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3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2
1
作者 李明东 胡稷杰 +3 位作者 黎早敏 陈剑飞 高星 刘键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3-658,共6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6年3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1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1例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A组),53例采用切开复位LCP内固定(B组),4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C组)。3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伤后至手术时间、骨折分型及合并内科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3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3组患者均获随访;其中A组随访时间为12~23个月,平均18.6个月;B组为12~25个月,平均19.0个月;C组为12~24个月,平均18.9个月。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B、C组(P<0.05);C组仅手术时间较B组缩短(P<0.05),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显著短于A、B组,A组短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11例(21.6%)、B组14例(26.4%)、C组2例(4.3%)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C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LCP内固定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三者相比,PFNA内固定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操作简便的优势,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能早期负重、缩短卧床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建议选择PFNA内固定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加压接骨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有限切开复位结合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 被引量:71
2
作者 魏世隽 蔡贤华 +3 位作者 刘曦明 江新 付强 钱胜龙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微创接骨术(minimallyinvasiveplateosteo—synthesis,MIPO)置入锁定加压接骨板(10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 目的探讨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微创接骨术(minimallyinvasiveplateosteo—synthesis,MIPO)置入锁定加压接骨板(10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1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l~68岁,平均42.3岁。骨折根据AO/OTA分型:43B型12例,43C型9例;开放性骨折2例(均为Gustilo—AndersonI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踝关节面,结合MIPO技术置入LCP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非负重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1例手术患者中19例术后获得12~24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应用Burwell—Chamley影像学评价标准判定骨折复位质量,关节面获得解剖复位17例,复位一般2例,以上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根据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7例,良lO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89%。结论有限切开复位结合LCP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能有效重建关节解剖关系,减少软组织剥离,固定牢靠,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牵引复位法 骨折固定术 锁定加压接骨板 PILON骨折
原文传递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60
3
作者 沈宁江 林坚平 +3 位作者 王广积 黎早敏 陈剑飞 林庆彪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解剖型锁定钛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527例老年股骨转...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解剖型锁定钛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52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DHS治疗182例,LCP治疗201例,PFNA治疗7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73例。结果DHS、LCP、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DHS、LCP、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卧床时间DHS、LCP组明显长于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DHS组明显低于LCP、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式,人工股骨头置换适用于75岁以上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并且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解剖型锁定钛板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59
4
作者 唐佩福 姚琦 +1 位作者 黄鹏 王岩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1期908-909,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3年6月~2005年5月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56例。按AO分类标准:A型20例,B型19例,C型17例。结果48例获得随访,平均11个月(8~21个月)。X线片...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3年6月~2005年5月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56例。按AO分类标准:A型20例,B型19例,C型17例。结果48例获得随访,平均11个月(8~21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等并发症。按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38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91.7%。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固定(BO)原则,内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锁定加压钢板 接骨术 胫骨 骨折
下载PDF
闭合复位静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56
5
作者 刘通林 林依贵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静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1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闭合复位静态...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静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1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闭合复位静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B组(MIPPO结合LCP),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膝关节、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低于B组,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P <0. 05);两组临床愈合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发生并发症14例(13. 46%),B组发生并发症4例(7. 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逐渐升高,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低于B组(P <0. 05);两组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逐渐升高,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相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闭合复位静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MIPPO结合LCP治疗均为胫骨远端骨折有效方法,两者临床效果相当,但各有优势和不足,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当地医疗条件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交锁髓内钉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 胫骨远端骨折 愈合时间
