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区系地理研究中的重要参数——相似性系数 被引量:168
1
作者 张镱锂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29-434,共6页
相似性系数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对植物区系地理学中的植物区系分区、过渡区的植物区系地理属性及植物区系起源演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中通过相似性系数、种相似性系数、属相似性系数和科相似性系数等术语的阐述,提出了“区系相似... 相似性系数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对植物区系地理学中的植物区系分区、过渡区的植物区系地理属性及植物区系起源演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中通过相似性系数、种相似性系数、属相似性系数和科相似性系数等术语的阐述,提出了“区系相似性系数(Coeficientofsimi-larityofflora)”概念。简要介绍了属或种(或科)相似性系数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并建议在植物区系地理比较研究中采取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相似性系数 区系相似性系数 地理
下载PDF
新疆北部早春短命植物区系纲要 被引量:162
2
作者 毛祖美 张佃民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26,共26页
新疆北部是早春短命植物分布区的最东端。早春短命植物在这里共有205种,其中94%的种在我国仅产新疆,有42种标志着35个属在我国的分布,故早春短命植物区系是我国荒漠区系中十分独特的类群,在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学的研究中... 新疆北部是早春短命植物分布区的最东端。早春短命植物在这里共有205种,其中94%的种在我国仅产新疆,有42种标志着35个属在我国的分布,故早春短命植物区系是我国荒漠区系中十分独特的类群,在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早春短命植物 区系
原文传递
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9
3
作者 臧得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59-465,共7页
对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科属的地理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具有区系成分丰富、起源古老、区系联系广泛、热带性质显著以及特有现象不明显的特点。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 分布区类型
下载PDF
秦岭植物区系的性质、特点和起源 被引量:113
4
作者 应俊生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4年第5期389-410,共22页
秦岭是中国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位于北纬32°5′至34°45′;东经104°30′至115°52′,最高峰达3767m。该山区是我国温带植物区系最丰实的地区之一,约有种子植物3124种,隶属于158科,892属。包括热带属220属,温... 秦岭是中国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位于北纬32°5′至34°45′;东经104°30′至115°52′,最高峰达3767m。该山区是我国温带植物区系最丰实的地区之一,约有种子植物3124种,隶属于158科,892属。包括热带属220属,温带属563属,和中国特有属39属。根据该山区植物区系中各大科、主要植物群落优势种和组成种类的温带性质以及温带属在整个植物区系中的主导地位。该山区的植物区系和植被具有明显的温带性特点。特有种和非特有种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山区植物区系的特点还表现在高度特有性和以中国-日本森林植物区系为主体方面。 根据古植物学资料分析,秦岭地区植物区系的起源时间不会晚于晚白垩纪;植物群落的主要成份可能以原地生长的种类为主;秦岭及其邻近古老山区,不仅对自身的植物区系和植被具有较大的发生意义,而且对东亚植物区系具有始生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起源 秦岭
下载PDF
植物区系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02
5
作者 左家哺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0年第2期179-185,共7页
本文介绍了应用数值分析的某些方法和原理进行植物区系基本成分统计、地理成分划分及其分区。植物区系数值分析不仅具有分析严密、计算简单及结果直观等优点,而且它比经典方法更能反映其本质特征。
关键词 植物区系 数植分类学
下载PDF
杜鹃属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120
6
作者 方瑞征 闵天禄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359-379,共21页
