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移植急性排斥大鼠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相关调节因子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袁树珍 许云鹏 +5 位作者 隋晓露 顾凤娟 张艾莎 张燕子 谢婷妃 陈继红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5-301,共7页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大鼠外周血中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阳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Treg细胞)水平及其T盒转录因子TBX1(TBX1)和肌细胞特异性增强因子2D(MEF2D)表达变化,结合肾功能、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大鼠外周血中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阳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Treg细胞)水平及其T盒转录因子TBX1(TBX1)和肌细胞特异性增强因子2D(MEF2D)表达变化,结合肾功能、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及肾组织病理变化,探讨其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分为急性排斥组(急排组)和非急性排斥(非急排)组。测定两组大鼠肾功能(尿素氮和血肌酐);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10和IFN-γ;HE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应用流式细胞术分选测定CD4^+CD25^+ Treg细胞;实时定量PCR测定CD4^+CD25^+ Treg细胞的Foxp3、TBX1和MEF2D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测定CD4^+CD25^+ Treg细胞Foxp3、TBX1和MEF2D蛋白表达。结果与非急排组相比,急排组尿素氮和血肌酐均升高,IL-10下降,IFN-γ升高(均P<0.05)。急排组肾组织病理出现肾小球肥大和系膜细胞显著增生,毛细血管增生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肾间质明显水肿和肾小管坏死,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与非急排组相比,急排组外周血CD4^+CD25^+ Treg细胞比例降低(4.50%±0.50%比5.74%±1.96%,P<0.05),CD4^+CD25^+ Treg细胞Foxp3、MEF2D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1),TBX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0.01)。结论肾移植急性排斥大鼠免疫耐受细胞CD4^+CD25^+ Treg细胞减少,Foxp3、MEF2D、IL-10表达降低,TBX1、IFN-γ表达增强,共同促进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加重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排斥 T淋巴细胞 叉头转录因子类 T-盒域蛋白质类 MEF2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Polo-like kinase 1,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5
2
作者 Wei Chuen Mok Shanthi Wasser +1 位作者 Theresa Tan Seng Gee Lim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7期3527-3536,共10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olo-like kinase 1 (PLK1)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PLK1 gene expression was evaluated in HCC tissue and HCC cell lines. Gene knockdown ...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olo-like kinase 1 (PLK1)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PLK1 gene expression was evaluated in HCC tissue and HCC cell lines. Gene knockdown with short-interfering RNA (siRNA) was used to study PLK1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using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and cell proliferation using 3-(4,5-dim 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 ophenyl)-2H-tetrazolium (MTS) and bromodeoxyuridine (BrdU) assays. Apoptosi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UTP nick end label- ing (TUNEL) assay, and caspase-inhibition assay. Huh-7 cells were transplanted into nude mice and co-cultured with PLK1 siRNA or control siRNA, and tumor progres- sion was compared with controls. RESULTS: RT-PCR showed that PLK1 was overexpre- ssed 12-fold in tumor samples compared with controls, and also was overexpressed in Huh-7 cells, siRNA against PLK1 showed a reduction in PLK1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up to 96% in Huh-7 cells, and a reduction in cell proliferation by 68% and 92% in MTS and BrdU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3-fold increase in apoptosis events, and TUNEL staining and caspase-3 assays suggested that this was caspase-independent. The pan-caspase inhibitor Z-VAD-FMK was unable to rescue the apoptotic cells. Immnofluorescence co-localized endonuclease-G to fragmented chromosomes, implicating it in apoptosis. Huh-7 cells transplanted subcutaneously into nude mice showed tumor regression in siPLKl-treated mice, but not in controls. CONCLUSION: Knockdown of PLK1 overexpression in HCC was shown to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leading to apoptosis through the endonuclease-G path- 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Polo-like kinase 1 APOPTOSIS Endonu-clease G forkhead box transcription factors Nude mice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持留菌通过上调叉头盒转录因子1信号通路诱发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3