下载PDF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邓迎生 王秋根 +5 位作者 张秋林 纪方 蔡晓冰 唐昊 吴剑宏 汪方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掌侧LCP结合克氏针撬拨、植骨等技术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5例,比较研究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初... 目的初步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掌侧LCP结合克氏针撬拨、植骨等技术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5例,比较研究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9~24个月(平均17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获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20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结论对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掌侧L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复位丢失、减少结构性植骨、避免肌腱激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骨折 内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胫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复杂Pilon骨折 被引量:46
7
作者 詹玉林 夏荣刚 +3 位作者 陈旸 贾伟涛 张长青 曾炳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10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L"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对17例复杂Pilon骨折行骨折切开复位、胫骨远端"L"型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植骨术。结果术后15例切口一期愈合,2例出现2 mm的切口边...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L"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对17例复杂Pilon骨折行骨折切开复位、胫骨远端"L"型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植骨术。结果术后15例切口一期愈合,2例出现2 mm的切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本组随访8~18个月,平均15.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0周,平均16.3周。根据AOFAS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1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4.1%。结论胫骨远端"L"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复杂Pilon骨折疗效满意,但术前需要仔细判断病情并精心准备手术方案。高质量的X线片及骨折部位的CT三维重建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术中需要采取正确的骨折固定顺序,围手术期应给予减轻水肿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锁定钢板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46
8
作者 叶茂 郑勇 +2 位作者 刘艳西 彭爱明 柯剑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8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髓内钉...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8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踝关节功能、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P<0.01)。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踝关节 并发症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3
9
作者 黄海晶 庞贵根 +2 位作者 张铁良 张亚非 张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364-136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4月~2006年6月,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6—71岁,平均42.3岁。根据Neer分型,3...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4月~2006年6月,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6—71岁,平均42.3岁。根据Neer分型,3部分骨折15例,其中5例伴前脱位,6例伴有原发性骨质疏松;4部分骨折6例,其中3例伴肱骨头前脱位,2例伴后脱位。手术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将锁定钢板置于结节间沟后缘10mm,近端距肱骨大结节顶点下5mm的位置,复位后骨折断端如有骨质缺损,进行自体或异体骨植入,骨折远近端分别用锁定及非锁定螺钉固定。术后第3d肩关节适量被动活动,1周后开始主动活动,2周后加强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1例手术患者均获得10~14个月的随访,平均12.5个月,骨折12个月内全部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1例,良7例,可3例,全组优良率85%。[结论]锁定钢板的螺钉锁扣于接骨板上,能够提高对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及伴有骨质疏松患者的固定效果,做到骨折愈合与功能锻炼同步,但应注意对锁定接骨板的合理操作,尽量避免锁定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肱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锁定加压接骨板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43
10
作者 罗刚 倪卫东 +1 位作者 高仕长 宋昭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6-629,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2...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临床及影像学两方面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功能及并发症等进行评估。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10~22个月)。20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16周;无螺钉松动或断裂,无内固定失效发生。2例(10%)患者发生成角畸形愈合(<7°);6例(30%)患者出现轻微跛行;4例(20%)患者患侧踝关节活动度较对侧减少20°以上;3例(15%)患者未能恢复受伤前工作;1例(5%)患者发生晚期感染,经治疗后痊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3例,良4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结论: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 微创 内固定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3
11
作者 沙良宽 陈庆玉 +2 位作者 孙灵通 董斌 李利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3-687,共5页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3月,将符合选择标准的12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固定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和钢板组(采用掌侧锁定钢板...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3月,将符合选择标准的12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固定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和钢板组(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每组6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身体质量指数、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系统评定)及并发症发生率;摄腕关节X线片观察骨折复位质量,包括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及关节面台阶(根据Knirck等分级标准分级)。结果 钢板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外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外固定组共4例(6.5%)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钉道感染2例,桡神经感觉支神经炎2例;钢板组共5例(8.2%)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1例,腕管综合征2例,肌腱断裂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X线片示两组骨折均愈合,钢板组愈合时间显著长于外固定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尺偏角及桡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钢板组掌倾角大于外固定组(P〈0.05)。两组腕关节功能及关节面台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或掌侧锁定钢板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外固定治疗具有创伤较小、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轻、骨折愈合较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锁定钢板
