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研究汛期描述论水文系统模糊集分析的方法论 被引量:66
1
作者 陈守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33-138,共6页
论述了水文系统模糊集分析的哲学基础,提出了水文成因、概率统计、模糊集分析相结合的确定汛期隶属函数的综合性方法。从汛期描述的研究,阐述了水文系统模糊集分析的基本方法论。
关键词 汛期 水文系统 模糊集 概率统计 方法论
下载PDF
陕南汉江上游历史洪水灾害与气候变化 被引量:58
2
作者 殷淑燕 王海燕 +1 位作者 王德丽 黄春长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2-528,共7页
根据陕南汉江上游历史时期以来的洪水灾害史料和水文站记录,统计分析了189BC-2008AD近2200年间的洪水发生频率,并对此时间段内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后期到现代,是汉江上游洪水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洪水发生频率为18.94次/50a;... 根据陕南汉江上游历史时期以来的洪水灾害史料和水文站记录,统计分析了189BC-2008AD近2200年间的洪水发生频率,并对此时间段内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后期到现代,是汉江上游洪水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洪水发生频率为18.94次/50a;其次是明末至清前中期和唐末期,洪水发生频率分别为6.5次/50a和6次/50a;再次是西汉初、北宋中期至南宋前中期、明代,是3次/50a左右的频率。洪灾的出现往往与气候的异常波动有密切关系,历史时期,汉江上游的洪水在气候冷暖交替变化时期较为频繁,气候平稳期出现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 汉江上游
原文传递
江西省干旱洪涝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蔡哲 章毅之 +2 位作者 何拥凤 胡菊芳 姜智怀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4-149,共6页
根据1981-2010年江西省83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统计资料,采用Z指数作为旱涝等级评价的划分标准,分析了江西省旱涝灾害出现的频率,并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江西省旱涝灾害发生的空间、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根据1981-2010年江西省83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统计资料,采用Z指数作为旱涝等级评价的划分标准,分析了江西省旱涝灾害出现的频率,并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江西省旱涝灾害发生的空间、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江西省近30年旱涝灾害较为严重,整体上表现为增趋势,且存在涝-旱的交替循环转换,年代际变化比较明显。旱涝事件的周期振荡规律显著,洪涝灾害具有16年、9年和5年的周期,干旱灾害具有18年和5年的周期。从旱涝灾害频次的空间分布上来看,干旱主要发生在江西省和福建省交界的武夷山西侧和赣南,而洪涝主要发生在赣北沿九江一带和吉泰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洪涝 Z指数 空间特征 周期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两变量洪水重现期与设计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史黎翔 宋松柏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34,共8页
传统的洪水频率分析未考虑洪水特征变量之间的相依性,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应用Kendall重现期原理,研究两变量洪水重现期与设计值计算。以陕北地区无定河流域赵石窑和绥德站的洪水资料为例,采用二元Frank Copula函数构建洪峰流量与洪量... 传统的洪水频率分析未考虑洪水特征变量之间的相依性,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应用Kendall重现期原理,研究两变量洪水重现期与设计值计算。以陕北地区无定河流域赵石窑和绥德站的洪水资料为例,采用二元Frank Copula函数构建洪峰流量与洪量联合分布模型,运用最可能超越法与极大似然法分别推求联合重现期、Kendall重现期及同现重现期三类重现期标准下的洪水设计值组合。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推求洪水设计值,且结果无较大差异;在给定重现期条件下,以联合重现期作为计算标准推求的洪水设计值最大,Kendall重现期次之,同现重现期最小。从重现期定义的角度考虑,联合重现期与同现重现期根据各变量值定义的危险区域,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但仍可满足特定的应用需要;Kendall重现期根据联合概率值定义危险区域,避免了对危险区域或大或小地估算。一般情况下,推荐采用Kendall重现期作为两变量重现期计算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变量洪水 Copula函数:重现期 设计值
原文传递
黄河下游河道输沙水量及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申冠卿 姜乃迁 +2 位作者 李勇 尚红霞 李小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7-413,共7页
