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渔业声学方法和GIS模型对楠溪江鱼类资源量及空间分布的评估 被引量:29
1
作者 陶江平 艾为明 +5 位作者 龚昱田 陈志俭 李尚鲁 谢起浪 陈少波 周志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92-3000,共9页
采用快捷、直接、经济的渔业声学调查方法,结合GIS模型对温州楠溪江4个主要渔业作业区域的鱼类空间分布及资源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4个区域的鱼类平均目标强度为(-55.03±5.44)dB,平均体长约为7cm,范围3—10cm,各区域的鱼类大小... 采用快捷、直接、经济的渔业声学调查方法,结合GIS模型对温州楠溪江4个主要渔业作业区域的鱼类空间分布及资源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4个区域的鱼类平均目标强度为(-55.03±5.44)dB,平均体长约为7cm,范围3—10cm,各区域的鱼类大小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4个区域的鱼类平均密度为8.87ind./1000m3,95%置信区间为1.66—16.09ind./1000m3。其中区域Ⅲ的鱼类密度最高,平均密度为(20.06±9.34)ind./1000m3。通过鱼类分布的GIS图形得知,鱼类的空间分布呈现斑块状的分布形式。按照ArcGIS对鱼类密度进行的栅格化数据,并结合各个栅格所代表的水体体积,进行鱼类资源量的估算,结果为4个探测区域的鱼类总尾数为2.5万尾,各个区域的鱼类资源量分别为:3971ind.、11478ind.、6587ind.、2978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声学 地理信息系统(GIS) 楠溪江 空间分布 鱼类资源量
下载PDF
南海鸢乌贼水声学测量和评估相关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俊 陈作志 +3 位作者 陈国宝 邱永松 刘世刚 姚壮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共11页
利用双频(38 kHz、120 kHz)Simrad EK60和频率分别为70 kHz和120 kHz的2部Simrad EY60科学探鱼仪于2013年获得的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声学调查资料,对鸢乌贼的目标强度(TS)和空间分布、浮游动物的干扰、频差技... 利用双频(38 kHz、120 kHz)Simrad EK60和频率分别为70 kHz和120 kHz的2部Simrad EY60科学探鱼仪于2013年获得的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声学调查资料,对鸢乌贼的目标强度(TS)和空间分布、浮游动物的干扰、频差技术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灯光罩网取样对鸢乌贼TS进行现场测量是可行途径;自然条件下鸢乌贼声学映像不明显,光诱条件下鸢乌贼开始聚集,22:00前主要分布于10~50m和55~80m水层,22:00后主要分布于10~35m、50~75m和115~155m水层;浮游动物和深海鱼类是鸢乌贼声学探测的重要干扰,尤其是夜间,设置积分阈要考虑不同时间段的影响;频差技术是鸢乌贼声学映像鉴别的重要方法,应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南海 渔业声学 目标强度 体积反向散射强度
下载PDF
基于水声学探测的香溪河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评估 被引量:23
3
作者 连玉喜 黄耿 +4 位作者 Malgorzata Godlewska 李翀 赵修江 叶少文 李钟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0-929,共10页
为了掌握三峡水库香溪河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2013年5月和11月运用Simrad EY60型分裂波束回声探测仪在香溪河进行了水声学探测,辅以常规渔获物分析方法。渔获物调查共发现鱼类7科41种,其中似鳊、贝氏、、银和蛇等小型鱼类在数量上占据... 为了掌握三峡水库香溪河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2013年5月和11月运用Simrad EY60型分裂波束回声探测仪在香溪河进行了水声学探测,辅以常规渔获物分析方法。渔获物调查共发现鱼类7科41种,其中似鳊、贝氏、、银和蛇等小型鱼类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地位。水声学探测结果表明,香溪河春季鱼类密度显著高于秋季,采用加权平均法求得2013年5月和11月探测的鱼类密度分别为53.4和15.4 ind./1000 m3。鱼类资源在空间上不均匀分布,从高岚河至香溪河口鱼类密度逐渐降低;在垂直方向上,春季和秋季水声学探测的鱼类密度显示出相同的趋势,即表层>中层>底层。在运用鱼类生物操纵改善水质途径方面,建议通过壮大肉食性鱼类种群来控制小型鱼类资源量,同时通过增殖放流鲢、鳙以加强对浮游植物的滤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 渔业水声学 鱼类资源量评估 鱼类空间分布
下载PDF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sturgeon using acoustic descriptors and ascertaining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e spawning ground of Gezhouba Dam 被引量:11
4
作者 TAO JiangPing QIAO Ye +1 位作者 TAN XiChang CHANG JianB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21期3972-3980,共9页
