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溉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的消耗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全起 陈雨海 +1 位作者 周勋波 余松烈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为探讨华北平原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的生产措施,2004—2006年,以冬小麦品种8049为试验材料,在大田4种灌溉条件下,研究了等行距平作、宽窄行平作、沟播和垄作4种种植模式对播前土壤含水量消耗及冬小麦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为探讨华北平原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的生产措施,2004—2006年,以冬小麦品种8049为试验材料,在大田4种灌溉条件下,研究了等行距平作、宽窄行平作、沟播和垄作4种种植模式对播前土壤含水量消耗及冬小麦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行距平作相比,另3种模式增加了播前土壤含水量的消耗,其耗水量显著提高,尤以沟播模式30 cm以下播前土壤含水量的消耗最为明显。和等行距平作相比,在灌拔节水+抽穗水和灌拔节水+抽穗水+灌浆水条件下,沟播模式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而垄作模式的产量没有显著提高。在灌拔节水或灌拔节水+抽穗水条件下,沟播种植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种植模式。在本试验条件下,沟播种植结合灌拔节水或灌拔节水+抽穗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节水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栽培 平作 垄作 沟播 冬小麦 播前土壤含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垄作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冯波 刘延忠 +3 位作者 孔令安 李升东 司纪升 王法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为给垄作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采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素运筹对垄作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施氮量,能够显著提高垄作小麦生育后期旗叶的光合速率及产量。在施氮量(纯氮)为每公顷2... 为给垄作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采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素运筹对垄作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施氮量,能够显著提高垄作小麦生育后期旗叶的光合速率及产量。在施氮量(纯氮)为每公顷250 kg左右时,小麦旗叶光合速率最高,产量也最高。在氮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33%播种前基施,67%拔节期追施,小麦后期光合速率和产量最高。垄作小麦在开花期光合速率略低于平作小麦,但自灌浆开始旗叶光合速率一直高于传统平作小麦,且差异显著。虽然垄作小麦的公顷穗数显著小于平作小麦,但是前者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却都显著大于后者,因而垄作小麦的产量也显著高于平作小麦。在较高肥力条件下,小麦采用垄作栽培方式,氮肥总用量250 kg/ha左右,基追比为1∶2时,可以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运筹 垄作 平作 光合速率 产量
下载PDF
覆膜、沟垄作对旱作农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叠加效应 被引量:19
3
作者 谢军红 李玲玲 +1 位作者 张仁陟 柴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8-277,共10页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Zea mays L.)种植中覆膜、沟垄作的增产作用和水分利用特征,布设大田定位试验,包括全覆膜沟垄作、全覆膜平作、半覆膜平作和不覆膜平作4个处理。结果发现,连续3个平水年中,全膜沟垄作集成了全覆膜与沟垄...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Zea mays L.)种植中覆膜、沟垄作的增产作用和水分利用特征,布设大田定位试验,包括全覆膜沟垄作、全覆膜平作、半覆膜平作和不覆膜平作4个处理。结果发现,连续3个平水年中,全膜沟垄作集成了全覆膜与沟垄作的优点,产生明显的叠加效应,较半膜平作分别增产2282.9、2460.2和2765.5 kg hm^(–2),增产率为32.3%、49.8%和46.5%。其中,全覆膜的贡献分别为59.3%、90.3%和20.9%,沟垄作的贡献分别为40.7%、9.7%和79.1%。叠加效应中全覆膜与沟垄作对产量的贡献呈此消彼长态势,连作前两年,全覆膜的作用大于沟垄作,连作第3年,沟垄作的作用大于全覆膜。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全膜沟垄作较半膜平作的增幅为10.6%~25.2%。在同等降水条件下,全覆膜沟垄作、全覆膜平作处理播前土壤贮水量较不覆膜平作增幅分别达6.3%~15.1%和3.5%~11.5%。收获期土壤贮水量明显低于不覆膜平作,降幅达6.0%~12.9%和4.7%~7.5%。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土壤贮水量呈递减趋势,连作第2、第3年收获期全覆膜沟垄作、全覆膜平作较连作开始土壤贮水量分别降低37.1%、44.0%和35.5%、40.9%,连作第2年全覆膜沟垄作在50~200 cm出现干燥化现象,第3年各处理30~200 cm土层均出现干燥化现象。综上所述,全覆膜沟垄作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但其较高的产量以高耗水为代价,在连续低降水条件下,3年玉米连作会导致土壤干燥化,存在生态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效应 覆膜 沟垄作 旱作玉米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沟垄集雨栽培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巍 陈雨海 +1 位作者 周勋波 于舜章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8期101-103,106,共4页
