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433
1
作者 刘彦随 杨忍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1-1020,共10页
本文综合运用样带、地统计、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1990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动态的差异特征显著,北方边境县域高城镇化和东部沿海县域高城镇化形成的"人字形&q... 本文综合运用样带、地统计、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1990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动态的差异特征显著,北方边境县域高城镇化和东部沿海县域高城镇化形成的"人字形"空间形态逐渐凸显;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的两湖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较快,西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保持较低的城镇化水平;②2000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速度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陇海兰新线、长江沿线、北方边境、106国道、东部沿海样带县域城镇化差异明显;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离中心城市距离、二三产业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是影响县域城镇化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同时粮食生产主导定位、非农业人口统计口径、城镇设置标准等因素也影响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发展过程。未来城镇化发展应遵循地域差异,凸显主导功能,推进优化与重点发展区的集约型城镇化、耕地与粮食主产区的分流型城镇化、生态与水源保护区的迁移型城镇化,以及园区与城镇近郊区的融入型城镇化,实现城乡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城镇化进程中人—地—业耦合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乡村发展 区域差异 样带 形成机理 中国
原文传递
传统村落空心化区位分异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以山西省阳泉市传统村落为例 被引量:32
2
作者 林祖锐 理南南 +1 位作者 常江 田梦思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3,共8页
传统村落空心化不仅造成了建筑和土地资源荒废、居住环境恶化等普通村落面临的共性问题,而且严重危及到村落的物质遗产保护和民俗文化传承。本文以阳泉市为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城中型、近郊型以及远郊型三种不同区位类... 传统村落空心化不仅造成了建筑和土地资源荒废、居住环境恶化等普通村落面临的共性问题,而且严重危及到村落的物质遗产保护和民俗文化传承。本文以阳泉市为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城中型、近郊型以及远郊型三种不同区位类型的传统村落空心化的分异特征,并揭示了不同区位类型传统村落空心化的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心化 区位分异特征 形成机理
下载PDF
贵州省泥堡金矿床矿体类型及其形成机理的新认识 被引量:20
3
作者 祁连素 何彦南 +4 位作者 祁杰 杨天长 张明民 郑媛 张丞 《贵州地质》 2014年第2期109-115,共7页
根据贵州省西南部泥堡金矿床深部勘探成果,开展其矿床的矿体类型及其形成机理的综合研究,取得新认识如下:(1)矿区的主矿体不是层控型,而是断控型。断控型矿体的单个矿体规模大,厚度、品位较稳定,而层控型金矿的单个矿体规模小,厚度及矿... 根据贵州省西南部泥堡金矿床深部勘探成果,开展其矿床的矿体类型及其形成机理的综合研究,取得新认识如下:(1)矿区的主矿体不是层控型,而是断控型。断控型矿体的单个矿体规模大,厚度、品位较稳定,而层控型金矿的单个矿体规模小,厚度及矿石品位变化大;(2)虽然矿床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控制,但构造、地层及其有利岩性是关键的控制因素,尤其是断裂构造因素。F1逆冲断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本矿床最大的金矿体就赋存于F1断裂破碎带中的减压扩容带,即断层破碎带变宽及断层面变缓部位。这两点新认识对区域找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矿体类型 形成机理 泥堡金矿床 贵州
下载PDF
宽带激光熔覆铁基非晶涂层的微观组织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彦芳 李豪 +3 位作者 孙旭 宋增金 李娟 石志强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6-221,共6页
采用宽带激光熔覆技术,在304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Fe-Cr-Si-P非晶涂层,分析了涂层的组织结构及形成机制,建立了激光熔覆物理和数学模型,得到了熔池沿深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及冷却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涂层微观组织的界面区是平面晶和外... 采用宽带激光熔覆技术,在304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Fe-Cr-Si-P非晶涂层,分析了涂层的组织结构及形成机制,建立了激光熔覆物理和数学模型,得到了熔池沿深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及冷却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涂层微观组织的界面区是平面晶和外延生长树枝晶,中部区域为非晶区,表面为梅花状树枝晶区。凝固过程中,从熔池底部到表面的温度梯度逐渐减小,冷却速率逐渐增大。结合凝固理论,建立了涂层组织特征与形状控制因子及冷却速率的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宽带激光熔覆 铁基非晶涂层 微观结构 形成机制
