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式理性的误读、缺失与缺陷——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被引量:22
1
作者 汪海燕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形式理性关注法的周延性和法的权威性,它是法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我国刑事诉讼法缺失形式理性的基本要素,既没有体现法的周延性,也缺乏法的和谐性,更缺少法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我国实现法治的过程中,要清醒认识到法的形式化缺... 形式理性关注法的周延性和法的权威性,它是法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我国刑事诉讼法缺失形式理性的基本要素,既没有体现法的周延性,也缺乏法的和谐性,更缺少法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我国实现法治的过程中,要清醒认识到法的形式化缺陷,但当前没有必要刻意地强调这种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理性 刑事诉讼 周延性 权威性 缺陷
原文传递
治安防控体系演化的组织机制——基于“打防并举”到“管理服务”变迁历程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汪广龙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8-140,174,共14页
为了理解中国治安防控从"打防并举"到"打防管控一体化"再到"管理服务"的演化,本文构建了"组织权威分配-组织机制"的分析框架;结合对A省的案例研究,发现治安防控的信息不对称与资源依赖决定了... 为了理解中国治安防控从"打防并举"到"打防管控一体化"再到"管理服务"的演化,本文构建了"组织权威分配-组织机制"的分析框架;结合对A省的案例研究,发现治安防控的信息不对称与资源依赖决定了组织实质权威的分散状态,而要进行自上而下的"综合治理"则需要组织正式权威的相对集中。围绕这个内生矛盾的组织职能异化和组织重构成为理解"综治"演化和困境的基本线索。通过防控体系的立体化、信息化建设改善实质权威分配,是应对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内生困境和诸多实践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超越现有以"治安问题-公共政策回应"和"国家防控-治理结构设计"为核心的解释思路,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治安防控体系演化逻辑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安防控 综合治理 防控体系 正式权威 实质权威
原文传递
国家项目地方实践的差异性表达及成因分析——基于西部和中部两村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谢小芹 简小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42,共15页
经验呈现出村庄治理性条件与基础性条件是影响项目绩效的关键。本文尝试提出二对分析概念即"公共治理"和"私人治理"、"利诱型基础"和"排斥型基础"试图对项目问题做深入分析。建立通过对个案方... 经验呈现出村庄治理性条件与基础性条件是影响项目绩效的关键。本文尝试提出二对分析概念即"公共治理"和"私人治理"、"利诱型基础"和"排斥型基础"试图对项目问题做深入分析。建立通过对个案方法及其比较研究基础上的研究,可以明晰项目地方实践的不同表达及其成因的复杂性。项目绩效的发挥不仅需要村民的参与,而且也需要以公共性为目的的村庄治理;同时,社会基础条件和治理样态也会相互影响。拥有良好组织能力的"利诱型基础"的社区条件和"公权公用"的治理性基础是项目效度的关键,而"排斥型基础"的社区条件以及"公权公用"的"私人治理"就成为项目限度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 国家动员 地方实践 意外后果
下载PDF
环保垂直管理改革的组织逻辑与治理效应
4
作者 陈启博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8,共15页
环保垂改作为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开启了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由属地管理转向省内垂直管理。基于控制权理论构建环保垂改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2013—2021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环保垂改的治理效应及其影响机... 环保垂改作为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开启了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由属地管理转向省内垂直管理。基于控制权理论构建环保垂改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2013—2021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环保垂改的治理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环保垂改使市级和县级环保部门的控制权在组织层面发生了转移,为环保部门内部的上下级垂直管理赋予了实质性权威,从而提高了基层环境执法力度,降低了地区污染物排放;动态效应分析表明,环保垂改产生的污染减排作用具有较好的持续性;进一步分析表明,环保垂改对财政压力和官员关联促进污染物排放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并对边界污染的治理效应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与环保部门间以及上下级环保部门间如何有效分工与协作、保障环境治理长治久安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理体制 垂直管理 治理效应 控制权分配 实质性权威 形式性权威 环境治理
下载PDF
论教师的形式权威和实际权威——彼得斯分析教育哲学观 被引量:4
5
作者 朱镜人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年第4期53-59,共7页
彼得斯认为,权威与遵守规则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专业知识、技术和"领袖魅力"也是形成权威的重要因素,知识领域中权威的正当性需要得到证明,外行不适合放在知识领域中的权威位置,权威不同于权力,权威分形式权威和实际权威两种类... 彼得斯认为,权威与遵守规则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专业知识、技术和"领袖魅力"也是形成权威的重要因素,知识领域中权威的正当性需要得到证明,外行不适合放在知识领域中的权威位置,权威不同于权力,权威分形式权威和实际权威两种类型。这给我们如下启示:教师不能仅仅依靠形式权威,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实际权威,学识和人品是形成教师实际权威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当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专家并通晓教学方法,教师的权威不能依靠外在的强制手段,权威的"暂时性"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 形式权威 实际权威 教师的权威
下载PDF
形式权威、投资阻塞与企业自生能力 被引量:5
6
作者 皮建才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4-71,共8页
本文从形式权威的视角分析了政府的控制权和经理主动权之间的权衡、政府的关系专用投资与经理的关系专用投资之间的投资阻塞。与政策性负担造成国有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的传统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是各方努力及关系专用投资的投资阻塞问题造... 本文从形式权威的视角分析了政府的控制权和经理主动权之间的权衡、政府的关系专用投资与经理的关系专用投资之间的投资阻塞。与政策性负担造成国有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的传统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是各方努力及关系专用投资的投资阻塞问题造成了国有企业没有自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权威 投资阻塞 自生能力
