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内急救快速反应系统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三连 王丽华 +3 位作者 任玉琴 季建红 曹胡玲 陈黎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51-1158,共8页
目的改进院内急救快速反应系统,构建院内急救“3P”管理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为改善院内急救护理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急救管理专家组讨论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确立院内急救“3P”管理模式指标,并于2017年4月—... 目的改进院内急救快速反应系统,构建院内急救“3P”管理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为改善院内急救护理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急救管理专家组讨论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确立院内急救“3P”管理模式指标,并于2017年4月—2018年3月应用于临床。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07,判断依据系数为0.947,熟悉程度系数为0.867,一、二、三级指标重要性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33、0.128和0.272,一、二、三级指标可操作性的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211、0.135和0.277,显著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形成的院内急救“3P”管理模式包含3个一级指标(1P急救技能再培训、2P急救流程再优化、3P急救物资再配置)、13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临床应用后,护士综合急救技能实践考核成绩由应用前的(69.07±4.80)分提高到(85.40±2.68)分;非预期性院内心搏骤停患者急救时启动应急医疗服务系统时间由应用前的(6.12±1.85)min缩短至(1.26±0.60)min,开始心肺复苏时间由应用前的(2.72±1.35)min缩短至(0.78±0.06)min,开始除颤时间由应用前的(8.51±3.12)min缩短至(1.43±0.94)min,急救成功率由应用前的55.56%提高到83.7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急救“3P”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医院改善院内急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急救 急救技能 急救模式 院内心搏骤停 急救护理
原文传递
危机管理渗透式无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会会 《辽宁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渗透式无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渗透式无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3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危机管理渗透式无隙一体化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为(8.41±2.21)h,症状消失时间为(63.54±9.49)min,昏迷时间为(12.62±4.68)h,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为(73.10±11.57)min,对照组急救时间为(10.23±2.24)h,症状消失时间为(91.36±10.43)min,昏迷时间为(19.36±5.27)h,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为(95.74±13.58)min,观察组救治时间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33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94.29%,对照组抢救成功27例,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为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19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2.8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危机管理渗透式无隙一体化急救模式,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 渗透式 无隙一体化 急救模式 有机磷农药中毒 抢救成功率
原文传递
严重创伤院前院内强化一体化救治体系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潘鑫 花长松 +3 位作者 王鹏 何斌 吴敏 李政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8年第6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强化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组(强化一体化救治组)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78例,女性50例;年...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强化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组(强化一体化救治组)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78例,女性50例;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39. 34±4. 0)岁。急救医师通过无线数据连接实时将现场救治场景和患者各项信息传送到拟转送的目标医院,到达医院后急救医师与急诊医师共同完成创伤救治的ABCDE流程后离院;对照组(传统急救模式组)为镇江市急救中心在2016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送往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135例严重创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急诊室停留时间、ICU监护时间、病死率以及住院时间,对救治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急诊室停留时间[(35. 34±18. 19) min] VS [(50. 45±15. 39) min]、ICU监护时间[(6. 8±5. 6) d]VS[(9. 2±3. 4) d]、病死率(7. 81%) VS (12. 59%)以及住院时间[(29. 8±3. 4) d] VS [(35. 7±4. 5) 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院前、院内强化一体化急救模式能够有效缩短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时间,更快地在"黄金1 h"内稳定生命体征,最终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院内 急救模式 改良创伤评分 院前
原文传递
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郑琦涵 李瑛 岳茂兴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将无线集群通信系统运用于创伤急救,从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运用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抢救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模式与过去不运用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急救模式进行死亡率比较。结果运用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抢救严重创伤患者... 目的将无线集群通信系统运用于创伤急救,从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运用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抢救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模式与过去不运用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急救模式进行死亡率比较。结果运用无线集群通信系统抢救严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低于过去急救模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线集群通信系统运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提高了救治效率,降低了死亡率,是值得推广的现代急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系统 创伤 急救模式
下载PDF
