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流相层序地层构成模式探讨 被引量:68
1
作者 邓宏文 王红亮 +4 位作者 阎伟鹏 苏宗富 谢晓军 宋国齐 林会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3-379,共7页
冲积—河流相是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重要油气储集层系类型之一。由于河流相层序地层成因和相构成的复杂性 ,以被动大陆边缘地震地层学研究为基础、以三分体系域构成为地层预测模式的经典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河流相储层。... 冲积—河流相是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重要油气储集层系类型之一。由于河流相层序地层成因和相构成的复杂性 ,以被动大陆边缘地震地层学研究为基础、以三分体系域构成为地层预测模式的经典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河流相储层。本文以河流相沉积学研究为基础 ,运用以基准面旋回为参照面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了河流相层序地层单元的构成 ,建立了主要储层的地质—地震解释模型 ,并以胜利油田垦东地区上第三系馆陶组为例说明河流相层序构成特征和地质—地震解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河流相 层序地层学 陆相盆地 油气储集
下载PDF
辫状河相储集层地质模型——“泛连通体” 被引量:92
2
作者 葛云龙 逯径铁 +5 位作者 廖保方 李列 张为民 闻兰 薛培华 郭睿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7-79,共3页
在大量野外工作基础上,总结了永定河(现代辫状河)的沉积特征:岩性粗,砂/泥比值高,具明显的正相序剖面特征;发育特征明显的落淤层;层理构造极为发育,类型却较为单调;辫状河砂体在时空上相互叠切,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复合储集体... 在大量野外工作基础上,总结了永定河(现代辫状河)的沉积特征:岩性粗,砂/泥比值高,具明显的正相序剖面特征;发育特征明显的落淤层;层理构造极为发育,类型却较为单调;辫状河砂体在时空上相互叠切,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复合储集体。进而分析了辫状河相储集层的非均质特征,认为辫状河相储集层的层内和平面非均质性都很严重。在辫状河相沉积中可见到5个级次的沉积界面构造,即:一级冲刷面及二、三、四、五级沉积再作用面。提出了辫状河相储集层模式———“泛连通体”,其砂体规模大、连通网络广布,局部通而不畅乃至连而不通。中国许多油田开发的动态信息证实,这种辫状河储集层地质模式是成立的,对指导有效注水开发辫状河相储集层具有普遍意义。图4参9(邹冬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相 储集层 地质模型 泛连通体 油气藏
下载PDF
河流相层序地层划分方法——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扶余油层为例 被引量:87
3
作者 邓宏文 吴海波 +1 位作者 王宁 Timothy A.Cross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1-627,共7页
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探讨了河流沉积体系的层序地层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河流的成因类型和相域(微相)的构成,包括曲流河道、决口河道、决口扇、冲积平原和浅水湖泊,识别河流演化过程中由于河流冲溢形成的自旋回沉积作... 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探讨了河流沉积体系的层序地层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河流的成因类型和相域(微相)的构成,包括曲流河道、决口河道、决口扇、冲积平原和浅水湖泊,识别河流演化过程中由于河流冲溢形成的自旋回沉积作用和基准面变化产生的异旋回沉积作用,即基准面旋回;然后运用河流沉积学理论分析构成河流相的不同相域的形成与基准面变化的关系,识别基准面转换位置(基准面上升到下降或基准面下降到上升)的沉积学和地层学响应,从而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回 异旋回 基准面旋回 旋回界面识别 层序地层格架 河流相 扶余油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渤海海域S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复合砂体叠置样式分析 被引量:80
4
作者 胡光义 陈飞 +5 位作者 范廷恩 孙立春 赵春明 高云峰 王晖 宋来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592,共7页