根据黄河下游1950年以来的水沙、河道冲淤及洪水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黄河下游主要控制站输沙水量与来沙量、洪水量级、水沙搭配、区间引水引沙及河道允许淤积度等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在探讨泥沙输移规律和机理的基础上,引入水沙搭配参数... 根据黄河下游1950年以来的水沙、河道冲淤及洪水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黄河下游主要控制站输沙水量与来沙量、洪水量级、水沙搭配、区间引水引沙及河道允许淤积度等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在探讨泥沙输移规律和机理的基础上,引入水沙搭配参数,建立了适用于黄河下游主要控制站汛期及洪水期计算输沙水量的数学表达式,量化了水沙条件及河道允许淤积度变化对河道输沙水量的影响程度。该研究对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及黄河水资源的规划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期 输沙水量 水沙搭配参数 河道允许淤积度 黄河健康
下载PDF
城市化对济南市汛期降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黄国如 何泓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2,共6页
在介绍济南市城市化发展水平及暴雨特性的基础上,选用济南市黄台桥、燕子山、东红庙、吴家铺和刘家庄雨量站1977-2007年汛期降雨资料,通过趋势线、距平统计、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对济南市区汛期降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济南市城区、郊... 在介绍济南市城市化发展水平及暴雨特性的基础上,选用济南市黄台桥、燕子山、东红庙、吴家铺和刘家庄雨量站1977-2007年汛期降雨资料,通过趋势线、距平统计、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对济南市区汛期降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济南市城区、郊区的降雨时空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区多年汛期降雨量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但整体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尤其是改革开放早期的降雨量增长较为迅速。城市化对济南城区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雨岛效应,城区比郊区降雨量增加约10%。城市化对降雨的频次以及雨型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增加了各种降雨强度等级的降雨机率,城区比郊区的降雨机率增加10%以上,特别是暴雨以上的降雨场次增加了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降雨特征 汛期 济南市
下载PDF
沂河梯级橡胶坝汛期调度运用原则探讨 被引量:24
7
作者 徐智廷 孙廷玺 +2 位作者 张世功 李曙光 王保彩 《中国水利》 2008年第19期61-62,共2页
山东临沂城区段沂河干支流近年建成多处橡胶坝,形成上下串通、水面连接的梯级橡胶坝群。为确保度汛安全.通过分析近年小埠东橡胶坝的调度运行情况及对洪水的影响,提出了限蓄、洪水分级、峰小量大、泄量相当、先蓄先泄、跟踪预报等六个... 山东临沂城区段沂河干支流近年建成多处橡胶坝,形成上下串通、水面连接的梯级橡胶坝群。为确保度汛安全.通过分析近年小埠东橡胶坝的调度运行情况及对洪水的影响,提出了限蓄、洪水分级、峰小量大、泄量相当、先蓄先泄、跟踪预报等六个调度原则,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蓄水兴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橡胶坝 调度原则 汛期
下载PDF
汛期洪水循时程变化规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武鹏林 晋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利用随机水文学基本原理,研究洪水循时程的变化,计算洪水循时程变化的概率分布,并以此确定水库汛期防洪限制水位,缓解水库汛期防洪与兴利的矛盾,为水库汛期控制运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汛期 设计洪水 防洪限制水位 水库 洪水
下载PDF
历史时期关中平原水旱灾害与城市发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殷淑燕 黄春长 +1 位作者 仇立慧 贾耀锋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2,共6页
通过对历史时期以来关中平原旱灾、水涝灾害发生频率的统计与分析,发现从370 BC-2000 AD的2 300多年里,关中平原有2个时期水旱灾害的发生最为频繁,即610-850 AD(隋后期至唐后期)和1580-2000 AD(明后期以来)。而且,水旱灾害的发生相互联... 通过对历史时期以来关中平原旱灾、水涝灾害发生频率的统计与分析,发现从370 BC-2000 AD的2 300多年里,关中平原有2个时期水旱灾害的发生最为频繁,即610-850 AD(隋后期至唐后期)和1580-2000 AD(明后期以来)。而且,水旱灾害的发生相互联系,旱灾频繁的时期,也是水涝频繁发生的时期。深入分析发现,水旱灾害的发生一方面与关中平原气候变化、中心城市的建设发展与衰落有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与人口数量的增长密切相关。其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建设和人口增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耗大幅度增长,对城市周边山地和丘陵地区环境的压力剧增,造成环境的迅速退化,导致平原地区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灾害 人类因素 历史时期 关中平原 陕西