原文传递
和谐社会视野下权威新内涵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1-34,共4页
权威的存在是有组织的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与发展延续的必然。和谐社会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任务目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权威应具有时代赋予的新内涵。通过对不同学科中权威内涵的分析,对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权威新内涵进行探究,指出以和谐性... 权威的存在是有组织的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与发展延续的必然。和谐社会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任务目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权威应具有时代赋予的新内涵。通过对不同学科中权威内涵的分析,对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权威新内涵进行探究,指出以和谐性服从为基础,形式权威与实质权威兼具的个人权威才契合和谐社会发展理念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 形式权威 实质权威 和谐性服从
下载PDF
论教学过程中认知和情感的统一 被引量:1
8
作者 汤桂仙 《昆明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93-96,共4页
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认知轻情感的现象仍较严重。哲学的发展轨迹和趋势体现着认知和情感统一的呼声;幸福感的两种核心成分即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一段人生经历,因此应该体现幸福感,即要求认知与情感在这... 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认知轻情感的现象仍较严重。哲学的发展轨迹和趋势体现着认知和情感统一的呼声;幸福感的两种核心成分即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一段人生经历,因此应该体现幸福感,即要求认知与情感在这一过程中统一。由于诸多原因,这一理想目标要求我们的社会系统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情感 教师霸权 形式权威 实质权威
下载PDF
论教师权威性的时代内涵——基于后现代主义主体间性教育观的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家华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63-67,共5页
受信息化时代开放性特征及现代社会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当前教师权威性的时代内涵发生了变化:在形成教师权威性的制度性因素和个人素质性因素中,现代教师权威性的确立更多地依赖教师个人学识、能力、魅力等个人素质性因素,特别是教师... 受信息化时代开放性特征及现代社会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当前教师权威性的时代内涵发生了变化:在形成教师权威性的制度性因素和个人素质性因素中,现代教师权威性的确立更多地依赖教师个人学识、能力、魅力等个人素质性因素,特别是教师是否有能力营造一个良好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是直接关涉到教师能否确立权威性的关键。教师权威性的这种新的时代内涵,有着深刻的哲学认识论基础,那就是基于后现代主义的主体间性理论及其教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 形式权威 实质权威 师生关系 主体间性
下载PDF
形式正义的制约因素简析
10
作者 李寿初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77,共5页
制度的形式正义是指制度平等地适用于制度所辖的一切成员。在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中制度的形式正义为人们提供了稳定的利益预期。制度的形式正义受制于多种因素,但主要有赖于制度的形式理性和社会权威。制度是由不同要素构成... 制度的形式正义是指制度平等地适用于制度所辖的一切成员。在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中制度的形式正义为人们提供了稳定的利益预期。制度的形式正义受制于多种因素,但主要有赖于制度的形式理性和社会权威。制度是由不同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制度的基本单位和核心内容是规范,制度的形式理性主要是规范的形式理性。社会权威是制度实现形式正义的必要条件。制度相对稳定和非选择性执行是保持制度权威的基本途径。制度相对稳定是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也是制度本身的特性。制度一般由第三方实施,近代社会以来第三方通过民主法治有意束缚自己手脚,将自己置于分权制衡的制度环境中以取得社会大众的信任。这种对第三方不利的制度设置正是实现形式正义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规范 形式正义 形式理性 制度权威
原文传递
价值如何进入法治:形式法治理论的失败 被引量:17
11
作者 金韬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6-153,共18页
形式法治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合法性"是法治的最基本特质,对法治进行定义无需诉求于实质价值,特别是无需诉求于道德化的实质价值。形式法治理论告诉了我们法治的结构层次如何,却忽略了法治是一个动态的主题。形式法治理论无法... 形式法治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合法性"是法治的最基本特质,对法治进行定义无需诉求于实质价值,特别是无需诉求于道德化的实质价值。形式法治理论告诉了我们法治的结构层次如何,却忽略了法治是一个动态的主题。形式法治理论无法解释法治的"实践特征"与"治理特征"。形式法治理论是一个失败的理论,它既不能理解法治是一种权威的道德理念,也不能理解法律的主张如何在实践推理中成为一种权威性理由。实质法治理论面临着实质价值分歧的难题。薄的实质法治理论既能够包容价值分歧,又不会陷入怀疑主义或相对主义的泥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法治理论 形式法治理论 法律权威
原文传递
中观层面的社会权威理论——对科尔曼权威理论的阐释与借鉴
12
作者 刘青 刘刚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18-124,共7页
科尔曼是社会学中层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形成了中观层面的社会权威理论。社会权威理论是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各类权威现象作为社会权威现象来解释的理论,也是以解释宏观层面的权威系统为主要任务的社会学理论。该理论是科尔曼将... 科尔曼是社会学中层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形成了中观层面的社会权威理论。社会权威理论是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各类权威现象作为社会权威现象来解释的理论,也是以解释宏观层面的权威系统为主要任务的社会学理论。该理论是科尔曼将权威系统统一于整个社会行为系统,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以权利交换为核心,围绕社会权威从微观到宏观、宏观到微观的转变而建构的理论,具有辩证性、理性化和普适性的特征。运用这一理论来分析当前中国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中的权威现象,可以形成用以解释个人水平之上的正式权威系统、日常权威系统和网络权威系统等具有本土化特点的社会权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层理论 社会权威理论 正式权威系统 日常权威系统 网络权威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