研究了沟播,垄作、平作3种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其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垄作和沟播较平作处理促进了干物质积累,使叶面积指数增大,且沟垄栽培具有一定的集水作用,千粒重增加,单株地上部总干重增加,穗部性状较好,垄作和... 研究了沟播,垄作、平作3种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其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垄作和沟播较平作处理促进了干物质积累,使叶面积指数增大,且沟垄栽培具有一定的集水作用,千粒重增加,单株地上部总干重增加,穗部性状较好,垄作和沟播产量比平作分别增产4.01%和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生长速度 产量表现 种植方式 沟播法 垄作法 平作法 耕作技术
下载PDF
播期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氮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余梦 谷晓博 +3 位作者 李援农 陈朋朋 杨金宇 李昱鹏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36,共10页
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不同播期[正常播(D0:10月14日)、晚播(D1:10月21日;D2:10月28日)]和种植模式[垄沟全覆膜(RM)、平作全覆膜(FM)和平作不覆膜(NM)]对冬小麦各器官干质量、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率、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和产量的影响,为适... 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不同播期[正常播(D0:10月14日)、晚播(D1:10月21日;D2:10月28日)]和种植模式[垄沟全覆膜(RM)、平作全覆膜(FM)和平作不覆膜(NM)]对冬小麦各器官干质量、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率、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和产量的影响,为适当安排播期以应对农时过紧、秋雨延迟以及气候变化,实现我国冬小麦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适当推迟播期(D1)总体上可以增加冬小麦开花期叶片、茎的干质量,开花期和成熟期叶片的氮素积累量,叶片的氮素转运率(55.4%)及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104.2%),但降低了穗粒数、有效穗数和产量。同一播期下,与NM处理相比,RM和FM处理总体上增加了冬小麦植株各时期干质量,改善了穗部性状,提高了产量,以RM处理提高幅度更大。其中,RM处理主要提高叶片氮素积累量,FM处理增加茎氮素积累量,两者都增加了有效穗数和产量。RMD0处理冬小麦穗粒数最多,NMD0处理千粒质量最大,FMD0处理有效穗数最多,较NMD0处理增加54.4%。与NMD0处理相比,RM和FM模式下所有处理的产量均显著提高,以FMD0处理最高,提高74.9%;RMD0、RMD2、RMD1处理次之,分别提高61.3%、46.2%、44.6%。综上,正常播期采用平作全覆膜或晚播结合垄沟全覆膜种植模式均可保证冬小麦的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平作 垄作 覆膜 氮素转运 产量 冬小麦
下载PDF
氧肥对渍害胁迫下西瓜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程琳 曹鹏 +2 位作者 刘章勇 龚世飞 金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2939-2942,3017,共5页
针对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et Nakai]渍害胁迫,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氧肥对西瓜在渍害胁迫下平作和垄作2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生理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坐果期渍害胁迫对2种种植方式的西瓜生... 针对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et Nakai]渍害胁迫,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氧肥对西瓜在渍害胁迫下平作和垄作2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生理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坐果期渍害胁迫对2种种植方式的西瓜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但对垄作西瓜的影响较小,且氧肥对垄作渍害的缓解作用也最明显。施用氧肥的处理比单独淹水的平作和垄作处理其西瓜叶片的SOD活性分别提高了7.9%和9.3%,POD活性分别提高了15.0%和20.0%,MDA含量分别降低了25.9%和31.4%,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40.3%和25.4%,西瓜果实维生素C、还原糖、瓜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4.8%、8.5%、9.1%和15.6%、8.8%、8.8%,产量分别提高了8.5%和10.5%。表明氧肥可以有效提高西瓜对渍害胁迫的耐受性,并能改善品质,提高产量。但不同种植方式施用氧肥的效果存在差异,垄作结合施用氧肥处理对缓解西瓜渍害胁迫的效果更明显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害胁迫 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et Nakai] 氧肥 垄作 平作
下载PDF
盛花期湿害胁迫对芝麻2种种植方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贵元 和剑涵 +4 位作者 张秀荣 王林海 张艳欣 危文亮 徐桂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48-52,共5页
为了阐明盛花期湿害胁迫对不同种植方式芝麻影响的差异,在芝麻盛花期即始花后28天,对垄作和平作2种种植方式的芝麻进行湿害处理,撤水后调查2种种植方式芝麻的萎蔫面积、萎蔫株率、病害发生程度等指标,测定不同生育时期芝麻的干物质积累... 为了阐明盛花期湿害胁迫对不同种植方式芝麻影响的差异,在芝麻盛花期即始花后28天,对垄作和平作2种种植方式的芝麻进行湿害处理,撤水后调查2种种植方式芝麻的萎蔫面积、萎蔫株率、病害发生程度等指标,测定不同生育时期芝麻的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进行室内考种并测产,计算投入产出比,比较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垄作比平作能有效减轻湿害造成的芝麻萎蔫、倒伏、叶枯病和茎点枯病的发生;盛花期湿害对2种种植方式的芝麻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但对垄作芝麻的影响较小;湿害对2种种植方式芝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有很大影响,且对平作的影响大于垄作,其差异性大小为单株蒴数>单株产量>单产>有效果轴长度>有效果节数>株高,显著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蒴果长度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对蒴粒数、千粒重的差异影响不显著;垄作、平作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86、1:2.04,垄作芝麻每公顷可增加纯收益5492.7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垄作 平作 湿害胁迫
