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第一磨牙全瓷冠三维有限元建模及力学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艳玲 鲁成林 +1 位作者 张东升 张修银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9年第2期98-100,94,共4页
目的:使用一种新方法建立下颌第一磨牙双层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以两种不同比例的硫酸钡与自凝塑料混合物来代替陶瓷制作双层全瓷冠,经Micro-CT扫描获取图像,Simpleware软件建模,Geomagic软件光滑处理,Ansys11.0分析软件进行... 目的:使用一种新方法建立下颌第一磨牙双层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以两种不同比例的硫酸钡与自凝塑料混合物来代替陶瓷制作双层全瓷冠,经Micro-CT扫描获取图像,Simpleware软件建模,Geomagic软件光滑处理,Ansys11.0分析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及分析。实验模拟牙尖交错的功能状态进行应力力学计算分析。结果:建立了下颌第一磨牙双层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单元数800491,节点数1128058。全瓷冠第一主应力的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载荷相应核瓷组织面(38.12MPa)、饰瓷加载点周围(26.71MPa)、加载侧肩台核瓷内表面(17.98MPa),其余部分的应力分布均匀且较低。结论:将显影塑料代替双层全瓷冠并用Micro-CT扫描,通过Simple、Geomagic、Ansys软件建模的方法可行,为全瓷冠有限元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更精确、简便的建模方法。应力分析提示全瓷冠咬合接触点、颈部肩台及核瓷组织面是张应力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瓷冠 有限元分析 下颌第一磨牙 建模方法
下载PDF
100颗成人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原因,牙根外形、根管数目及形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唯唯 桂和明 王丁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587,共2页
下颌第一恒磨牙因萌出早,处在左右侧颌骨的中份,所承担的咀嚼功能最大,发生疾病和失牙的概率高。为分析成人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原因,进一步了解牙齿外形和根管解剖形态,提高下颌第一磨牙牙周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的成功率,收集成人离... 下颌第一恒磨牙因萌出早,处在左右侧颌骨的中份,所承担的咀嚼功能最大,发生疾病和失牙的概率高。为分析成人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原因,进一步了解牙齿外形和根管解剖形态,提高下颌第一磨牙牙周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的成功率,收集成人离体下颌第一磨牙100颗,分析拔除原因;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测量根长及不同部位根管数目和形状,为临床治疗下颌第一磨牙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根管 截面形状
下载PDF
建立三种桩核系统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林川 杜莉 沈颉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建立3种桩核系统冠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要求建立的模型能尽可能体现生物体建模的相似性要求。方法:采用CT扫描离体下颌第一磨牙,MIMICS软件处理断层影像数据,GEOMAG-IC软件造型、NURBS曲面拟合,ANSYS软件建立实体模... 目的:建立3种桩核系统冠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要求建立的模型能尽可能体现生物体建模的相似性要求。方法:采用CT扫描离体下颌第一磨牙,MIMICS软件处理断层影像数据,GEOMAG-IC软件造型、NURBS曲面拟合,ANSYS软件建立实体模型,然后划分网格,建立了下颌第一磨牙桩核冠修复体3个基础模型。结果:建立的下颌第一磨牙桩核冠修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临床实际情况有良好的相似性,具有可修改性,网格划分合理,计算结果可信、可比。结论:CT断层扫描技术结合专业逆向工程软件及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模方法准确、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桩核 三维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不同X线投照角度对下颌第一磨牙4根管分辨效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露东 陈向伟 +2 位作者 何艳 韩俊力 王海宁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寻能使X线根尖片上清晰显示下颌第一磨牙全部根管的最佳投照角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完全且准确的信息。方法:选取需行根管治疗且扩大针探查具有4个根管的下颌第一磨牙120例。每颗牙均拍摄诊断丝偏移投照片,拍摄角度分别为远中20... 目的:探寻能使X线根尖片上清晰显示下颌第一磨牙全部根管的最佳投照角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完全且准确的信息。方法:选取需行根管治疗且扩大针探查具有4个根管的下颌第一磨牙120例。每颗牙均拍摄诊断丝偏移投照片,拍摄角度分别为远中20°、远中10°、0°、近中10°、近中20°、近中30°。由3位观察者独立读片,诊断牙根内的根管数目及根尖清晰度。采用SPSS9.0软件包进行配对计数资料的χ2检验。结果:近中30°对4根管的区分率为93.3%,近中20°对4根管的区分率为90.0%,均显著高于常规0°投照的40%(P<0.01)。近中30°和近中20°所拍X线片的清晰度分别为71.5%和89.7%,后者与0°投照片的清晰度(95.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近中20°偏移投照能更好地显示下颌第一磨牙的4个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X线牙片 偏移投照角度 区分根管 水平角固定器
下载PDF
