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被引量:77
1
作者 杨岭 毕宪顺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30,共7页
统筹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即所谓"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双一流"建设是一个复杂性的整体系统和综合性概念。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弄清"双一流"建设的基本... 统筹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即所谓"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双一流"建设是一个复杂性的整体系统和综合性概念。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弄清"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内涵、本质和特征,加强对其规律性、基础性问题的深入探究,这对于促进"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双一流"建设必须以一流的人才汇聚为核心、以一流的科学研究为基础、以一流的治理为支撑、以一流的社会服务为动力、以一流的教育投入为保障、走国际化必由之路,注重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统筹与协调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跨越式发展,是大学与学科统筹推进的协同过程,是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的创新之举,是多要素有机联动的整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双一流”建设 内涵 基本特征
下载PDF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潜力与对策——基于ESI学科评价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72
2
作者 张伟 徐广宇 缪楠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36,共5页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需要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参照。以ESI最新学科评价数据为基础,从学科、高校和区域三个角度分析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基础与潜力,结果显示:化学、工程、材料等学科已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需要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参照。以ESI最新学科评价数据为基础,从学科、高校和区域三个角度分析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基础与潜力,结果显示:化学、工程、材料等学科已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有较多学科已进入或即将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都有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的学科。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需要在个性化经费投入,改革高校教师用人机制,完善学科运行与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学科 ESI 学科评价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加快发展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战略意义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54
3
作者 黄宝印 黄海军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43,共7页
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在实现从规模化发展向高质量提升、从内涵性建设向卓越化构建的历史性转折和划时代跨越的重要时期,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主要表现为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根基、国家创新力... 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在实现从规模化发展向高质量提升、从内涵性建设向卓越化构建的历史性转折和划时代跨越的重要时期,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主要表现为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根基、国家创新力的重要基石、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柱、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先导、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源泉、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标志、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基础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地位 发展战略 创新人才培养 国家创新力 一流大学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实证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吕小红 杨开英 张蕾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13,共3页
为了说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列举统计数据和具体事例,阐明高校学报能够促进学科建设、引领学科发展,服务专业人才、加速人才成长,同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也能够促... 为了说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列举统计数据和具体事例,阐明高校学报能够促进学科建设、引领学科发展,服务专业人才、加速人才成长,同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也能够促进高校学报特色的形成以及凝聚专家团队。最后指出高校学报应充分利用"双一流"建设的契机,与学科、人才协调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高校学报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困境及突围 被引量:31
5
作者 查永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5,共6页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供着知识和智力支撑。我国"双一流"建设为入选高校学科发展提供着多方面的有力支持。该研究通过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特征的梳理分析,发现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有着自身的独...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供着知识和智力支撑。我国"双一流"建设为入选高校学科发展提供着多方面的有力支持。该研究通过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特征的梳理分析,发现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具体包括:系统性、长期性、地方性和特色化等。研究发现:未入选"双一流"建设行列的地方高校处于财力不济,师资实力不强,学科平台少且层次低,知名度及社会认可度低,以及学校管理质态有待提高等困境。为了深入推进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需要学校决策者的大智慧和大手笔,为学科建设定好方向;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利于学科发展的氛围;第三,需要积极彰显学科特色,实现错位竞争;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学科基地建设也是现实选择;最后,实施地方化与国际化策略,实现学科建设的顶天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地方高校 学科建设 学科发展
下载PDF
新医科视角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策略 被引量:29
6
作者 夏青 王耀刚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53-1456,共4页