原文传递
牵引式滑坡后缘破裂面形成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涛 孙立娟 +1 位作者 成启航 钟卫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3842-3849,共8页
由于河谷下切或者坡脚开挖,常会造成自然斜坡牵引式滑动,形成多级后缘拉裂面。后缘面的形成机制对牵引式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试验测试和理论分析。开发能够同时模拟地下水对滑带软化作用和滑坡渐近破坏过程的试验装置,... 由于河谷下切或者坡脚开挖,常会造成自然斜坡牵引式滑动,形成多级后缘拉裂面。后缘面的形成机制对牵引式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试验测试和理论分析。开发能够同时模拟地下水对滑带软化作用和滑坡渐近破坏过程的试验装置,由若干渗透盒构成分段式滑面,可以模拟各种几何形态的滑动面,通过对不同渗透盒注水,可模拟滑带分阶段饱和软化,从而实现对各种滑坡破坏模式的模拟。设计4种试验方案,模拟圆弧型、折线型和直线型滑动面,以及三段线和两段线坡面线。分三阶段设计滑坡工况,测试滑体后缘面破裂倾角。试验表明,后缘面倾角试验值受滑体厚度和失稳滑段位置影响明显。假定牵引式滑坡的后缘面可能形成机制为整体滑动式、滑动拉裂式和滑动剪切变形式,计算后缘面倾角。比较表明,滑动拉裂机制计算值与试验值最接近,在试验值上下浮动,相对误差小于10%。据此认为牵引式滑坡的后缘面形成机制为:底滑面失稳下滑,在失稳滑面末端对应的滑体部位出现了拉破坏区,拉应力由最小主应力控制,拉破坏面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牵引式滑坡 后缘拉裂面 形成机制 模型试验 渐进破坏
原文传递
Microstructur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HS joining between C_f/Al composites and TiAl intermetallic with Al–Ni–CuO interlayer 被引量:4
6
作者 Zhuo-Ran Li Guang-Jie Feng +1 位作者 Kai Xu Xiang-Long Zhang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7-21,共5页
In this study, it was reported a novel approach for joining Cf/A1 composites and TiA1 intermetallic by self- 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SHS). Mixed powders of 14A1-2Ni-3CuO were used as the SHS inter- l... In this study, it was reported a novel approach for joining Cf/A1 composites and TiA1 intermetallic by self- 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SHS). Mixed powders of 14A1-2Ni-3CuO were used as the SHS inter- layer,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est of A1-Ni-CuO interlayer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exothermic char- acteristic. Sound joint was got by SHS joining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600 ℃, 30 min, and 5 MPa. The joint was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S), and X-ray diffrac- tion (XRD). TiA13 and NiA13 are, respectively, formed in the TiA1/interlayer and Cf/A1/interlayer interfaces. Reac- tion products of Ni2Al3, NiAl3, A1203, and Cu were observed in the interlayer.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HS joining was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 Joining MICROSTRUCTURE formationmechanism A1-Ni-CuO interlayer
原文传递
An Overview of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of Post-seismic Debris Flows Triggered by Subsequent Rainstorms in Wenchuan Earthquake Extremely Stricken Areas 被引量:4
7
作者 NI Huayong TANG Chuan +3 位作者 ZHENG Wanmo XU Ruge TIAN Kai XU W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310-1328,共19页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duced large amounts of debris flows and catastrophic incidents triggered by subsequent rainstorms occurred frequently in the past 6 rainy seasons, and thus resulted in serious casualties, hu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duced large amounts of debris flows and catastrophic incidents triggered by subsequent rainstorms