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手风琴艺术的传播 被引量:51
1
作者 高洁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60,共8页
20世纪初 ,作为西洋乐器的手风琴传入中国 ,并以其携带方便、价格便宜、简单易学等特点逐渐为国人接受 ,成为我国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重要现象之一 ,对大众音乐的传播与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有关早期中国手风琴的理论研究工... 20世纪初 ,作为西洋乐器的手风琴传入中国 ,并以其携带方便、价格便宜、简单易学等特点逐渐为国人接受 ,成为我国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重要现象之一 ,对大众音乐的传播与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有关早期中国手风琴的理论研究工作还比较欠缺。本文以史料为基础 ,主要叙述了 2 0世纪上半叶中国手风琴的传播与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手风琴 传播 巴扬 全音阶手风琴 贝司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西辽河流域巴林左旗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韩茂莉 张暐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7,共7页
从1918年放垦,巴林左旗经历了近百年的聚落兴建与农业开垦历程,以20世纪30年代初为转折点,此前聚落分布以空间扩展为主,以后转为密度增加,在聚落空间分布形式变化的同时,聚落高程也表现出从400~600m高程区这一自然条件具有优势... 从1918年放垦,巴林左旗经历了近百年的聚落兴建与农业开垦历程,以20世纪30年代初为转折点,此前聚落分布以空间扩展为主,以后转为密度增加,在聚落空间分布形式变化的同时,聚落高程也表现出从400~600m高程区这一自然条件具有优势的区域向其它高程扩展。在人口的推动下,巴林左旗聚落空间演变与环境选择经历了由疏至密、由优至劣的过程,并随着农业发展,农田扩展与资源的有限性构成了人地关系的矛盾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西辽河流域 聚落 时空演变
下载PDF
20世纪前期好莱坞影片的汉译传播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6,共6页
20世纪前半期美国在华平均每年发行影片超过三百部,这个数字占中国电影放映市场每年总量的百分之八十。面对这样庞大的一个外片市场,如何消化是一个严峻问题。在这几十年间,中国的外片经理商和美国的电影制片商先后尝试过用口译、中文... 20世纪前半期美国在华平均每年发行影片超过三百部,这个数字占中国电影放映市场每年总量的百分之八十。面对这样庞大的一个外片市场,如何消化是一个严峻问题。在这几十年间,中国的外片经理商和美国的电影制片商先后尝试过用口译、中文字幕、译意风和风语配音等方法以便让好莱坞影片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前期 好莱坞影片 汉译传播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原理”专著述论 被引量:9
4
作者 宫雪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9-34,共6页
20世纪上半叶,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发展,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也逐步形成。在此期间出版了很多相关著作,选取其中影响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8本职业教育著作,从研究范围、研究内容、体系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为回顾和反思我国职... 20世纪上半叶,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发展,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也逐步形成。在此期间出版了很多相关著作,选取其中影响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8本职业教育著作,从研究范围、研究内容、体系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为回顾和反思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职业教育 专著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探索 被引量:8
5
作者 米靖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3-28,34,共7页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表现为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而且也表现在"职业教育原理"论著丰富且系统,不少国外职业教育著作与理论被译介入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也出现了较...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表现为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而且也表现在"职业教育原理"论著丰富且系统,不少国外职业教育著作与理论被译介入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也出现了较明显的分化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职业教育学 学科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科学化思潮述评 被引量:2
6
作者 侯怀银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10,共5页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唯科学主义和西方教育学的交织影响以及要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需要,形成了教育学科学化思潮。在教育学科学化问题上,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学者形成了三种认识:教育学就是一门科...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唯科学主义和西方教育学的交织影响以及要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需要,形成了教育学科学化思潮。在教育学科学化问题上,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学者形成了三种认识:教育学就是一门科学;教育事实是教育学的唯一研究对象;科学方法是教育学的唯一研究方法。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者的教育学科学化追求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追求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教育学 科学化
