殖两个方向发展 ;其理论基础是运用现代生物学理论和生物与工程技术 ,协调养殖生物与养殖环境的关系 ,达到互为友好、持续高效 ;其总体目标是实现养殖生物良种化、养殖技术生态工程化、养殖产品优质高值化和养殖环境洁净化 ,最终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新世纪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对策是实施生态工程养殖战略 ,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立足基础研究 ,强化高新技术的应用 ;实施良种工程 ,不断推出养殖新良种 ;从平衡水域各产业的需求出发 ,调整现有养殖区养殖结构、规模与布局 ;集成现代生物和工程技术 ,实施陆地和潮上带工程化养殖 ;以养殖生态学理论和现代工程技术为基础 ,大力发展浅海离岸设施渔业 ;从改善我国人口营养结构出发 ,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水产养殖业 生态养殖 海水养殖 淡水养殖 现状 病害
下载PDF
中华鲟初次全人工繁殖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郭柏福 常剑波 +4 位作者 肖慧 朱滨 万建义 田家元 舒德斌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0-945,共6页
结合中华鲟研究所1994—1999年野生中华鲟人工繁殖亲本的生物学特性和2000—2008年野生成熟亲鱼人工繁殖的情况,对子一代中华鲟初次全人工繁殖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初次性成熟的子一代中华鲟个体均小于野生中华鲟的成熟亲本... 结合中华鲟研究所1994—1999年野生中华鲟人工繁殖亲本的生物学特性和2000—2008年野生成熟亲鱼人工繁殖的情况,对子一代中华鲟初次全人工繁殖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初次性成熟的子一代中华鲟个体均小于野生中华鲟的成熟亲本,但性腺发育良好。经人工催产,精子具有较高的质量(快速运动60s,常温存活10min),卵子也具有较高的受精率(71.4%)和孵化率(64.3%),并成功的培育出了健康的子二代鱼苗1.8万尾。人工淡水条件下子一代中华鲟的全人工催产繁殖获得了成功,证实了中华鲟可以在纯淡水中完成其生殖周期。研究结果对濒危物种中华鲟的物种延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淡水环境 全人工繁殖 生物学
下载PDF
我国淡水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生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包旭辉 闫振华 陆光华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123,共9页
介绍了我国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和赋存特征,阐述了复杂环境介质中化学消解等前处理方法和光谱分析等定性技术在分析微塑料污染特征中的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了微塑料污染对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结果... 介绍了我国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和赋存特征,阐述了复杂环境介质中化学消解等前处理方法和光谱分析等定性技术在分析微塑料污染特征中的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了微塑料污染对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我国淡水水体的微塑料污染形势严峻,需深入研究微塑料的分析方法和生物效应及作用机制,尽快加强淡水水体的防治和监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淡水环境 赋存 前处理 生物效应
下载PDF
淡水环境中微塑料与重金属的“木马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伟高 田一梅 +2 位作者 赵鹏 赵令铵 金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44-1257,共14页
微塑料(尺寸<5 mm的塑料)作为全球备受关注的新兴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淡水环境中.微塑料易迁移,难降解,且比表面积大,对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有富集作用,大大增加了其对环境和生态的潜在危害.因此,本文首先定义微塑料在淡水环境中携带重... 微塑料(尺寸<5 mm的塑料)作为全球备受关注的新兴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淡水环境中.微塑料易迁移,难降解,且比表面积大,对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有富集作用,大大增加了其对环境和生态的潜在危害.因此,本文首先定义微塑料在淡水环境中携带重金属并共同迁移的特殊环境行为为“木马效应”.随后,从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与分布、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微塑料与重金属木马效应对其共同迁移行为的影响以及微塑料和重金属木马效应的生物影响这4个方面对淡水环境中微塑料与重金属的木马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和阐述.结果表明,作为面源广的污染物,微塑料广泛存在于淡水环境中;淡水环境中微塑料对重金属存在吸附行为,不同环境下对单一重金属吸附程度不同,主要受微塑料、金属和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在多种重金属离子存在时会有竞争吸附;微塑料与重金属的木马效应会影响其共迁移行为;淡水环境中微塑料与重金属的木马效应,往往加剧了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通过全面了解淡水环境中微塑料与重金属的木马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可有效降低微塑料与重金属在淡水环境中的生态风险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重金属 淡水环境 木马效应 共迁移
原文传递
石臼坨凸起陡坡带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对湖相混积岩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清斌 刘立 +5 位作者 牛成民 杜晓峰 冯冲 刘晓健 庞小军 郝轶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234-242,共9页
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陡坡带沙一段发育叠置在扇三角洲上的碎屑岩与湖相碳酸盐岩的混积岩,两者累加储层厚度超过150 m,测试产能超千方,储量规模近亿方.利用岩心、薄片、电子探针、阴极发光等手段对石臼坨凸起陡坡带湖相混积岩优质储层成... 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陡坡带沙一段发育叠置在扇三角洲上的碎屑岩与湖相碳酸盐岩的混积岩,两者累加储层厚度超过150 m,测试产能超千方,储量规模近亿方.利用岩心、薄片、电子探针、阴极发光等手段对石臼坨凸起陡坡带湖相混积岩优质储层成因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期大气水成岩环境对储层的形成与演化起到了决定性影响.滩坝沉积期大气水对砾石的淋滤作用形成的粒内孔为砾石后期溶蚀作用打下了较好基础.早期暴露形成了大气水渗流带和潜流带.在渗流带表现为垂直淋滤缝,微钟乳状胶结,大量非组构选择性溶蚀孔.在潜流带上部形成了较明显的选择性溶蚀作用,形成了大量鲕粒铸模孔和生屑铸模孔并沉淀了颗粒环边胶结物.大气水淋滤作用形成的储集空间是重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其发育程度也制约了后期酸性流体对储层的溶蚀改造.大气水环境下形成的微钟乳状胶结、环边胶结碳酸盐以及早期泥晶套的格架支撑作用保护了早期形成的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石臼坨凸起 湖相混积岩 大气水 成岩环境 优质储层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海拉尔盆地藻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万传彪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2年第2期140-145,共6页
本文报道了海拉尔盆地南部海参5井大磨拐河组二段中的绿藻类化石,它们是:Pedias-trum simplex、P.boryanum、Scenedesmus of.bijuga、S.beierensis sp.nov.。
