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光和蓝光对烟叶生长、碳氮代谢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4
1
作者 史宏志 韩锦峰 +1 位作者 远彤 官春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增加红光比例对叶面积的增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使比叶重降低,叶片变薄,较高的红光比例可使叶绿素含量下降,叶色减淡,转化酶活性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加,叶片总碳、还原糖含量增高,总氮、蛋白质含量下降,C/N你明显增加,碳代谢增强,在施氮... 增加红光比例对叶面积的增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使比叶重降低,叶片变薄,较高的红光比例可使叶绿素含量下降,叶色减淡,转化酶活性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加,叶片总碳、还原糖含量增高,总氮、蛋白质含量下降,C/N你明显增加,碳代谢增强,在施氮水平过高时,生育后期增加红光比例有利于促进碳氮代谢的协调.增加蓝光比例对叶片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叶片长、宽和叶面积减小,但可促使比叶重和干鲜比增加,叶片加厚,叶绿素含量增加.增加蓝光比例可以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呼吸速率,降低净光合速率,使叶片总氮、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提高,使氮代谢增强,C/N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叶片 碳氮代谢 蓝光 红光 品质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5
2
作者 王付锋 赵铭钦 +2 位作者 张学杰 关玉生 杜迎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7-492,共6页
以云烟87为参试品种,采用密度和留叶数2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及留叶数对单叶重、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均有显著影响,但密度和留叶数对单叶重、产量的互作效应不显著,... 以云烟87为参试品种,采用密度和留叶数2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及留叶数对单叶重、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均有显著影响,但密度和留叶数对单叶重、产量的互作效应不显著,而对产值、中上等烟比例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密度及留叶数对烤烟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随着密度的增加,总氮、蛋白质、烟碱含量递减,而总糖和氯的含量则递增;随着留叶数的增加,总氮、烟碱、钾含量递减,而总糖含量增加;密度与留叶数对总氮、蛋白质和烟碱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密度为1 hm213 500株、每株留22片叶的群体结构较为合理,其烟叶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种植密度 留叶数 农艺性状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氮素对不同品种烤烟叶片衰老、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8
3
作者 张生杰 黄元炯 +3 位作者 任庆成 张小全 杨志晓 杨铁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8-674,共7页
以豫烟5号、豫烟7号和NC89为材料,研究氮素对不同品种烤烟叶片衰老、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素可显著增强烤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性能,从而延缓烤烟叶片衰老... 以豫烟5号、豫烟7号和NC89为材料,研究氮素对不同品种烤烟叶片衰老、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素可显著增强烤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性能,从而延缓烤烟叶片衰老.与豫烟5号和NC89相比,豫烟7号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光合性能较弱,SOD活性低,MDA含量高,叶片衰老较快.与60和75kg·hm-2施N处理相比,45kg·hm-2施N处理的烟叶均价、产值、上等烟比例均最高,且化学品质指标较好,符合优质烟叶要求.表明不同品种烤烟衰老生理特性有明显差异;氮素营养对烤烟叶片衰老、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适量施氮可提高烟叶品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氮素 叶片衰老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原文传递
湖南烟区气候因素分析及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3
4
作者 黎妍妍 许自成 +1 位作者 王金平 肖汉乾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7年第3期308-311,共4页
分析了湖南烟区气候因素特点及热量与降雨条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烟叶生长季节大田期具有平均温度适宜、日均温≥20℃持续天数较长、≥10℃活动积温大于2600℃.d和昼夜温差较小等特点,但大田期降雨量和空气相对湿度较高... 分析了湖南烟区气候因素特点及热量与降雨条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烟叶生长季节大田期具有平均温度适宜、日均温≥20℃持续天数较长、≥10℃活动积温大于2600℃.d和昼夜温差较小等特点,但大田期降雨量和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日照百分率较低。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旺长期降雨量和昼夜温差,提高伸根期、旺长期平均气温和≥10℃活动积温,有利于优质烟叶品质的形成。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湖南主要产烟县市分为3类,第1类主要包括湘南、湘中和湘东烟区,第2类主要包括湘西烟区,第3类主要包括湘西北烟区,并对各类烟区气候因子和烟叶品质特点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烟区 烤烟 气候因素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影响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因素及提高其可用性的措施 被引量:68
