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回族生态伦理的文化透视 被引量:6
1
作者 安丰军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回族形成了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等多个层面。从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民间故事等文化视角就回族的生态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对于该民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回族 生态伦理 宗教信仰 生产生活 民间故事
原文传递
论古代白话小说中流氓无赖发迹的母题模式及流变——以《五代史平话》为中心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相雨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流氓无赖发迹成为英雄猛将 ,是古代白话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母题。以这一母题为核心所展开的《五代史平话》与正史相比 ,前者对他们发迹征兆的描写明显增多 ,对他们流氓无赖行为的描写也有所增多 ,对其妻子情况的描述也与正史差别很大 ,显... 流氓无赖发迹成为英雄猛将 ,是古代白话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母题。以这一母题为核心所展开的《五代史平话》与正史相比 ,前者对他们发迹征兆的描写明显增多 ,对他们流氓无赖行为的描写也有所增多 ,对其妻子情况的描述也与正史差别很大 ,显然后者经过了加工和改造。这一母题的出现 ,既反映了我们民族“乱世出英雄”的观念 ,也反映出叙事者对他们既羡慕又嫉妒的心态。在《五代史平话》以后的白话小说中 ,流氓无赖的出身地位有所提高 ;其流氓无赖的行为减少了 ;正义感增强了 ;从军的目的和动机也不同了——主要是为了建功立业 ;同时 ,女性在小说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她们在婚姻中由受动变为主动 ,并积极追求幸福婚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叙事 发迹 流氓无赖 英雄猛将
下载PDF
张清水对民间故事、传说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焰安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9-63,共5页
张清水不仅搜集与整理了数量可观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作品,而且还对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主张。
关键词 张清水 民间故事 民间传说
下载PDF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守华 李林悦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7-31,53,共6页
《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刘守华、白庚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于2001年问世以来,深受学界关注。本年鉴的第三册即2003年卷正编辑印制中,这里选取其中的《2003年传说故事概述》以飨读者,从本文所评述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研究的... 《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刘守华、白庚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于2001年问世以来,深受学界关注。本年鉴的第三册即2003年卷正编辑印制中,这里选取其中的《2003年传说故事概述》以飨读者,从本文所评述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研究的新进展,可窥见中国民间文艺学在近年学术转型时期持续向前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传说 民间故事 王翠翘 佛经故事
下载PDF
福建民间神灵故事中的“福”文化元素探析
5
作者 连晨曦 龚奕帆 《妈祖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96-102,共7页
论述福建民间神灵故事发展历程,探讨福建民间神灵故事与“福”文化之间的渊源与联系。指出福建地区的民间神灵故事是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见证,蕴含了大量“福”文化元素,具有值得重视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有助于拓展中华... 论述福建民间神灵故事发展历程,探讨福建民间神灵故事与“福”文化之间的渊源与联系。指出福建地区的民间神灵故事是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见证,蕴含了大量“福”文化元素,具有值得重视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有助于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神灵 民间故事 “福”文化
下载PDF
非遗视角下下堡坪民间故事的保护与传承
6
作者 贾启伟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22期123-125,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民间故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深入剖析下堡坪民间故事的历史渊源、文化特征、表现形式及其社会影响,结合非遗保护的相关理论,提出有效的保护... 本文旨在探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民间故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深入剖析下堡坪民间故事的历史渊源、文化特征、表现形式及其社会影响,结合非遗保护的相关理论,提出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策略,以期为三峡地区乃至全国的传统民间文学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堡坪民间故事 保护与传承 文化特征 社会影响
下载PDF
宁夏民间故事的景观叙事与传承发展
7
作者 张绍慧 《民族艺林》 2024年第2期112-120,共9页
很多景观在打造为旅游景点之前,就在民间流传着与其相关的故事。人们将价值观、审美意识凝结在民间故事当中,包括对当地历史、文化、风俗、风景的认识和理解。传承民间故事可谓保护人民的“记忆”,对于民间故事的回归和将民间故事融合... 很多景观在打造为旅游景点之前,就在民间流传着与其相关的故事。人们将价值观、审美意识凝结在民间故事当中,包括对当地历史、文化、风俗、风景的认识和理解。传承民间故事可谓保护人民的“记忆”,对于民间故事的回归和将民间故事融合在当代景观叙事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议,有助于民间故事的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景观叙事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民间故事中的家阈受侵想象——以“鬼欺老翁”及其亚型“狐精为祟”故事为中心
8
作者 赵佩汶 《天中学刊》 2024年第4期75-83,共9页