探索新医科视角下一流学科建设内涵,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提供策略依据。以新医科建设为切入点,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为研究目标,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学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医科学科建设路径。从师资队... 探索新医科视角下一流学科建设内涵,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提供策略依据。以新医科建设为切入点,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为研究目标,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学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医科学科建设路径。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贡献4个方面,构建新医科视角下学科交叉实践型师资体系、阐述注重实践型人才培养方式、明确学科融合型科学研究方向、打造资源整合型疾病防控系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的未来方向应从教师团队建设、实践型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产业链对接4个方面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一流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学科“组织化”:介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8
7
作者 凌健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3,共4页
审视当前的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政府化"及虚拟组织形态的学科建设是阻碍学科持续发展的难题,大学学科建设"无边界、碎片化、难评价"。大学学科建设必须转向"组织化"建设的基本立场,形成基于学科组织的认... 审视当前的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政府化"及虚拟组织形态的学科建设是阻碍学科持续发展的难题,大学学科建设"无边界、碎片化、难评价"。大学学科建设必须转向"组织化"建设的基本立场,形成基于学科组织的认知取向、行动取向和规范取向。面向世界一流的大学学科建设应明确其建设指向,择选"组织化"为基本路径实现学科组织发展。从学科组织建设的个体角度上,达成学科的自组织状态;从学科组织建设的整体角度,实现学校对学科组织建设和管理的高度有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 一流学科 学科建设 自组织
原文传递
一流学科建设蓝图是如何描绘的——基于4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申超 杨梦丽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7-42,共6页
对我国4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呈现以下特点:建设目标表述模糊性与精准性并存;总体规划注重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学科前沿领域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一流学科建设以学科评估榜单前列... 对我国4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呈现以下特点:建设目标表述模糊性与精准性并存;总体规划注重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学科前沿领域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一流学科建设以学科评估榜单前列学科为主,应用学科多于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多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一流交叉学科群建设以榜单前列学科与未进入榜单前列学科间的交叉、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间的交叉及自然科学内部的交叉为主;具体措施强调多方面措施的协调配合,但尤其注重科研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建设 “双一流”建设高校
原文传递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学科的演进逻辑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26
9
作者 韩春梅 张玉琢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9-37,共9页
“双一流”教育战略在设计上具备双目标性,这一新形态和新导向隐喻了现实命题: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有内在联系和高度契合性。一流学科的建设和演进发展是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和“双一流”目标实现的基础和核心。学科发展是一个自主生成和外... “双一流”教育战略在设计上具备双目标性,这一新形态和新导向隐喻了现实命题: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有内在联系和高度契合性。一流学科的建设和演进发展是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和“双一流”目标实现的基础和核心。学科发展是一个自主生成和外力输入合力推进的过程,是内外各要素之间的耦合与协调。一流学科发展在内部系统演进、外部环境变迁、内外部要素耦合等作用下,通过契合、内聚、平衡和输出的发展逻辑探寻建设路径,从四个维度展开,即需求形态、内生形态、制度形态以及文化形态,并根据需求进行行动调适,促进学科多维融合,以制度形态展望学科治理,以文化形态凝练求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一流大学 多维融合 学科治理 建设路径
下载PDF
高校卓越期刊与“双一流”建设的关联性分析及期刊提升策略 被引量:23
10
作者 接雅俐 唐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0-298,共9页
【目的】对高校主办的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期刊(以下简称"卓越期刊")进行分析,提出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建议。【方法】根据2019和2020年度卓越期刊目录,对照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 【目的】对高校主办的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期刊(以下简称"卓越期刊")进行分析,提出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建议。【方法】根据2019和2020年度卓越期刊目录,对照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分析高校主办卓越期刊的具体情况,并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与卓越期刊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高校主办的卓越期刊共计83种,由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办的77种期刊和6所非"双一流"高校主办的6种期刊组成;英文期刊占80.7%;专业性期刊占85.5%;74.0%的"双一流"大学主办卓越期刊与本校的一流建设学科关联性强。【结论】高校科技期刊发展与学科建设存在互为支持、互相成就的关系。高校需要做好期刊发展的顶层设计,依托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办刊,寻找优质稿源突破口。建议将高校主办期刊纳入"双一流"建设和学科评估体系,以促进期刊与学科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 “双一流”建设 高校科技期刊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的思考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杜运伟 刘康平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7-15,共9页