下载PDF
民国以来20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水平研究回顾 被引量:7
7
作者 高路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26-31,132,共6页
对于近代中国尤其是20世纪前半期(1900—1949年)中国城市数量、城市人口及城市化率,自民国以来就不断有中外学者和政府机构、外国团体进行过统计、分析。这些成果都成为今天的研究者深入研究近代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基础材料,但都远远没有... 对于近代中国尤其是20世纪前半期(1900—1949年)中国城市数量、城市人口及城市化率,自民国以来就不断有中外学者和政府机构、外国团体进行过统计、分析。这些成果都成为今天的研究者深入研究近代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基础材料,但都远远没有穷尽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该研究仍然是一个既繁复棘手,又十分重要并有极大深入研究空间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 世纪前半叶 中国城市化 城市数量 城市人口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心理学研究回顾 被引量:7
8
作者 安蓉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5-40,共6页
职业心理学是研究职业适应性的科学,它是人事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可广泛地应用于人事管理、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20世纪上半叶(民国时期)的职业心理学完整地移植了西方职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引进了当时普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职业心理学是研究职业适应性的科学,它是人事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可广泛地应用于人事管理、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20世纪上半叶(民国时期)的职业心理学完整地移植了西方职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引进了当时普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当时的实业教育由职业性向测量和职业指导的实务中产生和发展而来。民国时期的职业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涉及到职业心理学基本体系的构建、职业性向、职业研究、职业心理健康、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研究等方面。回顾民国时期中国职业心理学的成就对当前职业心理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职业心理学 职业性向 职业心理健康 职业指导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德育学术发展要略
9
作者 刘新龙 戚万学 《高等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100,共13页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德育学术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1902-1912年)、塑形(1912-1927年)、深化(1927-1939年)和调适(1939-1949年)四个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德育学术在西方德育成果的引介、德育基本理论研究、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高...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德育学术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1902-1912年)、塑形(1912-1927年)、深化(1927-1939年)和调适(1939-1949年)四个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德育学术在西方德育成果的引介、德育基本理论研究、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高校德育学科化探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主要经验包括初步探索了以理论问题为导向的德育学术体系,注重借鉴西方德育学术成果,不断夯实德育学术的学科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德育学术
原文传递
20世纪前半期《红楼梦》译者群体研究
10
作者 季淑凤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1-36,96,127,共8页
以20世纪前半期《红楼梦》的英译者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该时期同一文化系统下译者怎样参与、回应以致影响《红楼梦》的翻译与传播;基于译者群体在身份、国籍等方面呈现的变化,分析这些因素对翻译选材、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所产生的影响... 以20世纪前半期《红楼梦》的英译者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该时期同一文化系统下译者怎样参与、回应以致影响《红楼梦》的翻译与传播;基于译者群体在身份、国籍等方面呈现的变化,分析这些因素对翻译选材、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所产生的影响。译者群体从自己的身份出发,或出于服务语言的需要,或出于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抑或为了满足读者异域情调的需要,大都采取意译和创造性翻译的策略,从不同侧面再现了《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展示了时代和文化因素对该译者群体所起的整体作用,为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译者群体 20世纪前半期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城市人口:定义及估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侯杨方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1,91,共6页
