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 被引量:330
1
作者 刘秀梅 陈艳 +1 位作者 王晓英 计融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5-727,共3页
目的 了解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覆盖地区人群食源性疾病爆发的发生状况。方法 对 13个监测地区 1992~ 2 0 0 1年食源性疾病爆发上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十年间共上报 5 770件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涉及的患者人数达 16 2 995... 目的 了解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覆盖地区人群食源性疾病爆发的发生状况。方法 对 13个监测地区 1992~ 2 0 0 1年食源性疾病爆发上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十年间共上报 5 770件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涉及的患者人数达 16 2 995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和涉及人数最多 ,分别占总体的38 5 %和 5 0 9%。副溶血性弧菌 (31 1% )是主要的病因物质。化学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和涉及人数分别占总体的 37 5 %和 2 8 6 %。结论 应不断加强完善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网
下载PDF
2003-2007年中国106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59
2
作者 毛雪丹 胡俊峰 刘秀梅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发生趋势、流行特征。方法根据中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3-2007年报告资料,分析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住院率等流行病学指标的时间趋势、地区差异、人口学特征,以及发病人群的病原体分布、原因食... 目的了解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发生趋势、流行特征。方法根据中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3-2007年报告资料,分析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住院率等流行病学指标的时间趋势、地区差异、人口学特征,以及发病人群的病原体分布、原因食品比例以及引发事件因素等特征。结果2003-200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报告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1060起,涉及发病人数32261例,住院16426例,死亡16例。夏秋季是高发季节;6~15岁年龄组人群为重点关注人群;副溶血性弧菌为我国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畜禽肉类食品是主要的原因食品,自制粮食类食品是导致死亡的最重要食品,食品加工不当是导致疾病的最主要因素。结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仍是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监测网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细菌 流行病学 食物归因
原文传递
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74
3
作者 刘秀梅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4年第1期3-9,共7页
为最大程度地控制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于 2 0 0 1年被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项目建立了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 ,分析了 1992年至 2 0 0 1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资... 为最大程度地控制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于 2 0 0 1年被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项目建立了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 ,分析了 1992年至 2 0 0 1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 ,对 2 0 0 2年部分个案进行了监测与分析。在常见食物病原菌DNA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 ,PCR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建立了鸡蛋中沙门氏菌危险性评估模型 ,对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定量监测与危险性评估。建立了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库及信息系统。该研究将有效地提高我国食品卫生监督检测系统对食物中毒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和鉴定水平 ,为全国的系统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为缩小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科学地监控食源性疾病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为政府及国际食品法典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危险性评估 监控技术 中国 监测数据库 信息系统 食品卫生监督 食物中毒
下载PDF
2015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183
4
作者 付萍 王连森 +4 位作者 陈江 白光大 徐粒子 王帅 郭云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分析2015年中国大陆(除西藏)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事件的致病因素、暴发场所和原因食品等。方法对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网收集的2015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全国31个监测地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 ... 目的分析2015年中国大陆(除西藏)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事件的致病因素、暴发场所和原因食品等。方法对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网收集的2015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全国31个监测地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 401起,累计发病21 374人,死亡139人。已知病因事件中,毒蘑菇导致的事件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46.2%(794/1 717)和60.3%(79/131),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发病人数最多(51.5%,7 861/15 250)。暴发的主要场所为家庭和餐饮服务场所,事件起数分别占50.9%(1 222/2 401)和43.8%(1 051/2 401),发病人数分别占22.6%(4 823/21 374)和68.9%(14 727/21 374);明确的原因食品(除误食毒蘑菇外)中,主要为蔬菜类和肉类食品,其事件起数分别占11.1%(235/2 122)和10.5%(223/2 122),发病人数分别占14.5%(2 561/17 696)和15.6%(2 768/17 696)。结论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致病因子是毒蘑菇,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致病因子是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主要发生场所是家庭及餐饮服务场所,家庭误食毒蘑菇和对乌头加工不当(食用量或加热温度和时间)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监测网 中国大陆 致病因素 致死
原文传递
国内外急性胃肠炎和食源性疾病负担研究进展 被引量:137
5
作者 陈艳 严卫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0-193,共4页