已知世界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约967种(种下分类等级未计算在内)。本文基于植物区系学的观点,讨论了属内8个亚属:常绿杜鹃亚属、杜鹃亚属、马银花亚属、映山红亚属、羊踯躅亚属、云间杜鹃亚属、纯白杜鹃亚属... 已知世界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约967种(种下分类等级未计算在内)。本文基于植物区系学的观点,讨论了属内8个亚属:常绿杜鹃亚属、杜鹃亚属、马银花亚属、映山红亚属、羊踯躅亚属、云间杜鹃亚属、纯白杜鹃亚属、异蕊杜鹃亚属的系统位置、分布式样。分析了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上的时间、空间关系。认为常绿杜鹃亚属和杜鹃亚属是在本属植物起源后的早期阶段就沿不同途径迁徙、繁衍的两个演化枝。白第三纪以来,它们的性状发展多样,种系高度分化。在现存类群中最具原始性状的亚属是常绿杜鹃亚属,这个亚属的云锦杜鹃亚组Subsect.Fortunea,耳叶杜鹃亚组subsect.Auriculata保持较多原始性状。种的分布遍及欧洲、北美洲、亚洲、大洋洲(有1种),东亚种类最多,马来西亚次之。中国-喜马拉雅地区既是多度中心又是多样化中心,马来西亚仅是多度中心。大多数种为地方特有性分布,特有现象十分突出,东亚和马来西亚的特有种共约862种,占种总数的89%以上。中国有6个亚属(Candliiastrum.Mumeazalea不产)约562种,其中特有种约405种。分析第三纪的化石记录,杜鹃属在全球分布的时间、地点,杜鹃属保持原始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属 植物区系 地理分布
下载PDF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85
7
作者 图力古尔 李玉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3-80,共8页
本文对内蒙古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内的真菌区系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含10种以上的科为口蘑科、革盖菌科、丝膜菌科、蘑菇科、球盖菇科、蜡伞科和炭角菌科;含5种以上的属为丝盖伞属、小皮伞属、多孔菌属、鳞伞属、光柄菇属、炭角菌属、... 本文对内蒙古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内的真菌区系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含10种以上的科为口蘑科、革盖菌科、丝膜菌科、蘑菇科、球盖菇科、蜡伞科和炭角菌科;含5种以上的属为丝盖伞属、小皮伞属、多孔菌属、鳞伞属、光柄菇属、炭角菌属、蘑菇属、赤褶菌属、蜡伞属、湿伞属、靴耳属、钅舌囊蘑属、栓菌属和马鞍菌属;从种的组成上可划分为世界分布种(34.11%)、北温带分布种(42.05%)、北温带-澳大利亚分布种(5.30%)、温带-亚热带、热带分布种(3.31%)、欧亚大陆分布种(2.98%)、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种(2.32%)、东亚分布种(1.97%)、中国-日本共有种(4.64%)和特有成分(3.97%)等9个分布型,表现出鲜明的温带区系特征。在区系亲缘关系上与长白山较为接近,而与热带、亚热带的区系较为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东灵山地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与若干山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被引量:84
8
作者 马克平 高贤明 于顺利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01-515,共15页
东灵山地区拥有高等植物997种,隶属于127科、476属,其中,种子植物有97科、430属、935种。最大的科是菊科,共有116种,其它超过25种的科还有禾本科等7科。这8个科共457种,占东灵山种子植物种总数的近4... 东灵山地区拥有高等植物997种,隶属于127科、476属,其中,种子植物有97科、430属、935种。最大的科是菊科,共有116种,其它超过25种的科还有禾本科等7科。这8个科共457种,占东灵山种子植物种总数的近46%。430属种子植物分别属于15个分布类型,占第一位的是北温带分布类型,有155属之多。各类温带分布类型共298属,各类热带、亚热带分布类型仅有76属,说明东灵山地区植物区系具有很强的温带地质。此外,世界分布类型有50属,中国特有分布类型有8属。根据吴征镒等学者的理论,本文对植物区系谱的概念和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东灵山地区植物区系与我国其它地区植物区系所构成的植物区系谱进行了定量研究,探讨了东灵山地区的植物区系在我国一系列山区植物区系中的地位。对我国包括东灵山地区在内的29个山区植物区系进行了定量分析,降维效果很好,前2个轴的累计贡献率近于80%,前3个轴已超过92%。通过常用的热带属与温带属比率(R/T)的计算也得到了与此相近的结果、R/T值随着纬度的升高近于单调下降,植物区系纬向地带性规律得到了很好地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植物区系谱 东灵山
下载PDF
中国植物区系的性质和各成分间的关系 被引量:66
9
作者 王荷生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19-126,共8页
根据植物区系平衡理论 ,以“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项目的结果材料分析中国植物区系的性质和各成分间的关系。从全国整体来看 ,中国植物区系是亚热带性质 ,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分别占 50 2 %和 4 9 8% ,即基本平衡。而各地区间有显著差... 根据植物区系平衡理论 ,以“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项目的结果材料分析中国植物区系的性质和各成分间的关系。从全国整体来看 ,中国植物区系是亚热带性质 ,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分别占 50 2 %和 4 9 8% ,即基本平衡。而各地区间有显著差异 ,文中做了具体比较分析及揭示其变化规律 ,大致是热带成分在热带地区占 75%~ 85% ,亚热带地区占 4 0 %~6 0 % ,温带地区占 15%~ 2 5% ,寒温 ,高寒和中亚荒漠地区占 5%~ 10 % ,自南向北向西方向递减 ,温带成分与之相反 ,而且北方温带成分变化曲线与热带成分呈反射状 ,表明二者是以相反方向同等发展的。文中又据中国种子属 15个分布型或地理成分所归科的相似性系数矩阵来研究各成分间的关系 ,结果是相似性系数为 12~ 58强 ,分为 10级 (10~ 6 0 ) ,排列出各成分间相似性程度及其变化梯度 ,其中以东亚和中国特有成分间关系最密切 ,温带亚洲和热带亚洲间关系最疏远 ,同时显出 3个关系很密及最密区域 ,即旧大陆热带 ,古地中海和东亚 ,这三区域里可能是中国植物区系的发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相似性系数 中国