原文传递
淮河流域洪水的分形特征及可预报时间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谢正栋 张永勤 +1 位作者 周寅康 徐敏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用淮河流域代表性测站蚌埠站的多年逐日流量资料建立了洪水时间序列,在计算洪水序列的分维,定量证明洪水系统分形性和混沌性的基础上,对该序列作R/S分析,计算了序列的Hurst指数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分析表明:淮河流域洪水序列是分式布朗运... 用淮河流域代表性测站蚌埠站的多年逐日流量资料建立了洪水时间序列,在计算洪水序列的分维,定量证明洪水系统分形性和混沌性的基础上,对该序列作R/S分析,计算了序列的Hurst指数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分析表明:淮河流域洪水序列是分式布朗运动,具有明显的Hurst效应,H值的时间变化反映了洪水系统的演化特征.通过计算反映洪水相空间特征的参数Lyapunov指数和Kolmogorov熵,分析了洪水变化的可预报时间.淮河流域洪水具有短期可预报性,其可预报时间尺度为4~7年,平均可预报时间为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洪水 分形特征 可预报时间 HURST指数 演化特征 相空间特征
下载PDF
1644-2004年中国洪涝灾害主周期的变化 被引量:16
11
作者 方修琦 陈莉 李帅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6-661,共6页
采用1644-1839年、1840-1949年中国洪涝受灾县数和1950-2004年中国洪涝受灾面积资料,经过去趋势标准化处理后,采用滑动功率谱和Butterworth滤波器进行了分析,得出:1644-2004年间中国洪涝受灾范围变化是不同时间尺度周期振荡的综合结果,... 采用1644-1839年、1840-1949年中国洪涝受灾县数和1950-2004年中国洪涝受灾面积资料,经过去趋势标准化处理后,采用滑动功率谱和Butterworth滤波器进行了分析,得出:1644-2004年间中国洪涝受灾范围变化是不同时间尺度周期振荡的综合结果,主要包含80年的世纪周期和50年、30年、20年尺度的年代际周期。中国洪涝受灾范围变化的主周期在不同时段内存在明显的变化,1833年以前世纪周期变化显著;1834-1920年在世纪周期变化的背景下叠加了显著的20年尺度波动;1921年以后年代际尺度周期变化显著,其中1947年前后发生了主周期从20年尺度到30年尺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洪涝灾害 年代际 世纪尺度 周期
下载PDF
新泰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冯建国 鲁统民 +3 位作者 高宗军 李贵恒 刘久潭 杨海博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0,共10页
为查明新泰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离子来源,分别于2017年9月和2018年5月各采集29件地下水水样,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以及离子比等方法对水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泰市地下水环境较前人研究发... 为查明新泰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离子来源,分别于2017年9月和2018年5月各采集29件地下水水样,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以及离子比等方法对水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泰市地下水环境较前人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丰枯水期主要阳离子为Ca 2+,阴离子由前人研究以HCO 3-为主变为以HCO 3-和SO 42-为主;丰枯水期地下水按TDS划分,均处于淡水和微咸水等级;水化学类型在空间上变化较大,出现了多种类型,以HCO 3·SO 4-Ca型为主,这也说明地下水环境受到外界的影响;新泰市地下水离子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等的风化溶解,同时也受到人类生活、工业生产以及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泰市 丰水期 枯水期 水化学 成因 地下水
下载PDF
湖北省2008年7月20—23日暴雨洪涝特征及灾害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正洪 李兰 +5 位作者 刘敏 向华 邵末兰 韦惠红 毛以伟 王海军 《暴雨灾害》 2009年第4期345-348,共4页
采用空间定位、距平百分率、历史对比、极大值推算、灾害影响分析等多种方法对2008年7月20—23日湖北省出现的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的强降水区主要位于湖北省北部、西部,即襄樊、恩施、宜昌、荆门、... 采用空间定位、距平百分率、历史对比、极大值推算、灾害影响分析等多种方法对2008年7月20—23日湖北省出现的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的强降水区主要位于湖北省北部、西部,即襄樊、恩施、宜昌、荆门、随州等地;全省76个气象台站中,共有13站过程雨量≥150.0 mm,35站次暴雨,10站次大暴雨,襄樊22日降水量达293.9 mm,为超过1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强降水造成较大范围的渍涝或洪涝,其中4县市为严重洪涝,7县市为较重洪涝,12县市为一般洪涝,9县市出现了渍涝;部分河流超警戒或汛限水位;最后给出了灾害损失、城市渍涝、山洪、地质灾害和雷击事件的统计数据及暴雨对农业、交通、江河湖库水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洪涝 重现期 灾害影响
