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法国在非洲法语国家的经济地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旦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19年第3期10-22,91,共14页
如何评估当前法国在非洲法语国家的经济存在,现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法国在非洲的存在感不断下降,影响力日渐式微。第二种观点主张,近年来,法非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特殊”转为“正常”的过程。第三种观点强调,基于各种历史... 如何评估当前法国在非洲法语国家的经济存在,现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法国在非洲的存在感不断下降,影响力日渐式微。第二种观点主张,近年来,法非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特殊”转为“正常”的过程。第三种观点强调,基于各种历史与现实因素,法国仍然在非洲、特别是在法语区保持着特殊的经济地位。本文试图证明,在“衰落”或“正常化”的表象下,法国在非经济利益有着坚实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支撑,法非经济关系的特殊性不可低估。在新时期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法非三方有理由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经济 法国外交 法非关系
原文传递
法国对俄“摇摆”政策的国内外因素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红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81,共37页
新世纪以来,法国对俄政策摇摆于大西洋主义和戴高乐主义之间,游走在价值观和利益之两端。2000年以来法国三任总统治下的对俄政策变迁,基本上沿袭的是传统的平衡战略,但逐渐由利益导向转变为价值观导向。法国的对俄政策受到国内外多重因... 新世纪以来,法国对俄政策摇摆于大西洋主义和戴高乐主义之间,游走在价值观和利益之两端。2000年以来法国三任总统治下的对俄政策变迁,基本上沿袭的是传统的平衡战略,但逐渐由利益导向转变为价值观导向。法国的对俄政策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欧美俄大三角关系、欧盟北约双东扩、法国战略考量以及国内精英对俄罗斯、对法俄关系的认知等。当前,马克龙治下的法国以欧盟建设为核心依托,以多边主义为战略手段,在美俄中三国间奉行均衡原则,以实现其"法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外交政策 法俄关系 俄欧关系 俄罗斯外交
原文传递
法国马克龙政府亚太政策评述 被引量:1
3
作者 邱琳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20年第2期122-138,159,160,共19页
法国既是欧洲大国,也是全球性大国,在亚太地区具有广泛的利益诉求。埃马纽埃尔•克龙执政后,与亚太地区各国领导人频繁互访,并在亚太地区事务上多次表态,显示了积极布局亚太的外交策略。马克龙的亚太政策延续了法国一贯重视大国外交、关... 法国既是欧洲大国,也是全球性大国,在亚太地区具有广泛的利益诉求。埃马纽埃尔•克龙执政后,与亚太地区各国领导人频繁互访,并在亚太地区事务上多次表态,显示了积极布局亚太的外交策略。马克龙的亚太政策延续了法国一贯重视大国外交、关注亚太安全的趋势,同时也显示出经济先行、盟友多元化的新特点。法国亚太政策的调整出于振兴国内经济的需要,同时也是法国以亚太地区为助力维护全球战略利益、寻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国家追求。然而,由于法国国内政治环境不稳定,以及法国与中、美及亚太域内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其政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平衡手"角色的实现具有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法国外交 亚太战略 区域安全 力量平衡
下载PDF
1936年西班牙内战的法国外交政策
4
作者 王海丹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23-226,共4页
1936年对法国是一个多变之年,在失去了莱茵兰屏障和比利时的友谊后不久,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又对初次掌权的人民阵线政权提出了难题:国内左右翼政党的意见分歧使勃鲁姆难以定夺对西政策,伦敦决心置身事外的态度也令巴黎不敢轻举妄动,几经... 1936年对法国是一个多变之年,在失去了莱茵兰屏障和比利时的友谊后不久,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又对初次掌权的人民阵线政权提出了难题:国内左右翼政党的意见分歧使勃鲁姆难以定夺对西政策,伦敦决心置身事外的态度也令巴黎不敢轻举妄动,几经考虑后,法国提出了"不干涉政策"。不干涉政策保住了英法和谐关系,但法国国内却更加分裂,法国领导人保守避战的思想使他们失去了二战爆发前最后一个能够重新确立其外交和内政信心的机会,如果说法国提出的不干涉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班牙内战的结果,那么,这项政策以及其影响之下的西班牙内战也对其时法国的外交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内战 法国外交政策 人民阵线 勃鲁姆政府
下载PDF
1936年法国防范德国重占莱茵非军事区的决策
5
作者 梁占军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78,共4页
1936年初,大量有关德国即将重占莱茵非军事区的情报促使法国政府着手研究防范对策,其结果是法国内阁在2月27日做出了“不单独行动”的决定。该决定是日后法国政府应对危机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其最终妥协退让的前兆。法国政府的这一决策源... 1936年初,大量有关德国即将重占莱茵非军事区的情报促使法国政府着手研究防范对策,其结果是法国内阁在2月27日做出了“不单独行动”的决定。该决定是日后法国政府应对危机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其最终妥协退让的前兆。法国政府的这一决策源于英国的不合作、法国军方的消极畏战以及萨罗政府自身的软弱等因素,是20世纪30年代法国日趋没落的现实在政府决策层面的集中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外交政策 莱茵非军事区 英法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