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覆岩裂隙形态及其演化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60
1
作者 李树刚 丁洋 +2 位作者 安朝峰 李昊天 蔚晓雯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4-910,共7页
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及理论分析,研究单层开采和重复采动条件下覆岩移动、裂隙分布与演化规律、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及采动裂隙椭抛带形态。研究结果表明,上覆岩层在重复采动条件下,形成破断裂隙和离层裂隙,两者联通后在空间形成不同于单... 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及理论分析,研究单层开采和重复采动条件下覆岩移动、裂隙分布与演化规律、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及采动裂隙椭抛带形态。研究结果表明,上覆岩层在重复采动条件下,形成破断裂隙和离层裂隙,两者联通后在空间形成不同于单层煤开采的覆岩裂隙椭抛带展布;下层煤回采期间,随工作面的推进,工作面附近的应力峰值与煤壁距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在重复采动双重卸压条件下,覆岩裂隙经历了产生、扩张、压实、再扩张、再压实等5个动态变化阶段。最后在实验分析基础上,建立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裂隙椭抛带的空间分布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采动 椭抛带 裂隙演化 碎胀系数
原文传递
Fracture evolution and pressure relief gas drainage from distant protected coal seams under an extremely thick key stratum 被引量:53
2
作者 WANG Liang CHENG Yuan-ping +2 位作者 LI Feng-rong WANG Hai-feng LIU Hai-bo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2期182-186,共5页
When an extremely thick rock bed exists above a protected coal seam in the bending zone given the condition of a mining protective seam, this extremely thick rock bed controls the movement of the entire overlying stra... When an extremely thick rock bed exists above a protected coal seam in the bending zone given the condition of a mining protective seam, this extremely thick rock bed controls the movement of the entire overlying stratum. This extremely thick rock bed, called a "main key stratum", will not subside nor break for a long time, causing lower fractures and bed separations not to close and gas can migrate to the bed separation areas along the fractures. These bed separations become gas enrichment areas. By analyzing the rule of fracture evolution and gas migration under the main key stratum after the deep protective coal seam has been mined, we propose a new gas drainage method which uses bore holes, drilled through rock and coal seams at great depths for draining pressure relief gas. In this method, the bores are located at a high level suction roadway (we can also drill them in the drilling field located high in an air gateway). Given the practice in the Haizi mine, the gas drainage rate can reach 73% in the middie coal group, with a gas drainage radius over 1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ly thick key stratum protective seam exploitation fracture evolution gas drainage distant borehole drilling
下载PDF
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上覆煤岩裂隙变形相似模拟 被引量:50
3
作者 刘三钧 林柏泉 +3 位作者 高杰 郝志勇 李全贵 孟杰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5,60,共6页
运用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试验,通过对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相似模拟研究分析,发现了上覆煤岩裂隙卸压、失稳、起裂、张裂、裂隙萎缩、变小、吻合、封闭的动态演化规律,并且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动裂隙在水平方向上不断向前扩展,大致呈"... 运用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试验,通过对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相似模拟研究分析,发现了上覆煤岩裂隙卸压、失稳、起裂、张裂、裂隙萎缩、变小、吻合、封闭的动态演化规律,并且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动裂隙在水平方向上不断向前扩展,大致呈"波浪"型周期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大致呈底宽顶窄的"A"型分布状态;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立体的综合瓦斯治理新模式,多角度地对保护层开采效果进行系统评价;结合现场应用实例,煤层透气性增加2 000多倍,掘进与生产进度提高2倍以上,实现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开采 相似模拟 裂隙演化 三位一体 效果评价 煤与瓦斯共采
