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蔓性千斤拔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敏 罗思齐 陈钧鸿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2-48,共7页
从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Flemingia philippinensis(Merr.et Rolfe)Li]的根中分得六个化合物和一个烷酸的混合物(Ⅰ~Ⅶ)。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证明,化合物Ⅰ和Ⅱ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蔓性千斤拔素C(Ⅰ)和蔓性千斤拔素D(Ⅱ),其余为... 从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Flemingia philippinensis(Merr.et Rolfe)Li]的根中分得六个化合物和一个烷酸的混合物(Ⅰ~Ⅶ)。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证明,化合物Ⅰ和Ⅱ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蔓性千斤拔素C(Ⅰ)和蔓性千斤拔素D(Ⅱ),其余为已知物,分别鉴定为5,7,3′,4′-四羟基-6,8-双异戊烯基异黄酮(Ⅲ),flemichin D(Ⅳ),n C_(22)~C_(30)烷酸(Ⅴ),β-谷甾醇(Ⅵ)和羽扇豆醇(Ⅶ)。化合物Ⅲ和Ⅳ对P_(388)白血病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性千斤拔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千斤拔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华 杨美华 马小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4-726,共3页
目的:研究千斤拔Flemingia philippin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硅胶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千斤拔根的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7个黄酮... 目的:研究千斤拔Flemingia philippin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硅胶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千斤拔根的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蔓性千斤拔素D(1),dorsmaninsⅠ(2),osajin(3),eriosematin(4),lupinalbin A(5),染料木黄酮(6),3′-O-甲基香豌豆苷元(7)。结论: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4为首次从千斤拔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斤拔 化学成分 黄酮
原文传递
蔓性千斤拔黄酮类成分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岩 高建伟 +5 位作者 王伟 薄力颖 肖云鹏 张燊 杨延鹏 李冠龙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9-203,共5页
以蔓性千斤拔为研究对象,乙醇为提取溶剂,考察不同提取方式及提取条件对蔓性千斤拔总黄酮的提取率和含量影响,并测定提取物对DPPH和羟自由基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方式获得的提取率为7.95%,黄酮含量为0.75 mg/mL,明显高于回... 以蔓性千斤拔为研究对象,乙醇为提取溶剂,考察不同提取方式及提取条件对蔓性千斤拔总黄酮的提取率和含量影响,并测定提取物对DPPH和羟自由基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方式获得的提取率为7.95%,黄酮含量为0.75 mg/mL,明显高于回流提取及常温提取方式。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了最佳单因素条件,进行正交试验,得出在提取时间为20 min、料液比为1:4g/mL、乙醇体积分数为80%、提取温度温度80℃最佳条件下,提取物的黄酮含量为0.92 mg/mL;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与抗坏血酸相当,对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与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将为蔓性千斤拔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并为进一步分离纯化蔓性千斤拔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性千斤拔 提取物 总黄酮 抗氧化
原文传递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Roots of Flemingia philippinensis 被引量:8
4
作者 Man-qin FU Dun DENG +3 位作者 Shi-xiu FENG Ri-ming HUANG Shuai TIAN Sheng-xiang QIU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12年第1期8-11,共4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s of Flemingia philippinensis. Method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combination of silica gel column, Sephadex LH-20, polyamide, and...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s of Flemingia philippinensis. Method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combination of silica gel column, Sephadex LH-20, polyamide, and ODS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structures of the isolated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by means of spectral data. Results T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F. philippinensis and identified as isoderrone (1), dalparvin A (2), prunetin (3), 7,3′-dihydroxy-5,4′,5′-trimethoxyisoflavone (4), pratensein-7-O-β-D-glucoside (5), sissotrin (6), sophororicoside (7), formononetin (8), orobol (9), and biochanin A (10). Conclusion Compounds 1-6 are obtain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lparvin A flemingia philippinensis isoderrone ISOFLAVONES prunetin