This study has developed an improved subjective approach of classific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Stepwise DFA analysis to discriminate Chinese sturgeon signals from other targe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ogether 25... This study has developed an improved subjective approach of classific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Stepwise DFA analysis to discriminate Chinese sturgeon signals from other targe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ogether 25 Chinese sturgeon echo-signals were detected in the spawning ground of Gezhouba Dam during the last 3 year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reached 90.9%. In Stepwise DFA, 24 out of 67 variables were applied in discrimin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PCA combined with DFA was then used to ensu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24 variables and detailed the identification patter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e can discriminate Chinese sturgeon from other fish species and noise using certain descriptors such as the behaviour variables, echo characteristics and acoustic cross-section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sturgeon from sediments is more difficult and needs a total of 24 variables. This is due to the limited knowledge about the acoustic-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the substrate regions. Based on identified Chinese sturgeon individuals, 18 individuals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region between the site of Gezhouba Dam and Miaozui reach, with a surface area of about 3.4 km2. Seven individuals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region between Miaozui and Yanshouba reach, with a surface area of about 13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特征 中华鲟 葛洲坝 空间分布 识别 产卵场 回波信号检测 面向装配的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文献计量的渔业声学研究状况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洋 朱国平 陈新军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6-489,共14页
渔业声学方法作为研究水下生物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淡水与海洋生物的研究中。为探明渔业声学研究热点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渔业声学发表论文数量、主要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及其历史演变。分析结... 渔业声学方法作为研究水下生物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淡水与海洋生物的研究中。为探明渔业声学研究热点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渔业声学发表论文数量、主要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及其历史演变。分析结果表明:渔业声学研究2007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论文数量及引用量呈现激增趋势;美国在渔业声学研究领域占绝对优势地位,其次为加拿大、挪威等国家;近10年来,渔业声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特征,目标强度与噪声等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内容,种类判别技术及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是当前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也是未来渔业声学发展的重点方向。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渔业声学研究和未来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 渔业声学 水生物资源
下载PDF
三峡库区香溪河鱼类资源水声学探测效果的昼夜差异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连玉喜 叶少文 +4 位作者 黄耿 Malgorzata Godlewska 王静雅 刘家寿 李钟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1-1045,共5页
