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场运行复合绝缘子伞裙材料的老化判断方法 被引量:51
1
作者 屠幼萍 陈聪慧 +3 位作者 佟宇梁 张辉 卢毅 谢丽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22-2527,共6页
有效把握复合绝缘子在运行中所表现出的老化特性,探索出老化程度的评价方法是保障复合绝缘子安全运行的关键。为此,以不同运行年限的现场运行绝缘子为试样,采用憎水性测试、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以及热刺激电流(TSC)测试等手... 有效把握复合绝缘子在运行中所表现出的老化特性,探索出老化程度的评价方法是保障复合绝缘子安全运行的关键。为此,以不同运行年限的现场运行绝缘子为试样,采用憎水性测试、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以及热刺激电流(TSC)测试等手段对不同绝缘子试样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发现,TSC峰值及FTIR图中吸收峰值均会随着硅橡胶材料的老化加深而上升,但憎水性测试结果与复合绝缘子的运行条件(运行年限)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初步研究表明,FTIR与TSC能更有效地反映硅橡胶材料性能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峰值及相关参数的变化可以对硅橡胶材料的老化程度进行一定的量化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伞裙材料 憎水性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 热刺激电流(TSC) 陷阱参数
下载PDF
生态技术栽培黄连的红外指纹图谱分析与表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立群 李英明 +3 位作者 张丽萍 校合香 周群 孙素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1-1066,共6页
分析研究不同的遮荫条件(人工棚架、杉树林下、玉米林下等)和不同的生长年限(1~5年)栽培黄连的红外光谱的“指纹特征”,凭借直观而相对量化的红外特征峰的相对强度来阐明对黄连生长影响的整体变化规律,确定生态技术栽培黄连药材... 分析研究不同的遮荫条件(人工棚架、杉树林下、玉米林下等)和不同的生长年限(1~5年)栽培黄连的红外光谱的“指纹特征”,凭借直观而相对量化的红外特征峰的相对强度来阐明对黄连生长影响的整体变化规律,确定生态技术栽培黄连药材的可行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从分子水平上快速准确无损地检测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而影响黄连生长的原因。遮荫条件不同对黄连根茎的整体质量无明显影响。生长年限对黄连药材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略有影响,与HPLC的测定结果基本吻合。生态技术栽培黄连与传统人工搭棚方式栽培黄连其质量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一方法和技术对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黄连 不同遮荫条件 不同生长年限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食用油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佳 于修烛 +3 位作者 刘晓丽 徐立荣 李孟俊 呼延宗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0-277,共8页
为了进一步拓展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技术在食用油分析和检测中的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近年来FTIR光谱技术在食用油品质分析和安全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品质分析包括理化指标(过氧化值、反式脂肪酸... 为了进一步拓展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技术在食用油分析和检测中的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近年来FTIR光谱技术在食用油品质分析和安全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品质分析包括理化指标(过氧化值、反式脂肪酸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水分体积分数、碘值、羰基值及多指标分析和检测)和氧化稳定性;安全检测即食用油真伪鉴别。通过对光谱采集、光谱范围选择、数据处理及基底效应消除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FTIR光谱技术在食用油质量安全检测方面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食用油 品质分析 安全检测
下载PDF
杉木光变色的FTIR光谱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小青 费本华 任海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72-1275,共4页
暴露于室外环境的木材或木制品,由于受气候因子的作用其表面性状和品质发生劣化,主要表现为木材变色,大大降低其利用价值。以人工林杉木为研究对象,利用模拟太阳辐射的氙光衰减仪对木材表面进行光劣化处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 暴露于室外环境的木材或木制品,由于受气候因子的作用其表面性状和品质发生劣化,主要表现为木材变色,大大降低其利用价值。以人工林杉木为研究对象,利用模拟太阳辐射的氙光衰减仪对木材表面进行光劣化处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分析了木材光变色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建立了木材变色与化学成分变化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光照过程中,1512,1462,1269和1227cm-1处与木质素有关的吸收峰强度明显降低,1720~1735cm-1处非共轭羰基伸缩振动吸收明显增强,木材表面发生光氧化反应,木质素明显降解,同时不断有新的羰基化合物生成;光照80h内,木质素的降解以及羰基化合物的生成速度较快,此后变化不显著;木材表面部分多糖物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被氧化降解。研究表明,木材光照过程中的颜色变化(ΔE*)与木质素的降解以及羰基官能团的生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光变色 木质素 ftir
