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9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及其重构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68,共5页
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具体个案,分析当代中国文化格局中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关系,认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和条件下,民歌这种农业文明的文化现象通过与都市大众文化以某种方式结合,发展成为一种当代文化景观,其中复杂的价值含义和... 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具体个案,分析当代中国文化格局中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关系,认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和条件下,民歌这种农业文明的文化现象通过与都市大众文化以某种方式结合,发展成为一种当代文化景观,其中复杂的价值含义和社会作用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 认同危机 “杂糅化” 审美认同
下载PDF
中国文学中的采莲主题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俞香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16,共10页
采莲是风靡江南的农事、民俗活动 ,采莲民歌产生于采莲过程中。南朝中 ,文人拟作《采莲曲》大量出现 ,采莲从民歌走向文学 ,成为当时文学中常见的题材、意象。南朝《采莲曲》最终沦为宫体诗 ,经过王勃、贺知章、李白等唐代作家的扭转、... 采莲是风靡江南的农事、民俗活动 ,采莲民歌产生于采莲过程中。南朝中 ,文人拟作《采莲曲》大量出现 ,采莲从民歌走向文学 ,成为当时文学中常见的题材、意象。南朝《采莲曲》最终沦为宫体诗 ,经过王勃、贺知章、李白等唐代作家的扭转、发展 ,采莲歌曲恢复民间本色 ,焕发生机 ,具有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莲曲》 民歌 文学 意象 母题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云南大理白族调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董秀团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05-110,共6页
少数民族民歌曾经是民众生活中最活跃和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其传承和发展问题日益突显。云南大理的白族调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白族调不论从生存环境、演唱场域、传承方式还是其所承担... 少数民族民歌曾经是民众生活中最活跃和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其传承和发展问题日益突显。云南大理的白族调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白族调不论从生存环境、演唱场域、传承方式还是其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和效用价值都已经出现了诸多改变。像白族调这样的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发展现状到底如何,其今后的发展和保护应该何去何从,就成为了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现代化 民歌 白族调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布朗族民歌新世纪初发展变异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民康 陈颖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1,共9页
文章的作者通过近期对布朗族民歌现状进行调查,得出结论为:1.民歌文化的发展有赖于于"活水般的"文化生态环境;2.对于民歌文化发展的变异性,必须从政府、学界、民间等不同层面给予充分的重视;3.必须针对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 文章的作者通过近期对布朗族民歌现状进行调查,得出结论为:1.民歌文化的发展有赖于于"活水般的"文化生态环境;2.对于民歌文化发展的变异性,必须从政府、学界、民间等不同层面给予充分的重视;3.必须针对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二者的文化性质及特点,给予区别性对待;4."文革"及历次政治运动前后,布朗族地区几代民间文化传承人对于布朗族民歌的生存现状所起到的,并不止于以往所说的保护、传承的作用,而且起到了"复兴"或"重建"民歌文化传统(如曼夕村的例子)、续接布朗族音乐史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布朗族 民歌 新世纪 调查报告
下载PDF
海南黎族民歌的演唱特点初探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长瑜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9-92,共4页
海南岛地区黎族民歌的演唱方法 ,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熟悉。文章从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黎歌的发声特点 ,并较细致的将黎歌的演唱和belcanto放在一起展开分析 ,指出两者的异同。
关键词 黎族 民歌 演唱特点 海南
下载PDF
论日本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正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2-147,共6页
过去,日本学者因不能深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调查,其研究主要以文本为主。改革开放后,他们既结合文献资料,又侧重田野调查,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比较研究上,特别是在利用少数民族的基层文化复原日本已失传的村落层次上的神话和对歌上作出了... 过去,日本学者因不能深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调查,其研究主要以文本为主。改革开放后,他们既结合文献资料,又侧重田野调查,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比较研究上,特别是在利用少数民族的基层文化复原日本已失传的村落层次上的神话和对歌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间文学 民间故事 神话 对歌
下载PDF
羌族民歌“劳动歌”的分类研究——以音乐方面为中心 被引量:9
7
作者 金艺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2-119,共8页
"劳动歌"是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是所有民歌的源流。现行羌族民歌音乐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对"劳动歌"的词意以及它所包含的内容上的范畴产生着模糊的定论。分析与归纳"劳动歌"的分类有利于羌族民歌的挖... "劳动歌"是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是所有民歌的源流。现行羌族民歌音乐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对"劳动歌"的词意以及它所包含的内容上的范畴产生着模糊的定论。分析与归纳"劳动歌"的分类有利于羌族民歌的挖掘、整理保护与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民歌 劳动歌 分类