原文传递
蔓性千斤拔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9
5
作者 冯世鑫 马小军 +1 位作者 施力军 柯芳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5,共3页
目的:通过蔓性千斤拔种子发芽的特性研究,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方法:通过磨破种皮、浸种、光照、温度和贮存等不同条件的处理,观察各处理种子发芽数,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结果:经过沙磨破种皮+45℃热水浸种,在25℃的恒温... 目的:通过蔓性千斤拔种子发芽的特性研究,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方法:通过磨破种皮、浸种、光照、温度和贮存等不同条件的处理,观察各处理种子发芽数,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结果:经过沙磨破种皮+45℃热水浸种,在25℃的恒温下催芽,蔓性千斤拔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最高;10℃低温贮存能保持蔓性千斤拔种子的活性;光照对种子萌发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性千斤拔 种子 发芽
下载PDF
蔓性千斤拔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年晓莉 徐海波 +2 位作者 王明煜 王慧竹 关铭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3-434,共2页
目的蔓性千斤拔总黄酮提取工艺优选。方法以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L9(34)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蔓性千斤拔总黄酮含量的最佳水提工艺为以1∶30倍水量,于75℃条... 目的蔓性千斤拔总黄酮提取工艺优选。方法以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L9(34)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蔓性千斤拔总黄酮含量的最佳水提工艺为以1∶30倍水量,于75℃条件下水提3 h,共提取3次。结论水提时间对蔓性千斤拔总黄酮的提取有较大影响。该方法工艺合理,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性千斤拔 总黄酮 水提法 正交实验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千斤拔总黄酮微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帅 王慧竹 薛健飞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34-37,共4页
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微波法提取千斤拔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优化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60%、微波功率500 W、微波时间60 min、料液比1:15(g/mL)、微波温度65℃.在此工艺条件下,千斤拔总黄酮提取率为1.146%.
关键词 千斤拔 总黄酮 微波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6
8
作者 黄红英 邓斌 +1 位作者 王存嫦 蒋刚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802-11803,共2页
[目的]研究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来自不同产地的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5 nm波长处测定... [目的]研究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来自不同产地的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5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可见光法平均回收率是99.68%,RSD为1.37%;紫外光法是99.07%,RSD是0.94%。[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性千斤拔 总黄酮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蔓性千斤拔种子无菌苗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蒙爱东 董青松 +2 位作者 闫志刚 柯芳 马小军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805-807,共3页
目的对蔓性千斤拔种子试管萌发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不同的消毒处理方法、培养温度、发芽床和灭菌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培养。结果在30℃和20℃两个温度条件下,以30℃培养为好;种子经0.1%HgCl2表面消毒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出现吸胀速... 目的对蔓性千斤拔种子试管萌发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不同的消毒处理方法、培养温度、发芽床和灭菌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培养。结果在30℃和20℃两个温度条件下,以30℃培养为好;种子经0.1%HgCl2表面消毒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出现吸胀速度减慢、露白时间推迟、发芽所需天数延长、发芽高峰拖后的现象;二次消毒法比一次消毒法灭菌效果好,污染率仅为2.0%,但种子发芽率只有一次消毒法(45.9%)的近一半,为22.4%;水和滤纸做成纸桥为发芽床种子发芽率达68.3%;1/2MS+BA1.0+NAA0.1+3%蔗糖的培养基上种子发芽率仅为45.0%。结论种子萌发可不需外界提供营养成分;30℃培养种子萌发率高;0.1%HgCl2灭菌剂消毒种子和二次消毒法使种子萌发率下降,消毒剂对种子的毒害作用有待进一步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性千斤拔 种子 无菌苗 萌发
下载PDF