作者 王川 王蕾蕾 +2 位作者 李璇 金力坚 曹正国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2-680,共9页
目的探索牙龈卟啉单胞菌(Pg)持留菌(Ps)对巨噬细胞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g(ATCC 33277)悬浮培养和生物膜培养至对数末期(72 h)后,不使用药物处理以及使用高浓度甲硝唑(100 mg/L)和(或)阿莫西林(100 mg/L)处理不同时间... 目的探索牙龈卟啉单胞菌(Pg)持留菌(Ps)对巨噬细胞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g(ATCC 33277)悬浮培养和生物膜培养至对数末期(72 h)后,不使用药物处理以及使用高浓度甲硝唑(100 mg/L)和(或)阿莫西林(100 mg/L)处理不同时间,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甲硝唑组、阿莫西林组、甲硝唑+阿莫西林组,采用血平板计数法检测持留菌生成数量,细菌活死染色检测Ps的生存状态;不使药物处理以及使用Pg和甲硝唑处理的PgPs(M-PgPs)刺激巨噬细胞,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不经任何处理)、Pg组、M-PgPs组;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细菌进入细胞内部的情况;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内炎症相关指标的表达情况;通过RT-qPCR检测巨噬细胞叉头盒转录因子1(FOXO1)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利用共聚焦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测FOXO1在巨噬细胞内的分布情况。使用FOXO1抑制剂(Fi)和激活剂(Fa)处理巨噬细胞后,用Pg和M-PgPs刺激巨噬细胞,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不经任何处理)、Pg组、M-PgPs组、Fi组、Fi+Pg组、Fi+M-PgPs组、Fa组、Fa+Pg组和Fa+M-PgPs组,通过RT-qPCR和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内炎症相关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悬浮培养和生物膜中的Pg经过高浓度的甲硝唑和(或)阿莫西林处理后,均无法被完全杀灭,且存活的Ps可重新生长形成菌落;Pg和M-PgPs均可进入巨噬细胞内部且巨噬细胞中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表达量[Pg组分别为(2392±188)、(162±29)、(5558±661)、(789±155)μg/L;M-PgPs组分别为(2415±420)、(155±3)、(5732±782)、(821±176)μg/L]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485±140)、(21±9)、(2332±87)、(77±7)μg/L](均P<0.01)。同时,Pg和M-PgPs均可促进巨噬细胞内FOXO1入核,巨噬细胞内FOXO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FOXO1、BCL6和KLF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紫单胞菌 叉头转录因子类 持留菌 巨噬细胞 免疫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叉头框蛋白Q1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杨 徐敏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1-354,共4页
叉头框蛋白Q1(FoxQ1)是一种转录因子蛋白质,具有调节细胞分化等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FoxQ1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明显相关。本文系统介绍了FoxQ1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FOXQ1有... 叉头框蛋白Q1(FoxQ1)是一种转录因子蛋白质,具有调节细胞分化等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FoxQ1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明显相关。本文系统介绍了FoxQ1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FOXQ1有可能成为消化系统肿瘤治疗的新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框蛋白Q1 转录因子 消化系统肿瘤
原文传递
Notch1信号调控调节性T细胞在川崎病中的作用
5
作者 郭育鑫 杨莉 +5 位作者 王国兵 温鹏强 齐中香 徐明国 刘琮 李成荣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49-656,I0002,共9页
目的探讨Notch1信号对川崎病患儿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及在血管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2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急性期及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后取样送检,对照组为32名同年龄健康儿童。采... 目的探讨Notch1信号对川崎病患儿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及在血管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2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急性期及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后取样送检,对照组为32名同年龄健康儿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静脉血CD4^(+)CD25hiFoxp3^(+)Treg数量及叉头螺旋翼状转录因子(Foxp3)、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Notch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定量PCR技术鉴定CD4^(+)T细胞Foxp3基因启动子组蛋白H4乙酰化(H4Ac)及Notch1受体胞内结合域1(NICD1)、重组信号结合蛋白J(RBP-J)、p300结合水平;荧光定量PCR分析早老素1(PSEN1)、主导控制样蛋白1(MAML1)、RBP-J和Foxp3 mRNA表达;ELISA检测血浆中IL-10、TGF-β蛋白浓度。