纤维桩和金属桩全冠修复后下颌第一磨牙残根的有限元应力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吴伟 杨丽丽 +2 位作者 张晟颀 金雪梅 金鸿莱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6年第2期66-70,81,共6页
目的分析经金属桩和纤维桩全冠修复后下颌第一磨牙残根在静态及动态载荷下,剩余牙体组织应力分布形式和应力大小。方法利用有限元法分别建立下颌第一磨牙残根纤维桩核冠和金属桩核冠修复的模型,静态载荷为在牙冠表面施加与牙体长轴一致... 目的分析经金属桩和纤维桩全冠修复后下颌第一磨牙残根在静态及动态载荷下,剩余牙体组织应力分布形式和应力大小。方法利用有限元法分别建立下颌第一磨牙残根纤维桩核冠和金属桩核冠修复的模型,静态载荷为在牙冠表面施加与牙体长轴一致的225N的压力,动态载荷为225N的半正弦脉冲,历时1ms。记录2种载荷下各部位牙本质von Mises应力最大值以及最终时刻的牙本质von Mises应力。结果 2种载荷下,2种桩核系统修复后牙本质最大Von Mises应力都位于牙本质颈部近舌侧。动态载荷下,牙本质最大Von Mises应力超过100Mpa。2种载荷下,纤维桩修复后牙本质各部位的Von Mises应力基本都略小于金属桩修复。动态载荷下,根分歧区的应力明显增大,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结论动态载荷下颈部的应力值大于牙本质的抗折强度。金属桩修复的牙本质应力普遍大于纤维桩,纤维桩能较好地分散应力,可以考虑作为后牙残根的一种较好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Von Mises应力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水门汀垫底的近中-嵌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婧娉 吴补领 +1 位作者 邵龙泉 高杰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建立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近中-(MO)嵌体修复的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采用Micro-CT扫描,应用Mimics、UG、Ansys、Midas-FEA等软件建立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MO嵌体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初步验证其有效性。结果:建... 目的:建立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近中-(MO)嵌体修复的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采用Micro-CT扫描,应用Mimics、UG、Ansys、Midas-FEA等软件建立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MO嵌体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初步验证其有效性。结果:建成后的模型共生成265814个单元,53610个节点,与实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力学和几何学相似性。应力云图可见Von-mises应力和第三主应力主要集中在牙颈部和咬合面的凹陷处,应力峰值均发生在颊侧牙颈部区域。结论: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真实地模拟实际情况,可为不同材料嵌体修复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有效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嵌体 三维有限元
原文传递
正畸关闭下颌第一恒磨牙缺失间隙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林铭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8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关闭下颌第一恒磨牙缺失间隙的疗效和矫治特点。方法选取16例下颌第一恒磨牙拔除超过1年以上的患者,与患者充分沟通后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关闭缺牙间隙,观察疗效并分析矫治特点。结果16例患者均在19~26个月完成正畸治疗,所... 目的探讨正畸关闭下颌第一恒磨牙缺失间隙的疗效和矫治特点。方法选取16例下颌第一恒磨牙拔除超过1年以上的患者,与患者充分沟通后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关闭缺牙间隙,观察疗效并分析矫治特点。结果16例患者均在19~26个月完成正畸治疗,所有患者第一恒磨牙缺失间隙关闭,前牙覆覆盖正常,尖牙中性关系,磨牙为尖窝交错关系。软组织侧貌协调,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正畸法关闭第一恒磨牙缺失间隙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缺失 间隙关闭 下颌第一恒磨牙 正畸矫治/牙间隙/治疗 磨牙 牙移动
下载PDF
不同嵌体修复MOD洞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侯波 倪龙兴 +1 位作者 马丽芳 童忠春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10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建立近中一合面一远中(MOD)洞型嵌体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计算机三维实体和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初步应力分析。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利用Mimics、Geomagic Studio7等图像处理软件建立第一恒磨牙的云纹点模型,通过UG软件建立下颌第一恒... 目的:建立近中一合面一远中(MOD)洞型嵌体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计算机三维实体和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初步应力分析。