下载PDF
白肛海地瓜和刺参体壁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侯付景 李妍妍 +5 位作者 金春华 徐彩云 徐嘉杰 董明敏 丁进锋 苏秀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8-41,共4页
目的:比较白肛海地瓜和刺参的营养价值和结构特征,提高海地瓜的综合利用价值。方法:对海地瓜和刺参的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利用扫描电镜、差示热量扫描仪(DS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刺参和海地瓜的体壁超微结构、热反应变化过... 目的:比较白肛海地瓜和刺参的营养价值和结构特征,提高海地瓜的综合利用价值。方法:对海地瓜和刺参的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利用扫描电镜、差示热量扫描仪(DS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刺参和海地瓜的体壁超微结构、热反应变化过程和红外吸收光谱加以分析。结论:海地瓜和刺参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4.80%和52.08%;粗脂肪含量分别为0.42%和3.27%;总糖含量分别为1.12%和1.05%。电镜扫描发现,海地瓜的肌纤维丝较粗壮,排列凌乱,纤维丝排列紧密;刺参肌纤维纤细,排列整齐均匀,并且纤维丝间隙较大,束状纤维较疏松。DSC测试表明,刺参和海地瓜的变性转变温度分别是51.8℃和53.4℃。红外光谱显示,海地瓜在873cm-1波数处有一明显吸收峰,可作为区别参类的特异识别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海地瓜 电镜扫描 DSC ftir
下载PDF
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三七产地鉴别及皂苷含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运 徐福荣 +1 位作者 张金渝 王元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18-2423,共6页
不同产地对中药次生代谢产物有显著影响,产地鉴别有助于中药的科学合理利用;其次,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是评价中药质量的主要手段。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快速鉴别三七产地及测定三七中四种主要皂苷的方法,为三七的科学... 不同产地对中药次生代谢产物有显著影响,产地鉴别有助于中药的科学合理利用;其次,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是评价中药质量的主要手段。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快速鉴别三七产地及测定三七中四种主要皂苷的方法,为三七的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以及对三七质量进行快速评价提供依据。采集5个区域12个产地117个三七样本的红外光谱。产地鉴别预处理数据采用离散小波变换除去噪音造成的部分高频信号,偏最小二乘判别对产地判别贡献率大于1的数据进行筛选,kennard-stone算法将117个个体分为70%训练集与30%预测集。训练集数据用于建立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交叉验证法用于筛选支持向量机最优参数,预测集数据对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结果进行验证。皂苷含量预测预处理数据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离散小波变换处理;处理的红外数据设为X变量,三七样品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的四种皂苷总量设为Y变量,采用正交信号校正去除红外光谱中与四种皂苷总量无关的干扰数据。个体数据分为80%训练集与20%预测集,训练集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测集数据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1)交叉验证法得到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的最优参数为c=2.828 43,g=0.0625,训练集的产地判别最优正确率为91.463 4%;(2)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参数设置为最优参数,代入预测集数据,预测集的产地判别正确率为94.285 7%,判别正确率较高;(3)训练集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41 8,校正均方差RMSEE=4.530 7;(4)代入预测集数据,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2=0.962 3,外部检验均方差RMSEP=3.855 9,皂苷预测值与高效液相检测值接近,预测效果良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支持向量机能对三七进行产地鉴别,正交信号校正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能对三七中四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三七 产地鉴别 皂苷含量预测
下载PDF
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三七总黄酮含量的快速预测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运 张霁 +2 位作者 徐福荣 王元忠 张金渝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4,共5页