首先,分析了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必要性,指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存在办学定位不准确、贪大求全、同质化倾向严重、学科特色弱化等问题。其次,对基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和ESI学科排名的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的建... 首先,分析了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必要性,指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存在办学定位不准确、贪大求全、同质化倾向严重、学科特色弱化等问题。其次,对基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和ESI学科排名的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打破身份固化,引入动态调整机制和避免重复交叉可以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提供发展机遇。最后,提出了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应从科学定位、内涵发展、发展特色、扎根地方、加强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加强一流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 一流学科 建设路径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学科建设政策检视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建华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41-50,共10页
在一流学科建设中通过科学决策制定合理的政策,并坚决执行,对于一流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现有政策框架下,"双一流"建设面临规模过大、目标广泛、建设周期短、突出绩效评价等政策约束,学科发展容易陷入过度追求排名与短期效应... 在一流学科建设中通过科学决策制定合理的政策,并坚决执行,对于一流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现有政策框架下,"双一流"建设面临规模过大、目标广泛、建设周期短、突出绩效评价等政策约束,学科发展容易陷入过度追求排名与短期效应的窠臼。为加快一流学科建设有必要对"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学科建设政策的非预期效果进行必要的检视,以为相关政策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一流学科建设 政策检视
下载PDF
“双一流”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理论内核、特质要义与建构方略 被引量:21
13
作者 吴云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4-200,共7页
随着“双一流”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双一流”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核、特质要义和建构方略的研究亟待展开。因此,为保证“双一流”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需从理论内核上把握其本质意涵、内驱动力和构成要素,依照统整理... 随着“双一流”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双一流”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核、特质要义和建构方略的研究亟待展开。因此,为保证“双一流”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需从理论内核上把握其本质意涵、内驱动力和构成要素,依照统整理念来阐释“双一流”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价值指向。在特质要义上,“双一流”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品格养成应注重追求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建构应灵活多样、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强调师资与学科共维建设、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应强调内外协同。在建构方略上,应注重以创新学科理念来主导学科专业课程布局、以深化教师综合素养来推进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用一流创新人才培养标准来构筑培养监评体系,通过多维协同理念推进“双一流”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路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大学 创新型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下载PDF
基于ESI数据库的我国“985工程”高校一流学科评价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姜华 刘苗苗 刘盛博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29,共6页
"985工程"高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在我国"双一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最新的ESI数据库的数据表明,39所"985工程"高校进入ESI的学科在全国高校进入ESI的学科中比重已达40%以上。借助ESI... "985工程"高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在我国"双一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最新的ESI数据库的数据表明,39所"985工程"高校进入ESI的学科在全国高校进入ESI的学科中比重已达40%以上。借助ESI数据指标,分别从世界影响力学科、世界一流学科、潜在优势学科和临界影响力学科四个方面对我国"985工程"高校的一流学科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985工程"高校已有373个学科达到世界影响力学科水平,有53个学科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有32个潜力值大于0.9的优势学科和24个临界影响力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85工程”高校 学科评估 一流学科建设 ESI
下载PDF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下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转向与机制建构 被引量:20
15
作者 白强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2,共9页
学科建设的根本是知识生产,知识生产模式深刻影响学科建设质量。当前,知识生产模式变革方兴未艾,把握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下学科的发展趋势、揭示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走向、建构顺应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一流学科建设机制是“双一流”建设的... 学科建设的根本是知识生产,知识生产模式深刻影响学科建设质量。当前,知识生产模式变革方兴未艾,把握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下学科的发展趋势、揭示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走向、建构顺应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一流学科建设机制是“双一流”建设的紧要议题。知识生产组织结构走向高度聚合、价值取向更加强调应用、场域跨界特征更加显著、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协同的学科发展趋势,给一流学科建设发出了从知识增长到问题解决、从线性发展到螺旋上升、从学者推动到多元协同、从理论创新到应用创新的逻辑转向信号。反思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实践,仍然存在着政策制度“盲点”、发展动力“难点”、学科组织“痛点”、学科治理“卡点”、学科评价“堵点”,需要坚持学科建设的底线思维与发展思维相结合、学术逻辑与社会逻辑相统一,通过建构服务导向的政策引领机制、问题牵引的发展动力机制、聚合效应的学科组织机制、分类共治的学科治理机制、多元综合的学科评价机制,推动一流学科创新发展、高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一流学科建设 学科趋势 逻辑转向 机制建构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发展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车如山 赵佳欣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7年第8期37-43,共7页