occurred frequently in the past 6 rainy seasons, and thus resulted in serious casualties, huge economic loss and long-term impact. In this paper, post-seismic debris flows distributed in 10 Wenchuan earthquake extremely stricken counties were verified and debris flow database consisting of 609 debris flow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rganized by Land and Resources Department of Sichuan Province. Combined with database and related studies, the impact of Wenchuan earthquake on debris flows was analyzed. And then variation of formation conditions including rainfall threshold and landform condition was analyzed by contrasting pre-seismic and post-seismic debris flows. Followed are some typical viewpoints on initiation mechanism of post-seismic debris flows. In the end of this paper, characteristics of postseismic debris flows triggered by subsequent rainstorms were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d, such as regional group occurrence, high frequency, high viscosity, chain effect, huge dynamics, large scale and long duration. We hope this paper will be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post-seismic debris flows in Wenchuan earthquake extremely stricke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Post-seismic debris flow Gully-type debris flow formationmechanism Disaster characteristic
下载PDF
W/O乳状液模板法制备纳米MnO_2微球 被引量:3
8
作者 倪良 张莉 王学宝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7-169,共3页
以偏重亚硫酸钠(Na2S2O5)和高锰酸钾(1KMnO4)为原料,通过W/O乳状液模板技术制备了纳米MnO2微球.用SEM、TEM、XRD、FT-IR等手段对产品的形貌、物相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用本方法制得的纳米MnO2微球,大小基本均匀,球形规整,纯度较... 以偏重亚硫酸钠(Na2S2O5)和高锰酸钾(1KMnO4)为原料,通过W/O乳状液模板技术制备了纳米MnO2微球.用SEM、TEM、XRD、FT-IR等手段对产品的形貌、物相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用本方法制得的纳米MnO2微球,大小基本均匀,球形规整,纯度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结合实验事实和产品特性,初步探讨了纳米MnO2微球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乳状液 模板法 纳米MnO2微球 形成机理
下载PDF
滇西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晓东 李建文 +4 位作者 夏锐 陈永福 王梁 王志华 鹿青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37,共13页
马厂箐岩体属于滇西富碱侵入岩带上的一个典型代表,岩体中发现大量暗色微粒包体。对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进行系统岩石学、岩石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认为马厂箐岩体为一岩浆混合成因岩体,形成于新生代陆壳加厚的构造背景下,暗... 马厂箐岩体属于滇西富碱侵入岩带上的一个典型代表,岩体中发现大量暗色微粒包体。对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进行系统岩石学、岩石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认为马厂箐岩体为一岩浆混合成因岩体,形成于新生代陆壳加厚的构造背景下,暗色微粒包体来源于富集地幔岩浆,寄主岩花岗斑岩来源于大陆地壳的长英质岩浆,是幔源岩浆底侵作用诱发其上的陆壳岩石熔融所形成的混合岩浆上侵定位的结果。幔源岩浆对于斑岩型铜钼矿成矿具有重要作用,提供了成矿的物质和流体,暗色微粒包体对于斑岩型铜钼矿地质找矿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色微粒包体 寄主岩 岩石化学 SR Nd PB同位素 形成机制 马厂箐岩体
下载PDF
广州地区花岗岩球状风化特征及地貌景观——以火炉山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小飞 周云 《地质与资源》 CAS 2017年第5期525-528,514,共5页
广州地区现有众多森林公园如火炉山、凤凰山、帽峰山森林公园,其中花岗岩广泛发育,是很好的地质遗迹,并且区域内花岗岩普遍发生了球状风化.通过对火炉山森林公园内花岗岩球状风化体的地质考察与分析,总结了一系列花岗岩球状风化的特征,... 广州地区现有众多森林公园如火炉山、凤凰山、帽峰山森林公园,其中花岗岩广泛发育,是很好的地质遗迹,并且区域内花岗岩普遍发生了球状风化.通过对火炉山森林公园内花岗岩球状风化体的地质考察与分析,总结了一系列花岗岩球状风化的特征,简要阐述了球状风化体的形成机制,并认为它们是兼具科学和美学价值的地质景观,值得进一步保护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炉山森林公园 花岗岩 球状风化 形成机制 广州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aser-ignited SHS joining between Cf/Al composites and TiAl alloys with Ni-Al-Ti interlayer 被引量:2