蔓性千斤拔药材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覃景庄 何弘 +2 位作者 施力军 冯世鑫 柯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592-3593,3596,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蔓性千斤拔(Flemingia philippinensis)药材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镉和铜,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汞的含量。结果表明,样品中5种有害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方法回收率为98.5%~102.6%,相对标准偏差为0.75%~3.... 采用微波消解蔓性千斤拔(Flemingia philippinensis)药材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镉和铜,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汞的含量。结果表明,样品中5种有害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方法回收率为98.5%~102.6%,相对标准偏差为0.75%~3.26%。该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可用于蔓性千斤拔药材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性千斤拔(flemingia philippinensis) 重金属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荧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不同浓度芸薹素内酯对蔓性千斤拔幼苗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李小勇 夏祥华 +1 位作者 黄春梅 于善祥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3-39,共7页
【目的】探讨芸薹素内酯(BR)对蔓性千斤拔(Flemingia philippinensis)幼苗的调控效应,以期为蔓性千斤拔规范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蔓性千斤拔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4种不同浓度的芸薹素内酯处理(CK... 【目的】探讨芸薹素内酯(BR)对蔓性千斤拔(Flemingia philippinensis)幼苗的调控效应,以期为蔓性千斤拔规范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蔓性千斤拔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4种不同浓度的芸薹素内酯处理(CK:0 mg/L、T1:0.025 mg/L、T2:0.033 mg/L、T3:0.05 mg/L)的蔓性千斤拔幼苗的农艺性状、生物量、根冠比、叶面积与比叶重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喷施芸薹素内酯对蔓性千斤拔幼苗的株高、叶片数、分枝数、主茎直径、主根长和直径、单株生物量和叶面积均表现出较显著的正向调控作用,但对根冠比和比叶重(幼苗生长前中期)有显著负向调控作用,且低浓度处理(T1)的效果明显优于T2和T1处理;与CK相比较,喷施后35 d,T1处理的株高和分枝数分别增加33.40%和48.8%,其主根直径和主茎直径分别增宽22.55%和22.45%;单株叶面积和生物量分别显著提高了79.45%和82.40%;其主根长增加了12.27%;但在叶片数上不同浓度芸薹素内酯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在幼苗生长后期不同芸薹素内酯处理的比叶重与CK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喷施芸薹素内酯对蔓性千斤拔幼苗的个体生长性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BR质量浓度为0.025 mg/L的处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素内酯 蔓性千斤拔 幼苗 生长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蔓性千斤拔种子萌发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柯芳 施力军 +2 位作者 马小军 冯世鑫 陈乾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探讨蔓性千斤拔种子对逆境的适应性,为适时生产播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适温培养2d的种子置于6℃条件下胁迫12、48、72h和在6℃冷吸胀后适温培养,测定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速度及可溶性糖、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的】探讨蔓性千斤拔种子对逆境的适应性,为适时生产播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适温培养2d的种子置于6℃条件下胁迫12、48、72h和在6℃冷吸胀后适温培养,测定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速度及可溶性糖、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经低温胁迫和冷吸胀处理后,蔓性千斤拔种子发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低温胁迫72h和冷吸胀处理的发芽率及低温胁迫48、72h和冷吸胀处理的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显著低于对照;不同处理种子可溶性糖、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部分处理达显著水平。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对照处理的种子POD活性不断降低,而低温胁迫48、72h处理的种子POD活性先上升、后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低温胁迫12h处理的种子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温胁迫48、72h处理的萌发种子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对照、低温胁迫12h处理及冷吸胀处理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在一定时间的低温胁迫下,虽然蔓性千斤拔种子萌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膜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能主动响应;而冷吸胀处理的蔓性千斤拔种子,不仅萌发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膜保护酶系统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性千斤拔 低温胁迫 种子萌发 渗透调节 保护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配方营养液对蔓性千斤拔漂浮育苗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小勇 夏祥华 +1 位作者 黄丹娜 蒋向军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5-20,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的营养液配方,在漂浮育苗的条件下,比较研究了不同配方营养液对蔓性千斤拔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幼苗叶片数外,不同配方营养液处理在株高,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和单株干物重、根冠比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NSF4(番茄... 