20世纪上半期中国城市人口数量始终是中国历史学界和人口学界的未决问题,其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可靠的、相应的人口统计。文章搜集了中华续行委办会、金陵大学农经系、1949年公安部门和帕金斯等对中国城市人口的统计和估计,认为在这一时期... 20世纪上半期中国城市人口数量始终是中国历史学界和人口学界的未决问题,其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可靠的、相应的人口统计。文章搜集了中华续行委办会、金陵大学农经系、1949年公安部门和帕金斯等对中国城市人口的统计和估计,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上限为21%。另外,文章对城市人口的多种定义和在不同时期的统计口径也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期 中国 城市 乡村 人口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勘——以教育学著作与教材为中心的考察
12
作者 胡飞 郑刚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5期28-41,共14页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课程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萌芽与依附时期、独立与自觉时期、低潮与反思时期三个阶段。中国学者从课程本质、课程标准、课程编制、课程实践、课程改革等主题进行了研究,不断推动着我国课程论研究领域的丰富。这一时期,...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课程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萌芽与依附时期、独立与自觉时期、低潮与反思时期三个阶段。中国学者从课程本质、课程标准、课程编制、课程实践、课程改革等主题进行了研究,不断推动着我国课程论研究领域的丰富。这一时期,在研究者的不懈探索下,我国课程论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呈现一定的时代特征:课程论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内容以服务课程现实为中心,其研究方式以“译介型”为主线。回顾与梳理20世纪上半叶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发展样态,对当今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论学科、探寻我国课程论研究的未来走向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论研究 课程 教育学著作与教材 20世纪上半叶
下载PDF
论20世纪上半叶“红色”意蕴的政治转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全有 郭德荣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74,168,共9页
“红色”一词由传统意义上的颜色类别转换为具有“革命”意义的政治概念,1920年前后国外的传入至为关键,至于其传播渠道,主要体现为对俄国等欧洲国家及日本、美国等国革命运动的报道。20世纪20年代中叶之后,随着国共关系趋于破裂,国民... “红色”一词由传统意义上的颜色类别转换为具有“革命”意义的政治概念,1920年前后国外的传入至为关键,至于其传播渠道,主要体现为对俄国等欧洲国家及日本、美国等国革命运动的报道。20世纪20年代中叶之后,随着国共关系趋于破裂,国民党与北洋军阀合流,“赤化”“红色恐怖”中的“革命”意味开始发酵。到了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共产党所办报刊与所编教材的自我认定,“红色”一词的“革命”意蕴最终定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 20世纪上半叶 革命
下载PDF
20世纪前半期历史小说“复仇主题”的表现——《铸剑》《石秀》《伍子胥》新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易欢 刘忠 《梧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7-53,共7页
复仇作为一个古老的母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意蕴。《铸剑》《石秀》《伍子胥》是20世纪前半期历史小说代表作,均以复仇为主题。与以往历史小说不同,它们在对复仇主题表现方面注入了许多新质:生命的诠释、人性的反思、灵魂的升... 复仇作为一个古老的母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意蕴。《铸剑》《石秀》《伍子胥》是20世纪前半期历史小说代表作,均以复仇为主题。与以往历史小说不同,它们在对复仇主题表现方面注入了许多新质:生命的诠释、人性的反思、灵魂的升华等,这些新质的背后折射的是小说家们对历史的深入思考,是置身于一个社会急速变革年代对个体生存境遇的反思,寄寓了丰盈的生命意识和理想的人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前半期 历史小说 复仇主题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教育系科课程设置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艳莉 侯怀银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3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20世纪上半叶,我国大学教育系科课程设置演变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期(1901—1914年)、初创探索期(1915—1920年)、自由确定期(1921—1938年)及制度化期(1939—1949年)。总体来看,我国大学教育系科课程设置虽然有着鲜明的外国烙印,但是其... 20世纪上半叶,我国大学教育系科课程设置演变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期(1901—1914年)、初创探索期(1915—1920年)、自由确定期(1921—1938年)及制度化期(1939—1949年)。总体来看,我国大学教育系科课程设置虽然有着鲜明的外国烙印,但是其本土化特征日益凸显。国家政策要求、外国教育学的传播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等是影响教育系科课程设置的主要因素。在回顾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教育系科课程设置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其特征的基础上,当下大学教育系科课程设置应合理继承历史经验、重视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同时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体现院校特色,并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化,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以推动课程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大学教育系科 课程设置 教育学史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康区政治秩序建构与社会制度的历史选择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海兵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0-87,共8页