中药产地及生长环境的改变会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质量产生整体性影响。近年来,三七产地从道地产地文山扩展到周边县市。为保证三七质量,中国药典以三种皂苷含量为指标对三七进行质量控制,指标较为单一,难以对三七质量进行整体性评价。通... 中药产地及生长环境的改变会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质量产生整体性影响。近年来,三七产地从道地产地文山扩展到周边县市。为保证三七质量,中国药典以三种皂苷含量为指标对三七进行质量控制,指标较为单一,难以对三七质量进行整体性评价。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七总黄酮含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三七总黄酮含量快速预测模型;为三七快速及整体性质量控制提供研究基础。采集云南省12个产地96个三七样品的紫外与红外光谱。记录样品紫外光谱268nm处吸光度,结合芦丁标准品线性方程计算样品中总黄酮含量。预处理红外光谱数据采用一阶(1D)、二阶导数(2D)结合SavitskyGolay平滑(7点、9点和11点)处理,Kennard-stone算法将96个个体分为2/3训练集与1/3预测集。训练集数据用于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回归(OSC-PLSR)模型的建立,1/7交叉验证用于筛选最佳主成分数,预测集数据对OSC-PLSR模型预测能力进行验证。结果显示:(1)标准品芦丁在268nm处吸光度与浓度相关系数r=0.999 7,线性浓度范围为5.6~72.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2)道地产区文山州3个产地以及曲靖市罗平、昆明市石林等产地三七总黄酮含量较高,平均含量高于7mg·g-1;(3)相同点数SavitskyGolay平滑之后,二阶导数模型预测能力优于一阶导数,不同处理模型预测能力具有较大差别;(4)预测模型中,2D+SG 7+OSC-PLSR(R2pre=0.976 1,RMSEP=0.325 2)与2D+SG 11+OSC-PLSR(R2pre=0.946 9,RMSEP=0.382 0)模型预测效果较好,RMSEP均小于0.4,预测值与检测值接近。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OSC-PLSR能够对12个产地三七中总黄酮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预测,为三七整体性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三七 总黄酮 含量预测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华山松根与针叶凯氏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唐熙 吴小琴 +1 位作者 胡玉熹 林金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378-1383,共6页
应用冰冻切片、酶解分离、荧光显微技术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FTIR 等手段,对华山松初生根和针叶内皮层凯氏带进行了分离、显微结构特征和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针叶凯氏带的 网格 结构比较整齐,大小较一致,排列也较规则,同时在... 应用冰冻切片、酶解分离、荧光显微技术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FTIR 等手段,对华山松初生根和针叶内皮层凯氏带进行了分离、显微结构特征和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针叶凯氏带的 网格 结构比较整齐,大小较一致,排列也较规则,同时在 网格 的纵向壁上具有明显的初生纹孔场.而初生根凯氏带网状结构的大小、排列均不规则,在其 网格 的纵向壁上的初生纹孔场不明显.根据FTIR的检测结果显示:初生根凯氏带中木栓质和木质素的含量均高于针叶,而纤维素的含量则明显低于针叶;两者细胞壁蛋白的含量基本相同.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植物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凯氏带的生理功能提供新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初生根 针叶 凯氏带 酶解技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
下载PDF
FTIR结合SVR对三七总多糖含量快速预测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运 张霁 +3 位作者 刘飞 徐福荣 王元忠 张金渝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96-1701,共6页
对中药进行快速质量控制,从整体层面反映中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硫酸-苯酚显色反应测定三七总多糖含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建立三七总多糖含量预测模型,以期为三七提供快速准确的质控方... 对中药进行快速质量控制,从整体层面反映中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硫酸-苯酚显色反应测定三七总多糖含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建立三七总多糖含量预测模型,以期为三七提供快速准确的质控方法。采集云南省12个产地60个三七样品的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检测样品中总多糖含量。红外光谱经过二阶导数(2D)、正交信号校正(OSC)、小波变换(WT)和变量投影重要性(VIP)筛选等数据优化处理。SPXY算法将所有样本按2∶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与预测集。训练集数据用于建立SVR预测模型,网格式搜索、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SVR预测模型进行参数优化,预测集进一步对SVR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验证。结果显示:(1)葡萄糖标准品与三七总多糖在490nm处存在最大共有吸收峰,490nm可作为三七总多糖检测的定量波长;(2)文山丘北、曲靖师宗及红河蒙自等产地的三七总多糖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在25mg·g^(-1)以上;(3)分析3种参数优化模型的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E)与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与PSO优化模型相比,网格式搜索优化模型欠学习,GA优化模型过学习;(4)PSO-SVR模型对预测集数据预测效果最好,RMSEP=3.120 6,R_(pre)~2=83.13%,预测值与紫外检测值接近。表明FTIR结合PSO-SVR模型能够对三七中总多糖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预测,为保证三七稳定、安全与有效用药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三七 总多糖 含量预测 整体性质量控制 支持向量机回归
下载PDF