原文传递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al under different mining rates:A case study from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o field testing 被引量:49
4
作者 Mingzhong Gao Jing Xie +5 位作者 Yanan Gao Wenyong Wang Cong Li Bengao Yang Junjun Liu Heping Xi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825-841,共17页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ot dry rock,the research on thermal fatigue damage caused by thermal shock of cold and heat cycles is the basis that ensures the long-term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but there are 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ot dry rock,the research on thermal fatigue damage caused by thermal shock of cold and heat cycles is the basis that ensures the long-term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but there are not enough relevant studies at present.Based on this,the thermal damage tests of granit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250,350,450°C)and quenching cycles(1,5,10,15 cycles)were carried out.Preliminary reveals the damage mechanism and heat transfer law of the quenching cycle effect on hot dry rock.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cycles,the uneven thermal expansion of minerals and the thermal shock caused by quenching promote the crack development of granite,resulting in the decrease of P-wave velocity,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granite.Meanwhile,the COMSO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heat transfer of hot dry rock under different heat treatment conditions.It concluded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quenching cycles reduced the heat transfer capacity of the granite,especially more than 10 quenching cycles,which also reflects that the thermal fatigue damage leads to a longer time for the temperature recovery of the hot dry rock mass.In addition,the three-dimensional nonlinear fitting relationship among thermal conductivity,temperature and cycle number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which can better reveal the change rule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after quenching thermal fatigue effect of hot dry rock.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hot dry rock reservoir reconstruction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e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ng rate Loading rate fracture evolution Mining pressur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DIC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采动裂隙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李宏艳 王维华 +1 位作者 齐庆新 张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3-1030,共8页
为掌握采动影响区覆岩裂隙时空演化规律,进行采动条件下裂隙场演化实验室相似模拟实验,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裂隙场分布进行定性分析,利用分形理论定量描述裂隙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动影响覆岩裂隙场划分为4个区域,即离层低角度... 为掌握采动影响区覆岩裂隙时空演化规律,进行采动条件下裂隙场演化实验室相似模拟实验,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裂隙场分布进行定性分析,利用分形理论定量描述裂隙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动影响覆岩裂隙场划分为4个区域,即离层低角度裂隙区,采空区中部垮落及断裂带中角度区,裂隙扩展高角度区,中、高角度过渡区;引入分形理论,对采动影响覆岩裂隙演化的几个重要阶段的变化趋势和程度进行定量描述;通过分析裂隙张开的程度得出中、高角度过渡区是瓦斯抽采工程措施实施的主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裂隙 裂隙演化 分形理论 图像分析 自相似