三峡大坝的建设和运行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如水文特征、水生生物等,势必影响到鱼类群落结构及分布。由于受到空间范围和生境复杂性等因素的制约,传统的鱼类资源调查方法在大型深水水库实施时存在费时费力、误差大等问题,而... 三峡大坝的建设和运行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如水文特征、水生生物等,势必影响到鱼类群落结构及分布。由于受到空间范围和生境复杂性等因素的制约,传统的鱼类资源调查方法在大型深水水库实施时存在费时费力、误差大等问题,而水声学探测法作为一种新型评估方法具有高效快捷、不损伤调查对象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 渔业水声学 鱼类资源量评估 昼夜差异
下载PDF
中国渔业资源声学评估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汤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95,共11页
中国现代水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上的。近年来,随着中国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精准把握渔业资源现存量和制定合理有效的捕捞计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海洋牧场和淡水大水面合理制定鱼类增殖... 中国现代水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上的。近年来,随着中国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精准把握渔业资源现存量和制定合理有效的捕捞计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海洋牧场和淡水大水面合理制定鱼类增殖放流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本文在简述渔业资源声学评估发展历程和渔业资源声学技术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在渔业资源声学评估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远洋、极地、陆架海域和淡水水域的渔业资源声学调查评估,相关重要经济鱼类目标强度,以及渔业资源空间统计分析等,并针对国内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无人平台声学调查技术和高性能声学装备研发,以及中国多鱼种声学散射目标库建设等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中国渔业资源声学评估研究与技术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声学 资源评估 声学调查 回波积分 目标强度
下载PDF
渔业声学数据后处理软件现状评述与展望:以Sonar5-Pro为例
8
作者 张辉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渔业声学数据解析是渔业资源声学调查研究和应用的关键所在。目前全球渔业声学数据后处理的代表性软件主要有挪威Sonar5-Pro和澳大利亚Echoview。以Sonar5-Pro为例,开展了5个方面的研究:1)回顾了该软件自1994年以来近30年的发展历史;2)... 渔业声学数据解析是渔业资源声学调查研究和应用的关键所在。目前全球渔业声学数据后处理的代表性软件主要有挪威Sonar5-Pro和澳大利亚Echoview。以Sonar5-Pro为例,开展了5个方面的研究:1)回顾了该软件自1994年以来近30年的发展历史;2)介绍了软件对声学数据进行处理的总体思路,即前处理、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3个步骤及贯穿始终的数据检视功能,以及软件的5项重要设计理念;3)介绍了该软件9项代表性功能特性的实现思路和具体方法;4)以主流分析应用鱼类生物量分析过程为例,介绍了软件的数据处理流程;5)对该软件的3项核心关键技术,即多目标跟踪(multiple target tracking)、交叉过滤跟踪(crossfilter tracker)和图像分析工具(image analysis)进行了详细介绍。研究发现,一个成熟的渔业声学数据后处理系统庞大而复杂,涉及渔业、物理学和计算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着力加强相关领域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充分借鉴吸收国外已有先进理念和成熟技术,基于各种应用场景需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软件,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逐点突破最终集成创新的方式,可以作为未来提升中国渔业声学数据解析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声学 渔业声呐 探鱼仪 回声图 数据处理 Sonar5-Pro
下载PDF
基于水声学探测的镜泊湖鱼类时空分布特征及资源量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宋聃 都雪 +6 位作者 金星 刘辉 明坤 王乐 王慧博 赵晨 霍堂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95-2104,共10页