河流相砂体是我国陆相盆地最主要的油气储集层之一,随着90年代渤海海域浅层河流相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使得河流相储层成为当前海上油田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野外露头、现代沉积和岩芯以及钻测井等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 河流相砂体是我国陆相盆地最主要的油气储集层之一,随着90年代渤海海域浅层河流相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使得河流相储层成为当前海上油田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野外露头、现代沉积和岩芯以及钻测井等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在精细的层序地层格架基础上,分析S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明下段河流相层序格架和砂体结构的沉积特征,总结砂体的发育规模特征。建立河流相砂体的沉积模式,将明下段划分为38个五级层序、13个四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在层序格架内把河流相砂体叠置样式划分为3种类型共7类样式,分别为堆叠型、侧叠型和孤立型,和紧密接触侧叠型、疏散接触侧叠型、离散接触侧叠型、下切侵蚀河道孤立型、决口扇孤立型、孤立河道和堆叠构型7类样式。河流相砂体叠置样式的建立推动了陆相高分辨率层序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复合砂体 叠置样式 明化镇组 渤海S油田
下载PDF
河流相油气储层的井震结合相控随机建模约束方法 被引量:54
5
作者 于兴河 李胜利 +2 位作者 赵舒 陈建阳 侯国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41,共9页
河流相油气储层的研究传统上多是只依据井点资料,先在井上进行沉积相的划分,而后进行剖面相的分析,最后再结合平面沉积参数等值线图编制平面相图,这样往往会造成"见砂画河,吾跟勘探走"的局面,这种平面相图在井间可能存在着较... 河流相油气储层的研究传统上多是只依据井点资料,先在井上进行沉积相的划分,而后进行剖面相的分析,最后再结合平面沉积参数等值线图编制平面相图,这样往往会造成"见砂画河,吾跟勘探走"的局面,这种平面相图在井间可能存在着较大的误差。然而,平面相图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储层建模中相控的结果。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种井震结合进行沉积相图编制的新方法,即"以河找砂,指导勘探行"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次地相控约束随机建模。同时提出相控建模的三个基本的约束条件,即首先要保证随机建模模型的"相序"符合地质规律;其次要保证建模实现的微相分布统计概率与单井沉积微相数据离散化至三维网格后的统计概率相一致;第三要确保三维数据中每种微相的变差函数特征与定量地质知识库一致。因而,从沉积形成与演化的成因角度来指导沉积储层随机建模过程,应用多参数协同、分层次约束的方法,以河道的平面展布和垂向演化来控制建模的结果,使其更逼近地下地质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油气储层 井震结合 随机建模
下载PDF
河流相模式与储层非均质性 被引量:36
6
作者 赵霞飞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57-364,共8页
近40 年来,通过现代河流研究和多学科结合,河成相模式已由最初的点沙坝侧迁模型发展成今日的16 种相模式;同时研究方法亦由单纯的垂向相序分析,发展成大露头三维研究,识别出可与现代复合坝比拟的构型要素,从而建立相模式。该... 近40 年来,通过现代河流研究和多学科结合,河成相模式已由最初的点沙坝侧迁模型发展成今日的16 种相模式;同时研究方法亦由单纯的垂向相序分析,发展成大露头三维研究,识别出可与现代复合坝比拟的构型要素,从而建立相模式。该文对此作了一简要回顾与评述,然后介绍一个密西西比河曲带的6 级储层非均质性和一个辫状三角洲储层质量之受控于沉积因素。文章指出,研究者应针对研究对象,提出自己的构型要素,以更好地认识古河流。河成储层包含多级非均质性,沉积变量是储层质量和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因此不断更新储层沉积学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沉积 相模式 储层 非均质性 油气藏
下载PDF
孤东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模型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窦之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52,共3页
综合应用多学科理论 ,系统研究了形成流动单元的控制因素 ,提出了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识别、分类及评价方法 ,建立了流动单元模型。引用活度函数及层内差异等 6种数学方法在单井中识别流动单元 ,应用地震属性分析等 5种方法在剖面上识... 综合应用多学科理论 ,系统研究了形成流动单元的控制因素 ,提出了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识别、分类及评价方法 ,建立了流动单元模型。引用活度函数及层内差异等 6种数学方法在单井中识别流动单元 ,应用地震属性分析等 5种方法在剖面上识别流动单元。提出了流动单元定量分类评价方法 ,把孤东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储集层划分为 3种不同类型的流动单元 ,它们各自具有相应的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得到确定流动单元类型的判别函数 ,建立起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的判别标准。