下载PDF
三维采动应力条件下覆岩裂隙演化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尹光志 李星 +3 位作者 韩佩博 李铭辉 李文璞 邓博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6-413,共8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多场耦合煤矿动力灾害大型模拟试验系统",根据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十矿己15煤层24080工作面的地质资料,在三向不等应力条件下进行了三维模拟开采试验。通过应力监测、色素示踪、照相素描等手段,统计了各水平、垂... 利用自行研制的"多场耦合煤矿动力灾害大型模拟试验系统",根据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十矿己15煤层24080工作面的地质资料,在三向不等应力条件下进行了三维模拟开采试验。通过应力监测、色素示踪、照相素描等手段,统计了各水平、垂直切面的裂隙形态、数量与分布特征,并建立了采空区覆岩裂隙网络数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应力条件下,采空区覆岩裂隙在空间上呈"类梯形台"形态,在低位岩层中呈"圆角矩形"形态,在中高位岩层则呈"O型"形态。按瓦斯运移难易程度可将覆岩裂隙分为以"纵向贯通裂隙"为主的直接流动通道和以"层内破断裂隙-层间离层裂隙-层内破断裂隙"方式延伸的间接流动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轴应力 模拟试验 采动条件 裂隙演化 煤与瓦斯共采
下载PDF
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构造基本特征 被引量:41
7
作者 漆家福 陈书平 +1 位作者 杨桥 于福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2-260,282,共10页
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是一条走向为NWW向(近EW向)的复杂构造变形带。根据构造变形样式的差异,该盆山过渡带从南向北可以划分为出若干变形“带”,自西向东可以划分出若干变形“段”,由深而浅可以划分出2-3个变形“层”。北天山... 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是一条走向为NWW向(近EW向)的复杂构造变形带。根据构造变形样式的差异,该盆山过渡带从南向北可以划分为出若干变形“带”,自西向东可以划分出若干变形“段”,由深而浅可以划分出2-3个变形“层”。北天山(包括博格达山)是由基底卷入逆冲断层和褶皱构成的基岩断隆带,其中主干断层为向山体倾斜的高角度逆冲断层。该盆山结合带宏观上是一条冲断挠曲带,高角度逆冲的山前大断裂的下盘发育一系列中-低角度的基底卷入逆冲断层,部分逆冲断层上盘发育相关褶皱,但是基岩顶面和卷入变形的沉积盖层总体上构成向盆地倾斜的单斜构造。准噶尔盆地内部是一个宽阔的分层变形叠置带,侏罗系及上覆底层主要为滑脱褶皱变形,侏罗系在背斜核部加厚,滑脱背斜下伏地层及盆地基底发育高角度基底卷入断层。NNE-NE向、近SN向变换断层或构造变换带将上述构造变形带分隔成不同的“段”,同一“带”、同一“段”和同一“层”内的构造变形样式是类似的,不同“带”、不同“段”和不同“层”的构造变形样式则有明显的差异。盆山过渡带的构造特征受早二叠世正断层和走滑正断层活动、晚侏罗世基底卷入逆冲断层和走滑逆冲断层活动以及上新世逆冲断层活动和褶皱变形等多次构造变形的影响,但主要是上新世以来北天山逆冲隆升和对准噶尔盆地挤压的结果。先存的基底断裂、沉积盖层中的软弱岩层以及天山隆升和对准噶尔盆地挤压作用的不均一性是影响盆山过渡带构造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构造样式 构造层次 构造演化 北天山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断层垂向封闭性演化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付广 袁大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在断裂垂向封闭机理及其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断层垂向封闭性演化的定量研究。将断层垂向封闭性演化分为静止期和活动期2个阶段,利用断层面压力是否达到泥岩塑性变形极限,建立了静止期断裂垂向封闭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利用最大主... 在断裂垂向封闭机理及其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断层垂向封闭性演化的定量研究。将断层垂向封闭性演化分为静止期和活动期2个阶段,利用断层面压力是否达到泥岩塑性变形极限,建立了静止期断裂垂向封闭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利用最大主压应力与断裂走向之间的夹角大小,建立了活动期断裂垂向开启程度的定量评价方法。以海拉尔盆地苏仁诺尔断裂为例,对其垂向封闭性演化史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到苏仁诺尔断裂西南部和东北部垂向封闭性演化明显存在差异,西南部活动开启时间和开启程度均长于和高于东北部,造成南一段源岩生成排出油气的散失量西南部应明显高于东北部,这可能是苏仁诺尔断裂东北部附近工业油气流井明显多于西南部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垂向封闭性 演化 定量研究 静止期 活动期
下载PDF
混凝土微细观损伤断裂的分形行为 被引量:22
9
作者 谢和平 鞠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86-590,共5页
分析了混凝土内部微细观损伤断裂裂纹的结构、分布及演化特征,指出混凝土的内部微细观损伤断裂行为具有分形特征;运用分形方法定量描述了混凝土的损伤演化行为.研究表明,承载面内损伤域分形维数的变化能够反映出混凝土的内部损伤演... 分析了混凝土内部微细观损伤断裂裂纹的结构、分布及演化特征,指出混凝土的内部微细观损伤断裂行为具有分形特征;运用分形方法定量描述了混凝土的损伤演化行为.研究表明,承载面内损伤域分形维数的变化能够反映出混凝土的内部损伤演化趋势,分形维数与外应力呈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损伤断裂 分形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北山深部花岗岩在压缩条件下的破裂演化与强度特性 被引量:33
10
作者 赵星光 马利科 +1 位作者 苏锐 王驹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3665-3675,共11页