下载PDF
河北滦河流域冲积物花粉与植被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许清海 阳小兰 杨振京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9-77,共9页
滦河流域 13个水文站不同时期 (枯水期、洪水期、平水期 )新鲜冲积物花粉分析表明 ,冲积物花粉组合受流域内植物花期影响。枯水期木本植物花粉含量高于草本植物 ,对应春季多数乔木花期。平水期草本植物花粉含量高于木本植物 ,对应夏、... 滦河流域 13个水文站不同时期 (枯水期、洪水期、平水期 )新鲜冲积物花粉分析表明 ,冲积物花粉组合受流域内植物花期影响。枯水期木本植物花粉含量高于草本植物 ,对应春季多数乔木花期。平水期草本植物花粉含量高于木本植物 ,对应夏、秋季多数草本植物花期。洪水期草本植物花粉含量略高于木本植物。洪水期冲积物中的木本植物花粉主要是由雨水片流将春季落入表土的花粉带入河水中所致。燕山地区的冲积物主要系洪水期沉积 ,所以燕山地区冲积物花粉组合中 2 0 %~ 4 0 %的乔木花粉代表了现在燕山山区 2 0 %~ 2 5 %的森林覆盖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物 花粉 植被 滦河流域
下载PDF
城市排水与防洪排涝设计中重现期的确定 被引量:13
15
作者 胡斌 《中国市政工程》 2004年第3期44-45,共2页
城市排水与防洪排涝是关系到城市安全、环境保护的基础工程,但城建的给排水专业和水利专业所涉及的重现期却不一致,使整个城市的水体排放设计不能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该文着重从样本选取方法上,分析了重现期产生差别的原因,指出对某一... 城市排水与防洪排涝是关系到城市安全、环境保护的基础工程,但城建的给排水专业和水利专业所涉及的重现期却不一致,使整个城市的水体排放设计不能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该文着重从样本选取方法上,分析了重现期产生差别的原因,指出对某一地区而言,只要根据水利部门由年最大值法和城建部门由年多个样法计算的暴雨强度公式,就能推求出在相同降雨历时重现期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排水 防洪排涝 基础工程 暴雨 排水设计
下载PDF
1960—2014年辽宁省汛期暴雨气候特征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吴琼 赵春雨 +4 位作者 牛丹 晁华 张志恒 王大钧 徐方姝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年第2期37-43,共7页
利用1960—2014年辽宁省54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对近55 a辽宁省汛期(6—9月)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0—2014年辽宁省暴雨集中出现在汛期(6—9月),其中尤以7—8月暴雨出现最多,7—8月暴雨总... 利用1960—2014年辽宁省54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对近55 a辽宁省汛期(6—9月)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0—2014年辽宁省暴雨集中出现在汛期(6—9月),其中尤以7—8月暴雨出现最多,7—8月暴雨总量占年暴雨总量的72%。近55 a辽宁省汛期暴雨日数呈由东南部地区向西北部地区减少的分布,暴雨强度则自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减小;辽宁省汛期持续性暴雨主要为连续2 d的暴雨过程,暴雨发生次数不同区域差异较大。1960—2014年辽宁省汛期平均暴雨日数、暴雨强度和暴雨范围均无明显变化趋势,汛期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序列主要变化周期均为12 a,在20世纪90年代二者还存在显著的2 a变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 暴雨 周期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城市内涝风险及损失评估 被引量:14
17
作者 邓金运 刘聪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93-2299,共7页
为分析不同降雨情景下,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受灾面积及洪灾损失,以武汉市光谷中心城区为研究背景,考虑地表漫流和实际的地下管网,采用MikeFlood耦合模型对重现期5a、20a、50a、100a的降雨进行了城市雨洪模拟,并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功... 为分析不同降雨情景下,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受灾面积及洪灾损失,以武汉市光谷中心城区为研究背景,考虑地表漫流和实际的地下管网,采用MikeFlood耦合模型对重现期5a、20a、50a、100a的降雨进行了城市雨洪模拟,并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模拟结果开展了内涝风险分析及损失评估。结果表明:光谷中心城现状情况下受灾总面积和总损失均偏大,其中受灾面积以农业用地和交通用地为主,受灾损失以交通用地和工业用地为主;随设计暴雨重现期增大,城市淹没水深、分布范围及相应的受灾损失不断增加,其受灾面积增长率以交通用地、绿化用地最大,受灾损失增长率以交通用地、绿化用地、工业用地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城市洪涝 地下管网 重现期 土地利用类型