把流动单元与剩余油的研究紧密结合 ,研究剩余油在不同流动单元以及同一流动单元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 ,揭示了流动单元类型与剩余油分布的内在联系。预测了孤东油田馆上段储集层参数空间变化及剩余油的分布 ,指出不同流动单元的开采潜力 ,有效地指导了油田开发。参 5(窦之林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馆陶组 河流相储集层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砂质辫状河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张永庆 代开梅 陈舒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36,共3页
河流相储层常具有较难描述的几何结构 ,这往往可归结为砂体伴随着复杂的沉积环境。在开采过程中 ,主要流动路径是通过砂岩进行的 ,在特定的井位构形下 ,砂岩的连通性和非均质性对于油气采收率至关重要。以FJC油田砂质辫状河Y9储层为实... 河流相储层常具有较难描述的几何结构 ,这往往可归结为砂体伴随着复杂的沉积环境。在开采过程中 ,主要流动路径是通过砂岩进行的 ,在特定的井位构形下 ,砂岩的连通性和非均质性对于油气采收率至关重要。以FJC油田砂质辫状河Y9储层为实例 ,采用确定性内插与随机模拟相结合的建模方法 ,建立的地质模型揭示了河流相叠置砂岩分布连通性和传导性的一般特征。由于具有多个沉积微相分布的储层属性参数有较大差别 ,通过沉积微相的条件约束模拟 ,合理体现了微相内地质特征的相似性 ,使地质模型更符合实际。利用流动单元识别原理和方法 ,划分出表征不同存储性和渗流性的流动单元 ,从宏观角度阐明砂体内部剩余油的分布 ,反映出流动单元与剩余油的内在联系。应用表明 ,三维建模在揭示砂体空间非均质性方面具有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沉积微相 地质模型 流动单元
下载PDF
渤海海域W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砂体结构特征 被引量:44
9
作者 陈飞 胡光义 +3 位作者 范廷恩 孙立春 高云峰 王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7-213,共7页
利用野外露头、现代沉积和大量岩心以及钻测井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结合地震和探地雷达,分析了W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明下段河流相层序格架和砂体结构的沉积特征,总结了砂体的发育规模特征,建立了河流相砂体的沉积模式,... 利用野外露头、现代沉积和大量岩心以及钻测井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结合地震和探地雷达,分析了W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明下段河流相层序格架和砂体结构的沉积特征,总结了砂体的发育规模特征,建立了河流相砂体的沉积模式,为海上油田开发及后期调整提供依据和指导。研究表明,渤海海域明化镇组河流相砂体结构划分为堆叠型、侧叠型和孤立型3种类型共7种样式,其中侧叠型又分为紧密型、疏散型和离散型;孤立型又分为下切侵蚀型、孤立河道和决口扇;河道砂体厚度为2.1~15m,平均6.75m;宽度为200~1 225m,平均宽度519m。决口扇砂体厚约2~3m,宽度为150~450m,平均宽度300m。河流相砂体结构受控于湖平面的变化。不同的湖平面变化下发生堆叠型、侧叠型和孤立型规律性的砂体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砂体结构 层序地层 控制因素 明化镇组 渤海W油田
下载PDF
从端点走向连续:河流沉积模式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38
10
作者 张昌民 朱锐 +4 位作者 赵康 胡威 尹艳树 李少华 尹太举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6-944,共19页
从河道类型的划分、河床演变与河型转换、河道沉积与河流砂体的建筑结构要素、河漫滩沉积、季节性河流与分支河流体系、河流沉积相模式、河流沉积学研究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河流沉积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近十年来河流沉... 从河道类型的划分、河床演变与河型转换、河道沉积与河流砂体的建筑结构要素、河漫滩沉积、季节性河流与分支河流体系、河流沉积相模式、河流沉积学研究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河流沉积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近十年来河流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地貌学家、沉积学家和工程师认识到河道形态是连续可变的,而不是只有4~40多个端点类型。河床的演变受河床比降、流量变幅、河岸沉积物粒度构成、气候、植被以及构造沉降速率等多方面的影响。垂向剖面分析法难以对古河流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运用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重建河道内大型底形的地貌形态是河型判别和河流相模式重建的正确方法。河漫滩是河流沉积事件记录最为齐全的部位,对河漫滩、天然堤和泛滥平原沉积层序的研究能够揭示更多古河流沉积过程以及古环境、古气候和古生物方面的信息。