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利用Mimics、Geomagic Studio7等图像处理软件建立第一恒磨牙的云纹点模型,通过UG软件建立下颌第一恒牙的三维几何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网格划分,并在MSC.MARC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起包含牙釉质、本质、髓腔以及牙槽骨的精细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将CT扫描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有限元方法结合起来,建立出高精度的下颌第一磨牙MOD洞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MOD洞型采用嵌体修复提供了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下颌第一磨牙 嵌体 应力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根管通路建立方式对根管治疗后的下颌第一磨牙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晓 田宇 +4 位作者 倪龙兴 王艺蓉 王丹 李芬 王建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698-702,706,共6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评估不同根管通路建立方式对根管治疗后的下颌第一磨牙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完整的下颌第一磨牙的Micro-CT的扫描数据建立4组有限元模型:完整天然牙模型(A组)、紧凑型根管通路模型(B组)、传统开髓方式不建...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评估不同根管通路建立方式对根管治疗后的下颌第一磨牙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完整的下颌第一磨牙的Micro-CT的扫描数据建立4组有限元模型:完整天然牙模型(A组)、紧凑型根管通路模型(B组)、传统开髓方式不建立直线通路模型(C组)、传统开髓方式建立直线通路模型(D组)。B、C、D组在根管治疗后进行直接树脂充填。对以上模型施加4种不同静态压力,以计算和研究牙体组织应力分布及最大主应力值分布。结果受垂直向咀嚼力时应力峰值:C组>D组>B组>A组,受水平向咀嚼力时应力峰值:B组>A组>C组>D组,受斜向咀嚼力时的应力峰值:D组>B组>C组>A组,受最大咬合力时的应力峰值:C组>D组>A组>B组。除应力加载点,应力集中区主要位于颈周牙本质(pericervical dentin,PCD)。结论采用紧凑型根管通路的下颌第一磨牙较传统型开髓方式抗折裂能力强。保留PCD可能无法增加牙齿整体抗力,但有利于提升牙齿长期留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通路 下颌第一磨牙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利用锥形束CT对不同磨牙关系患者下颌第一磨牙咬合接触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楠楠 张漪 +1 位作者 胡常红 徐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5,共5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分析不同磨牙关系患者下颌第一磨牙咬合接触情况,并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放射科就诊需行锥形束CT检查的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遴选出347例患者,按照Ⅰ、Ⅱ、Ⅲ类磨牙关系分别记录...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分析不同磨牙关系患者下颌第一磨牙咬合接触情况,并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放射科就诊需行锥形束CT检查的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遴选出347例患者,按照Ⅰ、Ⅱ、Ⅲ类磨牙关系分别记录患者下颌第一磨牙面上近中、中、远中3部分的A、B、C咬合接触点分布情况,并利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类接触点总数比较,Ⅰ类130例(26.62±10.79)、Ⅱ类131例(26.75±10.81)、Ⅲ类86例(19.16±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8.346,P=0.000),组间比较Ⅲ类接触点较其余2类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近中接触点数目比较,Ⅰ类(5.62±3.56)、Ⅱ类(7.96±4.06)、Ⅲ类(4.47±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5.045,P=0.000),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中部接触点数目比较,Ⅰ类(10.3±4.74)、Ⅱ类(9.24±4.54)、Ⅲ类(6.53±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2.390,P=0.000),组间比较Ⅲ类最少,余无统计学差异;远中接触点数目比较,Ⅰ类(10.7±4.89)、Ⅱ类(9.55±5.35)、Ⅲ类(8.16±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025,P=0.002),其中Ⅲ类数目较Ⅰ类少(P<0.0167),余无统计学差异。A点数目比较,Ⅰ类(10.46±5.75)、Ⅱ类(9.53±5.2)、Ⅲ类(7.83±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466,P=0.015),组间比较Ⅲ类较Ⅰ类少(P<0.016 7),余无统计学差异;B点数目比较,Ⅰ类(9.66±5.58)、Ⅱ类(10.87±5.08)、Ⅲ类(6.1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9.598,P=0.000),组间比较Ⅲ类数目最少(P<0.016 7),余无统计学差异;C点数目比较,Ⅰ类(6.49±3.46)、Ⅱ类(6.34±4.63)、Ⅲ类(5.16±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179,P=0.028),组间比较Ⅲ类较Ⅰ类少(P<0.016 7),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Ⅲ类磨牙关系患者三点式咬合接触点总数、3个部位及B点数目均较其他2类少,牙尖交错位时咬合接触稳定性差;锥形束CT可作为一种新方法分析咬合接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磨牙关系 下颌第一磨牙 咬合接触点 分布