用红外光谱研究植物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琴 黄庶识 +2 位作者 梅岩 徐迪 陈丽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4-682,共9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结合常规生理学方法分析2种观赏植物琴叶喜林芋(Philodendron panduriforme)和大花蕙兰(Cymbidium grandiflorium)叶片吸收和代谢甲醛的能力及它们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2种植物对甲醛胁迫...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结合常规生理学方法分析2种观赏植物琴叶喜林芋(Philodendron panduriforme)和大花蕙兰(Cymbidium grandiflorium)叶片吸收和代谢甲醛的能力及它们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2种植物对甲醛胁迫产生的生理响应模式不同,琴叶喜林芋在甲醛胁迫的短时间内作出激烈响应,并通过增加物质合成来提高其代谢和抵抗甲醛的能力,而大花蕙兰对甲醛胁迫的响应不明显,主要通过消耗自身原来的物质来代谢和抵抗甲醛;2种植物完全吸收处理液中的甲醛所需时间与它们在FTIR光谱中各组分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在甲醛胁迫下这2种植物叶片中可溶性总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和FTIR数据大致相符,说明FTIR数据能反映这2种植物叶片受甲醛胁迫后的生理响应特征.以上研究表明,FTIR分析可以应用于植物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和吸收代谢能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甲醛胁迫 生理特性 观赏植物
下载PDF
智能光谱气体检测技术赋能石化工业安全低碳高端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融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4期1-8,13,共9页
石化工业安全和环保生产形势与监管法规对智能光谱气体泄漏检测技术的应用需求强烈。首先,对比归纳了传统气体检测技术与光谱气体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其次,介绍了国内外智能光谱气体检测技术现状,并着重剖析了在国内石化工业已获得局部... 石化工业安全和环保生产形势与监管法规对智能光谱气体泄漏检测技术的应用需求强烈。首先,对比归纳了传统气体检测技术与光谱气体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其次,介绍了国内外智能光谱气体检测技术现状,并着重剖析了在国内石化工业已获得局部成功应用的红外热成像仪、多频红外气体检测成像仪、傅立叶变换红外气体检测仪、激光雷达气体检测成像仪和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基于智能光谱气体检测技术装备的检测原理、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第三,分析了智能光谱气体检测技术在石油化工典型场景的应用案例。最后,对我国智能光谱气体检测技术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给出了“加速推进智能光谱气体检测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能够为石化工业安全低碳高端发展赋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工业 智能光谱 气体检测 微机电系统 朗伯-比尔定律 非色散红外光谱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光致电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对牛肝菌种类鉴别及镉含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天伟 张霁 +2 位作者 李杰庆 王元忠 刘鸿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30-2736,共7页
建立红外光谱快速鉴别牛肝菌种类及预测牛肝菌中重金属镉(Cd)含量的方法。采集11种牛肝菌共98个子实体的红外光谱信息,解析牛肝菌的红外光谱,用一阶导数、标准正态变量和多元散射校正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通过PLS-DA鉴别牛肝菌种类。采... 建立红外光谱快速鉴别牛肝菌种类及预测牛肝菌中重金属镉(Cd)含量的方法。采集11种牛肝菌共98个子实体的红外光谱信息,解析牛肝菌的红外光谱,用一阶导数、标准正态变量和多元散射校正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通过PLS-DA鉴别牛肝菌种类。采用ICP-AES法测定牛肝菌中有毒重金属Cd含量,分析牛肝菌对Cd的富集规律并与GB 2762—2012规定的食用菌中Cd限量标准比较,评价牛肝菌的食用安全性。以食用菌对重金属Cd的富集机理为切入点,将牛肝菌红外光谱数据和Cd含量数据进行拟合,用PLS模型快速预测牛肝菌的Cd含量。结果显示:(1)牛肝菌红外光谱经过适当的预处理进行PLS-DA,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79.3%,PLS-DA的三维得分图能明显区分不同种类牛肝菌;(2)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对重金属Cd的富集存在差异,其含量在0.05~23.41mg·kg^(-1) dw之间,除了采自昆明五华区的灰疣柄牛肝菌外,多数样品的Cd含量超过GB2762-2012的限量标准,食用有一定的健康风险;(3)牛肝菌红外光谱数据与Cd含量拟合后进行正交信号校正-小波压缩优化处理,用PLS模型预测牛肝菌的Cd含量;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2分别为0.851 9和0.882 4,RMSEE和RMSEP分别为2.59和2.67,大部分牛肝菌的Cd含量预测值与真实值较接近,表明PLS模型可用于牛肝菌Cd含量快速预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能实现牛肝菌种类快速鉴别及Cd含量准确预测,为牛肝菌种类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牛肝菌 定量预测 鉴别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体表无创探测乳腺肿瘤 被引量:5
13
