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中国财政改革实践和理论建设的再认识 被引量:27
1
作者 吕炜 靳继东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9,共15页
40年的改革进程中,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不仅有效发挥了以"政"领"财",为实现国家改革战略提供根本保障的基础作用,而且积极履行因"财"施"政",根据改革需求优化财政结构,提升财政... 40年的改革进程中,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不仅有效发挥了以"政"领"财",为实现国家改革战略提供根本保障的基础作用,而且积极履行因"财"施"政",根据改革需求优化财政结构,提升财政效率,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在总结40年财政改革实践的经验、逻辑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本质、功能和规律进行深化认识和理论归纳,对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规律的基本认识,明确新时代我国财政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建设的基本方向,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40年中国财政改革实践和理论建设的思考,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财政建设 财政理论体系
原文传递
美国财政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孙燕铭 孙志人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105,共8页
美国建国后,在大部分时间里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联邦政府利用资源优先配置和鼓励性财政金融政策推动基础设施各领域的建设。经过200多年的努力,建成了世界上单个国别最为完备涵盖各领域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 美国建国后,在大部分时间里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联邦政府利用资源优先配置和鼓励性财政金融政策推动基础设施各领域的建设。经过200多年的努力,建成了世界上单个国别最为完备涵盖各领域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运河水系、铁路、水坝水电和能源系统、高速公路和民用航空网等,形成了19世纪铁路神话和20世纪基础设施建设黄金时期。本文阐述了这一进程中联邦各级政府采取财政资源优先配置和鼓励性政策的方法和经验,亦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证新世纪以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展现的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财政资源 基础设施
原文传递
中国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新视角——以财政透明度的制度构建为突破口 被引量:6
3
作者 余红艳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2-57,共6页
财政透明度是透明度问题在公共财政领域中的延伸,也是中国财政管理改革的新视角。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各国建立良好的财政管理体制,并且认为提高财政透明度是改善公共财政管理的关键之一。作为国际货币... 财政透明度是透明度问题在公共财政领域中的延伸,也是中国财政管理改革的新视角。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各国建立良好的财政管理体制,并且认为提高财政透明度是改善公共财政管理的关键之一。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之一,我国需要对其制定的规则予以积极地关注。为了改变我国财政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制度和技术缺陷,参照国际惯例和我国的实际,建立一套可行的财政透明度制度框架便成为我国财政管理优化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民主财政 透明政府 制度构建
下载PDF
论预算监督与财政立宪——基于中国省级人大实践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董佰壹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5-113,共9页
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是深具中国特色的监督制度。制度建设和理论建设在省级人大预算监督的完善中同属一体两面的关系。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的理论深度亟需拓展。在对中国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实践的... 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是深具中国特色的监督制度。制度建设和理论建设在省级人大预算监督的完善中同属一体两面的关系。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的理论深度亟需拓展。在对中国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实践的分析基础上,预算监督与财政立宪的关系需要重新思考,尤其是人民主权、权力配置与预算监督主体间的关系成为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理论建设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监督 财政立宪 省级人大 依宪治国 法治建设
原文传递
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模型构建与补助标准测算 被引量:5
5
作者 房信刚 罗文杰 +3 位作者 吴满琳 李晓惠 许海民 施春艳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79-583,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机制,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及使用效率。方法通过文献评阅、专家咨询论证等研究方法,建立了公立医院财政基本补助投入模型,并根据上海市宝山区4家公立医院的历史运行数据,测算... 目的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机制,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及使用效率。方法通过文献评阅、专家咨询论证等研究方法,建立了公立医院财政基本补助投入模型,并根据上海市宝山区4家公立医院的历史运行数据,测算了具体的补助标准。结果公立医院财政基本补助应根据核定床位数、门急诊量、住院床日、手术人次、重点服务项目以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定。上海市宝山区每核定床位、每门急诊人次、每住院床日、每手术人次的补偿标准参考值应分别为42096元、27.9元、104.9元、244元;住院危重患者告危重补偿100元/床日,临床路径管理患者补偿300元/例,接产医院孕产妇保健管理补偿150元/人次。结论公立医院财政基本补助模型克服了单纯根据医院规模或根据医院工作量进行财政投入的弊端,并建立了推动重点服务项目有效开展的激励机制,可以改善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促进其回归公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财政投入 模型构建 补助标准 测算
原文传递
论促进环保投资发展的财政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姚利驹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93-96,共4页
阐述了我国环保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和财政政策介入环保投资领域的理论依据。认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主要依托环保投资以及环保技术升级,而环保技术的升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依托于环保投资的。因此,保证环保投资充足高效使用是解决环境问题的... 阐述了我国环保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和财政政策介入环保投资领域的理论依据。认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主要依托环保投资以及环保技术升级,而环保技术的升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依托于环保投资的。因此,保证环保投资充足高效使用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应在财政框架内建立一套促进环保投资发展的对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投资 财政政策 投资结构
下载PDF
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晖 林源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30,共9页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政定位的全新论断,开启了财政理论建设的新阶段。围绕这一重要阐述,学界展开了对财政概念、财政职能、财政学科属性、财政活动主体等财政基础理论的探讨,提出应以中国财政改...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政定位的全新论断,开启了财政理论建设的新阶段。围绕这一重要阐述,学界展开了对财政概念、财政职能、财政学科属性、财政活动主体等财政基础理论的探讨,提出应以中国财政改革实践经验为路径深化对财政本质及功能的认识,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体系。本文以"基础和支柱说"为基础,重点梳理了国家治理财政学、新市场财政学、公共风险财政论发展脉络,阐明了关于财政学科研究范畴及学科属性的重要观点,介绍了当前学界关于财政社会学和财政政治学的研究情况,并进行简要客观地评价。认为财政基础理论的探索还应继续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提升国际视野与理论深度,建立完备的理论框架,为国家治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基础理论 国家治理 财政学 财政建设
原文传递