为筛选出适宜的营养液配方,在漂浮育苗的条件下,比较研究了不同配方营养液对蔓性千斤拔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幼苗叶片数外,不同配方营养液处理在株高,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和单株干物重、根冠比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NSF4(番茄营养液)处理在幼苗个体生长指标上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与CK相比较,在其株高、一级侧根数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252.3%、14%和236.6%,但叶片数上无显著差异;其主根长和根冠比分别显著降低了38%和76.9%;NSF2(改良Hoagland’s营养液)和NSF3(日本园艺均衡)两配方营养液在幼苗个体生长指标上表现次之,表现较差的为NSF1(Hoagland’s营养液)和NSF5(莴苣水培营养液)两配方营养液,但其在幼苗根冠比上具有较显著的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液 蔓性千斤拔 漂浮育苗 生长特性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蔓性千斤拔种子萌发和生理指标的响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柯芳 施力军 +1 位作者 冯世鑫 马小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6-849,共4页
利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条件,测定蔓性千斤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速度、苗长等萌发特性及渗透调节物质、保护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显示,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苗长受到明显抑制,发芽率影响不大,降低了平均... 利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条件,测定蔓性千斤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速度、苗长等萌发特性及渗透调节物质、保护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显示,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苗长受到明显抑制,发芽率影响不大,降低了平均发芽速度,在4%浓度范围内提高了发芽指数;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些结果表明,在一定的PEG胁迫浓度范围内,蔓性千斤拔种子萌发有较高的膜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能力,并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其萌发的整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性千斤拔 水分胁迫 种子萌发 渗透调节 保护酶活性
下载PDF
千斤拔的二氯甲烷提取物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静怡 黄兰芳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35-37,共3页
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千斤拔化学组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提取物化学组分,利用化学计量学组合方法得到提取物中各组分的色谱和质谱信息,通过利用各组分质谱信息和NIST标准质谱库相似度而获得定性分析结果,... 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千斤拔化学组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提取物化学组分,利用化学计量学组合方法得到提取物中各组分的色谱和质谱信息,通过利用各组分质谱信息和NIST标准质谱库相似度而获得定性分析结果,以总体积积分法和归一化法相对定量。结果表明,解析获得73个色谱峰,定性分析出54个组分,为总质量的89.41%。二氯甲烷提取物中主要组分为烯类和酚类等,其中长叶烯、香芹酚、杉木烯和橘烯含量依次最高。所得结果信息量多,定性定量准确度高,可为千斤拔的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斤拔 二氯甲烷提取物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计量学 加速溶剂萃取
下载PDF
蔓性千斤拔新品种‘千斤拔3号’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小军 施力军 +1 位作者 冯世鑫 柯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51-1852,共2页
‘千斤拔3号’是通过实生优株选育法育成的高产、多籽、蔓性千斤拔新品种,平均每株根质量36.9g,种子产量每株272粒,比普通品种分别增产38%和400%,抗旱、抗病性较强。
关键词 千斤拔 品种
原文传递
不同基质配方对蔓性千斤拔漂浮育苗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小勇 夏祥华 +1 位作者 黄丹娜 蒋向军 《作物研究》 2018年第1期59-63,75,共6页
在漂浮育苗条件下,采用甘蔗渣替代草炭基质,研究比较了不同基质配方对蔓性千斤拔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对蔓性千斤拔幼苗个体形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基质配方A(甘蔗渣∶珍珠岩∶河沙=4∶1∶1)培育的幼苗... 在漂浮育苗条件下,采用甘蔗渣替代草炭基质,研究比较了不同基质配方对蔓性千斤拔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对蔓性千斤拔幼苗个体形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基质配方A(甘蔗渣∶珍珠岩∶河沙=4∶1∶1)培育的幼苗素质最好,与CK比较,其幼苗的株高显著降低12.7%,叶片数无显著差异,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显著增加10.4%和26.0%,单株干物重和根冠比分别显著增加了70.3%和23.4%,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其次是基质配方B和C,均在个体结构指标上具有极显著的比较优势;基质配方D与CK间无明显差异;配方E的育苗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性千斤拔 育苗 基质 生长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小勇 夏祥华 +2 位作者 黄丹娜 蒋臻韬 马小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种植密度对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机制,为蔓性千斤拔高产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蔓性千斤拔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区组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密度(60万、80万、100万、114.3万株/hm^2... 