对季节性河流、受季风强烈影响地区的河流、以及不同气候带河流所发育的独特沉积构造和建筑结构要素的研究不断增加。分支河流体系的概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也得到不少质疑。我国学者应当注重对现代河流地貌形态和沉积过程的观察,把河床演变学的定量方法与沉积学的观点、理论和资料相结合,利用露头、三维地震资料和探地雷达技术建立河流砂体内部建筑结构信息数据库,加强对古河流河漫滩和泛滥平原的沉积过程、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加强对不同构造和气候条件下河流沉积的差异性研究,不断发展河流沉积学研究技术,加强河流沉积学实验室建设和研究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我国河流沉积学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和有效的支撑,为推动国际河流沉积学发展做出中国人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河流沉积学 河道 建筑结构要素 相模式 综述
下载PDF
测井曲线精细处理解释技术在复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季玉新 陈娟 谢雄举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针对河流相储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大,预测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对测井曲线进行精细的处理和解释,包括深度校正、环境校正、标准化、曲线重构、测井与地震结合的地层对比与测井约束反演技术有机地结合,提高了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可靠性,确保了... 针对河流相储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大,预测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对测井曲线进行精细的处理和解释,包括深度校正、环境校正、标准化、曲线重构、测井与地震结合的地层对比与测井约束反演技术有机地结合,提高了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可靠性,确保了在地震储层描述中所用测井资料的精度和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将测井曲线精细处理解释技术应用于胜利油田樊东地区沙二段河流相沉积砂体的识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测井解释技术 储层预测 地震反演 地震资料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冲积物孢粉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许清海 李润兰 +2 位作者 朱峰 阳小兰 梁文栋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5-63,共9页
华北平原孢粉沉积相研究表明 ,洪积扇和三角洲平原区沉积的花粉较多 ,花粉沉积浓度多在 30 0 0粒 /g以上。冲积平原区沉积下来的花粉较少 ,花粉浓度多在 10 0 0粒 /g以下。冲积物的花粉浓度可以作为划分不同地貌单元的指标。不同的沉积... 华北平原孢粉沉积相研究表明 ,洪积扇和三角洲平原区沉积的花粉较多 ,花粉沉积浓度多在 30 0 0粒 /g以上。冲积平原区沉积下来的花粉较少 ,花粉浓度多在 10 0 0粒 /g以下。冲积物的花粉浓度可以作为划分不同地貌单元的指标。不同的沉积相存在着不同的孢粉组合。主流相一般沉积的花粉粒很少或不含花粉 ,花粉植物类型也较少。漫滩、心滩沉积的花粉较多 ,花粉植物类型也较丰富。边滩沉积的花粉较少 ,花粉浓度也低。自然堤和泛滥相以含有较多的松、卷柏孢子和当地花粉植物为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作为识别沉积相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孢粉沉 积相 冲积物
下载PDF
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新理论、新方法——海上油田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概念、内容及表征方法 被引量:33
13
作者 胡光义 肖大坤 +4 位作者 范廷恩 宋来明 陈飞 井涌泉 高玉飞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159,共17页
基于陆上油田密井网的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经过数十年积累,理论基础及表征方法已比较成熟,然而,将其应用于海上油田稀疏井网条件时,依然面临较大的挑战。笔者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基于海上油田开发地质研究方法,形成了井震结合、以"... 基于陆上油田密井网的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经过数十年积累,理论基础及表征方法已比较成熟,然而,将其应用于海上油田稀疏井网条件时,依然面临较大的挑战。