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破解“五唯”顽疾,构建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观——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 |
宋乃庆
肖林
罗士琰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18 |
39
|
|
2
|
职业教育视域下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与五育内在逻辑探析 |
韩剑颖
|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2 |
12
|
|
3
|
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浅析 |
何俊华
魏会茹
|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
5
|
|
4
|
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青岛大学为例 |
孔伟金
|
《山东高等教育》
|
2021 |
8
|
|
5
|
“食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探析 |
陈迪
冯梅
|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6
|
系统论视角下高校基于大学生“五育”并举目标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 |
卢时光
余博
徐粤宇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2
|
|
7
|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的协同发展研究 |
马野
张宇程
|
《武术研究》
|
2024 |
1
|
|
8
|
“德智体美劳”五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
孙婷茹
|
《科教导刊》
|
2024 |
1
|
|
9
|
高校心理教育在“五育”中的独特价值及其实践路径转向 |
陈虹
康其丰
|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1
|
|
10
|
劳动教育的默会之维:价值旨归与实践进路 |
李爽
|
《高校辅导员学刊》
|
2024 |
0 |
|
11
|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探究与建构——以辽宁科技大学健美操课为例 |
赵丹
苏庆永
|
《当代体育科技》
|
2022 |
4
|
|
12
|
高校普通话课程中落实“五育”的路径探索 |
沈桂新
|
《语言与文化研究》
|
2024 |
0 |
|
13
|
“五育”学生管理模式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 |
张晓英
|
《成才之路》
|
2022 |
3
|
|
14
|
五育融合背景下全国高等护理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 |
霍晓鹏
赖小星
潘新伟
李真
王乾贝
张志媛
杜红娣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2023 |
1
|
|
15
|
提质培优背景下结合“五育”理念的中职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研究——以药剂专业为例 |
吕颖
|
《科教文汇》
|
2023 |
0 |
|
16
|
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
龙思达
|
《科教文汇》
|
2021 |
1
|
|
17
|
基于“互联网+”的中医药文化“扶智”策略研究 |
李战权
李莹波
|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3 |
0 |
|
18
|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理据与策略 |
冯建军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11
|
|
19
|
“五育融合”的历史演进、现实困境及实现之策——基于新发展阶段背景下的分析 |
杨丽
|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
2021 |
60
|
|
20
|
“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的过程逻辑与未来路向 |
李政林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1 |
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