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f the Vibration Behavior of Fluidelastic Instability in Closely Packed Square Tube Arrays 被引量:1
1
作者 Wei Tan Hao Wu Guorui Zhu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9年第2期124-142,共19页
Flow-induced vibrations in heat exchanger tubes have led to numerous accidents and economic losses in the past. Fluidelastic instability is the most critical flow-induced vibration mechanism in heat exchangers. Both e... Flow-induced vibrations in heat exchanger tubes have led to numerous accidents and economic losses in the past. Fluidelastic instability is the most critical flow-induced vibration mechanism in heat exchangers. Both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fluidelastic instability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 the experiment, a water channel was built, and a closely packed normal square tube array with a pitch-to-diameter ratio of 1.28 was tested, and significant fluidelastic instability was observed. A numerical model adopting large-eddy simulation and moving mesh was established using ANSYS CFX, and results showed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findings. The vibration behaviors of fluidelastic instability were discussed, an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ominant vibration direction of the tubes changed from streamwise to transverse beyond a critical velocity. A 180° phase lag between adjacent tubes was observed in both the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s. Normal and rotated square array cases with pitch-to-diameter ratios of 1.28 and 1.5 were also simulat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better insights into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square tube array and will help improve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safety design of heat exchang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elastic INSTABILITY DOMINANT vibration direction Phase LAG SQUARE TUBE array Heat EXCHANGER
下载PDF
CFD与准静态理论混合的管束结构流弹失稳预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宋乐琨 赵燮霖 +3 位作者 周进雄 叶献辉 冯志鹏 熊夫睿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95,共6页
为开发一种不依赖实验而预测管束结构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简称流弹失稳)的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获取阻力、升力系数及其空间导数,并将3者代入预测流弹失稳的准静态理论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管束结构的混合流弹失稳预测方法,此... 为开发一种不依赖实验而预测管束结构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简称流弹失稳)的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获取阻力、升力系数及其空间导数,并将3者代入预测流弹失稳的准静态理论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管束结构的混合流弹失稳预测方法,此方法考虑了管束在横流和顺流2个方向上的不稳定性;以正三角形管束为例,计算了2种节距比(P/d)下流弹失稳特性。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提出的CFD与准静态理论混合的弹性管束结构流弹失稳预测方法,可以在不需要实验的情况下获得管束结构发生流弹失稳现象的临界速度;采用此方法计算的流弹失稳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弹失稳 管束结构 计算流体力学(CFD) 准静态理论
原文传递
A Coupled ISPH-TLSPH Method for Simulating Fluid-Elastic Structure Interaction Problems
3
作者 A.M.Salehizadeh A.R.Shafiei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22年第1期15-36,共22页