解析疫情下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董晶晶 徐菲菲 《金融市场研究》 2020年第5期8-21,共14页
本文从GDP核算和财政报表角度分析财政政策拉动经济的方式,回顾1998年、2003年和2008年三次危机下的财政施力方向,梳理本次疫情下财政政策的发力点和预期效果,同时预测经济复苏时间和债券收益率区间。
关键词 疫情 财政政策 消费 基建
原文传递
土地财政、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多样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政宇 龚刚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3-41,156,共10页
产业多样化发展具有提高就业率、促进产业创新等重要作用,而在我国财政分权的制度背景下,土地财政会对城市产业发展形成产业结构刚性,可能抑制产业多样化发展。为此,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本文利用我国城市面板数据重点考察土地财政、基础... 产业多样化发展具有提高就业率、促进产业创新等重要作用,而在我国财政分权的制度背景下,土地财政会对城市产业发展形成产业结构刚性,可能抑制产业多样化发展。为此,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本文利用我国城市面板数据重点考察土地财政、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多样化的作用机制以及产业多样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财政分权的制度背景,基础设施投资冲动导致土地财政抑制城市产业向多样化发展;同时,本地区的产业多样化对促进邻近地区产业多样化具有积极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对于政府提高就业水平、缓解社会内卷化等现象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财政分权 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多样化
下载PDF
财政转移支付如何影响了地方政府债务? 被引量:175
10
作者 钟辉勇 陆铭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6,共16页
本文以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为样本,研究来自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地方城投债发行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中央政府的人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每增加1元,会导致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城投债发行增加人均0.312元,而包括税收返还和一... 本文以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为样本,研究来自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地方城投债发行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中央政府的人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每增加1元,会导致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城投债发行增加人均0.312元,而包括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在内的非专项转移支付对城投债的发行并无显著影响。并且,专项转移支付对城投债发行的显著正影响只在中西部省份存在,东部地区并未发现这一机制。本文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的借新还旧现象也正在显现,并且变得越来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地方融资平台公司 城投债
原文传递
政府的创新支持政策有效吗?——基于珠三角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9
11
作者 曾萍 邬绮虹 蓝海林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0,共11页
在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支持、企业创新与动态能力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珠三角地区173家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政府支持方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异,财税政策支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 在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支持、企业创新与动态能力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珠三角地区173家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政府支持方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异,财税政策支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管理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环境建设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不显著。(2)财税政策支持不会促进企业动态能力的发展。(3)企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对动态能力均有积极的影响。技术创新在创新环境建设促进动态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由此说明,政府需要大力改革目前惯用的"甄选出部分企业给资金、给土地以及给政策"创新支持政策,尽量缩减财税政策支持的范围而强化创新环境建设,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推动创新区域及创新国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支持 企业创新 动态能力 财税政策支持 创新环境建设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竞争、财政支出偏向与区域技术创新 被引量:55
12
作者 肖叶 邱磊 刘小兵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35,共16页
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2008—2016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专利申请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偏向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2008—2016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专利申请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偏向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超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2)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开发区建设是财政支出偏向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可能渠道;(3)基于土地出让行为能放松地方政府预算约束这一基本事实,进一步检验了土地出让在财政支出偏向与区域技术创新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发现土地出让行为减弱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4)考虑空间因素可能给估计结果带来的影响,通过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存在策略性互动行为,且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的策略性互动行为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偏向 开发区建设 区域技术创新 空间杜宾模型
原文传递
理财治国视阈下财税改革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剑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1,共9页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与"理财治国"观念一脉相承。在现代国家,法治构成了国家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轨道,因此,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从本质上看就是国家治理的法治化。从整体主义视角出发,财税改革与财税法治密切衔接、...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与"理财治国"观念一脉相承。在现代国家,法治构成了国家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轨道,因此,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从本质上看就是国家治理的法治化。从整体主义视角出发,财税改革与财税法治密切衔接、相互配合,堪称国家治理的两大核心要素,共同铺就了建立法治化的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由之路。将《三中全会决定》、《四中全会决定》以及其他中央文件结合起来看,便可管窥法治框架下的财税改革整体方案和行进路线,其需要从财税立法、财税法律实施等角度着力构建,并且以机构设置的改善、专业人员的充实为内部配套,以政治体制的优化、经济体制的升级为外部保障。通过明确和坚守财税改革的法治思维,能够有力推动我国财税法治体系的全面形成和顺畅运行,进而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保障纳税人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税法治 财税改革 理财治国 整体主义 体系建设
下载PDF
非盈利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探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范成方 贾宏俊 罗建强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81-84,共4页
