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解“五唯”顽疾,构建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观——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39
1
作者 宋乃庆 肖林 罗士琰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8年第11期1-6,共6页
教育评价观是撬动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杠杆,对学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千年考试文化等影响,我国教育评价观存在着突出的"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 教育评价观是撬动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杠杆,对学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千年考试文化等影响,我国教育评价观存在着突出的"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基于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要求,立足学生发展,亟需尽快破解"五唯"顽疾,构建新时代教育评价观(德育观、智育观、体育观、美育观、劳动教育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唯”顽疾 教育评价观 新时代教育 学生发展 德智体美劳“五育”
下载PDF
职业教育视域下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与五育内在逻辑探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韩剑颖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34-40,共7页
在职业教育视域下,依据职业教育的理论及实践观点,可以厘清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与五育之间相统一的应然关系。在职业教育实践场域中,通过对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与五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协同作用、培养载体、培养路径... 在职业教育视域下,依据职业教育的理论及实践观点,可以厘清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与五育之间相统一的应然关系。在职业教育实践场域中,通过对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与五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协同作用、培养载体、培养路径上的整体性把握,可以厘清二者之间相统一的必然关系。剖析“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新时代职业教育特色,可以阐明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五育之间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五育 内在联系
下载PDF
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浅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何俊华 魏会茹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5期76-81,共6页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从德、智、体、美、世界观五个方面给我们今天的健全人格教育以有益的借鉴:通过体育、智育丰富人们的知识;通过德育、美育、世界...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从德、智、体、美、世界观五个方面给我们今天的健全人格教育以有益的借鉴:通过体育、智育丰富人们的知识;通过德育、美育、世界观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教育思想 健全人格 体育 智育 德育 美育 世界观教育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青岛大学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孔伟金 《山东高等教育》 2021年第6期8-12,共5页
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1]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着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结合不紧、融合不深、聚合不强等问题。青岛大学... 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1]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着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结合不紧、融合不深、聚合不强等问题。青岛大学以“课程+实践+竞赛”为路径载体,探索出了“德育领创,以创塑德;智育启创,以创培智;体育助创,以创强体;美育浸创,以创涵美;劳育践创,以创促劳”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深度融合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五育 深度融合
下载PDF
“食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探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陈迪 冯梅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5-188,221,共5页
采用实践调查与对国内外研究分析相结合对相关理论进行阐释。探析“食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内在协同关系。指出在“食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方面,食育与五育具有宏观目标的一致性和教育内容的融合性;逻辑关联方面,食育是... 采用实践调查与对国内外研究分析相结合对相关理论进行阐释。探析“食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内在协同关系。指出在“食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方面,食育与五育具有宏观目标的一致性和教育内容的融合性;逻辑关联方面,食育是五育的基础,食育与五育相互促进。必须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培育多元的长效机制,加强食育的制度设计,真正促进与五育协同并进以及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育 五育 全面发展 关系
下载PDF
系统论视角下高校基于大学生“五育”并举目标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卢时光 余博 徐粤宇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118,共8页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高等院校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和唯物史观,运用系统观念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方针中“五育”并...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高等院校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和唯物史观,运用系统观念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方针中“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新要求的价值意蕴;要从“五育”各教育单元之间内在关联性和“五育”整体性出发,充分认识“五育”并举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不充分和客观矛盾;以“一个评价”“两个打破”“三全育人”“四全覆盖”“五位联动”“六方携手”为支撑点,着力构建多元协同的育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协同育人 “五育” 系统论