5
作者 宫长荣 刘霞 +1 位作者 宋朝鹏 黄永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3期103-108,共6页
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是烤烟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综述了影响上部叶可用性的因素,并从遗传因素、生态条件、烤烟生产中的育苗、移栽、平衡施肥、打顶留叶、后期水分管理、打顶留叶数、上部叶采收成熟度和采收方式、化控措施及烟叶调... 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是烤烟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综述了影响上部叶可用性的因素,并从遗传因素、生态条件、烤烟生产中的育苗、移栽、平衡施肥、打顶留叶、后期水分管理、打顶留叶数、上部叶采收成熟度和采收方式、化控措施及烟叶调制等方面提出降低上部叶比例,提高上部叶可用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上部叶 可用性
下载PDF
不同肥料对烤烟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3
6
作者 时向东 刘国顺 +2 位作者 袁秀云 李建华 王钝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102-106,共5页
通过对施用化肥、化肥+饼肥、化肥+腐殖酸3种不同类型肥料条件下烤烟叶片组织结构特征的研究,发现饼肥和腐殖酸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提高烤烟中、下部叶片栅栏组织厚度,降低叶片孔隙度,增加叶肉细胞密度,使下部叶片在解剖结构上更... 通过对施用化肥、化肥+饼肥、化肥+腐殖酸3种不同类型肥料条件下烤烟叶片组织结构特征的研究,发现饼肥和腐殖酸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提高烤烟中、下部叶片栅栏组织厚度,降低叶片孔隙度,增加叶肉细胞密度,使下部叶片在解剖结构上更接近于中部叶特征;饼肥和腐殖酸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够降低烤烟上部叶片厚度,提高细胞组织孔隙度,使整个植株在叶片厚度、组织疏密程度上较为适宜,且内含物充实,烟叶的耐熟性强、落黄好,成熟度高,烤后烟叶品质优于单施化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肥料 类型 叶片 组织结构
下载PDF
湖南烟区烤烟磷含量与土壤磷素的分布特点及关系分析 被引量:54
7
作者 许自成 王林 肖汉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0-297,共8页
测定湖南烟区308份烤烟样品磷含量和1342份土壤样品磷含量,分析两者的分布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湖南烟区烤烟磷含量适中,平均为(0.24±0.07)%,变幅为0.11%~0.53%,有93.83%的烟样磷含量落在0.15%~0.60... 测定湖南烟区308份烤烟样品磷含量和1342份土壤样品磷含量,分析两者的分布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湖南烟区烤烟磷含量适中,平均为(0.24±0.07)%,变幅为0.11%~0.53%,有93.83%的烟样磷含量落在0.15%~0.60%之间,与巴西优质烤烟磷含量(0.20%~0.28%)的符合程度为41.88%;不同等级烟叶磷含量的变化规律是B2F〉C3F〉X2F.②湖南烟区土壤全磷含量偏低,平均为(0.78±0.31)g.kg^-1,变幅为0.18~3.83g.kg^-1,有78.32%的土样全磷含量低于1.00g.kg^-1;土壤速效磷含量适中,平均为(19.67±13.63)mg.kg^-1,变幅为1.00~92.10mg.kg^-1,有29.66%的土壤速效磷含量低于10.00mg.kg^-1;不同土壤类型的速效磷含量变化规律是鸭屎泥〉黄泥田〉青泥田〉沙泥田〉红黄泥〉黄壤土〉黄灰土.③烤烟磷含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铜、有效铁、有效硫和水溶性氯含量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钾、有效锰、有效钼和交换性镁含量则呈显著负相关;在相关性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土壤养分与烤烟磷含量的逐步回归方程.④当土壤速效磷含量较低时,烤烟磷含量随着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烟区 烤烟 磷素 关系分析
下载PDF
中国烤烟主要物理特性及其产区差异 被引量:54
8
作者 尹启生 张艳玲 +2 位作者 薛超群 王广山 奚家勤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3-38,共6页
利用中国烟草种植区划研究项目2004~2005年采集的全国不同烟叶主产区805个中部烟叶样品,对我国烤烟中部烟叶的物理特性及分布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初步探讨了主要产区烟叶物理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烤烟中部烟叶各物理特性值... 利用中国烟草种植区划研究项目2004~2005年采集的全国不同烟叶主产区805个中部烟叶样品,对我国烤烟中部烟叶的物理特性及分布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初步探讨了主要产区烟叶物理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烤烟中部烟叶各物理特性值的一般范围分别为:叶片厚度0.036~0.128mm,叶面密度52.12~97.64g/m2,拉力1.04~2.52N,填充值3.44~4.28cm3/g,平衡含水率10.42%~13.50%,含梗率23.56%~38.32%,单叶重5.97~16.01g。多数物理特性指标在测定的2年间相对稳定。不同产区烤烟各物理特性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以单叶重差异最大,填充值和平衡含水率差异相对较小,东北烟区单叶重相对较高,从辽宁、黑龙江、吉林等东北的烟叶产区到广西、湖南、福建、贵州、湖北等南方的烟叶产区,叶片厚度和叶面密度呈降低趋势,含梗率则呈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物理特性 产区差异
下载PDF
烤烟散叶分级收购技术探讨 被引量:55
9
作者 王兆群 孙志礼 王曰生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51-53,共3页