下载PDF
洪涝灾害灾情时间变化特性分析──以中国1736~1911年主要大江大河流域变化序列分析为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方伟华 史培军 王静爱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39-44,共6页
利用已经建立的全国1736~1911年洪涝灾害时间序列,拟合了各个区域的洪涝灾害长期变化趋势,并通过功率港分析了时间序列的波动规律;同时,分析了气温、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变化和人口总量变化、人口空间迁移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人文因素... 利用已经建立的全国1736~1911年洪涝灾害时间序列,拟合了各个区域的洪涝灾害长期变化趋势,并通过功率港分析了时间序列的波动规律;同时,分析了气温、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变化和人口总量变化、人口空间迁移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人文因素变化与灾害增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洪涝灾害的波动主要由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的波动所引起,而人类活动增强并不断向高风险区扩展是洪涝灾害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最终使洪涝灾害表现为在波动中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时间序列 长期趋势 波动周期 灾情
下载PDF
历史时期以来汉江上游洪涝灾害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彭维英 殷淑燕 +2 位作者 朱永超 鲍小娟 任利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9-294,共6页
通过对汉江上游历史时期以来(208BC2010AD)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运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和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对该区域洪涝灾害等级、时间(阶段、季节、周期等)和空间变化规律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220a间,汉江上游... 通过对汉江上游历史时期以来(208BC2010AD)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运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和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对该区域洪涝灾害等级、时间(阶段、季节、周期等)和空间变化规律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220a间,汉江上游共发生洪涝灾害336次,平均6.6a发生1次,集中发生在夏秋季节(59月份)。该区域洪涝灾害划分为轻度洪灾、中度洪灾、重度洪灾和特大洪灾,分别占洪涝灾害总数的24.7%,29.5%,40.5%和5.3%。小波分析显示各级洪灾分别存在2~5a,38~40a,120a,160a的周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清代道光年间前期、清代光绪年间和民国后期至20世纪末为洪涝灾害多发期。洪涝灾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以安康盆地为中心向南、向北、向东、向西递减,存在两个高频中心和两个低频中心。大气环流异常,特殊地形条件,河流本身的水系特征,河道的弯曲程度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造成该区域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上游 洪涝灾害 历史时期 小波分析
下载PDF
1931年淮河流域水灾及其影响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业新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1931年水灾是淮河流域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此次水灾之兴,与连续的大强度、大范围的降水和残破的水利设施有关。水灾发生时,水利工程被毁,大片的土地被淹,房屋倒塌,人口死亡甚巨;水灾发生后,由于皖北地区自宋元以来形成的脆弱的社会生... 1931年水灾是淮河流域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此次水灾之兴,与连续的大强度、大范围的降水和残破的水利设施有关。水灾发生时,水利工程被毁,大片的土地被淹,房屋倒塌,人口死亡甚巨;水灾发生后,由于皖北地区自宋元以来形成的脆弱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国民政府的救济不力,灾区出现了土地荒芜、粮食短缺、物价飞涨、灾民无以聊生而四处流徙、疾疠和匪患猖獗等严重社会后果,极大地掣肘了皖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灾 影响 民国时期 皖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