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税制结构和宏观税负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永刚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6,共6页
中国税制改革必然涉及到税制结构的调整和宏观税负的变动。根据设定的模型,文章对1994年-2008年中国税制结构和宏观税负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有的经济变量既影响税制结构又影响宏观税负,而有的变量仅影响税制结构,对宏观税负则没有... 中国税制改革必然涉及到税制结构的调整和宏观税负的变动。根据设定的模型,文章对1994年-2008年中国税制结构和宏观税负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有的经济变量既影响税制结构又影响宏观税负,而有的变量仅影响税制结构,对宏观税负则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制结构 宏观税负 时间序列 财政理论
下载PDF
中国之治与中国之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财政治理创新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海涛 毕学进 马金华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6,共13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多措并创,赋予财政“基础说”与“支柱说”的历史新定位,适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矛盾,让财政嵌入“五位一体”变革中,形成财政治理新体系,同时围绕“两个积极性”构建财政管理新体制,“以数治财”形成财政管理...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多措并创,赋予财政“基础说”与“支柱说”的历史新定位,适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矛盾,让财政嵌入“五位一体”变革中,形成财政治理新体系,同时围绕“两个积极性”构建财政管理新体制,“以数治财”形成财政管理新手段,生成新时代中国道路的财政之治。其治理实践,既有历史财政智慧的现代化创新,也有外来财政理论的中国化创新,还有中国共产党百年财政治理的集成化创新,从而形成基于中国语境的财政治理之智。新时代财政的中国之治与中国之智,无论是在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还是在中华文明史,亦或是全球史中,都具有重要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治理 财政理论 治理智慧 新时代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财政实践探索与思想理论结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晔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24,共13页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财政实践探索和理论创造过程,本身就是百年党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上先后形成了"供给型财政""建设型财政""公共财政""现代财政"等财政思想理论与...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财政实践探索和理论创造过程,本身就是百年党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上先后形成了"供给型财政""建设型财政""公共财政""现代财政"等财政思想理论与财政实践经验,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起到了基础和支柱作用。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财政实践和财政理论在具体内容上有很大差异,但百年历程中一以贯之的若干逻辑脉络依然清晰可见,并对当前及未来的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建党百年 财政实践 财政理论
原文传递
积极财政政策:理论、实践与政策调整 被引量:4
4
作者 邱华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共5页
积极财政政策来源于西方财政理论与实践 ,这一理论对我国财政理论与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积极财政政策应如何调整。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理论 财政政策调整 中国 公共财政 宏观调控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创新的元素构成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海涛 毕学进 马金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共12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创新有三个重要元素,分别是中国传统理财文化的“根”、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的“道”和西方财政理论的“术”。从历史理财智慧而言,中国古代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一系列理财思想,新时代对历史智慧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创新有三个重要元素,分别是中国传统理财文化的“根”、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的“道”和西方财政理论的“术”。从历史理财智慧而言,中国古代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一系列理财思想,新时代对历史智慧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而言,马克思及其经典作家立足财政本质,形成了财政价值主体、内生动力以及社会形态等多种科学理论,新时代立足国情进行了中国化调适。西方财政理论基于“市场失灵”提出了多种学说,对当前我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重要启示,新时代立足本土进行了合理化借鉴。学界分别从西方财政理论本土适用讨论、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中国化探讨与历史经验现代化镜鉴展开了大量研究,但互为割裂。本文将三者进行了融合,或可从一个新的视角解构中国气派的财政理论与治理实践,并为未来中国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供新的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理论 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 中国历史理财智慧 西方财政理论
下载PDF
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理论基础:蒂利模型的财政学解读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晓路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5,共8页
本文通过总结西方主流财政理论的主要逻辑,指出其中存在的"国家缺失"现象及其原因,并因此判断其不适合作为构建我国现代财政制度的理论基础。为克服该问题,本文引入了蒂利模型,通过该模型对欧洲现代国家及财政形态演变的说明... 本文通过总结西方主流财政理论的主要逻辑,指出其中存在的"国家缺失"现象及其原因,并因此判断其不适合作为构建我国现代财政制度的理论基础。为克服该问题,本文引入了蒂利模型,通过该模型对欧洲现代国家及财政形态演变的说明,展示出了以"国家"而非"市场"作为研究财政问题的理论基础的可能性,并从演绎法与归纳法、国家与暴力、国家能力三个方面对西方主流财政理论与蒂利模型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基础理论 国家 暴力 现代财政制度
原文传递
国家治理视角下中国财政理论的嬗变(1949-2018) 被引量:4
7
作者 龚浩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8-47,共10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从根本上阐明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为实现国家治理目标,中国财政先后形成高度集中财政和公共财政,并正在构建现代财政。财政理论研究也以解答“财政如何实现国家治理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从根本上阐明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为实现国家治理目标,中国财政先后形成高度集中财政和公共财政,并正在构建现代财政。财政理论研究也以解答“财政如何实现国家治理目标”为核心命题,先后形成体现财政集中化内涵的国家分配论和体现财政公共化内涵的公共财政论,并正在构建体现财政现代化内涵的国家治理论。中国财政理论是财政实践的理论抽象,并随财政实践的演进而不断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财政理论 财政制度 财政本质 财政改革
原文传递