下载PDF
凉山彝族民歌艺术特征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徐福梅 夏郁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6-89,共4页
四川凉山彝族聚居地区独有的地理特点、民风民俗孕育了富有"川腔蜀韵"的民歌,实现了音乐和文学的有机结合,在题材内容、节奏旋律、乐曲结构及伴奏乐曲等多个方面展现了独有的艺术魅力。凉山彝族原生态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凉山彝族聚居地区独有的地理特点、民风民俗孕育了富有"川腔蜀韵"的民歌,实现了音乐和文学的有机结合,在题材内容、节奏旋律、乐曲结构及伴奏乐曲等多个方面展现了独有的艺术魅力。凉山彝族原生态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日常生活中广大彝族群众彼此间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也是口头文学与文艺活动的有效构成形式。凉山地区的彝族百姓对民歌的感情很深,不管是走亲访友,还是重大节日,都用民歌来表露心声,全面展现彝族的气质、精神以及品格等,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研究凉山彝族民歌艺术特征,对提升凉山彝族民歌艺术的认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 彝族 民歌 艺术特征 分析
原文传递
论土家族的音乐风格 被引量:9
9
作者 田世高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2-75,共4页
土家族音乐风格受地理环境、生产方式、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条件的影响 ,在音乐旋律、节奏、调式、歌词、衬词及歌唱等方面 ,充分展示出土家族独特的音乐风格。
关键词 土家族 音乐风格 民歌
下载PDF
何谓“民歌”——兼谈《在那遥远的地方》产生的过程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亚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21,共6页
通过分析“民歌”的定义,认为它包括“集体创作”和“口头流传”两方面的内涵。从《在那遥远的地方》产生的过程来看,其词虽为王洛宾先生所创作,但其曲调符合民歌的定义,应当是一首民歌。
关键词 民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 王洛宾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中的民歌传承与变迁——江山“村歌”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景娥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8-123,159,160,共8页
中国的民歌概念和西方的民歌概念不尽相同,前者将歌曲作者身份作为主要标准,后者则注重歌曲的传播状况。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民歌,在20世纪80年代即停止再生产,这一现象一般被归之于社会变迁因素,但其实也与长期以来歌曲作者权益的被漠视... 中国的民歌概念和西方的民歌概念不尽相同,前者将歌曲作者身份作为主要标准,后者则注重歌曲的传播状况。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民歌,在20世纪80年代即停止再生产,这一现象一般被归之于社会变迁因素,但其实也与长期以来歌曲作者权益的被漠视有关。21世纪初,浙江省江山市兴起唱"村歌"的热潮,村民约请词曲作家为本村创作"村歌",村民自发传唱"村歌",这一现象或许可带给我们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民歌 村歌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音乐的田野调查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宝姬 刘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93,共8页
作者阐述在中国黑龙江省达斡尔和鄂伦春族地区作田野调查时遇见的几种歌曲形式,对其曲调结构、音色和唱法作了分析。达斡尔民歌扎恩德勒既使用二拍子,也使用三拍子。扎恩德勒的三拍子类型和雅德根的散拍子特征是东北各省音乐中普遍的特... 作者阐述在中国黑龙江省达斡尔和鄂伦春族地区作田野调查时遇见的几种歌曲形式,对其曲调结构、音色和唱法作了分析。达斡尔民歌扎恩德勒既使用二拍子,也使用三拍子。扎恩德勒的三拍子类型和雅德根的散拍子特征是东北各省音乐中普遍的特征。文章解释了用古老的扎恩德勒曲调创作的歌曲,分析了萨满歌曲(例如达斡尔族的雅德根)和鄂伦春族的说唱音乐莫尔苏昆(包括歌词的读法),以确定萨满或民歌曲调对其他曲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调查 达斡尔族 鄂伦春族 民歌 歌曲形式 扎恩德勒 雅德根 萨满歌曲 莫尔苏昆
下载PDF
试论扬州民歌的三个特点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6-50,共5页
扬州民歌具有独特的方言特色。浓浓的乡土气息,内在的人文气质和市民化的生活情趣是扬州民歌的地方特点;旋律刚柔结合,润腔与衬词衬腔的合理运用和与地方戏曲音乐的融合是扬州民歌的音乐特点;而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载歌载舞、渲染气氛... 扬州民歌具有独特的方言特色。浓浓的乡土气息,内在的人文气质和市民化的生活情趣是扬州民歌的地方特点;旋律刚柔结合,润腔与衬词衬腔的合理运用和与地方戏曲音乐的融合是扬州民歌的音乐特点;而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载歌载舞、渲染气氛和唱中夹白、形式多样是扬州民歌的演唱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 扬州 特点
下载PDF
论原生态歌唱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7
14
作者 晁元清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8-130,共3页
原生态民歌和唱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喜爱,原生态歌唱不仅仅是一种唱法,更是一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风格,它的音色和发声状态千姿百态,各具特色。高校音乐教育应该抓住机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掘原生态音乐资源,培... 原生态民歌和唱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喜爱,原生态歌唱不仅仅是一种唱法,更是一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风格,它的音色和发声状态千姿百态,各具特色。高校音乐教育应该抓住机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掘原生态音乐资源,培养出既有音乐专业技术,又具有人文背景和文化素养的有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音乐 民歌 音乐教育 文化素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朝鲜族民歌歌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论朝鲜族民歌歌唱艺术文化循衍过程中的启示 被引量:7