下载PDF
高纬寒地不同玉米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崎峰 蔡鑫鑫 +5 位作者 吴振明 李金良 陈海军 刘显元 项鹏 吴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31-33,共3页
为探究玉米品种相配套的栽培技术,通过玉米在平作、常规垄作和大垄双行三种模式下的栽培试验,研究其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作比垄作具有较好的保墒作用,但增温效果差;大垄双行不但具有良好的保墒和增温效果,还... 为探究玉米品种相配套的栽培技术,通过玉米在平作、常规垄作和大垄双行三种模式下的栽培试验,研究其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作比垄作具有较好的保墒作用,但增温效果差;大垄双行不但具有良好的保墒和增温效果,还达到了一定的增产效果,是一种适合高纬寒地的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平作 大垄双行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草木樨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建忠 刘淑慧 +1 位作者 李森 卢垟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62,共4页
基于大田试验,以耐盐碱牧草草木樨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以每3 d E20蒸发皿水面蒸发量的50%为灌溉指标,耕作种植方式为平作和垄作下,盐碱地滴灌土壤剖面(距滴头横向30 cm,滴头垂直深度100 cm)含水率、电导率和p H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灌... 基于大田试验,以耐盐碱牧草草木樨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以每3 d E20蒸发皿水面蒸发量的50%为灌溉指标,耕作种植方式为平作和垄作下,盐碱地滴灌土壤剖面(距滴头横向30 cm,滴头垂直深度100 cm)含水率、电导率和p H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灌溉结束后,垄作种植方式的电导率和p H值都比平作下降得比较明显,其中,垄作和平作种植方式滴头下方0~60 cm的平均电导率比灌前下降37.4%和21.8%,垄作在0~40 cm淋洗的效果较明显,较灌溉前0~40 cm土层平均电导率下降52.4%,平作在0~20 cm淋洗的效果较明显,较灌溉前0~20 cm平均电导率下降3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樨滴灌 垄作 平作 土壤水盐运移
下载PDF
减量施肥及起垄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洁 陈翠霞 +2 位作者 聂红民 荆建国 杨宜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1期26-27,共2页
为满足花生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花生品种豫花2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农民习惯施肥)、施肥量减少30%、施肥量减少25%共3种施肥量,起垄和平作2种种植模式,共6个处理,研究减量施肥及起垄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 为满足花生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花生品种豫花2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农民习惯施肥)、施肥量减少30%、施肥量减少25%共3种施肥量,起垄和平作2种种植模式,共6个处理,研究减量施肥及起垄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下,与平作种植模式相比,起垄种植花生荚果增产不显著;在肥料减施25%、30%的情况下,起垄种植的花生荚果产量显著增加;平作条件下,肥料减施25%的花生荚果产量显著降低;但在起垄条件下,肥料减施25%对花生荚果产量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合理减量施肥和起垄种植不仅不影响花生产量,还能减少肥料投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养分流失造成面源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量施肥 起垄 产量 平作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黑河地区玉米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崎峰 巩双印 +4 位作者 李金良 陈海军 陈凤芝 张作锋 蔡鑫鑫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21-22,共2页
立足于高纬度地区采用的耕作方式,通过2009年和2010年在黑河地区的平作定点试验,比较常规垄作、灭茬平作和留茬平作3种不同玉米茬口处理方式对玉米产量和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黑河地区气候具有特殊性,灭茬平作和留茬平作在该地... 立足于高纬度地区采用的耕作方式,通过2009年和2010年在黑河地区的平作定点试验,比较常规垄作、灭茬平作和留茬平作3种不同玉米茬口处理方式对玉米产量和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黑河地区气候具有特殊性,灭茬平作和留茬平作在该地区均无明显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平作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下载PDF
小麦起垄栽培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清瑞 任中信 +1 位作者 师东亮 张艳辉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通过两年的研究表明:小麦起垄栽培具有恒定地温、保持土壤水分、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根系下扎、边行优势明显的生态效应,有利于小麦分蘖成穗、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产量,较平播增产9.3~12.3%.