食源性疾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中国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急性胃肠炎人群负担的评估是食源性疾病负担评估的一个中心问题,许多国家已开展急性胃肠炎和食源性疾病负担评估研究,我国于2010—2011年在部分省份开展了研究疾病负... 食源性疾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中国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急性胃肠炎人群负担的评估是食源性疾病负担评估的一个中心问题,许多国家已开展急性胃肠炎和食源性疾病负担评估研究,我国于2010—2011年在部分省份开展了研究疾病负担的试点工作。本文对急性胃肠炎和食源性疾病负担评估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 食源性疾病 疾病负担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03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126
6
作者 刘秀梅 陈艳 +1 位作者 樊永祥 王茂起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持续监测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覆盖地区人群食源性疾病发生状况。方法对2003年监测地区13个省上报食源性疾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3年共上报802起食源性疾病事件,涉及患者人数达17462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和涉及... 目的持续监测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覆盖地区人群食源性疾病发生状况。方法对2003年监测地区13个省上报食源性疾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3年共上报802起食源性疾病事件,涉及患者人数达17462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和涉及人数最多,分别占总体的46·4%和60·4%,其中副溶血性弧菌(40·1%)是主要致病菌。化学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和涉及人数分别占总体的24·1%和13·9%。结论应不断完善中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作为监测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网
下载PDF
2006—2010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简介 被引量:129
7
作者 庞璐 张哲 徐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目的分析2006—2010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公布的2006—201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收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2 023起,累计发病62 920... 目的分析2006—2010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公布的2006—201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收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2 023起,累计发病62 920人,死亡967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最多,分别占40.09%和61.92%;有毒动植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30.70%和17.64%。化学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17.99%和9.90%。结论微生物病原菌是导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 监测
原文传递
2004—2013年中国大陆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被引量:120
8
作者 罗海波 何来英 +3 位作者 叶伟杰 陈阳建 程春梅 王隽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分析全国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有效防控食物中毒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04—2013年原卫生部发布的"重大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对各食物中毒事件的基本情况、季节和月份分布、中毒原因和就餐场所进行统计学... 目的分析全国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有效防控食物中毒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04—2013年原卫生部发布的"重大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对各食物中毒事件的基本情况、季节和月份分布、中毒原因和就餐场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全国食物中毒发生数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2006年后持续下降。第三季度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其中9月份食物中毒人数最多,7月份死亡人数最多。中毒原因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但死亡人数最少;化学性食物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呈明显下降的趋势;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中毒为2006年后死亡人数最多的致病因素。就餐场所以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其中化学性食物中毒是导致学生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因素;家庭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最多。结论全国食品安全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但食物中毒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死亡率还较高。通过加强不同季节月份、不同就餐场所、不同人群有针对性的防控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管机制,是预防和降低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 分析 预防措施
原文传递
2013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104
9
作者 李薇薇 王三桃 +6 位作者 梁进军 刘长青 熊鹰 李宁 徐娇 刘秀梅 郭云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3-298,共6页
目的分析2013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3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001起,累计发... 目的分析2013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3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001起,累计发病14 413人,死亡90人,微生物性因素引起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32.0%(320/1 001)和49.7%(7 162/14 413),毒蘑菇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占52.2%(47/90)。结论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仍是引发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毒蘑菇中毒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 监测 致病因子 微生物 死因 中国
原文传递
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疾病负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1
10