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对脑卒中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郎大夫 柳发有 田永灿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观察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对脑卒中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3月云南省急救中心急诊救治的1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急救组、一体化急救组,各80例,常规急救组采用常规急诊流程进行... 目的观察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对脑卒中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3月云南省急救中心急诊救治的1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急救组、一体化急救组,各80例,常规急救组采用常规急诊流程进行救治,一体化急救组接受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进行救治。观察两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接诊至治疗时间、溶栓率、死亡率、住院时间、预后评分(GO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NIHSS评分、生存质量及满意度。结果一体化急救组接诊至确诊时间、住院时间、接诊至治疗时间均短于常规急救组,GOS评分、溶栓率(88.6%)高于常规急救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以及NIHSS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以及NIHS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一体化急救组Barthel指数高于常规急救组[(87.1±5.5)分比(71.5±5.8)分],NIHSS评分低于常规急救组[(9.0±2.0)分比(13.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体化急救组QOF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急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可提高脑卒中急诊救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缩短各环节救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 脑卒中 急诊 效果 预后
下载PDF
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钟声 吴庆文 黄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惠州市惠阳三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外科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分析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惠州市惠阳三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外科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急救反应时间、昏迷状况[Glasgow昏迷评分(GCS)]及创伤程度[简明损伤定级法-损伤严重程度评分(AIS-IS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86.87%)高于对照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室停留时间、特殊检查耗费时间、急诊至手术间隔时间、入院至手术间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前,两组患者的GCS、AIS-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急救前,AIS-ISS评分低于急救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AIS-I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对外科严重创伤急救患者的作用明显,可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升救治成功率,对改善医患关系和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 外科 严重 创伤 急救
下载PDF
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冯明亮 熊小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3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急救中心护送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采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模式。评估两组急...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急救中心护送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采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模式。评估两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措施中,积极应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的效果显著,能够大大缩短患者在诊断环节、转运环节以及治疗环节的时间,提高抢救率,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具备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模式 常规急救模式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基于JCI理念的院前急救模式标准化改造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海华 游凯斌 彭福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1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JCI理念的院前急救模式标准化改造。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10月急诊科院前急救诊治的120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8年4-10月急诊科院前急救诊治的120例患者资料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 目的:探讨基于JCI理念的院前急救模式标准化改造。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10月急诊科院前急救诊治的120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8年4-10月急诊科院前急救诊治的120例患者资料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方案,观察组给予基于JCI理念的院前急救方案。比较两组现场抢救成功率、出车时间、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空车率、医疗纠纷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现场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出车时间、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空车率及医疗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JCI理念的院前急救模式标准化改造能够有效缩短出车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空车率,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做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I理念 院前急救模式 标准化改造
下载PDF
韶关市推进CPR·D社会急救实践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邓光辉 王雁 +2 位作者 蒋源 张绮凌 林艺景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822-824,836,共4页
