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森林脑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22
1
作者 韩雪玲 李莉莉 +2 位作者 史娟玲 范巧宁 何蓓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48-153,共6页
目的:调查了解我国森林脑炎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方法:借助解放军医学图书馆资源,输入"森林脑炎"、"自然疫源性疾病"、"蜱传疾病"、"鼠源疾病"、"全国各省(市、区)"等关键词进... 目的:调查了解我国森林脑炎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方法:借助解放军医学图书馆资源,输入"森林脑炎"、"自然疫源性疾病"、"蜱传疾病"、"鼠源疾病"、"全国各省(市、区)"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文献资料按照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学分类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森林脑炎是由携带森林脑炎病毒的硬蜱叮咬所致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且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结论:做好森林脑炎的防治工作,应加强野外防蜱、灭蜱,以降低蜱暴露概率,并且对森林工作人员定期接种森林脑炎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脑炎 临床流行病学 森林脑炎病毒
下载PDF
5种重要虫媒病毒液相蛋白芯片多重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石莹 田绿波 +3 位作者 樊学军 陈肖潇 常晓松 杨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3604-3607,共4页
目的建立森林脑炎、乙型脑炎、登革热、基孔肯雅和刚果-克里米亚出血热5种虫媒病毒的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为虫媒病毒的筛查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将病毒抗原包被微球,采用间接法原理,利用病毒抗体和阳性血清建立并优化5种虫媒病毒... 目的建立森林脑炎、乙型脑炎、登革热、基孔肯雅和刚果-克里米亚出血热5种虫媒病毒的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为虫媒病毒的筛查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将病毒抗原包被微球,采用间接法原理,利用病毒抗体和阳性血清建立并优化5种虫媒病毒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评价液相蛋白芯片方法的敏感性、准确性。结果以病毒抗体和阳性血清建立的5种虫媒病毒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病毒抗体及生物素标记二抗的孵育时间均为1 h,生物素标记羊抗兔/鼠/人Ig G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能对5种虫媒病毒进行准确检测。该方法具有高通量、快速、敏感、特异等特点。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5种虫媒病毒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可用于这5种虫媒病毒的同时筛查检测,适用于国境口岸对虫媒病毒进行筛查检测,能提高检测的效率,满足口岸检疫中快速检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脑炎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 登革热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 刚果-克里米亚出血热病毒 液相蛋白芯片 检测
原文传递
延边地区森林脑炎流行及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宁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198-200,F0004,共4页
目的通过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12—2018年登记明确森林脑炎诊断的患者209例,记录患者流行病学、转归、治疗情况,判断患者近年流行病学特征及人群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12—2018年登记明确森林脑炎诊断患者并上报的病例209... 目的通过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12—2018年登记明确森林脑炎诊断的患者209例,记录患者流行病学、转归、治疗情况,判断患者近年流行病学特征及人群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12—2018年登记明确森林脑炎诊断患者并上报的病例209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发病时间、入院时病情程度、常规脑脊液检查情况、转归情况。使用Excel软件将各项数据制作成图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森林脑炎患者共209例,时间分布2012—2018年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布仍然以长白山脉、林区为主;分布民族以汉族为主,其次为朝鲜族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77∶1;年龄分布以>40~60岁多见,患者以轻症居多,死亡、未愈、自动出院均集中在重症患者。脑脊液异常占77.1%,但仍有相当比例患者初期脑脊液未见异常,尤其是3.6%重症患者。结论森林脑炎发病率在延边地区逐年下降,尚缺乏有效诊断手段及特异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流行病学 森林脑炎病毒 自然疫源性疾病
下载PDF
森林脑炎病毒感染致视神经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佟艳秋 孙刚 +1 位作者 马慧蕾 张晓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2432-2433,共2页
目的:探讨森林脑炎病毒致视神经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导致眼部病变患者中存在视神经炎改变的27例患者进行观察,常规眼科视力、裂隙灯、眼底、视野、视觉电生理、荧光血管造影、免疫荧光血流测定等检查手段。结果:其27... 目的:探讨森林脑炎病毒致视神经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导致眼部病变患者中存在视神经炎改变的27例患者进行观察,常规眼科视力、裂隙灯、眼底、视野、视觉电生理、荧光血管造影、免疫荧光血流测定等检查手段。结果:其27例患者视力从原有的光感提高到0.5以上者22例,治愈好转率达81%。结论:森林脑炎病毒是大兴安岭林区特发性的急性传染病,可侵犯眼部的神经、肌肉而引发眼科各种神经、肌肉的病变,而对其患有视神经病变的患者除常有治疗方法外,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致视神经炎的患者,还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故能引起高度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脑炎病毒 感染 视神经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