采用岩石三轴试验机和声发射监测系统,研究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北山预选区深部花岗岩在单轴和三轴压缩条件下的破裂过程和强度特性。基于试验结果,分析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及其与声发射事件的时空分布关系,揭示岩石在压缩变形各个阶... 采用岩石三轴试验机和声发射监测系统,研究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北山预选区深部花岗岩在单轴和三轴压缩条件下的破裂过程和强度特性。基于试验结果,分析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及其与声发射事件的时空分布关系,揭示岩石在压缩变形各个阶段的破裂演化机制,探讨3个特征应力水平(裂隙初始强度(ci)、裂隙损伤强度(cd)和峰值强度(c))对围压的依赖性。研究表明:(1)在低围压(0-2 MPa)条件下,大量分散或沿轴向应力方向分布的声发射事件与岩石宏观上的高密度竖向破裂相对应,从而导致岩石黏结力弱化,随着围压的增加,岩石逐渐从劈裂破坏向剪切破坏模式过渡,且裂隙增量最大值发生在应变软化阶段,其与岩石扩容率的变化规律一致;(2)采用提出的累计声发射撞击数方法结合应力–应变测量,可准确识别ci,与cd相比,ci对围压的依赖性较不敏感,该行为在低围压条件下更为突出;(3)单一的Hoek-Brown强度准则不足以充分描述岩石在劈裂和剪切并存条件下的峰值强度变化规律,赋予2个材料参数mi值的分段式Hoek-Brown强度曲线应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北山花岗岩 声发射 破裂演化 强度特性
原文传递
徐深1井火山岩、砾岩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成 邵红梅 洪淑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4,共4页
徐深Ⅰ井营城子组及其以下地层钻遇了4层大段火山岩和砾岩,获得了产能和产气深度上的新突破。通过偏光显微镜、图像、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阴极发光、X-荧光光谱、核磁和CT等分析方法,结合录井、测井等手段,系统研究了该井火山岩和砾岩... 徐深Ⅰ井营城子组及其以下地层钻遇了4层大段火山岩和砾岩,获得了产能和产气深度上的新突破。通过偏光显微镜、图像、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阴极发光、X-荧光光谱、核磁和CT等分析方法,结合录井、测井等手段,系统研究了该井火山岩和砾岩产气层的岩性、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孔隙成因及演化、裂缝类型、成因及分布等,对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砾岩孔隙类型以次生的裂缝和溶孔为主;晶屑凝灰岩孔隙为风化淋滤作用形成的长石溶孔;集块岩主要孔隙类型为炸裂缝和基质内气孔,孔隙和裂缝明显受后期成岩作用的改造。储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该井获得产能突破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砾岩 孔隙类型 裂缝 成因 演化 充填 风化淋滤
下载PDF
下保护层开采时被保护层裂隙发育与渗透特征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晶 王晓蕾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66,共9页
保护层开采能够有效防治煤矿瓦斯问题,保护效果是保护层开采设计的重要依据。为了研究保护层开采时被保护层裂隙演化和渗透特征,采用现场测试对保护层开采前后裂隙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被保护层渗透率和卸压特征进行... 保护层开采能够有效防治煤矿瓦斯问题,保护效果是保护层开采设计的重要依据。为了研究保护层开采时被保护层裂隙演化和渗透特征,采用现场测试对保护层开采前后裂隙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被保护层渗透率和卸压特征进行了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层开采前,裂隙发育数量和宽度较小,受保护层开采影响后,裂隙数量和宽度明显增加,裂隙发育度提高;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可划分原岩应力区、支撑应力区、开采卸压区、应力恢复区4个区,支撑应力区渗透率降低,应力恢复区渗透率小幅提高,开采卸压区内渗透率可达到开采前的7倍以上;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卸压幅度将近50%,卸压率曲线呈“沟渠状”分布,被保护层膨胀率整体大于3‰,满足《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的要求,保护层开采可以达到卸压增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开采 裂隙演化 渗透特征 卸压
下载PDF
压裂诱发的微地震震源机制及信号传播特性 被引量:30
13
作者 唐杰 方兵 +1 位作者 蓝阳 孙成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3-649,3,共7页
随着仪器、处理和解释技术的进步,微地震在描绘储层内的压裂和断裂系统方面的应用愈来愈广,在储层管理上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压裂产生的脆性变形以及微地震产生机制,探讨了裂隙动态变化及产生的微地震响应特性,分析了利用... 随着仪器、处理和解释技术的进步,微地震在描绘储层内的压裂和断裂系统方面的应用愈来愈广,在储层管理上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压裂产生的脆性变形以及微地震产生机制,探讨了裂隙动态变化及产生的微地震响应特性,分析了利用微地震数据研究裂隙时空分布规律的可能性。主要内容包括:裂纹的产生诱发微地震,在水力压裂过程中裂纹尖端效应和漏泄效应是产生微地震的主要原因;微地震震源矩张量釆用特征值分解法可以分解为双力偶成分、补偿线性矢量极偶成分和各向同性成分;通过有限差分正演模拟分析了微地震信号的传播特性,微地震源特性和速度模型会显著影响微地震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破裂机制 震源机制解 矩张量 裂隙演化
下载PDF
顶板浅部裂隙通道演化规律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30
14
作者 刘洪涛 马念杰 +2 位作者 李季 张卫伟 张世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51-1455,共5页