11
作者 Guang-Jie Feng Zhuo-Ran Li +1 位作者 Shi-Cheng Feng Wei-Jie Zhang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9期746-752,共7页
In this study, Cf/Al composites and TiAl alloys were joined by a new method named laser-ignited selfpropagating synthesis(SHS). Mixed powders of 63.0Ni-31.9Al-5.1Ti(wt%) were used as joining interlayer.Perfect joi... In this study, Cf/Al composites and TiAl alloys were joined by a new method named laser-ignited selfpropagating synthesis(SHS). Mixed powders of 63.0Ni-31.9Al-5.1Ti(wt%) were used as joining interlayer.Perfect joint was got.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HS joint we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 and X-ray diffraction(XRD). Results show that localized melting occurs on both sides. One γ-Ni(0.35)Al(0.30)Ti(0.35) and two Ni-Al reaction layers form,respectively, in the TiAl/interlayer and Cf/Al/interlayer interfaces. The combustion of Ni-Al-Ti interlayer begins with the sharp reaction of Ni and Al. The interlayer product is a eutectic organization of NiAl and Al-rich 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 Joining MICROSTRUCTURE formationmechanism Ni-Al-Ti interlayer
原文传递
酸雨的形成机制·危害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海军 宋存义 《农业灾害研究》 2012年第5期20-22,共3页
通过确定酸雨的涵义,在分析工业化时期酸雨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介绍不同地区酸雨的控制目标。指出酸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严重危害,提出不断完善环境法规建设,加强环保执法力度;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质量;加快二氧化硫治理技术研究,... 通过确定酸雨的涵义,在分析工业化时期酸雨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介绍不同地区酸雨的控制目标。指出酸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严重危害,提出不断完善环境法规建设,加强环保执法力度;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质量;加快二氧化硫治理技术研究,加速设备的国产化进程等治理酸雨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形成机制 危害 治理措施
下载PDF
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义常 徐怀民 +3 位作者 郭睿 江同文 孙廷彬 李峰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72-79,共8页
为厘清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及三次采油的方向,利用岩心扫描电镜、铸体薄片、CT扫描及压汞测试等方法,在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微观非均质级次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微观刻蚀薄片水驱油实验和真实岩心水驱油CT扫描研究油水运... 为厘清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及三次采油的方向,利用岩心扫描电镜、铸体薄片、CT扫描及压汞测试等方法,在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微观非均质级次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微观刻蚀薄片水驱油实验和真实岩心水驱油CT扫描研究油水运动状态及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微观非均质性从级次上分为单一孔喉级、局部孔喉组合级与岩心孔喉连通级。油田生产压差形成的动力与毛细管力、黏滞力构成的阻力,以及注入水沿着孔喉中央的驱替速度与沿着孔喉表面的剥离速度的相对大小控制了油水的运动。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为单一孔喉的孔内贯穿作用、润湿捕集作用、角隅滞留作用,局部孔喉组合的旁超作用、指进作用,以及岩心内部的窜流作用。指进作用造成的斑块状剩余油及窜流作用形成的连片富集型剩余油是研究区后期挖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砂岩 微观非均质级次 油水驱替实验 微观剩余油 形成机理
下载PDF
渤中凹陷莫霍面特征及盆地形成机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廷海 李思田 +4 位作者 高坤顺 郭铁恩 彭刚 杨波 任志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5期302-304,共3页