2020年5、7和10月,采用多网目复合刺网调查和水声学探测相结合的方式对镜泊湖鱼类群落时空动态和资源量进行调查.渔获物调查共采集鱼类4目6科29种,其中鲤科鱼类最多,主要经济鱼类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 2020年5、7和10月,采用多网目复合刺网调查和水声学探测相结合的方式对镜泊湖鱼类群落时空动态和资源量进行调查.渔获物调查共采集鱼类4目6科29种,其中鲤科鱼类最多,主要经济鱼类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蒙古鲌(Chanodichthys mongolicus)、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鲤(Cyprinus carpio)、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和■(Hemiculter leucisculus)为优势种.水声学探测结果表明,镜泊湖鱼类密度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为836、7216和2724 ind./hm^(2),其中夏季鱼类密度最高且主要集中于中部和南部区域,春季和秋季鱼类密度则呈现从南至北递减的趋势.春、夏、秋季鱼类的平均目标强度为-43.4、-50.0和-46.5 dB,估算的平均全长分别为34.0、18.0和25.2 cm,推算的平均体重分别为272.7、43.7和135.2 g.结合各季节平均密度,估算出春、夏、秋季镜泊湖鱼类资源量分别为2052、2835和3313 t.镜泊湖鱼类密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水体总悬浮物、叶绿素a、水温和溶解氧是影响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从水声学探测和刺网调查的结果来看,镜泊湖渔获物小型化问题突出,鱼类资源呈现衰退趋势,渔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镜泊湖鱼类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强化对自然捕捞的管理,严格控制捕捞数量和规格,保障鱼类资源自然增殖,结合牡丹江流域污染防治、改善鱼类栖息地环境等鱼类生境修复措施,以促进鱼类资源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泊湖 渔业水声学 时空分布 鱼类资源量评估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塞拉利昂海域雨季深海声学散射层生物垂直迁移现象分析
10
作者 屈泰春 冯春雷 +3 位作者 李灵智 范瑞良 邵盛男 张志超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4-446,共13页
应用2021年5月西北非塞拉利昂海域中上层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的船载Simrad EK60科学渔探仪(38 kHz)数据,对深海声学散射层生物的垂直迁移过程和迁移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K60探测范围内,277~563 m水层存在深海声学散射层;该层部分... 应用2021年5月西北非塞拉利昂海域中上层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的船载Simrad EK60科学渔探仪(38 kHz)数据,对深海声学散射层生物的垂直迁移过程和迁移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K60探测范围内,277~563 m水层存在深海声学散射层;该层部分生物日落时分上升、日出时分下降,上升和下降活动持续时间均约为3.10 h;迁移活动以变速运动形式分2~5层进行,且迁移中会发生层间的分离与聚合现象;净垂直下降速率均值为4.30 cm·s^(-1),大于净垂直上升速率均值3.41 cm·s^(-1);上升后,深海声学散射层内NASC值减少62.63%~92.70%,绝大部分进入96 m以浅的浅水层中;下降后,深海声学散射层内NASC值增加45.59%~79.79%,占浅水层内减少NASC值的32.71%~9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垂直迁移 深海声学散射层 塞拉利昂海域 Simrad EK60 渔业声学
下载PDF
鸢乌贼目标强度绳系控制法测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欢欢 张俊 +4 位作者 陈作志 汤勇 孙铭帅 黄佳兴 邱永松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33-2544,共12页
2017年9月在南海北部(18°42.9′N,113°05.5′E)附近的深海海域,利用Simrad EY60型便携式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120 kHz)和自制的鸢乌贼绳系控制装置对25尾鸢乌贼 逐尾进行了单体目标强度(TS/dB)的测量,探讨了鸢乌贼单体目标探... 2017年9月在南海北部(18°42.9′N,113°05.5′E)附近的深海海域,利用Simrad EY60型便携式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120 kHz)和自制的鸢乌贼绳系控制装置对25尾鸢乌贼 逐尾进行了单体目标强度(TS/dB)的测量,探讨了鸢乌贼单体目标探测中脉冲长度决定水 平(PLDL/dB)、最小标准脉宽(min NPL)、最大标准脉宽(max NPL)和短轴角度最大标准偏 差(MIA)等参数的变化对鸢乌贼单体目标强度测量的影响,分析了鸢乌贼单体TS的变化 规律,并归纳了鸢乌贼TS与胴长的关系。结果显示,①随着PLDL增大,所探测鸢乌贼 单体目标的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并在PLDL=6 dB时达到峰值,而平均TS则呈单 调增加趋势;随着min NPL增大,鸢乌贼单体目标的数量减少,在min NPL<0.7范围内, 平均TS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当max NPL<1.2时,鸢乌贼单体目标的数量随max NPL的增 大而增加,但平均TS却随之减小,当1.2<max NPL<1.8时,鸢乌贼单体目标的数量呈缓 慢增加趋势,但平均TS 则基本保持稳定;鸢乌贼单体目标数量随MIA的增大而增加, 但平均TS则随之减小。②本研究中鸢乌贼单体目标探测参数的优化组合为PLDL=6.00 dB,min NPL=0.7 dB,max NPL=1.8 dB,MIA=0.8°。③活体鸢乌贼单体平均TS的最大值 和最小值分别为 48.6 dB和 63.63 dB,其对应鸢乌贼的胴长(ML/cm)分别为25.2 cm和12.4 cm, 鸢乌贼TS与其ML的关系为TS=34.22 lg ML 98.23 (N=16,R2=0.603)。本实验首次尝试利 用绳系控制法海上现场测量活体鸢乌贼的目标强度,为今后继续深入研究鸢乌贼声学散 射特性积累了资料,亦能为其他头足类或鱼类目标强度的海上现场测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渔业声学 目标强度 绳系控制法 单体目标探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