下载PDF
植物区系地理研究中的重要参数──相似性系数 被引量:80
10
作者 张镱锂 张雪梅 《干旱区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59-63,共5页
相似性系数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对植物区系地理学中的植物区系分区、过渡区的植物区系地理属性及植物区系起源演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相似性系数、种相似性系数。属相似性系数和科相似性系数等术语的阐述,提出了“区系相... 相似性系数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对植物区系地理学中的植物区系分区、过渡区的植物区系地理属性及植物区系起源演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相似性系数、种相似性系数。属相似性系数和科相似性系数等术语的阐述,提出了“区系相似性系数(coefficientofsimilarityofflora)”概念。简要介绍了属或种(或科)相似性系数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并建议:在植物区系地理比较研究中,采取统一、科学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相似性系数 区系相似性系数
原文传递
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83
11
作者 金孝锋 丁炳扬 +2 位作者 郑朝宗 叶珍林 陈小荣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5-618,共14页
统计分析了浙江庆元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该区共有种子植物 16 7科、70 0属、 15 45种 (含种下分类群 )。科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 ,达 33 5 % ,热带分布的科多于温带分布的科 (75 4 4) ,16个表征科中 ,大多也是以... 统计分析了浙江庆元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该区共有种子植物 16 7科、70 0属、 15 45种 (含种下分类群 )。科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 ,达 33 5 % ,热带分布的科多于温带分布的科 (75 4 4) ,16个表征科中 ,大多也是以热带分布的科 ;本区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 ,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 (2 0 2 % ) ,其次是北温带分布(13 9% ) ,热带分布与温带分布的属几相当 (30 4 317) ;种的分布区类型以中国特有种最多(4 8 4 % ) ,其次是东亚分布 (2 3 9% )和热带亚洲分布 (13 6 % )。以中国区系分区标准 ,将特有分布种划分成 9个分布亚型 ,其中以华东 -华中 -华南分布最多 (2 5 9种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丰富 ,区系起源古老 ,地理成分多样 ,具有明显的华东南缘山地植物区系特征 ,并且拥有众多特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区系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 浙江
下载PDF
中国栎属的起源演化及其扩散 被引量:75
12
作者 周浙昆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2年第3期227-236,共10页
本文在栎属(Quercus)系统演化、化石历史和现代分布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栎属的起源、演化和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的规律。栎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在印度支那植物区,而这个分布中心就是栎属的起源地;加勒比植物区是栎属的次生分布中心。栎属... 本文在栎属(Quercus)系统演化、化石历史和现代分布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栎属的起源、演化和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的规律。栎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在印度支那植物区,而这个分布中心就是栎属的起源地;加勒比植物区是栎属的次生分布中心。栎属于古新世早期在上述起源地,起源于三棱栎。栎属起源以后分化出青冈亚属和栎亚属,前者限于东亚、东南亚分布,后者广布于北温带。栎亚属形成以后,分化出高山栎组和巴东栎组两个原始类群,并通过巴东栎—子栎的路线演化出落叶栎类。北美的栎类有两个来源,一是通过高山栎、冬青栎演化而成;另一群源于欧亚的落叶栎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斗科 栎属 起源 演化 分布 区系
下载PDF
西北干旱荒漠区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分析 被引量:79
13
作者 党荣理 潘晓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4-32,共9页
西北干旱荒漠区分布有种子植物 82科、484属、1 70 4种 ,优势现象明显 ,优势科 1 1个 ,它们是菊科、豆科、禾本科、藜科、十字花科、蓼科、莎草科、毛茛科、蔷薇科、唇形科和百合科 ;表征科 8个 ,它们是香蒲科、麻黄科、柽柳科、蒺藜科... 西北干旱荒漠区分布有种子植物 82科、484属、1 70 4种 ,优势现象明显 ,优势科 1 1个 ,它们是菊科、豆科、禾本科、藜科、十字花科、蓼科、莎草科、毛茛科、蔷薇科、唇形科和百合科 ;表征科 8个 ,它们是香蒲科、麻黄科、柽柳科、蒺藜科、胡颓子科、藜科、眼子菜科和蓼科。地理成分多样 ,其中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 ,共 3 7科 ,占总科数的 45 .1 2 % ,其次为温带成分 (包括热带至温带、亚热带至温带、温带、温带至寒带 ) ,共有 3 1科 ,占总科数的 3 7.80 % ,热带成分、热带至亚热带成分较少 ,共 1 4科 ,占总科数的 1 7.0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科 区系 西北干旱荒漠区