作者 毛雪丹 胡俊峰 刘秀梅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初步估计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疾病负担。方法利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推算我国急性腹泻的发病率,综合胃肠炎患者腹泻比例、胃肠炎患者食源性比例可推算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结合食源性疾病的细菌比例可推算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病... 目的初步估计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疾病负担。方法利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推算我国急性腹泻的发病率,综合胃肠炎患者腹泻比例、胃肠炎患者食源性比例可推算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结合食源性疾病的细菌比例可推算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同时推算住院率。利用卫生部调查数据获得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结合食源性比例,获得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病死率。结果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每年发病人数可达9 411.7万人次,其中2 475.3万患者曾就诊,335.7万患者曾因病住院,8 530例患者死亡,病死率0.009 1%。结论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负担依然较重。我国应逐步开展覆盖全国的食源性疾病负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细菌 流行病学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2012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1
11
作者 李剑森 梁骏华 +8 位作者 柯碧霞 卢玲玲 何冬梅 邓小玲 柯昌文 黄蔚 黄熙 李世聪 黄琼 《华南预防医学》 2013年第6期10-16,共7页
目的通过对2012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食源性疾病综合监测模式。方法对2012年广东省收集的所有发病人数在2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事件,在12个地市27家监测医院开展的疑似食源性异常... 目的通过对2012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食源性疾病综合监测模式。方法对2012年广东省收集的所有发病人数在2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事件,在12个地市27家监测医院开展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以及在监测医院收集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疑似食源性就诊个案和病例粪便/肛拭标本病原菌监测的所有监测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广东省共报告96起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事件,共计发病1 037例,死亡6例,病死率5.8‰。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的发生,以第三季度的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占全年总起数的35.4%(34/96)和中毒总人数的37.1%(385/1 037);发生场所以宾馆饭店最多,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31.3%(30/96)及32.9%(341/1 037),其次为家庭(19起115例)和单位食堂(17起260例);发病年龄以16~60岁组为主,占77.0%(798/1 037);由微生物污染引发的事件共发生49起600例,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17起193例)和沙门菌(11起155例)为主;引发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事件的前3位食品分别是肉与肉制品(23.8%,19/80)、豆类及其制品(13.8%,11/80)、海产品(10.0%,8/80)及毒蕈(10.0%,8/80)。全省12个地市27家监测医院均无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2012年全省共收集到2 192例疑似食源性疾病个案,病例主要集中在5—8月(60.9%,1 334/2 192),主要症状为腹泻(55.2%,1 211/2 192)、发热(28.5%,625/2 192)和呕吐(16.4%,360/2 192)。从主动监测医院上送的21 358份粪便/肛拭标本中共分离到790株沙门菌、9株志贺菌以及32株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主要血清型包括鼠伤寒沙门菌(26.1%,206/790)、鼠伤寒沙门菌变种(I 4,5,12:i:-)(15.6%,123/790)、肠炎沙门菌(14.7%,116/790)及斯坦利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 致病菌
原文传递
2014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79
12
作者 付萍 刘志涛 +4 位作者 梁骏华 戴月 刘成伟 朱姝 郭云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8-634,共7页
目的分析2014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事件的致病因素、原因食品、发生场所和引发因素。方法对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网收集的2014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全国31个监测地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目的分析2014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事件的致病因素、原因食品、发生场所和引发因素。方法对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网收集的2014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全国31个监测地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 480起,累计发病17 651人,死亡111人。已知原因事件中,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38.0%(437/1 151)和58.1%(8 181/14 093);毒蘑菇导致的死亡人数最多,占56.5%(61/108);已明确的原因食品(除误食毒蘑菇外)中,主要为肉类和蔬菜类食品,其事件起数分别占14.7%(186/1 265)和13.5%(171/1 265)。发生场所主要为餐饮服务场所,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分别占总数的37.1%(549/1 480)和51.0%(9 008/17 651)。引发因素明确的事件中,主要引发因素为误食误用和对食品的加工不当,事件起数分别占31.1%(348/1 118)和27.3%(305/1 118)。结论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食品安全问题,家庭误食毒蘑菇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因素,宾馆饭店和集体食堂等餐饮服务场所对食品加工不当是引起暴发的常见原因,误食误用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致病因素 原因食品 发生场所 食物中毒 死亡 毒蘑菇
原文传递
2016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4
13
作者 陈江 齐小娟 +4 位作者 张政 陈莉莉 孙亮 廖宁波 章荣华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浙江省340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医疗机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门诊和住院病例相关信息,并在其中101家哨点医院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样本,进行沙门... 目的了解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浙江省340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医疗机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门诊和住院病例相关信息,并在其中101家哨点医院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样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 2016年浙江省共监测报告腹泻病例49 774例,病例数以5~10月较为集中,占总病例的68.06%;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可疑食物中以水产及其制品占比最大,其次为肉与肉制品;≤5岁及26~35岁年龄组为高发病人群;可疑食物分别以乳与乳制品和水产及其制品最为常见。采集食源性样本43 386份,检出阳性病原体4 002株,分别为副溶血性弧菌1 978株、沙门菌1 102株、诺如病毒655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28株和志贺菌39株。以诺如病毒和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70%和4.56%。3月(诺如病毒)、8月(副溶血性弧菌)、11月(诺如病毒)有检出高峰。结论浙江省食源性疾病发生具有年龄、职业和季节性分布特点,应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积极开展针对性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致病菌 哨点医院 食品安全 腹泻