A fully Lagrangian algorithm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uid-elastic structure interaction(FSI)problems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method.The developed method corresponds to incomp... A fully Lagrangian algorithm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uid-elastic structure interaction(FSI)problems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method.The developed method corresponds to incompressible fluid flows and elastic structures.Divergence-free(projection based)incompressible SPH(ISPH)is used for the fluid phase,while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for structural dynamics are solved using Total Lagrangian SPH(TLSPH)method.The temporal pressure noise can occur at the free surface and fluid-solid interfaces due to errors associated with the truncated kernels.A FSI particle shifting scheme is implemented to produce sufficiently homogeneous particle distributions to enable stable,accurate,converged solutions without noise in the pressure field.The coupled algorithm,with the addition of proposed particle shifting scheme,is able to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of simultaneous integration of governing equations for all particles,regardless of their material type.This remedy without need for tuning a new parameter,resolves the unphysical discontinuity beneath the interface of fluid-solid media.The coupled ISPH-TLSPH scheme is used to simulate several benchmark test cases of hydro-elastic problems.The method is validated by comparison of the presented results with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from other research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Incompressible SPH Total Lagrangian SPH fluidelastic structure interaction FSI particle shifting scheme
下载PDF
A Semi-Discretizing Method Based Efficient Model for Fluidelastic Instability Threshold Prediction of Tube Bundles
4
作者 Yuerong Wang Jianping Jing +1 位作者 Changmin Chen Sheng Xiong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19年第10期1-22,共22页
Fluidelastic instability is destructive in tube bundles subjected to cross flow.Flow channel model proposed by Leaver and Weaver is well used for modeling this problem.However,as the tube motion is supposed to be harm... Fluidelastic instability is destructive in tube bundles subjected to cross flow.Flow channel model proposed by Leaver and Weaver is well used for modeling this problem.However,as the tube motion is supposed to be harmonic,it may not simulate the general dynamic behaviors of tubes.To improve this,a model with arbitrary tube motion is proposed by Hassan and Hayder.While,due to involving in the time delay term,the stability problem cannot be solved by the eigenvalue scheme,and time domain responses of the tube have to be obtained to assess the instability threshold.To overcome this weakness,a new approach based on semi-discretizing method(SDM)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o make the instability threshold be predicted by eigenvalues directly.The motion equation of tube is built with considering the arbitrary tube motion and the time delay between fluid flow and tube vibration.A time delay integral term is derived and the SDM is employed to construct a transfer matrix,which transforms the infinite dimensional eigenvalue problem into a finite one.Hence the stability problem become solvable accordingly.With the proposed method,the instability threshold of a typical square tube array model is predicted,and the influences of system parameters on stability are also discussed.With comparing with prior works,it shows significant efficiency improvement in prediction of the instability threshold of tube bund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elastic INSTABILITY VIBRATION EQUATION time DELAY semi-discretizing method fluid-induced VIBRATION
下载PDF