为得出顶板裂隙通道的演化过程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岩体力学和煤岩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瓦斯流动变化规律为理论基础,采用深部位移自动监测仪和裂隙通道巡回摄录仪,进行理论分析和现场测试研究,得出了瓦斯裂隙通道形成判据和分布特征。结果表... 为得出顶板裂隙通道的演化过程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岩体力学和煤岩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瓦斯流动变化规律为理论基础,采用深部位移自动监测仪和裂隙通道巡回摄录仪,进行理论分析和现场测试研究,得出了瓦斯裂隙通道形成判据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煤岩分层成为瓦斯裂隙通道边界需要满足其变形小于下分层或大于上分层,同时其稳定跨距大于顶板悬露距离,据此判别出试验矿区顶板浅部主干裂隙通道位于顶板上方1.5,5.0 m处;随工作面推进,顶板裂隙通道经历原生裂隙通道主导阶段、裂隙通道产生、扩张、成熟和闭合阶段的演化过程,重新压实区至工作面前方原岩应力区距离与工作面日推进速度的比值为裂隙通道的演化周期,试验矿区演化周期为11~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通道 演化规律 分布特征 自动监测仪 巡回摄录仪 变形判据
下载PDF
岩-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及裂隙演化规律 被引量:27
15
作者 余伟健 潘豹 +1 位作者 李可 沈文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55-1167,共13页
基于薄煤层开采及煤岩体巷道变形特点,探究煤岩体变形规律,根据不同岩层组合的力学性质,系统分析了岩和煤组合体的不均匀变形特征。通过不同高度比“岩-煤-岩”组合体的单轴加载试验,分析不同高度比煤岩组合体加载破坏规律,结果表明:组... 基于薄煤层开采及煤岩体巷道变形特点,探究煤岩体变形规律,根据不同岩层组合的力学性质,系统分析了岩和煤组合体的不均匀变形特征。通过不同高度比“岩-煤-岩”组合体的单轴加载试验,分析不同高度比煤岩组合体加载破坏规律,结果表明:组合体强度受中间煤体高度影响,试件单轴抗压强度随煤体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且试件的破坏形态随着煤体高度的增加由拉伸破坏转变成斜面剪切破坏,最终表现为煤体被挤出破坏。组合体试件破坏受煤体部分主导,两端砂岩对中间煤体起约束作用从而提高煤体强度,煤体中部受到其约束最小,且随着煤体高度的增加,所受影响迅速衰减。通过室内单轴加载与颗粒流等方式分析组合体裂隙发育全过程,结果表明,组合体裂隙发育的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裂隙孔隙压密阶段、裂隙产生并稳定发育阶段、裂隙加速发育并贯通阶段和破坏后阶段。煤体内部缺陷的存在与其自身较低的强度,导致组合体微裂隙最初于煤体内部生成(在煤体高度非常小时,裂隙自砂岩内部产生);随着试件荷载增大,随机分布在煤体的裂隙相互贯通并向砂岩部分延伸最终造成破坏;且最初的裂隙主要是轴压与端面效应产生的剪切裂纹,在加载至试件单轴抗压强度的80%左右时,试件内部张拉裂隙开始快速发育,组合体开始丧失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煤岩组合体 裂隙演化 单轴压缩 PFC模拟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特征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玉军 高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6-132,共7页
为确定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以梅河煤矿为试验对象,基于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法实测的覆岩破坏高度,与UDEC软件得出的多分层开采后的覆岩裂隙演化特征和发育高度模拟结果,回归得出了水平分层综放开采导水断裂带... 为确定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以梅河煤矿为试验对象,基于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法实测的覆岩破坏高度,与UDEC软件得出的多分层开采后的覆岩裂隙演化特征和发育高度模拟结果,回归得出了水平分层综放开采导水断裂带高度预计公式。结果表明: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随着分层数的增加,最大高度受到明显抑制,裂高与累计采厚比明显减小;覆岩破坏最终发育形态呈明显的拱形,且偏于顶板一侧;覆岩垮落角将随着开采分层的增加而增大。基于以上分析,得出了梅河矿区急倾斜厚煤层水平分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的预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特厚煤层 水平分层综放开采 覆岩破坏 裂隙演化
下载PDF
Fracture evolution around pre-existing cylindrical cavities in brittle rock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被引量:26
17
作者 赵兴东 张洪训 朱万成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3期806-815,共10页
The development of fracture around pre-existing cylindrical cavities in brittle rocks was examined using physical models and acoustic emission techniqu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granite blocks cont... The development of fracture around pre-existing cylindrical cavities in brittle rocks was examined using physical models and acoustic emission techniqu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granite blocks containing one pre-existing cylindrical cavity are loaded in uniaxial compression condition, the profiles of cracks around the cavity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tensile cracking (splitting parallel to the axial compression direction) at the roof-floor, compressive crack at two side walls, and remote or secondary cracks at the perimeter of the cavity. Moreover, fracture