"双一流"建设为地方高校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地方高校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在"双一流"建设中有所作为,就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找准学科发展方向,实施重点建设策略。从学科队伍组建、学科组... "双一流"建设为地方高校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地方高校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在"双一流"建设中有所作为,就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找准学科发展方向,实施重点建设策略。从学科队伍组建、学科组织制度改革、科研水平提高、学科先进文化培育和学科基地建设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流学科建设,从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遇 挑战 一流学科 建设方向 重点建设
下载PDF
学科分类体系下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艳春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4,共7页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托尼·比彻将知识划分为纯硬科学、纯软科学、应用硬科学和应用软科学。借助于这种分类方法,学科可以划分为:纯硬学科、纯软学科和应用学科三种类型。不同类型学科的发展逻辑存在差异:纯硬学科主要...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托尼·比彻将知识划分为纯硬科学、纯软科学、应用硬科学和应用软科学。借助于这种分类方法,学科可以划分为:纯硬学科、纯软学科和应用学科三种类型。不同类型学科的发展逻辑存在差异:纯硬学科主要遵循的是知识演绎逻辑;纯软学科的发展以社会与政治逻辑为主;应用学科主要是以实践逻辑为主。这种差异为一流学科分类建设提供了依据。中国一流学科建设应该通过分类引导,实现分类发展;通过分类评价,对一流学科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创设学科交叉融合的外部环境,促进一流学科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分类 学科发展 一流学科建设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一流人才:内涵、评价、生成与发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义丹 董玥欣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105,共11页
2022年2月,《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 2022年2月,《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培养一流人才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作为一流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先行者”,“双一流”建设高校理应牢牢把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发挥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人才中的主力军作用。“双一流”概念的提出与演进为一流人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党中央近年来对人才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需要为一流人才的研究赋予战略意义,从大学的基本职能来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使命。一流人才应是具有一流的知识技能、具备一流的创新能力,同时有着超前的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贡献的意识,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领军人才,被赋予才高行洁,全面发展,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立足实践,勇于创新等共性特征,建立科学的一流人才评价标尺,不仅要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破除“五唯”顽瘴痼疾,还应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这对于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和潜力有着重要作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对国家战略需求的回应,也是呼唤育人本真的回归,更是满足人才发展的自身需求,为此,我们要深刻认识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人才培养的同木之根、同水之源,牢固树立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四个面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双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人才 一流学科 “双一流”建设 人才强国战略 以人为本 人才评价
下载PDF
护理学一流学科建设引领一流人才培养 被引量:18
19
作者 胡艳杰 李玲利 +4 位作者 田亚丽 张凤英 刘洪红 邱晨 李卡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培养一流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任务。本文在回顾护理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指引下护理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从建设中国特色护理学的思政育人理论体系、探索构建以全生命周期健康为轴线的护理知识体... 培养一流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任务。本文在回顾护理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指引下护理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从建设中国特色护理学的思政育人理论体系、探索构建以全生命周期健康为轴线的护理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护理+”交叉学科集群培养跨学科融合创新人才、加大科技人才引育力度、全方位优化护理人才布局、以一流科研平台为支撑、创建护理创新拔尖人才孵育基地等方面提出对未来一流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护理学 学科建设 护理教育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评价结果:困境、反思与改进 被引量:17
20
作者 时艳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8-120,共13页
教育评价结果是评价活动和实践改进的桥梁,只有完善评价结果应用,才能形成教育质量闭环的提升过程,凸显评价的发展价值。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评价结果要么不被重视,要么呈现为竞争性、等级性等不利于评价持久发展的现实样态,尚未充分发... 教育评价结果是评价活动和实践改进的桥梁,只有完善评价结果应用,才能形成教育质量闭环的提升过程,凸显评价的发展价值。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评价结果要么不被重视,要么呈现为竞争性、等级性等不利于评价持久发展的现实样态,尚未充分发挥以评估结果落实“强硬度”“长牙齿”、推进教育治理效能提升的目标。当前学界在谈及评价时通常会涉及评价结果相关问题,但缺少专门研究。实践和理论的双重不足为开展评价结果研究提供了空间。2020年10月,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改进结果评价,在对当前流行的结果评价的负面影响认识基础上进行反思,改革阻碍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五唯”倾向,促进“双一流”大学建设,进而以评价赋能育人。该文件的出台既体现了国家对教育评价问题的重视,也突显了解决评价中所出现问题的紧迫性。基于此,以“改进结果评价,强化结果使用”为价值追求,从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反馈方式及相关主体的秉持态度、解读路径和运用取向等方面全方位谛视高等教育评价结果。发现当前教育结果评价普遍存在“五轻五重”现象,即呈现形式上重量化轻质性、反馈方式上重告知轻协商、对结果的态度重接受轻质疑、对结果的解读重实体轻关系、对结果的运用重功利轻价值。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是能追溯造成问题的根源,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遵循“理念—制度—操作”的思维逻辑,深入系统地反思问题产生的根源,发现其既有教育评价理念的偏差,也有评价制度的不科学,还有评价结果运用的复杂性。完善结果评价运用,落实《方案》的评价理念,实现“破五唯”的价值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评价 评价结果 破“五唯” 功利性 行政化 “双一流”建设 一流高校 一流学科 学科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