超高速长杆弹对岩石侵彻、地冲击效应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明洋 邱艳宇 +2 位作者 李杰 李海波 赵章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4-572,共9页
针对超高速动能弹侵彻、地冲击效应研究现状,指出超高速对地打击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流体弹塑性内摩擦侵彻理论对流体动力模型进行研究,阐明超高速动能弹与常规钻地弹侵彻的本质联系与区别,界定超高速侵彻速度内涵范围。研究表明... 针对超高速动能弹侵彻、地冲击效应研究现状,指出超高速对地打击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流体弹塑性内摩擦侵彻理论对流体动力模型进行研究,阐明超高速动能弹与常规钻地弹侵彻的本质联系与区别,界定超高速侵彻速度内涵范围。研究表明:随弹体侵彻速度增加,靶体介质发生了从弹塑性状态–内摩擦拟流体–流体动力状态的转换,从而呈现出弹体质量磨蚀作用所致的侵彻深度逆转、弹体侵蚀作用所致侵彻深度趋向极限等超高速侵彻特征力学现象。此外,还给出岩石中超高速侵彻深度、成坑范围计算方法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超高速动能弹 高压状态方程 流体弹塑性理论 成坑效应
原文传递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流弹失稳计算 被引量:16
6
作者 韩同行 左超平 +1 位作者 秦加明 张兴辉 《压力容器》 2014年第11期39-44,共6页
蒸汽发生器管束一旦出现流弹失稳现象,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破坏传热管的完整性,影响核电站安全。因此,在设计蒸汽发生器时要预测与防止传热管流弹失稳现象。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的梁单元建立传热管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并提取相关结果;然后... 蒸汽发生器管束一旦出现流弹失稳现象,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破坏传热管的完整性,影响核电站安全。因此,在设计蒸汽发生器时要预测与防止传热管流弹失稳现象。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的梁单元建立传热管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并提取相关结果;然后将模态分析的结果代入MATLAB计算传热管流弹不稳定率并和专用软件进行对比。该方法计算结果与专用软件吻合,且分析表明套筒开口区与弯管区流速对流弹不稳定率影响较大;管子高频时不易发生流弹失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 数值模拟 流弹失稳 模态分析
下载PDF
管束结构的流致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冯志鹏 臧峰刚 张毅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研究管束结构的流致振动问题,利用有限体积法离散大涡模拟的流体控制方程及有限元方法离散结构动力学方程,结合动网格技术,建立了正方形顺排排列弹性管束流固耦合系统的三维数值模型,并研究了不同弹性管束模型的流体力及振动响应特性... 为研究管束结构的流致振动问题,利用有限体积法离散大涡模拟的流体控制方程及有限元方法离散结构动力学方程,结合动网格技术,建立了正方形顺排排列弹性管束流固耦合系统的三维数值模型,并研究了不同弹性管束模型的流体力及振动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管束结构的排列方式对流体力及动力学响应有很大的影响,5管模型能基本反映弹性管束的振动特性,而单管模型预测的临界速度较大,却可定性反映节径比为1.5正方形管束的流致振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束 流致振动 流体弹性不稳定性
下载PDF
换热器管束中的流体弹性不稳定性 被引量:9
8
作者 聂清德 郭宝玉 +2 位作者 丁学仁 金楠 陈旭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1-158,共8页
文中重点讨论了管壳式换热器管束中的流体弹性不稳定性.从工程实用的观点出发,应用了Lever与Weaver的“流管”模型,在建立管子振动的基本方程时则认为管子作周期性的衰减(或发散)运动,以复数解法进行求解.根据所获得... 文中重点讨论了管壳式换热器管束中的流体弹性不稳定性.从工程实用的观点出发,应用了Lever与Weaver的“流管”模型,在建立管子振动的基本方程时则认为管子作周期性的衰减(或发散)运动,以复数解法进行求解.根据所获得的对比流速与质量阻尼参数之间的关系画出的稳定区图,可用来确定管子的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或该时的临界流速.实验数据表明,理论计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管束 流体弹性 不稳定性
下载PDF
核反应堆流体诱发振动问题综述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笑天 厉日竹 何树延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5-159,共5页
流体诱发振动是关系到核反应堆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流体诱发振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按照湍流激振、流体弹性不稳定、旋涡脱落、声共振以及轴向流等不同的激振机理,介绍了流体诱发振动的分析方法、经验公... 流体诱发振动是关系到核反应堆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流体诱发振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按照湍流激振、流体弹性不稳定、旋涡脱落、声共振以及轴向流等不同的激振机理,介绍了流体诱发振动的分析方法、经验公式和将来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反应堆 流体诱发振动问题 湍流激振 流体弹性不稳定 旋涡脱落 声共振
下载PDF
管束的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聂清德 张明贤 +1 位作者 郭宝玉 申东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3年第2期107-117,共11页
基于Lever与Weaver的“流管”模型,本文对换热器管束的流体弹性不稳定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管子作周期性的衰减(或发散)运动。基本方程以复数形式表示,并用复数解法来求解。证明了作用在管上的流体力与管子运动时的位移、速度、... 基于Lever与Weaver的“流管”模型,本文对换热器管束的流体弹性不稳定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管子作周期性的衰减(或发散)运动。基本方程以复数形式表示,并用复数解法来求解。证明了作用在管上的流体力与管子运动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密切相关。作出的稳定区图可用来判断管子是否发生流体弹性不稳定现象。将节径比为1.25,1.32与1.41的正方形排列的管束,依次放入风洞中进行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管束流体 液固流动 弹性不稳定性