针对传统的扎把烤烟存在的烟叶等级纯度低、费工费时、易霉变等问题,探讨了新的烟叶分级和收购模式,即散叶分级与收购。该模式节省了分级扎把用工和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避免了扎把环节中的掺杂使假和霉变现象,同时保证了烟叶等级质量... 针对传统的扎把烤烟存在的烟叶等级纯度低、费工费时、易霉变等问题,探讨了新的烟叶分级和收购模式,即散叶分级与收购。该模式节省了分级扎把用工和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避免了扎把环节中的掺杂使假和霉变现象,同时保证了烟叶等级质量,提高烟叶等级纯度,满足卷烟工业和烟叶出口贸易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散叶 分级 收购
下载PDF
不同栽培条件对烤烟上部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10
作者 李章海 徐晓燕 +2 位作者 季学军 陈治锋 冯磊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研究不同农艺措施对打顶后烤烟上部叶片烟碱与总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烤烟打顶后天数的增加,上部烟叶烟碱量增加而总氮量减少,施氮量与烟碱含量和总氮量呈正相关,而种植密度、留叶数与其呈负相关。
关键词 烤烟 施氮水平 种植密度 留叶数 烟碱 总氮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单色蓝光和红光对烟苗叶片生长和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2
11
作者 史宏志 韩锦峰 +3 位作者 张国显 赵鹏 王爱武 姜玉琴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58-262,共5页
在辐照度相同的条件下,单色蓝光对烟苗叶片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可使叶片长、宽减小,但可促使比叶重和干鲜比增加,叶片加厚。蓝光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净光合速率降低,但呼吸速率明显增强,可以促进烟叶的氮代谢,使叶片... 在辐照度相同的条件下,单色蓝光对烟苗叶片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可使叶片长、宽减小,但可促使比叶重和干鲜比增加,叶片加厚。蓝光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净光合速率降低,但呼吸速率明显增强,可以促进烟叶的氮代谢,使叶片总氮、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转化酶活性降低;红光对叶面的抑制作用较小,使比叶重降低,叶片变薄,叶绿素含量下降,叶色减淡,但可促进碳代谢的增强,表现为转化酶活性高,叶片总碳、还原糖含量高,而氮代谢化合物含量下降,C/N值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叶片 红光 蓝光 碳氮代谢
下载PDF
不同采收方法对烤烟上部叶烘烤质量及烤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5
12
作者 徐建平 胡选彪 +2 位作者 朱颖勋 赵小绕 陈云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09-1610,共2页
研究了上部烟叶采用一次性不带茎采收和带茎砍收2种方法对烤烟的外观品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带茎烘烤的烟叶无青烟、挂灰现象,外观品质较一次性不带茎采烤的好;带茎烘烤的烟叶内在品质比一次性不带茎采烤的... 研究了上部烟叶采用一次性不带茎采收和带茎砍收2种方法对烤烟的外观品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带茎烘烤的烟叶无青烟、挂灰现象,外观品质较一次性不带茎采烤的好;带茎烘烤的烟叶内在品质比一次性不带茎采烤的稍好,经济效应也比后者高,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采收方法 上部叶 烘烤质量 产量
下载PDF
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3
作者 王涛 贺帆 +3 位作者 徐成龙 史龙飞 王文超 宫长荣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127-1131,共5页
烤烟上部叶是卷烟叶组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上部叶工业卷烟可用性较低,因此提高烤烟上部叶的质量和可用性是烤烟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农业措施、成熟采烤、烘烤工艺等3个方面,对近几年我国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的研究进行... 烤烟上部叶是卷烟叶组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上部叶工业卷烟可用性较低,因此提高烤烟上部叶的质量和可用性是烤烟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农业措施、成熟采烤、烘烤工艺等3个方面,对近几年我国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亟待完善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上部叶 可用性 技术措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施肥量对烟田土壤氮素供应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14
作者 李宏光 赵正雄 +3 位作者 杨勇 孙建锋 李少明 徐发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2,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肥料施用水平对烟田土壤氮素供应、烟株生物学性状和体内物质累积、养分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水平明显影响到烟株生长初期根系生长密集区域土壤的无机氮供应状况.氮肥施用水平愈高,团棵时根系生长密...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肥料施用水平对烟田土壤氮素供应、烟株生物学性状和体内物质累积、养分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水平明显影响到烟株生长初期根系生长密集区域土壤的无机氮供应状况.氮肥施用水平愈高,团棵时根系生长密集区域土壤无机氮供应也愈多.但烤烟根部以及整株的干物质积累在一定的施氮量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施肥量过多对烟株生长前期的根部以及整株体内干物质积累有一定的抑制,而后期则表现出促进.打顶前烟株体内氮、磷、钾养分的累积在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无明显差异,而在打顶后总体上表现出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不同施肥量间增加幅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适宜施氮量及其以下时,烟株打顶后体内的氮素累积量与打顶时相比增幅不大,而过高的氮肥施用水平会导致烟株生长后期体内有过多氮的积累,致使中、上部叶片变厚、叶片扩展不好,而不利于烟叶质量的提高.综合衡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施肥量以纯氮75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施肥量 土壤氮供应 叶片扩展 吸氮量 干物质累积 产值量