介绍了目前非盈利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其弊端,对比分析了深圳和上海两个典型的改革模式,建议我国各地应根据咨询市场的培育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
关键词 非盈利性政府投资项目 管理模式 代建制
下载PDF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5
15
作者 汪晓文 李明 龙小燕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3-128,共6页
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近些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力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地方财政压力加大、政府债务风险增大等问题凸显。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 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近些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力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地方财政压力加大、政府债务风险增大等问题凸显。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应在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积极作为。为实现积极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应定向精准施策,出台针对性的抗疫情税费减免政策;掌握适度原则,稳推专项债扩规模提效率;转变理财观念,通过"两减两增"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统筹力度,提升存量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推动创新发展,努力实现财政收入量质齐升;拓宽财政支持渠道,助力"新基建"稳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提质增效 政府债务 新基建
原文传递
城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红兵 向刚 +2 位作者 黄永林 孙青春 赵泽宽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6年第6期95-100,共6页
通过对城市政府投资项目的界定,分析了城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演化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在城市政府投资项目中引入代建制和总承包制的几种模式,最后对这些模式在实施中存在的... 通过对城市政府投资项目的界定,分析了城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演化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在城市政府投资项目中引入代建制和总承包制的几种模式,最后对这些模式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政府投资项目 代建制 总承包制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地方财政压力与融资平台举债——基于“营改增”全面推广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聂卓 席天扬 +1 位作者 刘松瑞 玄威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17,共18页
本文从财政分权和财政压力的两个角度研究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形成机制以及扩张路径,通过分析地方财政收入的结构变化揭示了2016年“营改增”全面推广对于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基于2009—2018年间地级市“城投债”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财... 本文从财政分权和财政压力的两个角度研究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形成机制以及扩张路径,通过分析地方财政收入的结构变化揭示了2016年“营改增”全面推广对于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基于2009—2018年间地级市“城投债”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财政压力与近年来融资平台大规模举债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造成这种相关性的原因可能在于,财政支持力度的减弱促使融资平台通过债务发行“借新还旧”和补充流动资金,而非用于新增基建投资。上述效应在地方主政官员晋升激励较强以及地方隐性金融分权较弱的情形下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财政压力 城投债 融资平台 金融分权
下载PDF
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2
18
作者 高强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0,22,共8页
财税体制是社会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保障,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1994年以来财税改革的历史成就,分析了当前财税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科学界定政府支出责任、优化税收结构和加强财税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 财税体制是社会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保障,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1994年以来财税改革的历史成就,分析了当前财税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科学界定政府支出责任、优化税收结构和加强财税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税体制改革 政府性收入 政府支出 法制建设
原文传递
公共风险、财政政策与内部控制建构——对疫情防控下政策传导机制的反思 被引量:11
19
作者 唐大鹏 冯婉昕 王伯伦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28,共15页
新冠肺炎疫情使社会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大大降低,增加了公共风险。这要求财政政策更应当转向风险管理,并作为公共风险的有效应对工具,更注重中央“六保”风险底线和“六稳”工作任务的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实施。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维度阐... 新冠肺炎疫情使社会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大大降低,增加了公共风险。这要求财政政策更应当转向风险管理,并作为公共风险的有效应对工具,更注重中央“六保”风险底线和“六稳”工作任务的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实施。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维度阐述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建构以公共风险防范化解和财政政策有效传导为目标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将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微观组织制度基础。具体是将国家治理要求融入控制环境、将公共风险事件作为评估重点、将法规政策规则嵌入控制活动、将数据智能共享植入信息沟通、将社会多元评估纳入监督机制。这为内部控制建构作为疫情防控下财政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执行措施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风险 财政政策 内部控制建构 疫情防控 传导机制
原文传递
“营改增”下的土地财政:建设用地规划指标的约束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健 黄静 吴群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28,共12页
"营改增"是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会对地方政府财税收入产生显著影响,也必然会对地方政府重要收入来源-土地财政产生影响。随着建设用地逐渐突破2020年的规划控制指标,地方政府受到建设用地规划指标限制的压力逐渐增大,这是否... "营改增"是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会对地方政府财税收入产生显著影响,也必然会对地方政府重要收入来源-土地财政产生影响。随着建设用地逐渐突破2020年的规划控制指标,地方政府受到建设用地规划指标限制的压力逐渐增大,这是否会限制土地财政收入增加呢?文章利用2009-2015年的土地出让数据,实证分析了"营改增"后市、县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的变化,并考虑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在该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营改增"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受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约束;(2)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约束作用从2014年开始凸显;(3)市级地方政府对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更敏感。文章的研究对深化认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和加强市县层面差别化的土地财政管控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改增” 财政压力 土地财政 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