关键词 小麦 垄播 平播 生态效应
下载PDF
厢作、平作下不同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对杂草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祥杰 梁玉刚 +7 位作者 陈璐 王忍 龚向胜 张印 马微微 袁娇 黄璜 陈灿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82-2489,共8页
【目的】探究厢作及平作中不同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稻田杂草群落变化趋势及控草效果。【方法】对平作养鱼、平作养鸭、平作水稻及厢作养鱼、厢作养鸭、厢作水稻的杂草群落、防效进行调查。【结果】厢作与平作中杂草种类相差较大,水稻平... 【目的】探究厢作及平作中不同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稻田杂草群落变化趋势及控草效果。【方法】对平作养鱼、平作养鸭、平作水稻及厢作养鱼、厢作养鸭、厢作水稻的杂草群落、防效进行调查。【结果】厢作与平作中杂草种类相差较大,水稻平作的中后期,主要以单子叶、一年生杂草危害,水稻厢作的前期,主要以一年生、单子叶杂草危害;水稻平作的控草效果优于水稻厢作,平作养鸭及养鱼的密度防效为90.28%、98.61%,厢作养鸭及养鱼的密度防效为88.00%、67.00%。厢作养鸭、养鱼的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物种丰富度高于平作;平作养鸭的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物种丰富度均高于平作养鱼;前期,厢作养鸭的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物种丰富度均高于厢作养鱼,后期厢作养鱼高于厢作养鸭。【结论】稻田养鸭及稻田养鱼显著改变稻田杂草的群落结构和组成,厢作养鸭对杂草的影响强度高于厢作养鱼,平作养鱼对杂草影响强度高于平作养鸭,但养鱼、养鸭对杂草有着重要影响,起到了控草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厢作 平作 生态种养模式 杂草群落 防效
下载PDF
滩涂暗管排水快速改良重盐土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倪同坤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5年第2期26-29,共4页
简述了沿海滩涂利用暗管排水结合种稻淋盐快速改良重盐土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滩涂重盐地,利用暗管排水结合种稻淋盐可快速改良重盐土,当年就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滩涂 重盐土 暗管排水 种稻 效应
下载PDF
分层施肥对小麦植株含N量的影响
15
作者 徐佩 艾应伟 张先婉 《山地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205-208,共4页
对平作表层(1~2cm)土层施肥与垄作表层(1~2cm)、中层(25cm)、底层(45cm)土层施肥时的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含N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垄作还是平作表层施肥,小麦从三叶期到拔节期根、叶的含N量由高到低;而垄作中层和底层施肥却由... 对平作表层(1~2cm)土层施肥与垄作表层(1~2cm)、中层(25cm)、底层(45cm)土层施肥时的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含N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垄作还是平作表层施肥,小麦从三叶期到拔节期根、叶的含N量由高到低;而垄作中层和底层施肥却由低到高。三叶期时根、叶含N量以表层施肥>中层施肥>底层施肥。而表层施肥的垄作与平作间对比,则根叶的含N量无显著差异,三叶期以后小麦根、茎、叶、粒、壳的含N量影响不大。另外,垄作底层,中层施肥比表层施肥显著增加了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分层施肥 小麦 植株 含N量
下载PDF
湖南地区多层住宅平屋顶的二次隔热设计
16
作者 王秀珍 唐亮 刘海波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1-94,共4页
以湖南地区的一例上人平屋顶作为二次隔热研究对象,为改善其原有的隔热条件,进行了合理的二次简易隔热设计.设计实践以种植隔热为主,附带考虑遮阳隔热,且始终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达到了较好的隔热成效.