“鬼欺老翁”及其亚型“狐精为祟”故事讲述了因鬼魅作祟而引起的人伦悲剧,其核心结构是安全与非安全的对立,具象化为家庭内部遭到外界危险势力的入侵。这种安全焦虑衍生出的民间故事十分丰富,具有想象性、间接性和冒充性的特点,以怪诞... “鬼欺老翁”及其亚型“狐精为祟”故事讲述了因鬼魅作祟而引起的人伦悲剧,其核心结构是安全与非安全的对立,具象化为家庭内部遭到外界危险势力的入侵。这种安全焦虑衍生出的民间故事十分丰富,具有想象性、间接性和冒充性的特点,以怪诞的表层叙事表达出鬼魅冒充家人的侵阈想象。具有类似取向的故事还有“进家型”的“狼外婆”“鱼精”和“白蛇传”型故事。鬼魅冒充家人的桥段在民间故事中反复出现,投射出人们在伦理关系中普遍的心理症结,即对共生者的怀疑,故事也提供了劝止、宣泄和宽慰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志怪 结构 功能 伦理
下载PDF
“动漫创作工程”:民间故事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 被引量:4
9
作者 谭宏 谭超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6期138-144,共7页
民间故事是传统文化艺术表达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内容和样式。在新媒体时代,利用正在蓬勃发展的动漫艺术形式,将民间故事进行动漫化保存和传播,是对民间故事保护手段和传承方式的重大拓展与创新,会提... 民间故事是传统文化艺术表达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内容和样式。在新媒体时代,利用正在蓬勃发展的动漫艺术形式,将民间故事进行动漫化保存和传播,是对民间故事保护手段和传承方式的重大拓展与创新,会提高民间故事传播的鲜活性、广泛性,使民间故事在现代视觉文化环境中得到更好地传播、更好地保护以及更有效地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动漫创作 保护传承
下载PDF
《侠客行》的故事结构与游戏规则 被引量:3
10
作者 施爱东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57,159,共13页
武侠小说作为一种非现实主义的通俗文学体裁,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其叙事方式具有典型的幻想故事(童话)的特征,小说人物的行为符合故事这种语言游戏的角色功能。金庸小说的游戏设置从一开始就内在地规定了英雄成长故事的方... 武侠小说作为一种非现实主义的通俗文学体裁,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其叙事方式具有典型的幻想故事(童话)的特征,小说人物的行为符合故事这种语言游戏的角色功能。金庸小说的游戏设置从一开始就内在地规定了英雄成长故事的方向和结局,而《侠客行》中的角色设置、驱动设置,则限定了角色的行为必须遵循特定的游戏规则。方向和规则共同引导和制约着故事的情节发展。故事如同棋局,角色设置如同棋子,驱动设置如同走棋规则。金庸的多部武侠小说之所以每部都有新意且引人入胜,关键在于他的每一部小说,都会适度地发明一些新的武功、增加一些新的游戏规则,不断地在人物关系和武功套路中加入新的变量,使得游戏不断出现新的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小说 金庸小说 民间故事 故事结构 游戏规则
原文传递
民间故事影像传播的创新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秀梅 董洪哲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155-162,共8页
随着融媒体的迅速发展,特别是5G时代的来临,为微电影(短视频)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平台。但是平台传播的作品质量却良莠不齐,急需具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来满足受众的需求。民间故事的微电影(短视频)创作不仅是时代的必然,也是融媒体传播内容的... 随着融媒体的迅速发展,特别是5G时代的来临,为微电影(短视频)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平台。但是平台传播的作品质量却良莠不齐,急需具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来满足受众的需求。民间故事的微电影(短视频)创作不仅是时代的必然,也是融媒体传播内容的最佳选择。因而,对民间故事呈现的立体、情感、趣味等影像传播的创新策略研究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微电影 创新策略
下载PDF
民间故事与儿童写作教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兆娟 粟斌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51-153,156,共4页
要学好语文,作文是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更是如此,为了让儿童对写作感兴趣,为了提高儿童的写作能力和水平,论文提出了用民间故事指导儿童写作训练的有效途径,概括了民间故事的涵义、特征,介绍了民间故事适应于儿童写作... 要学好语文,作文是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更是如此,为了让儿童对写作感兴趣,为了提高儿童的写作能力和水平,论文提出了用民间故事指导儿童写作训练的有效途径,概括了民间故事的涵义、特征,介绍了民间故事适应于儿童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可能性,并且从提高语文教师的民间文学素养、把民间故事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利用民间故事设置写作情景三个大方面探讨了用民间故事指导儿童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民间故事 写作教学
下载PDF
张清水的民间故事、传说类型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焰安 《韶关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9-73,共5页
张清水依据类型理论,对中国与外国、外国与外国、中国与中国不同地区、时代的民间故事、传说进行了类型比照,这些比照虽然肤浅,但在当时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张清水 民间故事 民间传说 类型研究
下载PDF
本事诗、诗话与话本小说文本编创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冬丽 《柳州师专学报》 2010年第2期32-37,共6页
在总结话本小说、通俗小说编创方式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本事诗、诗话与话本小说文本编写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将本事诗、诗话与早期话本小说之间的"诗"与"事"的内在结构、内在要素进行对照,说明早期话本小说文本是在改... 在总结话本小说、通俗小说编创方式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本事诗、诗话与话本小说文本编写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将本事诗、诗话与早期话本小说之间的"诗"与"事"的内在结构、内在要素进行对照,说明早期话本小说文本是在改造、加工、运用本事诗与诗话中的某些文体要素而成熟起来的。最后探讨了出现这种联系的原因及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事诗 诗话 话本小说 编创
下载PDF
民间故事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路径及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丽杰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38-141,共4页
