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次和重复献血者检验不合格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成枫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对比首次和重复献血者检验不合格的情况,以便为献血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将本站2016年1月—2017年10月接待的无偿献血者62 013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献血次数分为首次献血组(n=42 815人)与重复献血组(n=19 198人),比较两组献血情况(... 目的对比首次和重复献血者检验不合格的情况,以便为献血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将本站2016年1月—2017年10月接待的无偿献血者62 013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献血次数分为首次献血组(n=42 815人)与重复献血组(n=19 198人),比较两组献血情况(足量、献血量)与不合格情况,并分析不合格因素,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复献血组无偿献血者采血足量人次比率高于首次献血组(P<0.05),献血量400 ml比率高于首次献血组(P<0.05);两组无偿献血者在ALT、HBs Ag、Anti-HCV、Anti-TP、HBV DNA、HCV RNA、HIV RNA 7个方面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不合格率上重复献血组明显低于首次献血组(P<0.05);通过对不合格情况分析可知,献血时间间隔过长、试剂更换、自身感染属于主要因素。结论重复献血者在检验不合格率上要低于首次献血者,不合格因素较多,采血时应提前防范,为此发展初次献血者为重复献血者不失为一种安全与经济的献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献血 重复献血 检验不合格 因素
下载PDF
首次献血后电话回访对招募再次献血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叶美兰 李彩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1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首次献血后电话回访对招募再次献血的作用,从而提高再次献血率。方法通过迈科血液系统导出肇庆市2017年1~12月首次献血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类整理,统计高校、个人、团体的首次献血率并进行比较分析。对所有首次献血者进行电... 目的探讨首次献血后电话回访对招募再次献血的作用,从而提高再次献血率。方法通过迈科血液系统导出肇庆市2017年1~12月首次献血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类整理,统计高校、个人、团体的首次献血率并进行比较分析。对所有首次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除去无法联系者,回访时按照献血者的意愿分为愿意再次献血、不愿意或不肯定再次献血。对不愿意或不肯定再次献血者进行动员再次献血干预,对不同人群在动员再次献血干预后的态度转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校、个人、团体的首次献血率与非首次献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校、个人、团体中,高校的首次献血率(70.68%)最高。在16 286例首次献血者中,除39例无法联系外,有13 808例愿意再次献血,2439例不愿意或不肯定再次献血。通过解答献血者疑虑,动员再次献血干预,不愿意或不肯定再次献血的2439例中超过60%态度转变,表示愿意再次献血。结论首次献血后电话回访,便于及时掌握献血者献血后的情况,解答献血者疑虑,完善献血服务。对高校学生首次献血者采用特殊回访技巧可以有效促使他们再次献血,提高再次献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首次献血 再次献血 高校学生 电话回访 招募
下载PDF
护理程序对预防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艳 徐娟 +2 位作者 黄洪海 陈耀秀 谷小燕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预防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6-12月在人民广场采血点的初次献血者1 448例按献血日期分为2组,即对照组(单日)737例、观察组(双日)711例,对照组按常规献血服务进行护理,观察组按护理程序进行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预防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6-12月在人民广场采血点的初次献血者1 448例按献血日期分为2组,即对照组(单日)737例、观察组(双日)711例,对照组按常规献血服务进行护理,观察组按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2组献血反应发生率及献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献血反应率为3.80%,满意率为91.99%,观察组献血反应率为1.41%,满意率为100.00%,2组献血反应率及满意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护理程序应用于初次献血者的采血护理,能有效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提高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对于拓展和稳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程序 献血反应 初次献血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对首次献血者采血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罗映霞 孙爱农 +1 位作者 陈前英 方育如 《全科护理》 2020年第24期3212-3213,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献血人群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2月于本站首次献血150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献血人群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2月于本站首次献血150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首次献血人群采血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缓解献血者的紧张情绪,提高采血成功率,增加舒适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增强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首次献血 献血反应 采血成功率
下载PDF
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对首次献血伴心理障碍者的影响
5
作者 朱旭蕊 张燕华 周淑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对首次献血伴心理障碍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青岛市中心血站接待的278名首次献血伴心理障碍的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献血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2023年1—6月献血者,141名)与对照组(2022年...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对首次献血伴心理障碍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青岛市中心血站接待的278名首次献血伴心理障碍的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献血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2023年1—6月献血者,141名)与对照组(2022年7—12月献血者,137名)。试验组通过心理咨询了解献血者心理障碍的实际情况,据此予以心理疏导。对照组予以献血者常规宣教。统计2组首次献血完成率、献血量以及献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完成献血者,以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价献血舒适度,另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组献血者献血服务满意度及再献血意愿进行调研。结果试验组献血者首次献血完成率(94.33%)高于对照组(8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首次献血300 mL者63名(48.23%),首次献血400 mL者38名(27.66%),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GCQ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3个维度与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献血者对本组献血服务的态度、主动性、及时性、专业性与整体服务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个人再献血意愿度与动员亲友献血意愿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改善首次献血者的心理障碍,提高首次献血率与献血量,提升献血者的献血舒适度及对献血服务满意度,对预防献血相关不良反应、提升献血者再献血及动员他人献血意愿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首次献血 心理障碍 心理咨询 心理疏导 舒适度 献血意愿
下载PDF