笔者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基于海上油田开发地质研究方法,形成了井震结合、以"复合砂体"为核心的海上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理论与表征方法,其特点在于运用三维原型建模、地震构型相预测及地震驱动确定性建模等技术,重点表征影响海上油田开发的五、六、七级构型单元(复合河道带、单一河道带、复合点坝),针对开发阶段的小层细分对比及不连续渗流屏障刻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应用这套理论及方法开展精细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依然存在挑战,需要进一步发挥地震资料作用并探索人工智能的地震解释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复合砂体 储层构型 海上油田 复合点坝 地震属性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中—川西地区沙溪庙组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33
14
作者 肖富森 韦腾强 +3 位作者 王小娟 关旭 吴长江 洪海涛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16-1224,共9页
河流相是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而河流相地层划分一直以来也是一个难点。四川盆地川中—川西地区沙溪庙组发育河流相沉积,以陆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为指导,通过“点—线—面”结合,对其开展层序地层研究。结果表... 河流相是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而河流相地层划分一直以来也是一个难点。四川盆地川中—川西地区沙溪庙组发育河流相沉积,以陆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为指导,通过“点—线—面”结合,对其开展层序地层研究。结果表明:①沙溪庙组可划分为3个三级与5个四级基准面旋回;5个四级旋回分别与沙一段,沙二1、沙二2、沙二3、沙二4亚段对应。②基准面旋回是控制沙溪庙组河道发育特征和叠加样式的主控因素;基准面较高时,可容纳空间大,地层沉积速度快,河道相对孤立,规模较小,地层泥岩含量较大;基准面较低时,地层沉积速率慢,河道原地摆动时间长,相互切割叠置,河道规模较大,地层泥岩含量相对少。沙溪庙组层序地层划分不仅提供了一个高精度的等时地层格架,同时也具有储层预测作用,对沙溪庙组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沙溪庙组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河流相储集层定量建模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仲林 徐守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8,共4页
以胜利油区孤东油田七区中开发单元为例 ,从研究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地层格架、储集层特征及流体性质、储集层非均质性和单井模型等入手 ,探索应用综合理论和技术进行储集层随机建模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针对河流相储集层非均质性强 ,对... 以胜利油区孤东油田七区中开发单元为例 ,从研究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地层格架、储集层特征及流体性质、储集层非均质性和单井模型等入手 ,探索应用综合理论和技术进行储集层随机建模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针对河流相储集层非均质性强 ,对多种建模方法进行了二维、三维对比研究和分析 ,认为指示模拟方法是河流相储集层定量建模的最优方法。用该方法建立了该区馆陶组上段河流相储集层的定量地质模型 ,经油田生产检验效果良好。图 6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定量建模 研究 储集层描述 地质模型 地质统计 方法 孤东油田
下载PDF
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沉积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何发岐 翟晓先 +1 位作者 俞仁连 蒲仁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综合古生物、测井、岩心、地震、地化等资料 ,对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沉积特点及成因的分析表明该组砂岩总体具有向上变粗变厚的进积式沉积序列 :上部的Ⅰ -Ⅲ油组主要为河流相 ,下部Ⅳ -Ⅴ油组为受潮汐影响的扇三角洲前缘... 综合古生物、测井、岩心、地震、地化等资料 ,对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沉积特点及成因的分析表明该组砂岩总体具有向上变粗变厚的进积式沉积序列 :上部的Ⅰ -Ⅲ油组主要为河流相 ,下部Ⅳ -Ⅴ油组为受潮汐影响的扇三角洲前缘和平原相。该组受潮汐影响体现在 :(1)富含陆相轮藻化石 ,并见个别半咸水介形虫类和疑源类微体化石 ;(2 )局部有波状、透镜状层理、生物扰动层理和冲刷充填层理 ;(3)该组底部泥岩的锶钡比值介于 0 0 2 1~ 0 716 ,具半咸水 -微咸水 -淡水的变化特点 ;(4 )Ⅳ -Ⅴ油组总体处于巴楚组双峰灰岩潮坪相到Ⅰ -Ⅲ油组河流相沉积的过渡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卡拉沙依组 沉积特征 河流相 潮坪相 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河流相储层构型及其对油水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29