关键词 绿藻化石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大宗淡水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水环境的调控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海洋 程云生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年第3期66-68,共3页
论述了大宗淡水鱼生物学特性、水体中各种因素对大宗淡水鱼养殖的影响,并提出了对大宗淡水鱼养殖水环境调控的相应措施,阐述了水体环境对大宗淡水鱼养殖的重要性。
关键词 淡水鱼 水环境 调控
下载PDF
放养鱼类对淡水生态环境的下行影响(综述) 被引量:8
9
作者 钟金香 林小涛 +1 位作者 许忠能 颉晓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31-136,共6页
养鱼作为我国内陆水体中重要的人类生产活动 ,可利用天然水体中的各类饵料生物资源 .但这种生产性养鱼活动势必对水体中其他生物群落以及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的下行影响 .本文着重论述了放养鱼类对淡水水域大型水草、浮游生物... 养鱼作为我国内陆水体中重要的人类生产活动 ,可利用天然水体中的各类饵料生物资源 .但这种生产性养鱼活动势必对水体中其他生物群落以及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的下行影响 .本文着重论述了放养鱼类对淡水水域大型水草、浮游生物、土著鱼种等的影响及其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并论述了下行影响原理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鱼 下行影响 淡水生态环境 生物群落 水体富营养化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及生物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国珍 任豪 +2 位作者 周添红 沈会栋 武福平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塑料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水生生态的世界性难题,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其对水生生态安全的影响也愈发突出。对国内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状况进行归纳总结,对其分布、来源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归纳总结微塑料对淡水生物(淡水... 塑料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水生生态的世界性难题,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其对水生生态安全的影响也愈发突出。对国内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状况进行归纳总结,对其分布、来源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归纳总结微塑料对淡水生物(淡水藻类,淡水浮游动物,鱼类等)的毒害作用研究进展,讨论微塑料对淡水水生生物造成的危害,对未来微塑料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我国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污染 微塑料 淡水环境 淡水水生生物
下载PDF
云南省淡水渔业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9
11
作者 钟文武 王文玉 +2 位作者 孙昳 宋建宇 罗永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7期290-292,294,共4页
广阔的渔业水域资源为云南高原特色淡水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分析了云南省淡水渔业环境现状,提出了渔业环境保护对策: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渔业;建立云南省渔业环境监测网;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区;... 广阔的渔业水域资源为云南高原特色淡水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分析了云南省淡水渔业环境现状,提出了渔业环境保护对策: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渔业;建立云南省渔业环境监测网;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区;加强渔业水域环境修复和修复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渔业 环境 现状 保护对策 云南省
下载PDF
淡水中微塑料的来源、迁移途径及生态毒理效应综述 被引量:9
12
作者 梁帅 韩冰 +5 位作者 牛泽普 赵凌栋 顾晋饴 王弯弯 张利峰 张杨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70,共10页
目前,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针对微塑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环境中,对于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相对匮乏。在综述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源-汇关系和迁移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淡水环境中水生生物摄入微塑料的途径和生态... 目前,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针对微塑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环境中,对于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相对匮乏。在综述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源-汇关系和迁移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淡水环境中水生生物摄入微塑料的途径和生态毒理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水生生物摄入微塑料主要是通过误食、鳃呼吸或者食物链传递,微塑料进入生物体后可在腮、肠、肝、大脑和肌肉中迁移和累积。微塑料的生态毒性包括影响基因的表达、抑制酶的活性、导致代谢紊乱、器官组织病变和炎症反应、产生神经毒素、降低存活率和干扰正常行为等。此外,针对目前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生态效应和其他环境问题交互效应的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环境 微塑料 来源解析 迁移途径 生态毒理效应
原文传递
1株溶藻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溶鱼腥藻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三华 张奇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3-588,共6页
从淡水湖泊(武汉东湖)水样中成功筛选出1株具有溶藻特性的细菌,编号为A01.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菌株A01形态为杆状,长约1.5μm,宽约0.45μm,无鞭毛结构.革兰氏染色及16S rDNA的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呈革兰氏阴性,属于不动杆菌属(A... 从淡水湖泊(武汉东湖)水样中成功筛选出1株具有溶藻特性的细菌,编号为A01.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菌株A01形态为杆状,长约1.5μm,宽约0.45μm,无鞭毛结构.革兰氏染色及16S rDNA的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呈革兰氏阴性,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溶藻实验结果表明,菌株A01能有效溶解鱼腥藻(Anabaena eucompacta),向对数生长的鱼腥藻藻液中加入A01培养上清或菌体、并培养7 d后,鱼腥藻培养液的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为77%和61%.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与菌株A01的培养上清共培养3 d后的鱼腥藻细胞几乎都被破坏,而与菌体共孵育5 d后的鱼腥藻细胞才有明显裂解.这些结果表明,不动杆菌菌株A01的溶藻作用主要与其培养上清中的有效成分有关,不动杆菌菌株A01可分泌能有效溶解鱼腥藻的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环境 溶藻菌 水华 鱼腥藻 16SrDNA
原文传递