原文传递
用文献综述法估计我国食源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疾病负担 被引量:54
14
作者 毛雪丹 胡俊峰 刘秀梅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622-625,共4页
目的估计我国食源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造成的疾病负担,为我国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络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文献综述方法估计我国急性腹泻发病率以及腹泻人群中非伤寒沙门氏菌的比例,利用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获得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患者... 目的估计我国食源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造成的疾病负担,为我国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络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文献综述方法估计我国急性腹泻发病率以及腹泻人群中非伤寒沙门氏菌的比例,利用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获得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患者的腹泻发生比例,利用文献综述获得非伤寒沙门氏菌的食源性比例。综合腹泻发病率及各项乘数获得食源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率。利用卫生部第三次死因调查报告及文献资料,估计非伤寒沙门氏菌导致的死亡病例。结果 2000-2009年,每年因非伤寒沙门氏菌导致急性腹泻823.5万人次,导致急性胃肠炎病例估计为987.4万人次。利用食源性比例91.5%,估计我国食源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每年发病约903.5万人次,每年死亡估计792人。结论在我国非伤寒沙门氏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能造成较重的疾病负担。我国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占急性胃肠炎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类似,病死率低于美国、新西兰,文献综述的方法与国外的科学设计仍有一定差距,应加强我国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的建立,完善实验室监测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病 食源性疾病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2011年泰州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4
15
作者 陆祥彬 赵瑾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了解泰州市食源性疾病患者病原菌感染及分布变化情况。方法对在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粪便标本,依据国标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结果 244例食源性疾病患者中,检出变形杆菌34例,沙门菌10例,副溶血性弧菌和大肠埃希氏O157:H7各4... 目的了解泰州市食源性疾病患者病原菌感染及分布变化情况。方法对在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粪便标本,依据国标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结果 244例食源性疾病患者中,检出变形杆菌34例,沙门菌10例,副溶血性弧菌和大肠埃希氏O157:H7各4例。结论泰州市食源性疾病病原主要为变形杆菌和沙门菌。应加强主动监测,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菌型分布 监测
下载PDF
中国2010—2016年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52
16
作者 张晶 李薇薇 +2 位作者 杨淑香 郭云昌 付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79-1382,共4页
目的分析中国2010-2016年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家庭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中201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报告的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相关数据,对发病时间、地区、致... 目的分析中国2010-2016年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家庭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中201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报告的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相关数据,对发病时间、地区、致病因素、原因食品、引发环节等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中国2010-2016年共发生5197起家庭食源性疾病,累计发病数29210例,平均每年发病数约为4173例,死亡780例,病死率为2.7%;2010-2016年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病数从2010年的1873例增加到2016年的7842例,5-10月发病数最多且聚集在南方地区,发病数以云南省居首位;2010-2016年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一级致病因素主要为菌类(9438例,32.3%)和生物性污染(8277例,28.3%),2010-2013年生物性污染是最主要的一级致病因素,2014-2016年以菌类居首位;致病微生物中,沙门氏菌引起发病数最多(3891例,59.2%),2012年后逐渐减少;原因食品中,菌类食品导致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病数最多(9592例,32.8%),其次是肉类(4854例,16.6%);引发环节以多环节为最多(7901例,27.0%),其次是误食误用(7647例,26.2%)。结论中国5-10月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病数较多且聚集在南方地区,菌类是导致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家庭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我国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和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庄子慧 何丽 +3 位作者 郭云昌 裴晓燕 付萍 王晓英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特点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食源性食物中毒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CR方法对2011年我国不同地区收集的238株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10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特点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食源性食物中毒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CR方法对2011年我国不同地区收集的238株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10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抗生素敏感性。结果溶血素BL基因、肠毒素T基因和细孢毒素K基因是我国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的主要毒力基因,至少携带一个毒力基因的菌株达到检出菌总数的87.4%;蜡样芽孢杆菌对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100%,对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88.8%、90.2%、99.6%、87.1%,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噻肟的敏感率仅为0.4%和5.4%。结论我国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蜡样芽孢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的敏感性差,不应作为经验用药和预防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 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 毒力基因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2014—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 被引量:38