17
作者 渠芳 陈清华 连承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18,共5页
针对传统的小层平面图油水分布复杂,难以掌握其分布规律的现象,以孤岛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储层为例,对储层构型研究与传统沉积微相研究进行了对比,通过储层构型要素分析法建立了精细的单一成因砂体级别的储层剖面及平面构型,并以单砂层为... 针对传统的小层平面图油水分布复杂,难以掌握其分布规律的现象,以孤岛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储层为例,对储层构型研究与传统沉积微相研究进行了对比,通过储层构型要素分析法建立了精细的单一成因砂体级别的储层剖面及平面构型,并以单砂层为单位作主力层的小层平面图,分析了储层构型对油水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储层构型研究在垂向及平面上的研究尺度均比传统沉积微相研究更加精细,建立精细的储层构型的关键是识别单一成因砂体,尤其是对单一河道砂体的识别,将直接影响剖面及平面构型的精准度。储层构型要素的空间展布及平面配置结构直接控制着油水分布。层状油气藏可以存在多个油水界面,在内含油边界以上通常形成"满注"型油藏;在内、外含油边界之间,多形成大片水层中夹透镜状或条带状分布的"水包油"型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储层构型 单一成因砂体 废弃河道 油水分布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延9油层组河流沉积及演化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凤杰 王多云 +1 位作者 刘自亮 王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5-283,共9页
依据新的地层划分方案及大量钻井、露头和岩心资料,详细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Y9)沉积体系特征及演化,认为延9油层组主要为河流沉积,是延10油层组的继承与发展,发育有辫状河、辫状型曲流河和网状河3种类型的河流。... 依据新的地层划分方案及大量钻井、露头和岩心资料,详细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Y9)沉积体系特征及演化,认为延9油层组主要为河流沉积,是延10油层组的继承与发展,发育有辫状河、辫状型曲流河和网状河3种类型的河流。Y93油层是辫状河发育的油层,Y29油层在继承Y39油层河流的基础上发育辫状型曲流河,Y91油层则是在前两期逐渐填平补齐之后,在准平原条件下发育的网状河沉积。华池地区延9油层组发育辫状河—辫状型曲流河和网状河两种河流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辫状型曲流河 网状河 沉积相 河流演化 延9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我国油田河流相与三角洲相储层参数统计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俞启泰 罗洪 冯明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1,共4页
中国油田河流相与三角洲相储层的地质储量占碎屑岩相总储量的近80%,是主要的沉积相类型。统计研究了中国油田河流相与三角洲相的典型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典型毛管压力曲线、典型PVT关系,以及多种储层参数的平均值。比较了它们... 中国油田河流相与三角洲相储层的地质储量占碎屑岩相总储量的近80%,是主要的沉积相类型。统计研究了中国油田河流相与三角洲相的典型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典型毛管压力曲线、典型PVT关系,以及多种储层参数的平均值。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三角洲相 储层 油水相对渗透率 油田
下载PDF
河流和三角洲储层剩余油分布模式——以渤海湾盆地胜坨油田为例 被引量:24
20
作者 黄石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7-171,共5页
通过对河流和三角洲相储层的宏观、微观剩余油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建立了剩余油宏观和微观分布模式,指出河流和三角洲相储层的剩余油平面分布主要集中在边缘相带、断层和砂体尖灭线附近以及井网未控制的部位,受沉积微相、断层、... 通过对河流和三角洲相储层的宏观、微观剩余油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建立了剩余油宏观和微观分布模式,指出河流和三角洲相储层的剩余油平面分布主要集中在边缘相带、断层和砂体尖灭线附近以及井网未控制的部位,受沉积微相、断层、砂体分布和井网条件等多种因素控制;层内剩余油分布受层内非均质控制,剩余油主要在河流相正韵律储层的中上部及三角洲相反韵律储层的中下部富集;微观剩余油在孔喉网络中的分布主要有网络状、斑块状、附着状、孤粒孤滴状和油水混相等5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三角洲相 剩余油 沙河街组 胜坨油田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