作者 申伟 赵红梅 +9 位作者 雷玉涛 凌晓锋 祝青 张应 张元福 徐怡庄 吴瑾光 武阳丰 李会娟 徐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90-2396,共7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联合衰减全反射(ATR)探头的中红外光导纤维对46名健康志愿者及113名乳腺肿物患者的体表皮肤进行无创红外光谱测定,并从分子水平比较、分析了正常乳腺和有肿物乳腺体表皮肤的红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健康...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联合衰减全反射(ATR)探头的中红外光导纤维对46名健康志愿者及113名乳腺肿物患者的体表皮肤进行无创红外光谱测定,并从分子水平比较、分析了正常乳腺和有肿物乳腺体表皮肤的红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健康志愿者乳房皮肤8个FTIR光谱测定部位的图谱趋于一致;正常乳腺体表与有肿瘤乳腺体表的吸收峰差异明显,而1080 cm-1处核酸相关吸收峰的变化对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光导纤维 乳腺癌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正常和良恶性乳腺组织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瑾 刘亚奇 +8 位作者 徐怡庄 张元福 吴瑾光 侯宽永 赵红梅 雷玉涛 周孝思 徐智 凌晓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6-251,共6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衰减全反射法(ATR)检测乳腺手术中切除的4种新鲜离体乳腺组织77例,包括正常乳腺组织18例,乳腺增生13例,乳腺纤维腺瘤21例及乳腺癌25例.用方差分析与秩和检验的方法比较了上述4类乳腺组织的红外光谱各谱...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衰减全反射法(ATR)检测乳腺手术中切除的4种新鲜离体乳腺组织77例,包括正常乳腺组织18例,乳腺增生13例,乳腺纤维腺瘤21例及乳腺癌25例.用方差分析与秩和检验的方法比较了上述4类乳腺组织的红外光谱各谱带的峰位、相对峰强及半高宽.结果表明,与蛋白、脂质、糖类和核酸相关的谱带在上述4种不同类型乳腺组织之间均存在高度的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应用FTIR法可以区分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以及乳腺癌等4种乳腺组织,这将为今后在手术中运用原位在体FTIR指导外科医生进行精准手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乳腺癌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增生 衰减全反射法
下载PDF
利用FTIRE/T光谱确定煤粉/炭颗粒温度和黑度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施伯红 于娟 +3 位作者 赵国锋 章明川 范卫东 周月桂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07-410,共4页
为深入研究煤粉和炭颗粒的燃烧机理,提出傅立叶红外仪对颗粒燃烧过程进行在线测量的新技术;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的发射透射光谱,从理论上分析和确定煤粉和炭颗粒表面温度和黑度的方法。
关键词 温度测量 煤粉/炭颗料燃烧 傅立叶变换 红外光谱仪 发射/透射(E/T)光谱 黑度
下载PDF
FTIR Study of White and Green Broad Beans Based on Curve-fitting 被引量:2
16
作者 Xiaohua WANG Gang LIU +3 位作者 Quanhong OU Xingxiang ZHAO Jianming HAO Xiangping ZHO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年第12期111-113,116,共4页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study two kinds of broad beans with white and green cotyledons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rared spectra of the two kinds of broad beans are simil...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study two kinds of broad beans with white and green cotyledons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rared spectra of the two kinds of broad beans are similar and mainly made up of the absorption bands of protein,and polysaccharides.The second derivative infrared spectra amplified the differences and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som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range of 1 800-700 cm-1and 1 200-700 cm-1.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were used for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 two kinds broad beans based on the second derivative spectral data in the region of 1 611-1 100 cm-1,and yielded 88.9%accuracy.The spectra in the range from 1 700 to 1 600 cm-1were used to perform Fourier self-deconvolution and curve fitting,which obtained nine peaks.The ratios of relative areas of the bands atα-helix,β-sheet,β-turn and the unordered structure of protein in white beans were 67.71%,35.6%,35.6%and 21.09%respectively,while the ratios in green beans were 8.02%,31.59%,37.12%and 23.27%respectivel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protein was different in the two kinds of broad be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oscopy Hier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量熔石英中宽范围的Si―OH含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江宁 李斌成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97-1003,共7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被广泛应用于融石英Si―OH含量测量中。