around cavity is size-dependent. In granite blocks containing pre-existing half-length cylindrical cavities, compressive stress concentration is found to initiate at the two sidewalls and induce shear crack propagation and coalescence. In granite blocks containing multiple parallel cylindrical cavities, the adjacent cylindrical cavities can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the eventual failure mode is determin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tensile, compressive and shear stress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stres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racture evolution process around cavities in brittle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indrical cavity fracture evolution uniaxial compression acoustic emission event location slabbing
下载PDF
深部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多关键层运移—裂隙演化—瓦斯涌出动态规律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杨科 刘帅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1-1000,共10页
为了探索淮南矿区深部A组煤开采远距离上行卸压B组煤的可行性,以潘二矿A3煤11223工作面及B4煤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相似模拟试验以及现场观测的手段,研究了覆岩不同关键层结构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采动裂隙动态演化规律... 为了探索淮南矿区深部A组煤开采远距离上行卸压B组煤的可行性,以潘二矿A3煤11223工作面及B4煤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相似模拟试验以及现场观测的手段,研究了覆岩不同关键层结构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采动裂隙动态演化规律和卸压特征,以及多关键层运移对被保护层卸压瓦斯涌出动态的影响。研究表明:1)沿工作面走向采动裂隙随关键层破断"跳跃式"向上扩展,岩层稳定后采空区中部裂隙被重新压实,切眼、工作面侧裂隙由于煤柱作用长期存在,共同构成"梯形裂隙区"。关键层竖向破断裂隙未贯通时,其随动岩层不会形成离层裂隙,同时对穿层裂隙的扩展也起到阻隔作用,致使保护层卸压角减小;2)沿工作面倾向裂隙分布为整体偏向上山方向的"斜梯形",倾向上部裂隙较发育。控制被保护层运移的关键层破断裂隙未贯通时,被保护层卸压系数和卸压范围均有所减小;3)由于11223工作面东一段和西二段覆岩关键层结构不同,导水裂隙发育高度存在显著差异,被保护层B4煤东、西两段煤层透气性系数分别扩大了592倍和105倍,从增透倍数和瓦斯抽采量来看,潘二矿下保护层A3煤11223工作面开采卸压B4煤是可行的,且东一段卸压效果明显优于西二段;4)由瓦斯抽采数据反演获得的各关键层破断步距与相似模拟试验结果有较好一致性,关键层的运移对被保护层瓦斯涌出动态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保护层开采 相似模拟试验 关键层运移 裂隙演化 瓦斯涌出动态
原文传递
压剪应力作用下多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断裂损伤演化方程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7
19
作者 徐靖南 朱维申 白世伟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4年第2期1-12,共12页
首先对多裂隙岩体的损伤加以定义,在建立裂纹扩展时产生等效次生裂纹模型的基础上,对多裂隙岩体受荷后发生断裂损伤时其演化方程进行探讨,最后通过大型岩体相似模型试验对理论计算结果分析验证,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裂隙 岩体 断裂 演化方程 岩石力学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的含非贯通节理3D打印试件破裂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本鑫 金爱兵 +4 位作者 赵怡晴 王贺 孙浩 刘佳伟 魏余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920-3927,3936,共9页
传统岩石钻孔取芯制备的试件存在同批次内部结构不明确、力学性质差异大等缺点,而插缝法制备试件存在预制节理产状不易控制、精度低、周期长等缺点。3D打印技术克服了传统试件制备方法的不足,但试件存在强度低、塑性高的缺点。采用3D打... 传统岩石钻孔取芯制备的试件存在同批次内部结构不明确、力学性质差异大等缺点,而插缝法制备试件存在预制节理产状不易控制、精度低、周期长等缺点。3D打印技术克服了传统试件制备方法的不足,但试件存在强度低、塑性高的缺点。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无节理完整试件A-1-1和非贯通平行四节理试件B-1-1,并进行了真空干燥处理和单轴压缩试验,对试件B-1-1进行了CT扫描试验和内部裂隙三维重构。获得了单轴压缩后该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表观破裂模式和试件B-1-1内部裂隙的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试件A-1-1的应力-应变曲线与未干燥试件的对比说明真空干燥可提高试件强度减小塑性变形,为3D打印试件在岩石力学领域的适用性研究提供参考;试件A-1-1的应力-应变曲线与煤岩对比,表观破裂模式与中砂岩的对比均相似,说明3D打印试件可用于类似岩石的力学研究;单轴压缩条件下'翼形扁颈漏斗状'破裂模式是使非贯通平行四节理试件失去承载能力的主要破裂模式,其裂隙产生、扩展、贯通演化规律表现为复杂的拉剪组合演化,且内部破裂模式与表观破裂模式存在很大差异,表观破裂模式不能准确表征内部破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非贯通节理岩体 CT扫描 三维重构 裂隙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