下载PDF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娴 杨细虎 许建辉 《临床医药实践》 2016年第9期668-670,共3页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共73颗牙分为两组,分别用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制作桩核,然后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随访2年后,从桩松动或脱落、牙根折裂等方面评价临床修复效果。结果:纤维桩...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共73颗牙分为两组,分别用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制作桩核,然后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随访2年后,从桩松动或脱落、牙根折裂等方面评价临床修复效果。结果:纤维桩组修复成功率为97.30%,铸造金属桩组成功率为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好适应证,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修复下颌第一磨牙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桩 铸造金属桩 下颌第一磨牙
下载PDF
半切术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孙德文 陈桂玲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半切术技术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9颗大部分牙冠坏损达龈下牙根的下颌第一磨牙,行半切术技术及联冠修复,临床追踪观察1~3年,评价疗效。结果经临床疗效评价,患者能较好地行使咀嚼功能;牙龈无红肿;义齿无松... 目的探讨采用半切术技术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9颗大部分牙冠坏损达龈下牙根的下颌第一磨牙,行半切术技术及联冠修复,临床追踪观察1~3年,评价疗效。结果经临床疗效评价,患者能较好地行使咀嚼功能;牙龈无红肿;义齿无松动,成功率达93.3%。结论采用半切术技术保留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的修复可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半切术 固定修复 下颌第一磨牙
下载PDF
CT扫描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下颌第一磨牙桩核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林川 杜莉 +3 位作者 钟小君 沈颉飞 杨准 郭克熙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12期723-725,共3页
目的:建立下颌第一磨牙桩核冠修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析。方法:CT扫描离体下颌第一磨牙,MIMICS软件读取断层影像数据,数据分割、三维重建,GEOMAGIC软件补洞、修整、NURBS曲面拟合,ANSYS软件前处理建立实体模型,然后划分网格并求解... 目的:建立下颌第一磨牙桩核冠修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析。方法:CT扫描离体下颌第一磨牙,MIMICS软件读取断层影像数据,数据分割、三维重建,GEOMAGIC软件补洞、修整、NURBS曲面拟合,ANSYS软件前处理建立实体模型,然后划分网格并求解。结果:建立了下颌第一磨牙桩核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金合金全冠、铸造金合金桩核、牙根、牙周膜4个部件。结论:应用CT扫描结合逆向工程软件MIMICS和GEOMAGIC建模的方法可行,能较好实现有限元建模的几何相似性、边界约束与载荷相似性、力学性能相似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下颌第一磨牙 桩核
原文传递
利用正畸前移下颌第二、三磨牙关闭第一磨牙缺失间隙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炜煌 胡淳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7期47-50,共4页
目的研究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后,用正畸的方法前移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关闭缺牙间隙的过程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9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治疗的20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治疗前后下颌第... 目的研究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后,用正畸的方法前移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关闭缺牙间隙的过程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9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治疗的20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治疗前后下颌第二、第三磨牙轴倾度以及牙根长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第一磨牙缺失间隙均关闭,磨牙关系恢复到Ⅰ类关系,牙根有少量吸收。治疗前后下颌第二、第三磨牙轴倾度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二、第三磨牙牙根长度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立前移下颌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关闭下颌第一磨牙缺失间隙是切实可行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牙根的吸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前移 下颌第一磨牙缺失 下颌第三磨牙 牙根吸收 轴倾度
下载PDF
拔除下颌磨牙矫治安氏Ⅲ类错关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红明 刘丹 章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目的:评价下颌第一磨牙拔除进行正畸治疗安氏Ⅲ类错关系的疗效,第二磨牙向前移动代替第一磨牙的适应症,支抗控制方法等。方法:选择正畸门诊16例Ⅲ类错关系并伴有下颌第一恒磨牙残冠、残根或牙冠大面积充填,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拔除第... 目的:评价下颌第一磨牙拔除进行正畸治疗安氏Ⅲ类错关系的疗效,第二磨牙向前移动代替第一磨牙的适应症,支抗控制方法等。方法:选择正畸门诊16例Ⅲ类错关系并伴有下颌第一恒磨牙残冠、残根或牙冠大面积充填,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拔除第一恒磨牙,使用直丝弓技术进行矫治。结果:所有16例病例均拔牙间隙完全关闭,无近中倾斜及舌倾现象。双侧磨牙Ⅰ类关系,面角减少,患者侧貌较直,取得较为满意的矫治疗效。结论:拔除下颌磨牙结合矫正技术可成功矫治恒牙期轻度骨性Ⅲ类错畸形,并使患者软组织侧貌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类错 拔除 下颌磨牙