横切渤中凹陷的长电缆地震剖面长约100km,记录时间达14s,探测深度超过莫霍面深达地幔。长电缆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渤中凹陷莫霍面起伏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渤中凹陷古近纪及新近纪的快速沉降主要是在深部地幔物质上涌及板块之间的相互作... 横切渤中凹陷的长电缆地震剖面长约100km,记录时间达14s,探测深度超过莫霍面深达地幔。长电缆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渤中凹陷莫霍面起伏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渤中凹陷古近纪及新近纪的快速沉降主要是在深部地幔物质上涌及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双重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渤海湾盆地整体上表现出以裂陷作用为主、拉分作用为辅的联合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电缆地震 莫霍面特征 渤中凹陷 渤海湾盆地 形成机制
下载PDF
热型连铸单晶金属的断口形貌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兴霞 崔国明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6,共4页
采用自制的热型连铸设备制备了直径为12 mm的单晶铜、单晶铝和单晶锌试样。采用SHIMADZU(岛津)AG-I250kN精密万能试验机拉伸试样;用XRD和SEM研究了单晶体的优先生长方向和拉伸试样断口的形貌及其形成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单晶铜和单晶铝... 采用自制的热型连铸设备制备了直径为12 mm的单晶铜、单晶铝和单晶锌试样。采用SHIMADZU(岛津)AG-I250kN精密万能试验机拉伸试样;用XRD和SEM研究了单晶体的优先生长方向和拉伸试样断口的形貌及其形成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单晶铜和单晶铝试样拉伸过程中发生了各向均匀的缩颈现象,试样拉断后断口呈双锥状,有明显的韧窝。但是单晶锌在拉伸过程中仅发生单向收缩,没有缩颈现象,其断口呈现典型的解理脆性开裂特征,解理面是(1012)晶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型连铸 单晶合金 断口形貌 形成机理
下载PDF
桂林市秋季PM_(2.5)组分特征及高浓度硫酸根形成机制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文建辉 陈筱佳 +1 位作者 宋韶华 程金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76-2682,共7页
为了揭示桂林市大气中PM_(2.5)组分特征,本研究于2015年秋季在桂林5个环境受体点采集了PM_(2.5)样品,分析了PM_(2.5)质量浓度及多种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含量,并运用富集因子法、比值法等分别研究了PM_(2.5)... 为了揭示桂林市大气中PM_(2.5)组分特征,本研究于2015年秋季在桂林5个环境受体点采集了PM_(2.5)样品,分析了PM_(2.5)质量浓度及多种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含量,并运用富集因子法、比值法等分别研究了PM_(2.5)中元素富集程度、颗粒物来源等情况,并探讨了PM_(2.5)中高硫酸盐(SO_4^(2-))的污染成因.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桂林市PM_(2.5)的浓度为(57.0±35.8)μg·m-3,PM_(2.5)中以水溶性离子(56.7%)和有机物OM(22.6%)污染最为突出,其次是元素(7.2%)和EC(6.3%).PM_(2.5)中Se、Pb、As、Zn、V、Cu严重富集,表明燃煤源排放对桂林市大气中元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NO_3^-]/[SO_4^(2-)]比值小于1,也进一步证明了固定燃烧源的主导作用.SO_4^(2-)/PM_(2.5)的比值为41%,高于国内其他城市报道值;而SOR均值0.51远高于一次排放源特征值(0.1),表明除本地和区域传输的一次SO_4^(2-)排放外,SO_4^(2-)主要来自SO_2的二次转化.因此,桂林市在控制本地燃煤源排放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区域污染传输对PM_(2.5)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PM2 5 组分特征 高浓度硫酸根 形成机制
下载PDF
川西拗陷东西向弧形构造带与基底断坡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泰然 刘殊 张虹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7-267,共11页
川西拗陷中段发育3~5个近东西走向的弧形构造,纵向上发育多个大中型气藏的孝新合构造带为其中之一,研究其形成机理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连片三维地震资料编制构造图,采用三维可视化逆光照射方法描述其构造体系,依据基底特征、... 川西拗陷中段发育3~5个近东西走向的弧形构造,纵向上发育多个大中型气藏的孝新合构造带为其中之一,研究其形成机理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连片三维地震资料编制构造图,采用三维可视化逆光照射方法描述其构造体系,依据基底特征、构造应力方向,分析不同构造体系形成时期及机理。其构造特征为:震旦系基底发育大型的龙泉山古隆起,古隆起北侧发育2~3个近东西向的断坡,拗陷内的近东西向弧形构造均位于基底断坡上方,且与秦岭造山带平行。印支期龙门山北段隆起形成NW-SE、N-S向挤压应力,燕山期大巴山-米仓山形成N-S向挤压应力,龙泉山古隆起以及北侧的断坡形成阻挡,由此形成多组系近东西向弧形构造,该构造体系在喜马拉雅期继承性发展和被改造。基底古隆起及其北侧的断坡控制了上覆地层的构造运动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古隆起 断坡 孝新合构造带 形成机理 川西拗陷
下载PDF