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曹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2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初次献血与重复献血者的血液检测情况。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9年12月首次无偿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整理三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资料,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2017年—2019年血液检测不合格的情况来看,重... 目的探讨初次献血与重复献血者的血液检测情况。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9年12月首次无偿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整理三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资料,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2017年—2019年血液检测不合格的情况来看,重复献血者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初次献血者,为低危人群;此外,在献血知识知晓率上比较,重复献血组对应数值明显要高于另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初次献血者比较,重复献血者的血液检测合格率较高。为满足医疗机构对血液的需求,应加大重复献血队伍的组建力度,在确保献血者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为临床提供及时有效安全的血液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献血 重复献血 血液检测 分析 合格率 知晓率 低危人群
下载PDF
重复献血者和初次献血者的人口学及献血行为特征分析——基于2006-2015年的浙江省献血人群数据 被引量:24
7
作者 胡秋月 徐健 +2 位作者 李显文 瞿先国 胡伟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2-775,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的不同人口学及献血行为特征,分析影响重复献血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保留初次献血者的召回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构成比等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浙江省采供血系统血液... 目的通过比较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的不同人口学及献血行为特征,分析影响重复献血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保留初次献血者的召回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构成比等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浙江省采供血系统血液管理信息系统(BIS2.0)的2006-2015年浙江省3 226 571例全血献血者数据。结果浙江省2006-2015年重复献血者比例为30.8%,男性占57.8%;25岁以上比例高于初次献血者;71.7%的男性重复献血者60-79 kg,52.2%女性重复献血者50-59 kg;40%重复献血者首次献捐献400 m L;71.6%的重复献血者在0.5-2年内再次献血,其中40.8%为0.5-1年。结论重复献血的人口学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职业、文化程度、首次献血量。精准召回人群特点:年龄26-45岁,职业稳定,首次献血400 m L,70-89 kg的男性,55kg以上的女性。间隔0.5-2年内召回干预为佳,其中0.5—1年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献血 重复献血 影响因素 流失 召回
下载PDF
上海市金山区初次献血者和再次献血者的人口社会学及献血相关特征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全花 奚军花 唐健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97-499,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初次献血者和再次献血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和献血相关特征,为发展固定的无偿献血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构成比等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回顾性分析本站2016年1月—2018年12月接待的无偿献血者35 230人,比较初次献血组(n=25 ... 目的通过比较初次献血者和再次献血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和献血相关特征,为发展固定的无偿献血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构成比等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回顾性分析本站2016年1月—2018年12月接待的无偿献血者35 230人,比较初次献血组(n=25 436)与再次献血组(n=979 4)的人口社会学特征、献血情况(献血量、献血反应)与不合格情况。结果再次献血组无偿献血者年龄以18—35岁(79.7%)为主,文化程度以大学(45.6%)为主,职业以医务工作者(18.6%)和职员(18.9%)为主;献血量400 mL比率再次献血组(70.3%)高于初次献血组(30.5%),P<0.05;献血反应率再次献血组(0.39%)低于初次献血组(1.39%),P<0.05;在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5个项目的检验不合格率再次献血组(2.70%)明显低于初次献血组(5.62%),P<0.05。结论采取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意愿,使其自愿成为固定献血者,对增加血液募集量、保障献血安全和临床用血安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献血 再次献血 人口社会学特征 检验不合格 献血反应
下载PDF
安阳地区首次无偿献血志愿者与互助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艳萍 武丽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8期2659-2660,共2页
目的分析安阳地区首次无偿献血志愿者与互助献血者的血液检验结果,以提高临床对不同类型献血者特点的认知,提高输血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安阳地区31 363例首次无偿献血志愿者(首次献血组)及1 046例互助献血者(对照组),比... 目的分析安阳地区首次无偿献血志愿者与互助献血者的血液检验结果,以提高临床对不同类型献血者特点的认知,提高输血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安阳地区31 363例首次无偿献血志愿者(首次献血组)及1 046例互助献血者(对照组),比较血液检测情况,并分析影响献血者血液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首次献血组不合格1 160例,不合格率为3.70%;对照组不合格17例,不合格率为1.62%;两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血液检验结果比较显示,首次献血组中不合格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梅毒阳性的构成比分别为37.67%、12.59%、8.79%、31.38%、9.57%,而在互助组中分别为29.41%、17.65%、5.88%、35.30%、11.76%,且两组ALT阳性献血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合格献血者性别、年龄、工种分布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无偿献血志愿者血液检验不合格发生率较高,需要加强输血前的筛查和管理,以保证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献血 互助献血者 血液检验
下载PDF
初次与固定无偿献血者HIV抗体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
10
作者 霍宝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5期149-151,共3页
目的分析初次与固定无偿献血者HIV抗体检测不合格率原因。方法对本献血站2016年5月~2016年12月30例无偿献血者HIV抗体不合格者,对其献血次数关系给予回顾分析。记录比较初次及固定无偿献血者总不合格率、不同性别不合格率、不同年龄段... 目的分析初次与固定无偿献血者HIV抗体检测不合格率原因。方法对本献血站2016年5月~2016年12月30例无偿献血者HIV抗体不合格者,对其献血次数关系给予回顾分析。记录比较初次及固定无偿献血者总不合格率、不同性别不合格率、不同年龄段不合格率。结果固定无偿献血者HIV抗体检测不合格率为0.11%,低于初次无偿献血者的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与固定无偿献血者HIV抗体检测不合格率中,男性均高于女性,且固定者低于初次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与固定无偿献血者HIV抗体检测不合格率均集中于31~40岁及51~60岁年龄段,且固定者低于初次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偿献血前献血者具体情况征询,并实施血液筛查,对低危固定的无偿献血者建立长期档案,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加强检测管理,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保证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无偿献血 固定无偿献血 HIV抗体 不合格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