基于CiteSpace的淡水环境微塑料研究现状及新兴趋势的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玥祺 林莉 +1 位作者 潘雄 董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应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及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源,以2007年1月1日—2021年7月24日发表的有关淡水环境微塑料研究的文献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淡水微塑料研究的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突显词分析、作... 应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及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源,以2007年1月1日—2021年7月24日发表的有关淡水环境微塑料研究的文献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淡水微塑料研究的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突显词分析、作者合作共现及机构合作共现等内容,对淡水微塑料相关的研究现状及新兴趋势进行分析。发文量分析表明,国内外近几年对淡水微塑料研究的热度持续升高,近两年涨幅较大,主要集中于中国、美国与德国等。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发现国内外关于淡水微塑料的研究方向大体上相似,其中微塑料在淡水环境中的分布、淡水微塑料在沉积物中的分布与污染特征及微塑料对淡水环境的影响等都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及突显词分析,发现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生态风险,如对淡水生物的影响是目前淡水微塑料研究的新兴趋势。除此之外,纳米塑料也是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淡水环境 文献计量学 共现分析 聚类分析 CITESPACE
下载PDF
淡水环境中水工钢闸门的腐蚀与防护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文渊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22,共3页
水工钢闸门的腐蚀机理属于电化学腐蚀 ,即在腐蚀过程中不仅有化学反应 ,而且还伴随有微电流产生 ,目前国内闸门防腐蚀措施主要有涂料保护和金属热喷涂。从机理上分析金属热喷涂并对喷锌、喷铝进行比较 ,结论认为喷铝优于喷锌。
关键词 水工钢闸门 腐蚀机理 防腐涂料 淡水环境
下载PDF
Determinant variables on the isotopic value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in a neotropical floodplain
16
作者 Vinícius de ANDRADE URBANO Matheus MAXIMILIAN RATZ SCOARIZE +3 位作者 Gustavo HENRIQUE ZAIA ALVES Driele DELANIRA-SANTOS Marcela da SILVA CAETANO Evanilde BENEDITO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173-1185,共13页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is an important energy source for aquatic consumers,understanding its origin and composition 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energetic dynamics of aquatic environments.The aim of this...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is an important energy source for aquatic consumers,understanding its origin and composition 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energetic dynamics of aquatic environment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M and phytoplankton(isotopic values and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and abiotic variables during dry and rainy seasons.Sampling was conducted in rivers and lagoons in the floodplain of the Upper ParanáRiver.We found a greater difference in ^(δ13)C values of POM between sampling points than between seasons,indicating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regional sources influences the composition of POM more than dry and rainy seasons.In addition,the concentration of chlorophyll during the dry seas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δ13)C values during that rainy period.Additionally,we foun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tors limiting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 and ^(δ13)C values of POM,such as phosphate ions,indicating that variables that regulate phytoplankton growth tend to influence the composition of POM in river floodplains.Therefore,maintaining the variables that regulate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for the composition of POM,an important energy source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shwater wetland stable isotopes food web subtropical environment
下载PDF
林丹淡水生物水质基准、生态风险及有害结局路径研究
17
作者 郑逸心 李全威 +2 位作者 钱亚茹 王菲菲 全占军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8-329,共12页
为多角度评估我国淡水水体中林丹生态风险,按照HJ 831—2022《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方法推导,获得林丹短期和长期淡水水质基准值分别为6.15和0.12μg/L,再依据林丹基准值对我国主要淡水水体中林丹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为多角度评估我国淡水水体中林丹生态风险,按照HJ 831—2022《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方法推导,获得林丹短期和长期淡水水质基准值分别为6.15和0.12μg/L,再依据林丹基准值对我国主要淡水水体中林丹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长江流域的太湖以及岷江、黄河、海河和大辽河河口等水体林丹生态风险处于高风险水平。目前生态风险评价的毒性效应终点仍为一般毒性效应终点(MATC、EC_(10)、EC_(20)、NOEC、LOEC、EC_(50)和LC_(50)等),而有害结局路径(AOP)从基因、细胞、组织及器官水平对污染物毒性效应的因果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可为未来精细化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基于林丹淡水生物毒性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导原则,从生物毒性机制的角度构建了肝损伤、生殖损伤和神经损伤3条有害结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丹 水质基准 生态风险 有害结局路径 淡水环境
下载PDF
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识别和去除技术研究现状
18