现代宏观财政理论研究的脉络与启示--兼谈对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军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9-43,共15页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演进推动了宏观财政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快速发展。虽然现代宏观财政理论的本质观点是在"自由市场"经济和"凯恩斯主义"之间的来回往复和权衡,但是本文总结指出:随着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演进推动了宏观财政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快速发展。虽然现代宏观财政理论的本质观点是在"自由市场"经济和"凯恩斯主义"之间的来回往复和权衡,但是本文总结指出:随着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拓展,现代宏观财政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日益广泛,越来越具备微观的经济基础和现实性。总体上,宏观财政理论研究经历了新古典综合、新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到"新新"古典综合这几个阶段。本文基于宏观经济理论演化的视角,讨论了现代宏观财政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当前宏观财政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理论 财政理论 研究进展 理论述评
原文传递
论财政学中的国家观 被引量:3
9
作者 蒋洪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29,共7页
“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双方争论的分歧似乎不在于财政是否与国家有 本质联系,而在于对国家本质的认识有所不同。两种观点针锋相对。由此而引发的思考涉及三 个方面:不同的国家观与财政理论和政策有何联系;各种不同的财政理论究... “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双方争论的分歧似乎不在于财政是否与国家有 本质联系,而在于对国家本质的认识有所不同。两种观点针锋相对。由此而引发的思考涉及三 个方面:不同的国家观与财政理论和政策有何联系;各种不同的财政理论究竟包含怎样的国家 观;如何看待现实中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学 财政理论 国家观 国家财政 公共财政
下载PDF
一个中国式的超多边发债协议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红生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9-65,共7页
本文首先指出目前双边发债协议所固有的两个理论缺陷 ,接着构建了一个中国式的超多边发债协议模型 ,最后给出了有利于我国超多边发债协议实施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国式 超多边发债协议模型 财政理论 Non-Ricardian Folk定理 投机性冲击
原文传递
论斯密财政理论的形成
11
作者 甘行琼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29,共4页
斯密的财政理论是时代的产物 ,是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和思想土壤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既是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 ,又是一定的哲学、政治思想在财政经济领域的延伸 ,也是对前人财政思想进行批判与继承的结果。
关键词 斯密 财政理论 市场机制
下载PDF
劳伦斯·萨默斯对于当代经济学的贡献 被引量:1
12
作者 厉克奥博 徐翔 张梦雪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0-155,共16页
劳伦斯·萨默斯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美国财政部前部长,重点研究财政税收理论、金融市场定价、劳动力市场失灵和长期增长等问题,提出了含噪声交易者的资产定价模型、包含税收政策的Q理论、效率工资理论等,对金融学、财政学和宏观... 劳伦斯·萨默斯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美国财政部前部长,重点研究财政税收理论、金融市场定价、劳动力市场失灵和长期增长等问题,提出了含噪声交易者的资产定价模型、包含税收政策的Q理论、效率工资理论等,对金融学、财政学和宏观经济学均有贡献。萨默斯的主要贡献包括:(1)系统地论述了税收政策对于企业资本积累、投资和市场估值的影响,构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评估资本所得税的负担率及福利效应;(2)为金融市场中的资产定价提供了一个超越随机游走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性框架,强调了噪声交易者对于市场价格的影响;(3)以劳动力市场失灵为基本假设,提出了效率工资理论;(4)在货币政策有效性、长期增长停滞,宏观和公共政策等领域做出了开拓性发现并提出改善性政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萨默斯 金融市场 财政理论 资本所得税 长期停滞
原文传递
物价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53
13
作者 刘斌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5-51,共17页
基于我国的实际数据,在具有交迭世代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本文采用Bayes技术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决定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并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物价水平的决定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协调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稳定物价的角度... 基于我国的实际数据,在具有交迭世代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本文采用Bayes技术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决定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并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物价水平的决定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协调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稳定物价的角度,对我国未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提出改进建议。目前国际上采用Bayes方法对交迭世代形式的DSGE模型进行估计还非常少见,因此,我们采用Bayes方法对交迭世代形式的DSGE模型进行估计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GE模型 物价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 BAYES估计
原文传递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政策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 被引量:32
14
作者 张志栋 靳玉英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60,共15页
本文选取1980~2009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MS-VAR模型检验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1980~1997年间,价格为货币政策主导区制;之后为财政政策主导区制。为检验该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分别对李嘉图等式... 本文选取1980~2009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MS-VAR模型检验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1980~1997年间,价格为货币政策主导区制;之后为财政政策主导区制。为检验该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分别对李嘉图等式和财富效应进行分样本区间的实证分析。最后,本文选取1996~2010年的月度数据,利用MS-OLS模型检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价格的关系,发现我国互补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定物价上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价格水平的财政理论
原文传递
国家视角下的新中国财政基础理论变迁 被引量:30
15
作者 刘晓路 郭庆旺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7,共11页