下载PDF
抗振条-传热管大间隙多跨直管束流致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霍茁 张可丰 +4 位作者 熊珍琴 祖洪彪 顾汉洋 谢永诚 全正庭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14-1220,共7页
针对抗振条-传热管大间隙的4跨传热管直管束开展了流致振动试验研究。传热管束转角正三角形排列,3处抗振条将直管束分为4跨,中间其中1跨的局部区域受到横向流体的冲刷。试验测试获得了管间流速在3.3~14.7 m/s区间内传热管振动位移和振... 针对抗振条-传热管大间隙的4跨传热管直管束开展了流致振动试验研究。传热管束转角正三角形排列,3处抗振条将直管束分为4跨,中间其中1跨的局部区域受到横向流体的冲刷。试验测试获得了管间流速在3.3~14.7 m/s区间内传热管振动位移和振动频率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管间流速逐渐增大,传热管在来流方向和升力方向的振动频率依次增大,传热管的振动模态从抗振条1处有效支撑、2处未有效支撑的状态,转换为3处抗振条均有效支撑的状态。试验观测到传热管流弹失稳,其临界流速为14.5 m/s,与5种经验关系式预测结果的对比表明,Chen关系式能较好地预测流弹失稳的发生,预测结果较保守,与试验值间的相对偏差为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跨管 流弹失稳 抗振条 固有频率 模态
下载PDF
正三角形排列管束结构流弹失稳流体力模型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建 张毅雄 +3 位作者 冯志鹏 叶献辉 陈果 齐欢欢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9-508,共10页
研究了流弹失稳流体力模型.选取阻尼机理控制下的流弹稳定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多种入口流速下对正三角形排列管束结构中单管可动情况的流致振动过程进行了模拟.用管子速度和位移的多项式函数作为流体力模型,结合流体力和管子位移数值模... 研究了流弹失稳流体力模型.选取阻尼机理控制下的流弹稳定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多种入口流速下对正三角形排列管束结构中单管可动情况的流致振动过程进行了模拟.用管子速度和位移的多项式函数作为流体力模型,结合流体力和管子位移数值模拟结果,计算了流体力系数.对不同流速工况下的流体力系数与流速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将流速的影响引入到流体力模型中.最终得到了与管子速度、位移以及入口流速相关的流体力模型.用建立起的流体力模型对管束结构流弹失稳临界流速进行了预测,结果较好.这种以管束结构流致振动数值仿真为基础,结合给定的函数形式建立起的流体力模型,能反映管束结构和流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主要特征,该模型对流弹失稳临界流速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束结构 流致振动 计算流体力学 流体力模型 流弹失稳
下载PDF
两相流作用下旋转三角形排列管束流弹失稳振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添才 高李霞 +3 位作者 李朋洲 蒋天泽 马建中 席志德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2-277,共6页
在空气-水两相流实验装置上对节径比为1.48的旋转三角形排列的传热管束进行了两相流作用下的流弹失稳振动特性实验,分别对传热管的升力方向和阻力方向进行测量,研究了传热管束在空泡份额为0,20%,40%,60%,80%和90%下漩涡脱落情况以及发... 在空气-水两相流实验装置上对节径比为1.48的旋转三角形排列的传热管束进行了两相流作用下的流弹失稳振动特性实验,分别对传热管的升力方向和阻力方向进行测量,研究了传热管束在空泡份额为0,20%,40%,60%,80%和90%下漩涡脱落情况以及发生流弹失稳的临界流速。结果表明:阻力方向没有发生失稳现象;对于同种频率的传热管束,临界流速随着空泡份额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空泡份额下,临界流速与传热管频率成正比;空泡份额低于20%时,传热管束会出现漩涡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致振动 流弹不稳定 两相流 临界流速 漩涡脱落
下载PDF
嵌入式液弹阻尼器原理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俊伟 王健 江民标 《直升机技术》 2010年第3期16-22,共7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直升机旋翼系统的设计都着重强调旋翼桨毂的简单化,总体趋势是减少零部件个数,减少重量,减小阻力和降低维护成本,传统的液压阻尼器和粘弹阻尼器正在被液弹阻尼器取代。随着技术和工艺上的革新,制造出带嵌入式液弹阻尼...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直升机旋翼系统的设计都着重强调旋翼桨毂的简单化,总体趋势是减少零部件个数,减少重量,减小阻力和降低维护成本,传统的液压阻尼器和粘弹阻尼器正在被液弹阻尼器取代。随着技术和工艺上的革新,制造出带嵌入式液弹阻尼器的无轴承旋翼系统已切实可行。对嵌入式液弹阻尼器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并推导出初步构型设计计算公式,系统地对嵌入式液弹阻尼器模型试验件进行了动力学试验,研究了工作性能的各种影响因素,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设计方法,为今后嵌入式液弹阻尼器在无轴承式直升机上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 嵌入式液弹阻尼器 无轴承 动力学性能
下载PDF
汽轮机热力系统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振动的可靠性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史进渊 杨宇 孙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2-294,共3页