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期川崎病患儿CD4^(+)CD25hiFoxp3^(+)Treg比例显著降低[(4.3±1.5)%和(7.9±2.9)%;t=6.41,P<0.001],分化及功能相关分子(Foxp3、CTLA4、GITR)表达水平和血浆IL-10、TGF-β蛋白浓度明显下降(t=6.87,P<0.001;t=4.26,P<0.001;t=7.88,P<0.001;t=8.42,P<0.001;t=13.01,P<0.001),其中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组(CAL)前述6项指标低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t=5.83,P<0.001;t=3.83,P<0.001;t=3.28,P=0.002;t=5.05,P<0.001;t=5.96,P<0.001;t=5.17,P<0.001],治疗后显著上调[t=7.13,P<0.001;t=6.10,P<0.001;t=4.31,P<0.001;t=6.55,P<0.001;t=7.40,P<0.001;t=7.84,P<0.001]。②急性期川崎病患儿Foxp3基因启动子H4Ac修饰及NICD1、p300结合水平明显低于同年龄对照组(t=10.25,P<0.001;t=6.93,P<0.001;t=6.75,P<0.001),其中CAL组Foxp3基因启动子H4Ac及NICD1、p300结合水平低于NCAL组(t=6.08,P<0.001;t=2.66,P=0.011;t=6.02,P<0.001),治疗后明显上调(t=7.72,P<0.001;t=4.16,P<0.001;t=5.76,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oxp3基因启动子H4Ac与其mRNA水平呈正相关(r=0.47,P<0.001)。各组间Foxp3/RBP-J结合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受体 Notch1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叉头转录因子类
原文传递
PI3K/AKT/FOXO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郑培佩 肖健 吴艳青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8-594,共7页
糖尿病作为一种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造成脑组织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目前,糖尿病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机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叉头... 糖尿病作为一种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造成脑组织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目前,糖尿病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机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叉头样转录因子(PI3K/AKT/FOXO)通路是自噬的重要上游调控机制。本文概述了PI3K/AKT/FOXO信号通路可调控Gs,Bnip3和Spk2等基因的表达;GS可以通过调控Gln-mTORC1通路,从而激活自噬;BNIP3促进LC3表达,上调自噬水平;此外,AMPK-FOXO3a-mTORC1也是自噬的重要上游调控机制。以上研究提示,FOXO3a可能是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ACD)治疗的重要靶点。通过本综述为临床上治疗DACD及其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依据和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自噬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叉头样转录因子
下载PDF
黄芪莪术药对调控Akt/FoxO3a信号通路对胃癌前病变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柳向 何凡应 李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3期1767-1772,1777,共7页
目的 基于蛋白激酶B(Akt)/叉头状转录因子O亚族3(FoxO3a)通路探究黄芪-莪术药对逆转胃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 取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择12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甲基硝基亚硝胍(MNNG)复合造模法建立胃癌前病变模型。将造模成功... 目的 基于蛋白激酶B(Akt)/叉头状转录因子O亚族3(FoxO3a)通路探究黄芪-莪术药对逆转胃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 取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择12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甲基硝基亚硝胍(MNNG)复合造模法建立胃癌前病变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莪术组、叶酸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黄芪-莪术组给予黄芪-莪术水煎浓缩液3.6 g/kg灌胃,叶酸组给予叶酸1.8 mg/kg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10周。观察大鼠日常生活情况、体重、精神状态,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RT-PCR法检测胃组织中Akt1、FoxO3a、Beclin1、LC3-Ⅱ、p62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中Akt1、FoxO3a、LC3-Ⅰ/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食量、活力下降,精神变差;胃黏膜见腺体增大,腺体间细胞增生,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胃组织中Akt1、p62 mRNA相对表达量和Akt1、LC3-Ⅰ/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Beclin1、FoxO3a、LC3-ⅡmRNA相对表达量和FoxO3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莪术组和叶酸组大鼠精神、食量及活力均有好转;胃黏膜腺体细胞排列较为整齐紧密,未见出血、炎症细胞浸润;胃组织中Akt1、p62 mRNA相对表达量和Akt1、LC3-Ⅰ/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Beclin1、FoxO3a、LC3-ⅡmRNA相对表达量和FoxO3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黄芪-莪术药对可一定程度逆转大鼠胃癌前病变,其可能是通过影响Akt/FoxO3a信号通路,激活增强体内自噬系统从而清除胃癌前病变细胞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黄芪-莪术 蛋白激酶B 叉头状转录因子O亚族3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