然而,低Si―OH含量下水吸收峰的干扰和高Si―OH含量下吸收峰饱和限制了测量范围。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量不同Si―OH含量和厚度的熔石英样品在2500 cm^(-1)~5000 cm^(-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被广泛应用于融石英Si―OH含量测量中。然而,低Si―OH含量下水吸收峰的干扰和高Si―OH含量下吸收峰饱和限制了测量范围。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量不同Si―OH含量和厚度的熔石英样品在2500 cm^(-1)~5000 cm^(-1)波段的透过率,消除水分子吸收带对3673 cm^(-1)波数Si―OH吸收峰的干扰;分别使用3673cm^(-1)和4522 cm^(-1)峰对不同样品的Si―OH含量、均方根误差,以及3673 cm^(-1)和4522 cm^(-1)峰的检测限进行计算。结合实验结果和比尔定律,建立Si―OH浓度、样品厚度、测量透过率误差与测量浓度误差之间的关联模型。根据模型,在2 mm厚度时使用3673 cm^(-1)吸收峰测量Si―OH含量小于8.17×10^(-4)的样品,使用4522 cm^(-1)弱吸收峰测量Si―OH含量大于8.17×10^(-4)的样品,可优化测量精度和扩大测量动态范围,实现2 mm厚度时熔石英(0.4~10000)×10^(-6)大范围Si―OH含量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熔石英 测量动态范围
下载PDF
不同品种荞麦耐铝性的FTIR鉴别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亚楠 王赢 +2 位作者 陈奇 黄庶识 李昆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3-690,共8页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结合常规的根伸长实验法对2个不同耐铝性的荞麦品种(春红1号和春红4号)进行分析鉴定.通过比较春红1号和春红4号在不同铝浓度处理下根、茎和叶的红外光谱图特征峰3353、2923、1734、1643、1453、1367、125...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结合常规的根伸长实验法对2个不同耐铝性的荞麦品种(春红1号和春红4号)进行分析鉴定.通过比较春红1号和春红4号在不同铝浓度处理下根、茎和叶的红外光谱图特征峰3353、2923、1734、1643、1453、1367、1250和1055cm-1发现:春红1号的特征峰值高于春红4号;在铝胁迫下,春红1号和春红4号的根、茎和叶的FTIR特征峰值随着铝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铝浓度增至50μmol?L-1时,春红1号达到最大值;而春红4号在20μmol?L-1时达到最大值;此外,在铝胁迫下,春红4号根、茎和叶的FTIR特征峰值的变化幅度比春红1号大,说明春红4号物质代谢受到的影响较大,表现出对铝敏感.根伸长实验结果表明:当铝浓度为20μmol?L-1时,促进春红1号根的生长,根伸长量是对照的140%,达到最大值,而春红4号的根生长受到很大的抑制,伸长量只有对照的8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春红1号比春红4号的耐铝能力强,FTIR法可以用作鉴别不同品种荞麦耐铝性的一种新的、快速、准确的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荞麦 耐铝性
下载PDF
三种山姜干粉的红外光谱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家旺 刘艳 司民真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1,共6页
本文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法对三种山姜干粉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分析。山姜块根干粉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姜辣素与二苯基庚烷、单糖与多糖(包括淀粉)。三种山姜糖类的化学成分的类型绝大多数是相同的,但不同类型糖... 本文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法对三种山姜干粉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分析。山姜块根干粉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姜辣素与二苯基庚烷、单糖与多糖(包括淀粉)。三种山姜糖类的化学成分的类型绝大多数是相同的,但不同类型糖的相对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三种山姜β转角构型的蛋白质含量近似相等。桂南山姜的β转角构型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宽唇山姜的β折叠构型的蛋白质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山姜干粉 对比分析
下载PDF
NaCl沉积对Zn的大气腐蚀产物影响的FTIR光谱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屈庆 严川伟 +1 位作者 万晔 曹楚南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表面经有固体NaCl沉积的Zn试样在含有 10 -6SO2 大气环境中的腐蚀 ,探讨了其腐蚀过程 .表面沉积有NaCl的Zn在干燥大气中的腐蚀产物是Zn5(OH) 8Cl2 ·H2 O ,当具有该产物的Zn样品置于含有10 -6SO2 大气环境中时 ... 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表面经有固体NaCl沉积的Zn试样在含有 10 -6SO2 大气环境中的腐蚀 ,探讨了其腐蚀过程 .表面沉积有NaCl的Zn在干燥大气中的腐蚀产物是Zn5(OH) 8Cl2 ·H2 O ,当具有该产物的Zn样品置于含有10 -6SO2 大气环境中时 ,腐蚀产物中会有多种硫酸盐成分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腐蚀 红外光谱 氯化钠沉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