18
作者 江玲玲 陈毅琼 +1 位作者 王向东 俞沈彧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8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为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上海市静安区选择14家综合医院作为哨点医院,开展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和病原学检验,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共开展食源性...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为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上海市静安区选择14家综合医院作为哨点医院,开展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和病原学检验,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共开展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2 426例,病原学检验2 250份,检出致病菌217株,总检出率为9.64%,其中副溶血性弧菌92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63株、沙门氏菌57株、空肠弯曲菌5株;检出诺如病毒15株,检出率为11.72%。7~8月是病例就诊高峰,8月份就诊病例数最多。食源性疾病病例男、女比为1∶1.27,60岁以上年龄组占比例最高,职业分布以离退人员为主,家庭是主要可疑进食场所,可疑暴露食品以水产动物及其制品为主。结论夏季是上海市静安区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诺如病毒和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病原体。需加强监测能力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哨点医院 监测 致病菌
原文传递
2001—2013年苏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7
19
作者 田礼钦 滕臣刚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年第6期614-619,共6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故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方法收集2001—2013年苏州市各地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3年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343起,发病7 213人,无死亡病例。总体呈下降趋势;... 目的了解苏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故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方法收集2001—2013年苏州市各地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3年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343起,发病7 213人,无死亡病例。总体呈下降趋势;食源性疾病暴发高峰期为第三季度,占总起数的46.9%(161/343);食源性疾病暴发多发生在集体用餐场所,占总起数的56.6%(194/343)。报告明确或可疑致病因子的214起事故中由微生物或可疑微生物引起的占70.1%(150/214),毒素引起的占16.4%(35/214),化合物引起的占13.6%(29/214)。在实验室检出致病因子的168起暴发事故中,83.3%(140/168)的事故由10种致病因子引起,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最多,达61起(36.3%),发病人数达1 436人。2009—2013年食源性暴发事故报告的109起中查明原因食品的共72起(66.1%)。原因食品被归因为5类食品,分别为水产品(33.3%,24/72)、肉制品(23.6%,17/72)、其他食品(15.3%,11/72)、混合食品(13.9%,10/72)、蔬菜(13.9%,10/72)。在暴发事故中较明确的致病因子-食品组合有: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甙-蔬菜(菜豆)、毒蘑菇及其他植物毒素-野生植物、组胺和河鲀鱼毒素-水产品、农药-蔬菜、亚硝酸盐-调味料、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金黄色葡萄球菌-肉制品。导致暴发的污染环节最多的是交叉污染(44.2%,50/113)。结论对苏州市13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分析有利于加深对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的了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可以利用此资料预防食品生产或经营中的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完善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报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 流行病学分析 预防对策
原文传递
2015—2016年河南省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监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36
20
作者 张濛 李艳芬 +3 位作者 戚浩彧 张广伟 邱正勇 张秀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8-752,共5页
目的研究2015和2016年河南省食源性疾病患者中沙门氏菌的感染情况、血清型分布、病因性食品来源和耐药趋势。方法从河南省15家哨点医院中,采集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人5 720份暴露食品信息,从粪便中分离到221株沙门氏菌,进行了血清分型、耐... 目的研究2015和2016年河南省食源性疾病患者中沙门氏菌的感染情况、血清型分布、病因性食品来源和耐药趋势。方法从河南省15家哨点医院中,采集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人5 720份暴露食品信息,从粪便中分离到221株沙门氏菌,进行了血清分型、耐药性研究和相关的病因性食品溯源等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221株沙门氏菌血清学以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汤卜逊沙门氏菌为主导菌型,且广泛分布于46个血清型,菌型呈现多态性分布;可疑病因性食品的种类以乳与乳制品和肉与肉制品为主;在11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中,沙门氏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噻圬、氯霉素和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4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下降(P<0.05),对头孢他啶、氨苄西林、四环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下降(P<0.01),只有对环丙沙星、萘啶酸和庆大霉素的敏感率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肉与肉制品的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对抗生素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加强沙门氏菌疾病和耐药性的主动监测,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食源性疾病 血清分型 耐药 病因性食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