下载PDF
秦岭山地生态分界线的论证 被引量:76
14
作者 康慕谊 朱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774-2784,共11页
山地自然生态分界线,实际为一条生态过渡带。分界线位置的准确划分,有助于把握现代气候-植被-土壤的敏感变化特征,也是指导当地大农业生产的基础依据。秦岭山地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南北生态分界线,即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山地自然生态分界线,实际为一条生态过渡带。分界线位置的准确划分,有助于把握现代气候-植被-土壤的敏感变化特征,也是指导当地大农业生产的基础依据。秦岭山地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南北生态分界线,即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但对该界线的具体位置,历来存在着北坡、分水岭和南坡3种争议。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积累和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以文献评析为基础,以气候-植被参数计算结果为依据,并通过对秦岭山地不同区域植物区系和植被垂直带谱已有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从中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根据秦岭地区气候-植被参数等值线的分布,整个秦岭山地都应属于暖温带,这一结论可与国际有关研究相互接轨。(2)根据对秦岭不同区域植物区系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秦岭南坡大部分区域都应属于暖温带,而南麓海拔1000m等高线附近很可能是暖温带的南缘。(3)根据对秦岭南北坡植被垂直带谱的比较分析,南麓海拔1000m等高线应该是一条重要的生态分界线。综合来看,将秦岭山地的南北分界线放在南坡海拔1000m附近比较适宜。上述归纳研究所获结论,将通过在秦岭山地深入开展现代"3S"技术支撑下的植被、土壤、气候等生态与地理方面的综合研究,最终得到完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山地 生态分界线 气候-植被参数 植物区系 植被垂直带
下载PDF
沈阳市区植物区系与植被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61
15
作者 徐文铎 何兴元 +3 位作者 陈玮 张粤 李海梅 刘常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095-2102,共8页
探讨了沈阳市区植物区系特点和城市植被类型的分类及其特征 .沈阳市处于长白植物区系、蒙古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交汇地带 .植物种类较丰富 ,约有种子植物 98科 371属 779种 .最大科是菊科 ,共有植物 85种 ,超过 2 0种的科还有莎草科... 探讨了沈阳市区植物区系特点和城市植被类型的分类及其特征 .沈阳市处于长白植物区系、蒙古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交汇地带 .植物种类较丰富 ,约有种子植物 98科 371属 779种 .最大科是菊科 ,共有植物 85种 ,超过 2 0种的科还有莎草科、蔷薇科、豆科、蓼科、唇形科、百合科及毛茛科等 .这些科共有植物 384种 ,占沈阳市区种子植物总数的 4 9.3% .此区系有 2 3个地理成分类型 .其中以温带性质占优势 ,占沈阳市区地理成分的 89.3% .根据植被发生和功能以及建群种的作用 ,将沈阳市区城市植被划分三大植被类 14个植被组和 5 7个植被型 ,并对 3个植被类中的典型代表性类型进行了群落 (种群 )的组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市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植被类型
下载PDF
伏牛山和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比较 被引量:62
16
作者 丁圣彦 卢训令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70,共9页
比较研究了河南省内伏牛山和鸡公山两个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并计算了两地植物相似性系数。研究发现两地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伏牛山的植物区系整体上的过渡性更强,与华中区和华北区的联系比较紧密,既有热带... 比较研究了河南省内伏牛山和鸡公山两个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并计算了两地植物相似性系数。研究发现两地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伏牛山的植物区系整体上的过渡性更强,与华中区和华北区的联系比较紧密,既有热带、亚热带分布种,北温带分布种也占有一定的地位。鸡公山更趋近于北亚热带植物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自然保护区 伏牛山 鸡公山 相似性系数
下载PDF
华北植物区系的演变和来源 被引量:57
17
作者 王荷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3-223,共11页