【目的】探讨种植密度对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机制,为蔓性千斤拔高产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蔓性千斤拔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区组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密度(60万、80万、100万、114.3万株/hm^2,分别记为D1、D2、D3、D4)处理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和干物质积累量。【结果】种子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D4处理种子产量比D1、D2、D3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9.0%、15.8%和10.3%,但同时导致单株粒数和果荚数显著下降;相关和偏相关分析显示,单株种子产量与单株粒数和果荚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和0.988,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8和0.8389,且呈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产量构成因子对单株种子产量直接作用大小表现为单株粒数﹥单株果荚数﹥结实率﹥千粒重,其中单株粒数和果荚数对单株种子产量均有显著的正效应,其贡献率分别为0.5264和0.4661。从物质生产上看,地上部分总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收获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单位面积的总干物积累量与种子产量、收获指数与单株种子产量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性(R=0.9074和R=0.9880)。【结论】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种子产量提高的原因主要受益于种植密度的显著增加;单株粒数和果荚数是影响单株种子产量的主导因子;提高收获指数和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是蔓性千斤种子产量增加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性千斤拔 密度 种子产量 干物质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不同复方基质对蔓性千斤拔漂浮育苗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小勇 夏祥华 +1 位作者 黄丹娜 蒋向军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1-16,共6页
为明确不同复方基质对蔓性千斤拔幼苗的生长影响效应,本研究以甘蔗渣作为基质配方的主要原料,研究比较了不同复方基质在其幼苗生长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复方基质处理对蔓性千斤拔幼苗的株高、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单株干物重和根... 为明确不同复方基质对蔓性千斤拔幼苗的生长影响效应,本研究以甘蔗渣作为基质配方的主要原料,研究比较了不同复方基质在其幼苗生长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复方基质处理对蔓性千斤拔幼苗的株高、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单株干物重和根冠比均有显著的影响,但在叶片数上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其中M5(甘蔗渣∶珍珠岩∶河沙∶蛭石∶泥炭土=5∶1.5∶1∶1∶1.5)处理在幼苗个体形态指标上表现出较显著的比较优势,其株高、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与CK间均无显著差异,其叶片数和单株干物重比CK分别降低了7.77%和15.90%,但其根冠比比CK显著增加了28.80%;其次为M1(甘蔗渣∶珍珠岩∶炉渣∶花生壳∶泥炭土=4∶1∶1.5∶1∶2.5)和M4(甘蔗渣∶珍珠岩∶炉渣∶花生壳∶泥炭土=5∶1∶1.5∶1.5∶1)两处理,与CK相比较,根冠比分别显著增加了23.30%和16.60%;其主根长和单株干物重与CK均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在其株高、叶片数和一级侧根数均表现较显著的负效应;表现较差为M2(甘蔗渣∶珍珠岩∶炉渣∶花生壳∶泥炭土=4∶1.5∶1∶1.5∶2)和M3(甘蔗渣∶珍珠岩∶河沙∶泥炭土=5∶1∶1∶3)两配方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基质 蔓性千斤拔 漂浮育苗 幼苗 生长特性
下载PDF
多效唑对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和农艺性状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小勇 黄春梅 +2 位作者 夏祥华 黄丹娜 蒋臻韬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26-31,共6页
为明确多效唑对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和农艺性状的调节效应,对4种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CK:喷清水、T_1:50 mg/L、T_2:100 mg/L、T_3:150 mg/L)的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构成因子、主要农艺性状及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多效唑... 为明确多效唑对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和农艺性状的调节效应,对4种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CK:喷清水、T_1:50 mg/L、T_2:100 mg/L、T_3:150 mg/L)的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构成因子、主要农艺性状及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多效唑对种子产量有显著的正效应,总体表现为T_1>T_2>CK>T_3;不同浓度多效唑对主茎节数无显著影响,但对分枝数有明显促进作用;相关分析显示,株高、分枝数和结荚高度与单株种子产量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19 3、0.613 0和0.804 1;通径分析表明,各农艺性状对单株种子产量直接作用大小表现为:分枝数>结荚高度>株高>第一结荚节位>主茎节数,其中分枝数和结荚高度均表现为正效应,对种子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0.369 1和0.272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蔓性千斤拔 种子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