关键词 平屋顶 种植隔热 遮阳隔热 绿色
下载PDF
玉米平作膜上精播技术研究
17
作者 王宇先 刘玉涛 +6 位作者 李敏 杨慧莹 周恩昊 马波 胡继芳 闫峰 赵蕾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了提高半干旱区玉米产量,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对平作膜上精播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作膜上精播处理比常规垄作处理地温提高2~3℃,储水量增加13.13%,产量增加13.87%,水分利用率增加20.4... 为了提高半干旱区玉米产量,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对平作膜上精播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作膜上精播处理比常规垄作处理地温提高2~3℃,储水量增加13.13%,产量增加13.87%,水分利用率增加20.40%。平作膜上精播技术能够提高耕层土壤温度,与常规垄作覆膜相比具有良好的集雨保墒效果,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平作 覆膜 精播
下载PDF
厦门地区秋茄幼苗生长的宜林临界线探讨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鹭真 杨志伟 +1 位作者 王文卿 林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81,共5页
2003年5月在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西面滩涂上试种秋茄幼苗,研究秋茄的宜林临界线.结果表明,滩涂高程为黄零0.99m处,每个潮水周期的平均淹水时间高达8h,幼苗成活率低于50%,生长缓慢,不适合用秋茄造林;在滩涂高程为黄零1.62m处,秋茄... 2003年5月在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西面滩涂上试种秋茄幼苗,研究秋茄的宜林临界线.结果表明,滩涂高程为黄零0.99m处,每个潮水周期的平均淹水时间高达8h,幼苗成活率低于50%,生长缓慢,不适合用秋茄造林;在滩涂高程为黄零1.62m处,秋茄幼苗成活率达90%,生物量积累最大,光合同化作用较高,生长良好,为厦门沿海秋茄的最适生长区;而在高程为黄零1.31m处,秋茄幼苗仍能正常生长.故厦门地区秋茄造林的宜林临界线应不低于黄零1.31m(即厦零4.55m),平均每个潮水周期淹水不高于5.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秋茄 造林 滩面高程 宜林临界线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生长及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罗锦 陶洪斌 王璞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9-1013,共5页
选取平展型(ND108)、紧凑型(ZD958)、小株小穗型(CF008)玉米品种,采用PVC管土柱法种植,密度为1株/盆、2株/盆和3株/盆,探讨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的生长特性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增加,不同株型玉米个体生长均受到抑制,... 选取平展型(ND108)、紧凑型(ZD958)、小株小穗型(CF008)玉米品种,采用PVC管土柱法种植,密度为1株/盆、2株/盆和3株/盆,探讨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的生长特性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增加,不同株型玉米个体生长均受到抑制,各项根系形态指标显著降低(P<0.01),但较低幅度增密对平展型品种(ND108)根系各项形态指标无显著影响;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品种比根长(SRL)与比根表面积(SRS)的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异,对平展型品种(ND108)影响最大,对紧凑型品种(ZD958)影响最小;穗根比、根系生物量分配比例存在显著基因型差异,平展型品种(ND108)较其它两个品种具有较高的根系干物重分配比例,但其穗根比较低.综上,增密过程中平展型品种(ND108)倾向于通过形成庞大根系以提升单株竞争能力,但是个体间激烈的竞争将限制群体产量的提高;而紧凑型品种(ZD958)和小株小穗型品种(CF008)个体间竞争较弱,因而在群体压力增大时能够通过增强自身根系的吸收能力以保证对地上部水分、养分供应,有可能获得更高的群体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竞争 根系吸收 紧凑型玉米 平展型玉米 比根长 种植密度
原文传递
不同种植方式麦田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旭清 王法宏 +2 位作者 董玉红 于振文 李增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19-122,共4页
试验研究2个小麦品种“烟农19”和“95(6)161”不同种植方式麦田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垄作栽培可显著降低耕作层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更适宜小麦根系生长。土壤呼吸强度垄作栽培20~40cm土层>平作栽培20~40cm土层>垄作栽培0~20cm... 试验研究2个小麦品种“烟农19”和“95(6)161”不同种植方式麦田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垄作栽培可显著降低耕作层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更适宜小麦根系生长。土壤呼吸强度垄作栽培20~40cm土层>平作栽培20~40cm土层>垄作栽培0~20cm土层和平作栽培0~20cm土层。相同灌水量垄作栽培渗入深层土壤中的水分显著高于平作,2个小麦品种垄作栽培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62kg/m3和1·56kg/m3,较传统平作栽培分别提高21·8%和16·4%。垄作栽培小麦群体内空气湿度较平作栽培降低3·5%~15·5%,同一品种不同种植方式群体透光率均为垄作栽培>平作栽培。且小麦籽粒光能利用率提高10·0%~13·2%,总干物质产量光能利用率提高10·3%~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生态效应 垄作栽培 平作栽培 小麦 光能利用率 土壤孔隙度 土壤呼吸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