20世纪上半叶,中央政府对康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逐渐将之纳入省县制度的框架。作为边地多民族省份,省制在康区的施行存在特殊性、复杂性和局限性。国民政府将民族问题定位为地方问题,以地方自治解决康区土司问题,并对农奴制度进行初... 20世纪上半叶,中央政府对康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逐渐将之纳入省县制度的框架。作为边地多民族省份,省制在康区的施行存在特殊性、复杂性和局限性。国民政府将民族问题定位为地方问题,以地方自治解决康区土司问题,并对农奴制度进行初步改革。由于受康藏局势的影响以及阶级局限性,国民政府没有对农奴制度、土司制度所依存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康巴精英格桑泽仁则从族裔自治的角度提出了废除省制建立自治地方的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成为康区的制度架构。民主改革后,康区社会制度实现了全面转型,这是近代康藏历史发展和人民选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康区 地方自治 民族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
下载PDF
对20世纪上半叶美国反犹主义的历史考察(1900—1945)
17
作者 刘港源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3-22,共10页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处于第二次反犹主义高潮时期,它继承了第一次反犹主义高潮的部分特点,同时又随着美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兴媒体行业的反犹倾向使得反犹主义以种族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战之后,...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处于第二次反犹主义高潮时期,它继承了第一次反犹主义高潮的部分特点,同时又随着美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兴媒体行业的反犹倾向使得反犹主义以种族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战之后,美国反犹主义中又夹杂着“布尔什维克主义恐惧”、孤立主义情绪等,并随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到来和罗斯福新政的开始,美国社会的反犹主义呈现出扩大化、极端化、组织化的特点;及至1941年美国参加二战,美国的反犹主义仍存在于军队、社会舆论和政府的难民政策之中。直到1945年后,随着纳粹大屠杀事件的披露,才最终使得第二次反犹主义高潮逐渐平息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美国 反犹主义 基督教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的西北少数民族研究述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丽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5-70,共6页
20世纪上半叶的西北少数民族研究是伴随着近代西北边疆研究的第二次高潮展开的。从近代西北边疆研究的第二次高潮、陕甘宁边区的民族研究、西北回族伊斯兰教的历史文化研究、西北藏族研究、新疆少数民族研究五个层面,对20世纪上半叶的... 20世纪上半叶的西北少数民族研究是伴随着近代西北边疆研究的第二次高潮展开的。从近代西北边疆研究的第二次高潮、陕甘宁边区的民族研究、西北回族伊斯兰教的历史文化研究、西北藏族研究、新疆少数民族研究五个层面,对20世纪上半叶的西北少数民族研究状况、成果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认为,这一时期开展的研究,是西北少数民族研究的第一个繁荣期,成绩卓著,影响深远,为20世纪中期以后的西北少数民族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 边疆史研究
下载PDF
20世纪前半期上海公共卫生治理中的民间组织作为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善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7-110,共4页
20世纪前半期上海一批倡导公共卫生的民间组织在公共卫生宣传和时疫救治中发挥了相当作用。不仅推动了政府卫生管理的改良,激发了市民的公共意识和参与意识,增进了都市的健康,而且民间组织的自愿性、主动性发挥出政府强制政策所难以企... 20世纪前半期上海一批倡导公共卫生的民间组织在公共卫生宣传和时疫救治中发挥了相当作用。不仅推动了政府卫生管理的改良,激发了市民的公共意识和参与意识,增进了都市的健康,而且民间组织的自愿性、主动性发挥出政府强制政策所难以企及的优势。但其存在的经费不足和组织不稳定等缺陷限制了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公共卫生 民间组织 20世纪前半期
下载PDF
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演进与时代性困厄——聚焦于20世纪前期的历史考察
20
作者 王先明 《史学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75,共11页
社会建设是20世纪以来逐步形成的一个时代性命题,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既是民国以来新的社会秩序重建时代需求的集中呈现,也是民国建立后由革命转向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历史选择。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自发性地相继而起,却又呈现着... 社会建设是20世纪以来逐步形成的一个时代性命题,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既是民国以来新的社会秩序重建时代需求的集中呈现,也是民国建立后由革命转向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历史选择。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自发性地相继而起,却又呈现着大体一致的重建乡村社会走向,恰恰是社会建设时代诉求在乡土中国的深度体现。乡村建设即为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即由乡村建设而起,这形成当时中国建设思潮与社会运动颇具特色的历史情势。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设立行政院社会部,始将社会建设纳入国家建设体系。由社会部主导的社会建设事务却最终陷入困境。社会建设之首要在于民生,作为一个时代命题的社会建设,只有在民族-国家整体建设的战略规划中才能获得正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前期 社会建设 时代命题 乡村建设 社会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