下载PDF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的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野 张宇程 《武术研究》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引用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共生理念,从文化观、教育观、资源观三个维度出发,在研究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协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的现实思考,得出目前...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引用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共生理念,从文化观、教育观、资源观三个维度出发,在研究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协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的现实思考,得出目前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之间存在着单一发展等方面问题。文章在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协同发展主体认知的前提下,提出从价值、模式、载体、保障、机制等方面出发,寻绎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之间的协同发展战略,旨在树立“武五”协同的育人理念,为武术文化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协同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的协同发展产生“1+1>2”的效果,进而将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真正提升到育人层面上来,使其更好地适应全面教育发展的要求,并为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研究开拓崭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 “五育”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德智体美劳”五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婷茹 《科教导刊》 2024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需与“五育”相结合,共同努力,完成教育目标。文章对“德智体美劳”... 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需与“五育”相结合,共同努力,完成教育目标。文章对“德智体美劳”五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价值指导,智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体育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身体素质基础,美育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劳动教育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 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
下载PDF
高校心理教育在“五育”中的独特价值及其实践路径转向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虹 康其丰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新时代高校心理教育在“五育”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具有为“五育”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奠定心理基础以及提供动力支持的独特价值。当前,高校中存在心理教育对“五育”的价值发挥不力、内容深度融合不足以及融合机制不健全... 新时代高校心理教育在“五育”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具有为“五育”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奠定心理基础以及提供动力支持的独特价值。当前,高校中存在心理教育对“五育”的价值发挥不力、内容深度融合不足以及融合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因此,在“五育并举”的背景下,高校应加强心理教育在价值引领、内容融合、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发挥其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心理教育 五育 独特价值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劳动教育的默会之维:价值旨归与实践进路
10
作者 李爽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4年第3期89-94,100,共7页
劳动教育如何推动五育并举是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默会知识论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从默会维度重新审视劳动教育,可以于隐默中生成道德观念,促进知识、能力、智慧渐次上升,达到身体的知情意统一,并走向自由的审美主体... 劳动教育如何推动五育并举是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默会知识论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从默会维度重新审视劳动教育,可以于隐默中生成道德观念,促进知识、能力、智慧渐次上升,达到身体的知情意统一,并走向自由的审美主体,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都获得了新的价值意蕴。在实践进路上,默会维度下的劳动教育在目标上注重五育并举,在内容上突出能力之知,在方法上强化具身体验,在评价上回归主体价值,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默会之知 五育并举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探究与建构——以辽宁科技大学健美操课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丹 苏庆永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第32期66-69,共4页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探究与建构。研究认为,体育课程评价原理与原则主要基于OBE理论的结果导向与持续改进,课程思政的融合育人与过程关注。并提出构建路径:体...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探究与建构。研究认为,体育课程评价原理与原则主要基于OBE理论的结果导向与持续改进,课程思政的融合育人与过程关注。并提出构建路径:体育课程多元评价内容与指标,体育课程逐级梯次考核方式与数据标准评量方法,体育课程多维评价主体,综合评价与师生总评,体育课程融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高校体育 课程评价 探究与建构
下载PDF
高校普通话课程中落实“五育”的路径探索
12
作者 沈桂新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59-61,共3页
普通话与经典诵吟是我校特色课程,在吟诵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但在国家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号召下,本课程与“五育五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融合尝试。通过修订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五育五化”育人目标;通过编写吟诵课程... 普通话与经典诵吟是我校特色课程,在吟诵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但在国家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号召下,本课程与“五育五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融合尝试。通过修订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五育五化”育人目标;通过编写吟诵课程,增加“五育五化”教学内容;通过强化教师落实“五育五化”的意识,确保教学效果;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实现课程与“五育”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普通话与经典诵吟特色课程再上新台阶,而且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诵吟 五育 课改
下载PDF
“五育”学生管理模式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晓英 《成才之路》 2022年第33期9-12,共4页
文章探讨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以及大学生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并针对“五育”学生管理模式进行理论分析,以挖掘出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出一个“五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指出要做好五个方面:以德立人,推进学生参... 文章探讨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以及大学生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并针对“五育”学生管理模式进行理论分析,以挖掘出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出一个“五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指出要做好五个方面:以德立人,推进学生参与理论与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建设;以智育人,结合专业教育,深入实施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以体健人,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以美化人,注重美育活动的举办;以劳塑人,将“劳动+”融入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模式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五育融合背景下全国高等护理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霍晓鹏 赖小星 +4 位作者 潘新伟 李真 王乾贝 张志媛 杜红娣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35期4866-4870,共5页