15
作者 权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人类文化发展历史就是一个不断继承、借鉴、创新、发展的过程。纵观朝鲜族民歌歌唱艺术的发展历程,朝鲜族民歌创作凭着顽强的生命力逐渐成为朝鲜族传统文化风俗传承沉淀下来的宝贵遗产。朝鲜族民歌是在多元化背景下继承着历史传统、弘... 人类文化发展历史就是一个不断继承、借鉴、创新、发展的过程。纵观朝鲜族民歌歌唱艺术的发展历程,朝鲜族民歌创作凭着顽强的生命力逐渐成为朝鲜族传统文化风俗传承沉淀下来的宝贵遗产。朝鲜族民歌是在多元化背景下继承着历史传统、弘扬时代主题和传承创新中发展的,展示了民族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的新形态,开拓出全新的繁荣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族 民歌 民族 传承 创新 发展
下载PDF
论中国民歌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铨剑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75-76,共2页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文学和音乐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遵循艺术的审美规律,以中国民歌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塑造鲜明艺术形象,倾诉深刻的思想,闪烁理性的光辉。
关键词 民歌 艺术特征
下载PDF
纳西族传统民歌的文化功能与传承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婷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7-70,共4页
纳西族传统民歌是纳西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贯穿于纳西族人生的各个阶段,除了表达情感、满足娱乐与审美的作用外,还具有很多实际的文化与社会功能。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纳西族传统民歌的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正发生着重大变迁,这... 纳西族传统民歌是纳西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贯穿于纳西族人生的各个阶段,除了表达情感、满足娱乐与审美的作用外,还具有很多实际的文化与社会功能。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纳西族传统民歌的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正发生着重大变迁,这些变迁不仅体现在传统民歌的音乐特征方面,对传统民歌的传承模式也有动态的影响,两者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对于纳西传统民歌的传承与保护既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传统民歌 文化功能 文化传承
下载PDF
谈蒙古族民歌器乐化发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潮鲁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109-113,共5页
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的繁荣 ,促进了蒙古族民歌与不同音乐体裁和创作方式的逐步结合 ,孕育、产生了以蒙古族民歌为题材、具有蒙古音乐风格的器乐曲。蒙古族民歌的器乐化发展 ,既保持了民族... 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的繁荣 ,促进了蒙古族民歌与不同音乐体裁和创作方式的逐步结合 ,孕育、产生了以蒙古族民歌为题材、具有蒙古音乐风格的器乐曲。蒙古族民歌的器乐化发展 ,既保持了民族音乐的内涵和普遍的表现形式 ,又融合了当今中西音乐的多种创作技法 ,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民歌 音乐 器乐化 创作技法
下载PDF
保守与激进:委以重任的近世歌谣——李素英的《中国近世歌谣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岳永逸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106,6,共16页
对于中国歌谣学而言,长期被学界忽视的李素英在燕京大学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近世歌谣研究》是系统总结歌谣运动的第一篇文章。在周作人、胡适、顾颉刚等人的影响下,她将近世的时长拉伸到明季,对歌谣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文学性进行了... 对于中国歌谣学而言,长期被学界忽视的李素英在燕京大学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近世歌谣研究》是系统总结歌谣运动的第一篇文章。在周作人、胡适、顾颉刚等人的影响下,她将近世的时长拉伸到明季,对歌谣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文学性进行了言必有据的诠释,还对北平歌谣、吴歌、客音和藏地歌谣进行了人文区位学研究,创新性地提出歌谣是"介于旧诗词与新体诗之间的一种执中的诗体"。同时,基于对歌谣、文学与社会的理解,她无意识地指出了歌谣之入世、激进、革命的另一面相,以及"歌谣运动"向"歌谣革命"嬗变的可能,即新文艺的主潮应该是以民众为本位、对象和主体的旧瓶新酒的大众化,直至民众自己创作。以此观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横空出世,实乃大势所趋,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素英 歌谣 运动 革命 近世
原文传递
广西苗族民歌中的族群记忆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洪兰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由于苗族没有文字,口口相传的苗族民歌成为苗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虽然苗族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不断向不同地区迁徙,并最终形成了苗族的分散居住格局,但是大多数地区的苗族民歌中依然保留着一定的族群记忆。广西苗族民歌不仅保留了苗族... 由于苗族没有文字,口口相传的苗族民歌成为苗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虽然苗族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不断向不同地区迁徙,并最终形成了苗族的分散居住格局,但是大多数地区的苗族民歌中依然保留着一定的族群记忆。广西苗族民歌不仅保留了苗族民歌的基本特征,也在内容、价值观、主题等方面延续了族性的阐释,形成了特有的族群记忆书写。这些族群记忆的存在不仅能够促进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也有利于苗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成为苗族人和其他民族区别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广西苗族民歌的传承过程中还需要继续通过各种方式书写族性,延续族群记忆,以苗族民歌中的族群记忆保留促成苗族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苗族 民歌 族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