Effects of Joining Conditions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_f/Al Composites and TiAl Alloy Combustion Synthesis Joints
18
作者 Guang-Jie Feng Zhuo-Ran Li +1 位作者 Rui-Hua Liu Shi-Cheng Feng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05-413,共9页
Cf/Al composites and TiAl alloy were joined by combustion synthesis in different joining conditions. Effects of additive Cu, joining temperature and holding time on joint microstructure and shear strength were charact... Cf/Al composites and TiAl alloy were joined by combustion synthesis in different joining conditions. Effects of additive Cu, joining temperature and holding time on joint microstructure and shear strength were characterized by employing DTA, SEM, EDS, XRD and shear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ve Cu in the Ti-Al-C interlayer c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wing to the emergence of Al--Cu eutectic liquid. Reaction degree of the interlayer was influenced by joining temperature and holding time. Due to the barrier action of formed TiAl3 layer, reaction rate of Ti and Al was determined by the atoms diffusion. The reaction between Ti and AI was more sensitive to the joining temperature rather the holding time. The joints shear strength was influenced by joining condition directly. The maximum shear strength of CS joints was 25.89 MPa at 600 ℃ for 30 rain under 5 MPa. Interfac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CS joint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phase diag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 composite TiAl alloy Combustion synthesis Interface microstructure formationmechanism
原文传递
济阳坳陷新生代盆地结构差异性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奎华 薛雁 +2 位作者 吴智平 聂文龙 胡加山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1-575,共15页
通过断层活动性分析、典型测线平衡剖面恢复、伸展率统计等方法,对济阳坳陷新生代盆地结构的静态特征和演化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凹陷内部结构差异、不同凹陷间结构差异、区域结构差异3个层次上对济阳坳陷盆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 通过断层活动性分析、典型测线平衡剖面恢复、伸展率统计等方法,对济阳坳陷新生代盆地结构的静态特征和演化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凹陷内部结构差异、不同凹陷间结构差异、区域结构差异3个层次上对济阳坳陷盆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凹陷内部及不同凹陷间结构的差异主要受控于北西向控盆断裂以及不同演化阶段控盆断裂体系的发育,而区域结构差异主要受控于板块俯冲方式转变下的郯庐断裂带由左旋走滑到右旋走滑的转型以及深部地幔物质由上涌到下沉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结构 构造带 演化过程 差异性 成因机制
下载PDF
镀锡银钎料扩散过渡区的物相和形成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星星 谭群燕 +2 位作者 薛鹏 唐明奇 龙伟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6-69,共4页
采用温度梯度法对镀锡银钎料进行热扩散处理,形成了扩散过渡区。为了揭示镀锡银钎料扩散过渡区的形成机制和主要物相的形成过程,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扩散过渡区的显微组织、Sn元素... 采用温度梯度法对镀锡银钎料进行热扩散处理,形成了扩散过渡区。为了揭示镀锡银钎料扩散过渡区的形成机制和主要物相的形成过程,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扩散过渡区的显微组织、Sn元素的面扫描分布、物相组成及形貌进行分析。研究表明,Sn元素在镀锡银钎料中分布均匀、无偏析,在扩散过渡区主要以棒状Ag_3Sn相和块状Cu_3Sn相存在。随着热扩散温度升高,Ag_3Sn相和Cu_3Sn相的相对衍射强度逐渐增大。Ag_3Sn相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Ag_3Sn颗粒相弥散分布、Ag_3Sn颗粒相互相接触合并、生成大块棒状化合物相。Cu_3Sn相主要是锡晶须生长冲破镀层的氧化膜,在张应力和压应力协同作用下形成。镀锡银钎料扩散过渡区的形成机制为"钎接、互扩散、亚稳态、合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锡银钎料 扩散过渡区 温度梯度 物相 形成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