原文传递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张殿英 傅中国 +1 位作者 王天兵 姜保国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0-343,共4页
目的对比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及AO普通T型板钉系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31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72例(73侧),采用Sarmiento改良... 目的对比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及AO普通T型板钉系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31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72例(73侧),采用Sarmiento改良的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CW评分)进行术后功能评分,并比较LCP(I^P组)及AO普通T型板钉系统(普通组)内固定术后两组腕关节的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6年,平均25.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GW评分LCP组平均1.98分,普通组平均1.43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患者满意度上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绝大部分复位失败的桡骨远端A型骨折、移位明显的B型骨折及C型骨折,应用AO普通T型板钉固定就可满足手术需要,而对于骨质疏松严重的粉碎性C型骨折,LCP的内固定效果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板钉固定 LCP
原文传递
微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掌指骨骨折 被引量:39
13
作者 从飞 张开放 +4 位作者 许玉本 欧学海 宋保平 冯东旭 付华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复杂性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对30例复杂性掌、指骨骨折应用微型LCP行复位内固定治疗,辅以早期功能锻炼及正确的康复指导。结果术后30例伤... 目的探讨微型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复杂性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对30例复杂性掌、指骨骨折应用微型LCP行复位内固定治疗,辅以早期功能锻炼及正确的康复指导。结果术后30例伤口全部I期愈合,石膏外固定时间为2—3周(平均2.1周)。术后随访5~8个月,平均7个月。1例掌骨骨折出现骨不连,经植骨内固定后愈合;余29例骨折全部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10周。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功能评定:优22例,良4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达86.7%。结论微型LCP内固定治疗复杂性掌指骨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手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 指骨 骨折固定术 锁定加压钢板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8
14
作者 吴超 谭伦 +1 位作者 罗晓中 林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3-637,共5页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中下段(距离胫距关节面4~11cm范围内)骨折的临床和放射学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2007年采用内侧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共65例,其中锁定钢板(钢...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中下段(距离胫距关节面4~11cm范围内)骨折的临床和放射学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2007年采用内侧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共65例,其中锁定钢板(钢板组)治疗37例、交锁髓内钉(髓内钉组)治疗28例;按AO分型:A型32例,B型12例,C型21例。[结果]对所有病人随访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5例患者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其中钢板组1例,髓内钉组4例。钢板组中1例和髓内钉组中2例患者伴发深部感染。钢板组中1例,髓内钉组中8例伴发骨折畸形愈合。钢板组中2例,髓内钉组中8例进行了2次手术。钢板组和髓内钉组功能评估,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是91.9%、71.4%,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是97.3%、78.6%。[结论]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都能成功的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但在髓内钉组中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和第2次手术发生率更高。选用锁定钢板能更好的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闭合复位 锁定钢板 交锁髓内钉
原文传递
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6
15
作者 赖少华 姚富华 +3 位作者 黄国财 兰向宇 练东林 彭昌文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6期709-712,共4页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使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定钢板组)25例,使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解剖钢板组)25例,...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使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定钢板组)25例,使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解剖钢板组)2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关节活动度、术后3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5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13.5±4.1)个月。手术时间(min):锁定钢板组为55.3±23.7,解剖钢板组为73.7±30.3,P〈0.05。术中出血量(ml):锁定钢板组为189.5±34.5,解剖钢板组为273.2±39.8,P〈0.05。术后住院时间(d):锁定钢板组为8.3±3.1,解剖钢板组为10.5±4.2,P〈0.05。术后骨折骨性愈合时间(d):锁定钢板组为97.2±23.8,解剖钢板组为119.5±34.5,P〈0.05。肩关节活动度:锁定钢板组优于解剖钢板组(P〈0.05)。术后3个月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23/25,解剖钢板组优良率为2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锁定钢板组无肱骨头缺血坏死,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解剖钢板组出现螺钉松动退钉1例,钢板断裂1例。结论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同时具有固定和加压作用,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骨折愈合快,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锁定加压钢板 老年人 肱骨外科颈骨折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外侧壁薄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33
16