当前将民间故事融入到传统文化教育中比较普遍,但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在教育实施中未得到相应的重视。本文分析了民间故事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主要路径,提出了扩大选材范围、注重文本创作、注重多种教学手段融入的策略。
关键词 民间故事 传统文化教学 路径策略
下载PDF
缅甸民间动物故事中的拟人隐喻及文化价值观念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颖慧 卢薇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4-67,共4页
缅甸民间动物故事是缅甸民间故事中最具特色的类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的拟人化动物形象具有人的行为、语言、思想、个性等,这是缅甸人民以人为固定源域向动物靶域的投射。动物拟人隐喻大致可归纳为五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类型:聪... 缅甸民间动物故事是缅甸民间故事中最具特色的类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的拟人化动物形象具有人的行为、语言、思想、个性等,这是缅甸人民以人为固定源域向动物靶域的投射。动物拟人隐喻大致可归纳为五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类型:聪明的智者、凶猛的霸者、狡诈的反派、“亦正亦邪”的双重个性者和人类忠实的朋友。动物拟人隐喻背后承载着缅甸人民深层次的价值观念,包括善恶有报、抑强扶弱、团结互助、尚智观念、以谦虚为美德等。探讨缅甸文化价值观念有利于加强对缅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拉近中缅人民之间的心理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民间故事 动物 文化 价值观念
下载PDF
论钟敬文对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土有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8,共5页
钟敬文是中国现代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的开拓者,他对中国民俗学建设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方面,他不仅是类型理论的最早引入者,而且是最早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也是类型理论的杰出研究专家。
关键词 钟敬文 民间故事 类型研究 学术成就 中国民俗学
下载PDF
澎湖民间故事中的艰困意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秀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20-25,58,共7页
民间故事作为广大民众集体创作的体现其集体意识的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传统性,它的内容往往因为流传地自然环境或人文背景的不同而产生变化,这些变化也会适度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澎湖民间故事体现的是澎湖早期居民对食物... 民间故事作为广大民众集体创作的体现其集体意识的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传统性,它的内容往往因为流传地自然环境或人文背景的不同而产生变化,这些变化也会适度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澎湖民间故事体现的是澎湖早期居民对食物缺乏的反映。民间信仰显现的艰苦情境、男性婚配之难和女性婚后生活之苦以及其“小地方出大人物”的心理期盼的艰困意识,也表达了当时人突破困境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艰困意识发挥着提醒澎湖人不忘本,对未来充满期望,努力创造新生活的非凡影响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澎湖 民间故事 艰困意识
下载PDF
传统民间故事传说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晓敏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57-59,共3页
民俗文化是传统精神的表征,是民族文化之根,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传承了中华民族内在的艺术精神。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民俗为主题的景观成为挖掘地域文化、建设特色景观、推进旅游发展和增进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根据历史典故、民... 民俗文化是传统精神的表征,是民族文化之根,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传承了中华民族内在的艺术精神。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民俗为主题的景观成为挖掘地域文化、建设特色景观、推进旅游发展和增进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根据历史典故、民间故事传说营造景观场景,一方面可以丰富景观设计的内涵,增加趣味性;另一方面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景观设计作品与案例,探讨民间神话故事传说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的可能性,为现代景观提供更多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传说 城市景观 创作
下载PDF
民间故事“老鼠嫁女”在丝绸之路上的西传及流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小凤 木拉迪力.木拉提 《喀什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44-49,共6页
"老鼠嫁女"是一则古老的印度故事,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民间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经文人改编和民间再创作,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故事类型之一,并进而向日本等国传播。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民间故事"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是一则古老的印度故事,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民间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经文人改编和民间再创作,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故事类型之一,并进而向日本等国传播。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民间故事"老鼠嫁女"不仅曾沿陆路丝绸之路向东流传,对我国和中亚等地的动物故事有明显影响,还借海上丝绸之路向西流传,北非、欧洲各地的老鼠动物故事很有可能是该故事的不同变体。理清"老鼠嫁女"故事在丝绸之路上的流变,对探讨动物故事的来源、发掘丝绸之路的古今文化意义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丝绸之路 动物故事 传播与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