下载PDF
新石器时代河南下王岗人群磨牙磨耗特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娜 李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3-496,共4页
目的:分析新石器时代下王岗人群下颌骨第1磨牙齿冠面4个区域的磨耗特点。方法:新石器时代下王岗人群下颌骨共36例,磨牙共66颗,将下颌骨第1磨牙齿冠面分为4个区域,根据磨耗程度进行分级,然后比较各个区域的磨耗级别,并与近代、青... 目的:分析新石器时代下王岗人群下颌骨第1磨牙齿冠面4个区域的磨耗特点。方法:新石器时代下王岗人群下颌骨共36例,磨牙共66颗,将下颌骨第1磨牙齿冠面分为4个区域,根据磨耗程度进行分级,然后比较各个区域的磨耗级别,并与近代、青铜铁器时代人群进行对比。结果:下王岗人群下颌第1磨牙的磨耗区1〈区3,与近代、青铜铁器时代人群不同(区1〉区3)。结论:下王岗人群下颌第1磨牙4个区域的磨耗大小关系为区3〉区1〉区4〉区2,与近代、青铜铁器时代人群(区1〉区3〉区4〉区2)的差异可能与下颌骨的相对尺寸、咬合时齿尖的对应关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下王岗 下颌第1磨牙 磨耗
下载PDF
BALB/c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的动态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筑 高波 李明云 《贵州医药》 CAS 2012年第9期776-778,共3页
目的对BALB/c小鼠下颌第一磨牙发育过程进行动态观察,从组织形态学掌握出生前BALB/c小鼠牙胚的发育规律。方法选取胚胎期(E)10.5、1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的胚鼠,E10.5~15.5取胚鼠头部直接固定包埋,E16.... 目的对BALB/c小鼠下颌第一磨牙发育过程进行动态观察,从组织形态学掌握出生前BALB/c小鼠牙胚的发育规律。方法选取胚胎期(E)10.5、1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的胚鼠,E10.5~15.5取胚鼠头部直接固定包埋,E16.5~19.5在体视显微镜下分离下颌骨,脱矿后包埋,连续切片后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了解BALB/c小鼠牙胚发育的过程及变化规律。结果在E11.5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磨牙区口腔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牙板;E12.5为牙板向蕾状期的过渡期;E13.5进入蕾状期;E14.5~15.5胚鼠的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处于帽状期;E16.5~19.5胎鼠处于钟状期。结论本实验确定了BALB/c下颌第一磨牙的发育规律,为利用BALB/c作为模式动物进行牙发育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牙胚形态 BALB C小鼠 下颌第一磨牙
下载PDF
下颌第一磨牙远中3根管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冠凡 孙德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198,共2页
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下颌第一磨牙远中3根管病例。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远中根管 远中第三根管
下载PDF
ICR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发育的动态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宁 刘岩 +1 位作者 张田田 阮建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8,共6页
目的了解ICR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的发育时序特点,为使用小鼠研究牙齿发育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别取E(胚胎)11.5、E12.5、E13.5、E14.5、E15.5、E16.5、E17.5和E18.5 d的胎鼠和PN(出生后)2 d的新生小鼠的头部或下颌骨... 目的了解ICR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的发育时序特点,为使用小鼠研究牙齿发育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别取E(胚胎)11.5、E12.5、E13.5、E14.5、E15.5、E16.5、E17.5和E18.5 d的胎鼠和PN(出生后)2 d的新生小鼠的头部或下颌骨,固定脱钙包埋后行连续切片,进行HE染色,在显微照相系统下进行观察记录,分析ICR小鼠磨牙牙胚发育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E11.5 d为牙胚发育始动,E12.5 d牙胚向蕾状期过渡,E13.5 d进入蕾状期,帽状期为E14.5~E15.5 d,钟状期开始于E16.5 d,出生后2 d牙体硬组织开始逐渐形成。结论 ICR小鼠胚胎11 d至出生后第2天是研究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发育机制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发育 ICR小鼠 下颌第一磨牙
下载PDF
下颌第一恒磨牙Ⅰ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学鹏 张加理 +1 位作者 郑幼洋 顾锡荣 《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 建立下颌第一恒磨牙Ⅰ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将制备Ⅰ类洞型的离体下颌第一恒磨牙经CT扫描及图像处理 ,通过特定的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建立了具有真实感的下颌第一恒磨牙Ⅰ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 目的 建立下颌第一恒磨牙Ⅰ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将制备Ⅰ类洞型的离体下颌第一恒磨牙经CT扫描及图像处理 ,通过特定的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建立了具有真实感的下颌第一恒磨牙Ⅰ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此建模方法切实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恒磨牙 Ⅰ类洞型 三维 有限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