本文根据古植物学资料及与现代植物区系的对比分析来研究植物区系的演变和来源,文中论述了自白垩纪以来各时期华北植物区系的演变发展过程,认为华北现代种子植物区系有4个来源,即主要是本地起源和演化发展的,其他来自中国西南和南... 本文根据古植物学资料及与现代植物区系的对比分析来研究植物区系的演变和来源,文中论述了自白垩纪以来各时期华北植物区系的演变发展过程,认为华北现代种子植物区系有4个来源,即主要是本地起源和演化发展的,其他来自中国西南和南方亚热带—热带地区,中亚一地中海区和欧亚草原,东北亚和西伯利亚温—寒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演变 来源 华北地区
下载PDF
豆科锦鸡儿属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8
作者 贾丽 曲式曾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518,共4页
锦鸡儿属植物全世界约有 80余种 ,是重要的资源植物。从定名至今已有 2 0 0多年的研究历史。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作以综述 :(1 )分类方面的研究进展 ;(2 )植物区系的研究 ;(3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情况。并在总结现有研究结... 锦鸡儿属植物全世界约有 80余种 ,是重要的资源植物。从定名至今已有 2 0 0多年的研究历史。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作以综述 :(1 )分类方面的研究进展 ;(2 )植物区系的研究 ;(3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情况。并在总结现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对本属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初步的构想 ,以供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鸡儿属 分类 植物区系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古地中海植物区系在青藏高原隆起后的演变和发展 被引量:54
19
作者 孙航 李志敏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52-862,共11页
青藏高原植物区系是第三纪古地中海退却,青藏高原成陆以后开始发展演变而来的。化石资料表明,在早第三纪时青藏高原具有同特提斯早第三纪喜暖的樟叶林一致的植物区系;在第三纪中期以后由于古地中海气候逐步旱化而逐步消失;在横断山及喜... 青藏高原植物区系是第三纪古地中海退却,青藏高原成陆以后开始发展演变而来的。化石资料表明,在早第三纪时青藏高原具有同特提斯早第三纪喜暖的樟叶林一致的植物区系;在第三纪中期以后由于古地中海气候逐步旱化而逐步消失;在横断山及喜马拉雅和东亚其它地区得以保存和发展。新第三纪以后由于古地中海气候变得干旱,原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取代。一些代表类群:黄花木属、沙冬青属、Anagyris、钩毛草属、无心菜属、铁筷子属,绿绒蒿属,芒苞草科,马桑属、高山栎组、沙棘属等类群分布区和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说明了这些旱生的地中海成分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进一步分化形成了中亚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旧世界温带成分、北温带成分、中国喜马拉雅成分等,并形成了一些间断、残遗和特有的分布现象。因此,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是现代青藏高原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源头。通过分析也进一步论证了第三纪早期沿古地中海东西迁移路线和在此路线分别同热带亚洲、非洲和南美洲进行的南北迁移可能是青藏高原同欧洲、北美、南半球等间断分布格局形成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中海 青藏高原 植物区系 演化
下载PDF
从肺肠微生态变化研究肺与大肠的相关性 被引量:63
20
作者 郑旭锐 杨宇 +3 位作者 郑秀丽 周新颖 丁维俊 刘旺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65-867,共3页
目的从微生态角度探索"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肺病组(过敏性哮喘)、肠病组(便秘)和肺肠同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每组10只,收集各组大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粪便样本,进行肺部... 目的从微生态角度探索"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肺病组(过敏性哮喘)、肠病组(便秘)和肺肠同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每组10只,收集各组大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粪便样本,进行肺部和肠道菌群主要微生物种类与含量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肺病组、肺肠同病组大鼠的肺部菌群及3组大鼠的肠道菌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病组大鼠的肺部菌群与肺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肺肠同病组大鼠肺部菌群与肺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肠道菌群与肠病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肺病状态下可导致肠道菌群变化,肠病也可影响肺部菌群的变化,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提供部分微生态学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菌群 微生态 哮喘 便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