目的调查五育融合背景下全国高等院校护理学生职业素养学习的需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高等护理院校学生护理职业素养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目的调查五育融合背景下全国高等院校护理学生职业素养学习的需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高等护理院校学生护理职业素养学习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学习需求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49份,回收有效问卷348份,有效回收率为99.7%。结果348名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学习需求最高的5个条目分别是基础护理技能、正确实施护理程序、能够使用恰当的方式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安全的相关理念和护理专业知识。学历是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学习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训要以需求为导向,树立新时代的"五育"融合观,不仅要满足岗位需求,同时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成长规律,从而培养出符合临床需要的护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教育 职业素养 五育
原文传递
提质培优背景下结合“五育”理念的中职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研究——以药剂专业为例
15
作者 吕颖 《科教文汇》 2023年第20期167-170,共4页
该文旨在探讨如何运用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理念来设计和实施中职药剂专业主题班会,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介绍了理念,提出了原则和内容设置,探讨了实施策略,能为中职药剂专业班主任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和实... 该文旨在探讨如何运用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理念来设计和实施中职药剂专业主题班会,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介绍了理念,提出了原则和内容设置,探讨了实施策略,能为中职药剂专业班主任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质培优 五育 药剂专业 主题班会
下载PDF
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思达 《科教文汇》 2021年第7期154-155,共2页
新时代国情的转变,使中国教育迎来新任务与新使命,普通高中育人方式亦随之面临新挑战、新机遇。为了完成新任务、新使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需要对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做出相应变革:秉持全面发展、全纳教育、个性共性兼顾、服务终身、学以... 新时代国情的转变,使中国教育迎来新任务与新使命,普通高中育人方式亦随之面临新挑战、新机遇。为了完成新任务、新使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需要对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做出相应变革:秉持全面发展、全纳教育、个性共性兼顾、服务终身、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改进课程与评价方式,助力全面发展,搭建平台和空间践行全纳教育,完善管理机制,平衡个性与共性,加强发展指导,服务终身发展,开发实践渠道,促进学以致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 五育 全纳教育 生涯教育 终身发展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中医药文化“扶智”策略研究
17
作者 李战权 李莹波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7-11,共5页
扶智是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教育进行的精神层面的扶贫。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网络对扶智的辅助作用必不可少。基于“互联网+”的中医药文化“扶智”策略研究,将重点聚焦在中医药文化蕴含的... 扶智是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教育进行的精神层面的扶贫。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网络对扶智的辅助作用必不可少。基于“互联网+”的中医药文化“扶智”策略研究,将重点聚焦在中医药文化蕴含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元素在扶智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中医药文化扶智的策略及线上线下平台建设两个方面。中医药文化有机结合传播学、数字媒体技术(自媒体、全媒体、互联网等平台),制定合理的中医药文化扶智策略与形式,为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与扶贫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互联网+ 五育 扶智 策略
下载PDF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理据与策略 被引量:211
18
作者 冯建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4,共10页
全面认识和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前提。德智体美劳五育,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融通。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既要坚持"五育并举",一个不能少,更要坚持"五育... 全面认识和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前提。德智体美劳五育,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融通。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既要坚持"五育并举",一个不能少,更要坚持"五育融合",建构一个有机整体。为此,要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引领,确立全方位的教育观,实施全学科、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活动,推进与完善综合素质的评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五育融合 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下载PDF
“五育融合”的历史演进、现实困境及实现之策——基于新发展阶段背景下的分析 被引量:60
19
作者 杨丽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共10页
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时期,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五育融合”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关于“如何培养人”根本问题的国家处方,旨在通过“五育融合”方式来促进青年一代... 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时期,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五育融合”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关于“如何培养人”根本问题的国家处方,旨在通过“五育融合”方式来促进青年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当前“五育融合”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五育失衡、失联、融合不深等问题。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五育融合”育人新体系,从而实现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历史演进 现实透视 实践策略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的过程逻辑与未来路向 被引量:42
20
作者 李政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7,共5页
"五育融合"指的是由传统德、智、体、美、劳五育各自开展的割裂状态转向相互渗透的融通状态。基于"五育融合"的视角,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与主客世界的改造相融通,将所知转化为"成人"与&... "五育融合"指的是由传统德、智、体、美、劳五育各自开展的割裂状态转向相互渗透的融通状态。基于"五育融合"的视角,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与主客世界的改造相融通,将所知转化为"成人"与"成事"的资源,促进其意义世界的主动建构。劳动教育应是"以学致思""由思而事""以事成人"的过程,由此实现学生由"旁观者"转向"当事者",由"认识主体"走向"实践主体",最终在"成事"中自觉"成人"。未来体系化的劳动教育建构应明确"成事成人"的价值定位,架构起知识学习与个体行动的桥梁,形成"学—思—做"动态循环的劳动教育过程,建构起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融通的教育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五育融合” 成事成人 “以学致思” “由思品事” “以事成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