下载PDF
磷施用量对烤烟根系生理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15
作者 王艳丽 王京 +2 位作者 刘国顺 丁松爽 张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0-417,共8页
【目的】根系作为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其生理功能的强弱对烟草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分析磷施用量对烤烟不同生育期根系生理和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初步阐明磷素对烤烟生长的生理效应,明确烤烟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 【目的】根系作为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其生理功能的强弱对烟草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分析磷施用量对烤烟不同生育期根系生理和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初步阐明磷素对烤烟生长的生理效应,明确烤烟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为生产中合理施磷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2014年在河南农业大学采用盆栽土培试验,设置四个处理,各处理P2O5用量分别为0(CK)、3.5(T1)、7.0(T2)和10.5 g/plant(T3),N用量为3.5g/plant,N∶K2O=1∶3。在烤烟不同生育时期测定各处理烟株的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等根系生理指标以及中部叶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的光合指标。【结果】在整个生育期内,T2处理烟株的根系活力强、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大。团棵期(移栽后30 d左右)随施磷量的增加,上述根系生理指标及中部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加,T3处理显著高于不施磷处理;成熟期(移栽后90 d左右)T3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较其他处理下降更快。随生育期的推进,各处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移栽后60 d达到最大值。与其它处理相比,T2处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在整个生育期内均最大,且在移栽后60 d时显著高于CK处理。根冠比随生育期的推进呈波动变化,但整体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在整个生育期内,T3处理的根冠比最大,其次为CK,T1、T2处理的根冠比相对较小。【结论】施用P2O510.5 g/plant的烟株在团棵期快速生长及成熟期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的现象证明,在一定范围内,充足的磷素供应能促进烟株生育前期根系发育、叶片扩展,生长后期烟叶适时落黄。磷用量对叶片光合性能和烟株根冠比的作用证明,磷素对叶片光合性能的促进作用建立在烟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根系生理 叶片形态生理
下载PDF
增施不同有机物质对烤烟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16
作者 赵铭钦 陈红华 +4 位作者 刘国顺 赵明山 胡焕兴 程玉渊 牛书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5,共5页
以河南省南阳市烤烟为试材,采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常规措施(CK)下增施不同的有机物质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主要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措施相比,增施豆制品处理烟叶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提高幅度较大,... 以河南省南阳市烤烟为试材,采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常规措施(CK)下增施不同的有机物质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主要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措施相比,增施豆制品处理烟叶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提高幅度较大,芝麻制品处理增幅相对较小,且各处理之间其他成分差异不大;增施不同的有机物质均能增加烟叶中的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其中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等各类致香物质含量在各个处理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增施有机物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烟叶化学成分之间的协调性,提高了烟叶的香气质量;增施的有机物质种类不同,其效果也有所不同,其中以增施发酵后的豆浆的2个处理最好,其次是增施豆糁,增施芝麻和香油的2个处理效果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质 烤烟 化学成分 香气成分
下载PDF
茎叶夹角与烤烟成熟度的关系 被引量:39
17
作者 王怀珠 汪健 +1 位作者 胡玉录 郭红英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2-34,共3页