作者 石永新 李富琴 +1 位作者 谭文甫 刘金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老年外侧壁薄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2年8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老年外侧壁薄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2年8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69例老年外侧壁薄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PFNA 36例(PFNA组),LCP 33例(LCP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及AO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术后患者下地活动时间,以及早期(3个月内)、晚期(12个月以上)并发症发生情况。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PFN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地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LCP组(P〈0.05),但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LCP组(P〈0.05);两组总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6,P=0.096)。两组患者均获随访,PFNA组随访时间12-24个月,LCP组15-30个月。X线片复查示,PFNA组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667±2.527)周;LCP组1例骨折未愈合,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3.364±1.19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3,P=0.154)。术后12个月PFNA组Harris评分为(84.611±7.076)分,LCP组为(81.785±7.50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6,P=0.109)。PFNA组6例(16.7%)发生早期并发症、2例(5.6%)发生晚期并发症,LCP组分别为3例(9.1%)、3例(9.1%),两组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71,P=0.481;χ2=0.320,P=0.665)。结论 PFNA及LCP治疗老年外侧壁薄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两种内固定方式各有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壁薄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加压接骨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疗效及对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李峰 庞争取 张修春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与解剖钢板(AP)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疗效及对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病人随机分为LCP内固定治疗组(LCP组)和AP内固定治疗组(AP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与解剖钢板(AP)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疗效及对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病人随机分为LCP内固定治疗组(LCP组)和AP内固定治疗组(AP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关节评分系统(AOFAS-AHS)评价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下肢功能,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结果 LCP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依次为(103.34±11.34)ml、(47.65±7.89)分钟、(9.01±2.23)天、(5.31±1.27)天、(16.23±2.12)周,AP组依次为(132.25±34.41)ml、(60.54±11.23)分钟、(11.43±2.57)天、(6.23±1.56)天、(23.12±3.31)周,LCP组低于AP组(P<0.05);LCP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12%,显著高于AP组的82.93%(P<0.05);LC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AP组的29.27%(P<0.05);术后3、6、12个月,LCP组的AOFAS-AHS评分依次为(69.52±4.18)分、(78.89±6.73)分、(87.23±6.34)分,AP组依次为(65.09±4.45)分、(70.13±5.34)分、(76.69±5.91)分,LCP组显著高于AP组(P<0.05);术后3、6、12个月,LCP组的Lysholm评分依次为(77.12±6.43)分、(82.12±7.81)分、(86.19±8.11)分,AP组依次为(67.25±5.56)分、(72.21±7.23)分、(77.12±7.54)分,LCP组显著高于AP组(P<0.05)。术后3天、4周,LCP组的血清IL-1β、IL-6分别为(0.37±0.09)pg/ml、(0.19±0.06)pg/ml和(201.23±30.12)ng/L、(102.23±25.21)ng/L,AP组分别为(0.45±0.13)pg/ml、(0.27±0.09)pg/ml和(246.71±41.23)ng/L、(158.95±30.41)ng/L,LCP组显著低于AP组(P<0.05)。结论 LCP与AP治疗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均具有显著疗效,但LCP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一定程度上提高踝关节及下肢功能,并可减少内固定后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PILON骨折 闭合性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解剖钢板 内固定手术 下肢功能
下载PDF
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31
18
作者 胡喜春 黄长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我科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胫骨远端骨折,男21例,女9例;年龄19-22岁,平均42...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我科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胫骨远端骨折,男21例,女9例;年龄19-22岁,平均42.3岁。其中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23例,均为新鲜骨折。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5个月,平均11.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根据JohnerWruhs评分,优21例,良7例,差2例,优良率93.3%。结论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固定可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胫骨远端 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周孜辉 高伟 +1 位作者 王秋根 李凡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一2008年9月收治6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外固定支架组27例,锁定钢板组35例。外固定支架手术在必要时可作小切口行有限内固定,锁定钢板组根据...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一2008年9月收治6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外固定支架组27例,锁定钢板组35例。外固定支架手术在必要时可作小切口行有限内固定,锁定钢板组根据骨折块位置采用掌侧或背侧入路。[结果]62例患者随访时间13—40个月,平均17个月。两组术后1年腕关节Sarmiento^[2]标准评定的优良率和腕关节活动范围无统计学差异,外固定支架组术后1年握力的恢复显著优于锁定钢板组。外固定支架组出现2例钉道感染,锁定钢板组有1例发生肌腱激惹。[结论]外固定支架和锁定加压钢板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没有一种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外固定支架应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上拥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骨折 外固定支架 锁定加压钢板
原文传递
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0
20
作者 王纯育 钟晓 罗健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1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 目的:观察比较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1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记录患者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应用Cooney腕关节评分法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1±2.4)周,对照组为(14.8±3.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缩短长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缩短长度较治疗前均好转,但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ooney腕关节评分中疼痛、活动范围、握力、屈曲/伸展活动度、功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4.6%,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快,腕关节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患者 锁定加压钢板 掌侧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