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年一贯制”大学体育课程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守力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第5期84-87,共4页
“四年一贯制”大学体育课程有其明显的课程特色。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法、逻辑分析法,举例中山大学“四年一贯制”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分析了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锻炼并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特色,探讨了“四年一贯制”体育... “四年一贯制”大学体育课程有其明显的课程特色。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法、逻辑分析法,举例中山大学“四年一贯制”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分析了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锻炼并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特色,探讨了“四年一贯制”体育课程与校园体育文化的联动机制,主要包括课程建设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层面的联动,最后阐述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年一贯制 校园体育文化 联动机制 途径
下载PDF
地方院校基于“1+M+N”的四年一贯制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
作者 蒲爽 叶振环 +5 位作者 宋怀雷 樊浪波 罗宿星 陈方舟 付娟 黄川腾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114-118,共5页
基于协同、融合和全过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以及信息技术和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基层教学组织的创新发展形式,根据2016—2023年开展的工作室课外人才培养实践,该文提出“虚/实工作室+校企导师团队+跨专业跨年级学生团队”(“1+M+N”... 基于协同、融合和全过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以及信息技术和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基层教学组织的创新发展形式,根据2016—2023年开展的工作室课外人才培养实践,该文提出“虚/实工作室+校企导师团队+跨专业跨年级学生团队”(“1+M+N”)的四年一贯制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突出师生互利合作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强调行业产业、科研教研、课程教学、学生成才与创新创业融合。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实际困境出发,注重以人为本、以育人为要、以可持续为纲,可供同类院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四年一贯制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虚/实工作室 协同培养
原文传递
社会工作专业“四年一贯制”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3
作者 徐从德 王静 《科教文汇》 2023年第5期55-58,共4页
该文参照Q大学现行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社会工作“四年一贯制”教学模式为研究重点,探究“以学年为单位”的“双轨制”教学方法,坚持每学年实行理论与实务教学均衡发展的授课理念,转化教学观念,改善社工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务... 该文参照Q大学现行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社会工作“四年一贯制”教学模式为研究重点,探究“以学年为单位”的“双轨制”教学方法,坚持每学年实行理论与实务教学均衡发展的授课理念,转化教学观念,改善社工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务连接断层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四年一贯制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大学体育“四年一贯制”教学的理性审视
4
作者 马文杰 邢琦 +2 位作者 蒋健宁 陈明章 张兆国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第34期225-230,235,共7页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统计对比等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持续性教学内容、合理性课程设置、创新性教学手段、多元性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探索大学体育“四年一贯制”教学改革模式。研究认为,通过“四年一贯制...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统计对比等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持续性教学内容、合理性课程设置、创新性教学手段、多元性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探索大学体育“四年一贯制”教学改革模式。研究认为,通过“四年一贯制”教学模式,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为载体、以融合创新为核心、以文化认知为基本、以日常养成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重点将“四年一贯制”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高校体育运动实际开展情况相关联,并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进行有机结合,采取模块化教学模式,对体育课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体性研究,以期扭转学生体质不良、健康隐患、运动能力缺乏等羸弱的身体状况,伴随学生全面发展的终身体育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 四年一贯制 教学模块 核心素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