提出了汽轮机热力系统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振动的可靠性设计方法。该方法把流体弹性激振的设计量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为随机变量,使用概率设计法确定换热器避免流体弹性激振的可靠性。文中给出了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凝汽器和汽水分离器... 提出了汽轮机热力系统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振动的可靠性设计方法。该方法把流体弹性激振的设计量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为随机变量,使用概率设计法确定换热器避免流体弹性激振的可靠性。文中给出了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凝汽器和汽水分离器防止流体弹性激振的设计判据和避开流体弹性激振可靠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系统 换热器 管束振动 热力系统 振动
下载PDF
非稳态流体力作用下两相流管束流弹失稳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天泽 李朋洲 马建中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8-61,共4页
流弹失稳会引起传热管振幅过大而发生磨损破坏,是两相流作用下蒸汽发生器管束流致振动的重要机理。为了较为准确地预测两相流作用下圆柱管的失稳临界流速,对试验测量的两相流非稳态流体力进行参数拟合,建立了气-水两相流作用下单管的动... 流弹失稳会引起传热管振幅过大而发生磨损破坏,是两相流作用下蒸汽发生器管束流致振动的重要机理。为了较为准确地预测两相流作用下圆柱管的失稳临界流速,对试验测量的两相流非稳态流体力进行参数拟合,建立了气-水两相流作用下单管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无量纲化,运用Galerkin方法对方程变量进行离散后,联立求解方程得到了不同空泡份额的临界流速。数值结果表明,数值解与试验测得失稳临界流速较为吻合,验证了该模型可用于两相流传热管临界流速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管束 流弹失稳 非稳态流体力
原文传递
换热器管束的流体弹性不稳定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聂清德 郭宝玉 +2 位作者 张明贤 侯曾炎 申东雄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8-47,共10页
基于Lever与Weavar的“流管”模型,对换热器管束的流体弹性不稳定进行了研究。基本方程利用复数解法进行求解。证明了作用在管上的流体力与管子运动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密切相关,得出的稳定区图可用来判断管子是否发生流体弹性不稳... 基于Lever与Weavar的“流管”模型,对换热器管束的流体弹性不稳定进行了研究。基本方程利用复数解法进行求解。证明了作用在管上的流体力与管子运动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密切相关,得出的稳定区图可用来判断管子是否发生流体弹性不稳定现象。模型管束为正方形排列,节径比为1.25、1.32与1.41。试验在风洞中进行。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管束 流体 弹性 不稳定性
下载PDF
CFD-半解析模型混合的管束结构流弹失稳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燮霖 冯志鹏 +2 位作者 蔡逢春 叶献辉 周进雄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8-255,共8页
横向流作用下管束结构传统流弹失稳模型的建立或多或少需要获取实验流体力参数作为输入条件.因此非常需要开发一种不依赖实验数据的管束结构流弹失稳模型.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CFD仿真与半解析方法混合的管束结构流弹失稳预测方法.采用... 横向流作用下管束结构传统流弹失稳模型的建立或多或少需要获取实验流体力参数作为输入条件.因此非常需要开发一种不依赖实验数据的管束结构流弹失稳模型.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CFD仿真与半解析方法混合的管束结构流弹失稳预测方法.采用CFD仿真方法获取半解析模型中关键的相位延迟函数,并根据速度将其表示为简单的分段函数.最终预测了横向流作用下间距比为1.375的平行三角形与正三角形管束结构的流弹失稳阈值,预测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文提出的CFD-半解析模型混合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管束结构的流弹失稳预测,为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流弹失稳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时间成本较低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弹失稳 蒸汽发生器 相位延迟 CFD 半解析模型
下载PDF
两相横流作用下的旋转三角形管束流弹失稳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天泽 李朋洲 马建中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6,共4页
为了较为准确的预测两相流作用下圆柱管的失稳临界流速,采用试验测量的两相流准稳态流体力系数,对单向流的准稳态模型进行扩展,建立了气-水两相流作用下的旋转三角形管束中间悬臂自由管的动力学模型,运用Galerkin方法对方程变量进行离散... 为了较为准确的预测两相流作用下圆柱管的失稳临界流速,采用试验测量的两相流准稳态流体力系数,对单向流的准稳态模型进行扩展,建立了气-水两相流作用下的旋转三角形管束中间悬臂自由管的动力学模型,运用Galerkin方法对方程变量进行离散后,求解特征方程得到了不同空泡份额的临界流速,并运用龙格-库塔法求解动力学方程得到位移时程响应。数值结果表明,临界流速随着空泡份额的增大而增大,且所建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值较为吻合。因此,本研究所建模型可用于两相横流作用下的旋转三角形管束流弹失稳临界流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管束 流弹失稳
原文传递
影响管阵流体弹性不稳定性因素的研究
20
作者 黄平 王勖成 杜庆华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4-61,66,共9页
研究了管阵中管数,纵向流的作用以及U形管等对管阵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的影响。介绍了用求解模态展开后的振动方程计算管阵的临界流速的方法。给出了简化处理耦合问题的单一振型法和频率截断法。并推导出考虑非均勻流、纵向流存在和U形管... 研究了管阵中管数,纵向流的作用以及U形管等对管阵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的影响。介绍了用求解模态展开后的振动方程计算管阵的临界流速的方法。给出了简化处理耦合问题的单一振型法和频率截断法。并推导出考虑非均勻流、纵向流存在和U形管的基本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阵 流体 弹性 不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