为探讨烤烟成熟度判断的标准,研究了烟叶成熟过程中茎叶夹角的变化与烟叶成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烟叶成熟的过程中可定量地用茎叶夹角的大小来反映烟叶的成熟程度.对于K326品种下部叶片,当烟叶的颜色由绿转黄,茎叶夹角达60~70.时,表... 为探讨烤烟成熟度判断的标准,研究了烟叶成熟过程中茎叶夹角的变化与烟叶成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烟叶成熟的过程中可定量地用茎叶夹角的大小来反映烟叶的成熟程度.对于K326品种下部叶片,当烟叶的颜色由绿转黄,茎叶夹角达60~70.时,表明烟叶已经成熟;而对于K326品种中、上部叶片,当烟叶的外观颜色达到9成黄,茎叶夹角达80~90.时,可视为适熟的标志,此时采收的烟叶易于烘烤,烤后烟叶物理性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茎叶夹角 成熟度
下载PDF
带茎烘烤的烤烟上部叶的水分散失 被引量:38
18
作者 滕永忠 胡从光 +2 位作者 徐建平 张洪玲 雷晓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57,共5页
研究了上部烟叶带茎采收(每片叶带6cm长的烟茎砍收,烟叶分别位于砍下茎杆的顶端中部和底部)烘烤时烟叶中的水分运输和散失规律。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各部位的含水率随烘烤时间的推进而显著下降,茎杆中的水分一部分由于高温而散失。... 研究了上部烟叶带茎采收(每片叶带6cm长的烟茎砍收,烟叶分别位于砍下茎杆的顶端中部和底部)烘烤时烟叶中的水分运输和散失规律。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各部位的含水率随烘烤时间的推进而显著下降,茎杆中的水分一部分由于高温而散失。茎杆中的水分能输运到叶片中,并且有一部分水分从茎杆运输到叶脉。水分从茎杆到叶脉,再到叶基部、叶中部、叶尖部的运输较通畅。从烟叶整体的水分散失和运输趋势来看,烟叶位于砍下茎杆底部的处理方法比烟叶位于砍下茎杆顶部和中部的处理方法更有利于提高烤烟的烘烤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上部叶 烘烤 水分
下载PDF
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质地和色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武圣江 周义和 +4 位作者 宋朝鹏 贺帆 景延秋 符云鹏 宫长荣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2-77,共6页
研究上部烟叶叶片、主脉在密集烘烤中质地和色度随干湿球温度变化的规律,为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应用质构仪质地分析试验法和色差计研究了烘烤中烟叶硬度、回复性、粘聚性、咀嚼性4个质地参数和L*、a*、b*三个色度参... 研究上部烟叶叶片、主脉在密集烘烤中质地和色度随干湿球温度变化的规律,为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应用质构仪质地分析试验法和色差计研究了烘烤中烟叶硬度、回复性、粘聚性、咀嚼性4个质地参数和L*、a*、b*三个色度参数及水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烘烤中烟叶叶片质地和色度各参数在变黄期38℃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脉各参数主要在42℃之后,尤其是48℃~54℃。烘烤中烟叶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测试评价参数硬度、回复性、咀嚼性曲线图的动态变化更为直观。烘烤中烟叶色度各参数差异性均极显著(P<0.01),且a*值差异显著性好于b*值;叶片色度的差异显著性比主脉的更直观。相关分析表明,烘烤中烟叶叶片TPA测试参数硬度、粘聚性、咀嚼性的相关性较好(0.952~0.992),是评价烟叶质地变化的可靠性指标;粘聚性和回复性可以灵敏地反映烟叶主脉的质地变化。相对于主脉,叶片色度的各参数的相关性更好(0.852~0.962),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色度各参数的相关分析表明,L*与a*的相关性明显好于L*与b*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烤 烤烟 上部叶 质地 色度
下载PDF
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颜色值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39
20
作者 王涛 贺帆 +4 位作者 詹军 霍开玲 赵华武 王梅 宫长荣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为优化烤烟密集烘烤技术,实现烟叶烘烤进程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控制,以中烟100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彩度值(C*)、色相角(H)与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的关系... 为优化烤烟密集烘烤技术,实现烟叶烘烤进程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控制,以中烟100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彩度值(C*)、色相角(H)与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密集烘烤过程中3个部位的烟叶各颜色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开始烘烤至42℃变化最为显著,但上部叶各颜色值变化较中部叶和下部叶滞后;不同部位烟叶颜色值与主要化学成分相关性差异较大,其中总酚含量与各颜色值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还原糖和色素类物质与各颜色值的相关性较好;中部叶还原糖含量与L*值和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b*值和C*值呈显著正相关,与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下部叶和中部叶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总量、中部叶叶绿素b含量与b*值和C*值呈显著相关,与a*值和H值呈极显著相关;上部叶叶绿素类物质含量只与a*值和H值极显著相关;下部叶和上部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中部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则与a*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中部和上部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下部叶的与其呈显著正相关;只有中部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L*值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部位 颜色值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