本文从财政与国家的关系角度,梳理新中国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变化,并将其概括为"计划经济财政学"、"市场经济财政学"和"国家治理财政学",从而经历了从强调"国家",到忽视"国家",到再... 本文从财政与国家的关系角度,梳理新中国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变化,并将其概括为"计划经济财政学"、"市场经济财政学"和"国家治理财政学",从而经历了从强调"国家",到忽视"国家",到再度强调"国家"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本文认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背景下,国家与财政的关系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应当从国家自主性角度重新认识国家在财政学理论中的地位,以及从满足国家治理需要的角度探讨我国的财政职能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基础理论 国家治理 国家自主性 财政职能
原文传递
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重要但需审慎对待的诉求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珺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0-61,75,共13页
2013年以来,西方主流财政理论批判成为中国财政学术圈里的热门话题,在中国语境下,它被称为"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文章首先论述了这一话题的国际背景及其历史,随后分析了中国财政学者寻求理论创新的原因、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013年以来,西方主流财政理论批判成为中国财政学术圈里的热门话题,在中国语境下,它被称为"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文章首先论述了这一话题的国际背景及其历史,随后分析了中国财政学者寻求理论创新的原因、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财政学术批评的异同进行比较,文章认为,要成为西方主流财政理论合格的批评者,中国财政学者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最后,文章就中国实现财政理论创新应满足的前置条件做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主流财政理论 财政学基础理论 财政理论创新 中国
原文传递
陈共教授主要财政学术思想评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庆旺 刘晓路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6,共9页
陈共先生虽已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本文回顾陈老师的学术生涯,简要归纳总结了他在财政学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贡献。首先,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奠定了新中国财政学的理论根基,特别是国家分配... 陈共先生虽已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本文回顾陈老师的学术生涯,简要归纳总结了他在财政学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贡献。首先,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奠定了新中国财政学的理论根基,特别是国家分配论和社会主义资金理论的开创与发展。其次,他基于综合平衡理论对财政赤字和财政政策理论所做的分析,堪称立足本土、中西合璧的典范。第三,他直面中国制度变迁需要而提出的财税制度与体制改革理论,为利改税、承包制、税制改革和财政体制等财税领域的重要改革,提供了有积极意义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共 财政基础理论 国家分配论 财政赤字理论 财政政策
原文传递
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孔丹凤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119,共9页
货币经济学中关于物价水平决定的理论包括货币观点和财政观点。货币当局(中央银行)、财政当局(政府)、民间部门之间的行为博弈共同决定了均衡物价水平路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组合协调搭配关系可以归结为:积极型货币政策+积极型财政政... 货币经济学中关于物价水平决定的理论包括货币观点和财政观点。货币当局(中央银行)、财政当局(政府)、民间部门之间的行为博弈共同决定了均衡物价水平路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组合协调搭配关系可以归结为:积极型货币政策+积极型财政政策;积极型货币政策+被动型财政政策;被动型货币政策+积极型财政政策;被动型货币政策+被动型财政政策。1990年之后中国货币政策属于被动型货币政策规则,财政政策类型属于李嘉图类型。中国均衡物价水平主要是由货币政策决定的;通货膨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财政当局在利用增税方式来平衡债务方面具有较好的控制力。未来中国可以从渐进导入以利率为主要操作工具的通货膨胀目标框架和财政政策债务目标框架、设立财政政策委员会等方面构建保证物价稳定的基本政策操作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价稳定 物价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下载PDF
财政政策动态效应与价格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检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函 邓学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6-81,共6页
运用一个5变量的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SVECM),估计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外生冲击对GDP、价格水平等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同时对价格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FTPL)进行检验。冲击的识别结合相关财政政策决策滞后的假定采用区分持久冲... 运用一个5变量的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SVECM),估计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外生冲击对GDP、价格水平等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同时对价格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FTPL)进行检验。冲击的识别结合相关财政政策决策滞后的假定采用区分持久冲击和暂时冲击的方法。结果表明,正的政府收入冲击将显著减少产出并降低价格水平;正的政府支出冲击对产出的正面影响不如减少财政收入的冲击,其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也不显著。有理由相信,减税比扩大政府支出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另外,在选取的样本期内,价格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得不到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冲击 财政收入冲击 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价格水平的财政理论 财政政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引下的中国财政理论发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力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2,共9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梳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高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伟大理论成就,并重点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本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回顾党领导下我国财...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梳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高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伟大理论成就,并重点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本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回顾党领导下我国财政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建立;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形成;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构建;四是结合笔者的长期研究提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的一些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财政实践 中国财政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