作者 林英姿 刘成宇 +3 位作者 王梦实 孙宁宁 翁启暄 曹炼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近年来微塑料污染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淡水环境中微塑料检测技术和去除方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常用的微塑料检测技术和去除方法,并对每种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最后针对现阶段微塑料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 近年来微塑料污染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淡水环境中微塑料检测技术和去除方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常用的微塑料检测技术和去除方法,并对每种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最后针对现阶段微塑料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了淡水环境中微塑料检测与去除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淡水环境 识别 去除
下载PDF
Bio-ecological remediation of freshwater aquaculture environm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bibliometric analysis
19
作者 Qiaohong Zhou Kaixuan Wu +5 位作者 Lu Yao Ruonan Chen Shouzhuang Liu Hao Xing Linmei Nie Zhenbin Wu 《Water Biology and Security》 2024年第1期11-22,共12页
Freshwater aqua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aquaculture industry.The success of freshwater aquaculture reli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bio-ecological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to ensure its sustainable de... Freshwater aqua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aquaculture industry.The success of freshwater aquaculture reli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bio-ecological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to ensure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global literatures on bio-ecological remediation of freshwater aquaculture environments from 1990 to 2021,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status quo in this field using both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content analysis.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per year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with a particularly rapid increase after 2015.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ers from China and the USA publish the greatest number of papers and contribute the most to this field.By analyzing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is field,we also find that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freshwater aquaculture environments has received attention since as early as 1990,such as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and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ecently,researchers have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the use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remediation.Furthermore,vanRijn,J's papers are of great value to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In content analysis,the application of primary technologies,including plant selection,aquatic animals,microorganisms,and biological filtration and purification equipment,as well as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with combinations of various types of organisms,is describe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remediation.The performance,advantages,disadvantages,or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of these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re analyzed in detail.By comparison,ecological engineering is shown to be the best remediation technology,being most comprehensive,and well-established.Taken together,this paper composes and summarizes existing work in this field,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existing technolog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with the aim of enhancing remediation c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shwater aquaculture environment Bio-ecological remediation technology Systematic review Bibliometric analysis Content analysis
原文传递
淡水环境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密度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耀丹 李欣桐 +3 位作者 李永 王昊 李克锋 梁瑞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微塑料污染已广泛覆盖了全球海洋和淡水环境的表层水体、深层水体以及沉积物,沉积物中的泥沙和其他杂质颗粒会严重影响对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实验分析。因此,将微塑料从沉积物中分离出来至关重要,而目前我国微塑料分离方法暂无统一的系统... 微塑料污染已广泛覆盖了全球海洋和淡水环境的表层水体、深层水体以及沉积物,沉积物中的泥沙和其他杂质颗粒会严重影响对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实验分析。因此,将微塑料从沉积物中分离出来至关重要,而目前我国微塑料分离方法暂无统一的系统程序和检测标准。该研究在岷江成都段选取4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样品,通过对比研究基于密度分离法的3种分离方法,发现直接浮选法、容量瓶浮选法、离心法3种方法中离心法使用了离心机等精密仪器,手动操作较少,且能够充分混合溶液与沉积物并离心,分离效率及准确性高,为淡水环境沉积物中的微塑料分离方法的选取提供了支撑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沉积物 密度分离 淡水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