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分析
被引量:
22
1
作者
王敏
王丹凤
赵福杰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及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的201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防再粘连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患者术后宫腔留...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及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的201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防再粘连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患者术后宫腔留置球囊导尿管+几丁糖,B组患者宫腔单留置球囊导尿管,C组患者宫腔单留置几丁糖,每组患者各67例,术后均使用人工周期治疗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比较3组患者术后的月经情况、宫腔形态、妊娠情况、子宫内膜厚度等。结果在宫腔形态方面,A组患者术后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月经恢复方面,A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0.3%)高于B组(72.4%)及C组(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妊娠方面,3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3组同一时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联合使用球囊导尿管及医用几丁糖预防宫腔再粘连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使用球囊导尿管或医用几丁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球囊导尿管
几丁糖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不同预防宫腔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淑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5期2716-2718,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粘连患者90例,根据预防再粘连方法进行分组,其中术后宫腔留置几丁糖30例为几丁糖组,宫腔留置球囊导尿管30例为导尿管组,宫腔留置球囊导尿管+几丁糖30例为联合组...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粘连患者90例,根据预防再粘连方法进行分组,其中术后宫腔留置几丁糖30例为几丁糖组,宫腔留置球囊导尿管30例为导尿管组,宫腔留置球囊导尿管+几丁糖30例为联合组。术后6个月随访,记录宫腔形态、月经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妊娠情况等。结果在月经恢复方面,联合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导尿管组(63.3%)和几丁糖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腔形态方面,联合组有效率为93.3%,高于导尿管组(66.7%)和几丁糖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同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球囊导尿管及医用几丁糖可有效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几丁糖
球囊导尿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分析
被引量:
22
1
作者
王敏
王丹凤
赵福杰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
出处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34-33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及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的201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防再粘连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患者术后宫腔留置球囊导尿管+几丁糖,B组患者宫腔单留置球囊导尿管,C组患者宫腔单留置几丁糖,每组患者各67例,术后均使用人工周期治疗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比较3组患者术后的月经情况、宫腔形态、妊娠情况、子宫内膜厚度等。结果在宫腔形态方面,A组患者术后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月经恢复方面,A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0.3%)高于B组(72.4%)及C组(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妊娠方面,3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3组同一时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联合使用球囊导尿管及医用几丁糖预防宫腔再粘连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使用球囊导尿管或医用几丁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球囊导尿管
几丁糖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Keywords
Intrauterine
adhesion
foley
balloon
cathete
Chitosan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
分类号
R71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不同预防宫腔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淑萍
机构
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5期2716-271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粘连患者90例,根据预防再粘连方法进行分组,其中术后宫腔留置几丁糖30例为几丁糖组,宫腔留置球囊导尿管30例为导尿管组,宫腔留置球囊导尿管+几丁糖30例为联合组。术后6个月随访,记录宫腔形态、月经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妊娠情况等。结果在月经恢复方面,联合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导尿管组(63.3%)和几丁糖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腔形态方面,联合组有效率为93.3%,高于导尿管组(66.7%)和几丁糖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同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球囊导尿管及医用几丁糖可有效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几丁糖
球囊导尿管
Keywords
intrauterine
adhesion;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chitosan;
foley
balloon
cathete
分类号
R713.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分析
王敏
王丹凤
赵福杰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不同预防宫腔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杨淑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