目的探讨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宣传新思路、新方法,构建快速复苏除颤(CPR·D)社会急救运行模式,为政府制定社会急救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广泛开展“CPR(心肺复苏)+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气道梗阻”急救技能培训、设立“急救... 目的探讨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宣传新思路、新方法,构建快速复苏除颤(CPR·D)社会急救运行模式,为政府制定社会急救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广泛开展“CPR(心肺复苏)+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气道梗阻”急救技能培训、设立“急救体验屋”、推进公共场所AED配置、建立急救志愿者队伍等,构建城市急救“生存链”。结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公众急救培训,有效提升了城区居民急救知识普及率达1.08%,为应用MPDS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电话指导,成功抢救了11名心博骤停患者(其中有4人痊愈出院),创新了公众急救宣传培训新思路、新方法。结论构建CPR·D社会急救模式,有利于提升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提高院外心博骤停抢救成功率,是城市文明和谐与安全的重要标志和体现,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自动体外除颤器 社会急救模式
下载PDF
以团队为基础的急救模式对急诊护士急救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巧灵 陈清华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第11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急救模式对急诊护士急救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急诊中心就职的急诊护士36名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将36名急诊护士分为6组,每组6名,进行团队急救模式练习。比较急诊护士培训前后的...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急救模式对急诊护士急救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急诊中心就职的急诊护士36名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将36名急诊护士分为6组,每组6名,进行团队急救模式练习。比较急诊护士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评分、实际操作评分和不同案例的急救时间,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急救模式对急诊护士急救水平的影响。结果:以团队为基础的急救模式培训可以显著提高急诊护士的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团队为基础的急救模式培训可以显著减少不同案例的急救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团队为基础的急救模式可以加强急诊护士急救理论知识,提高急诊护士之间的默契程度,从而提高急诊室的抢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急救模式 急诊护士 急救能力
下载PDF
韶关市心脏骤停社会急救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光辉 王雁 +3 位作者 蒋源 张绮凌 林艺景 黄欣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560-561,570,共3页
目的:探讨以心脏骤停为主导的社会急救运行模式,为政府制定急救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推进落实一系列社会急救相关项目,包括实施急救优先调度系统(MPDS)、设立"急救体验屋"、推进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配置、广泛... 目的:探讨以心脏骤停为主导的社会急救运行模式,为政府制定急救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推进落实一系列社会急救相关项目,包括实施急救优先调度系统(MPDS)、设立"急救体验屋"、推进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配置、广泛开展心肺复苏+AED急救技能培训、组建急救志愿者队伍并实施志愿者调派与120指挥调度平台互联互通等,构建城市急救"生存链".结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公众急救培训,有效提升了城区居民急救知识普及率,达1.08%;应用MPDS成功指导抢救11名心脏骤停患者(其中有4人痊愈出院),指导4名孕妇在家顺利分娩;组建急救志愿者队伍,着力打通志愿者调派与120指挥调度平台互联互通,创新心脏骤停社会急救路径.结论:以心脏骤停为主导的社会急救模式,不仅有利于缩短心源性猝死(SCD)急救"空窗期",提高现场抢救成功率,而且有利于提升城市社会急救能力和水平,具有广泛的社会推广应用价值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社会急救模式 生存链
下载PDF
团队急救模式对军事训练致脑挫裂伤迟发性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12
作者 张晓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23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团队急救模式对军事训练致脑挫裂伤迟发性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3月~2020年3月收治27例因军事训练致脑挫裂伤迟发性脑水肿患者,依据护理急救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3例)与观察组(14... 目的探讨团队急救模式对军事训练致脑挫裂伤迟发性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3月~2020年3月收治27例因军事训练致脑挫裂伤迟发性脑水肿患者,依据护理急救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3例)与观察组(14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团队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入院时、护理7d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d后两组NIHSS评分下降、GCS评分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军事训练致脑挫裂伤迟发性脑水肿患者采用团队急救模式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迟发性脑水肿 团队急救模式 神经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探讨院前急救模式在车祸所致多发性骨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王春 杨兴会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1期98-100,共3页
目的研究车祸所致多发性骨损伤病人应用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50例车祸所致多发性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救治模式进行分组,每组125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急诊救治模式,给予实... 目的研究车祸所致多发性骨损伤病人应用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50例车祸所致多发性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救治模式进行分组,每组125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急诊救治模式,给予实验组院前急救模式,对比两组救治患者时间、救治效果和各项指标。结果对比救治患者时间,实验组各项救治患者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对比救治效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100.00%)、满意度(99.20%)和医患纠纷发生率(0.80%)均优于参照组(P<0.05);对比各项指标及评分,实验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6.03±1.72)天、住院时间(11.42±2.03)天,参照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9.89±2.03)天、住院时间(16.75±2.45)天,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为车祸所致多发性骨损伤患者救治时,应用院前急救模式能够加快出诊时间,并做出相应救治措施,为院内救治预留更多时间,增加抢救成功率,提升家属满意度和减少医护纠纷,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模式 车祸所致多发性骨损伤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改良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漫漫 薛胜男 +4 位作者 陶洁茹 王莹莹 张秀霞 朱烈烈 陈大庆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6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后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实施改良后创伤急救模式的严重创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改良组),另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实施传统(改良前)创伤急救模式严重创伤患者55例作为对照(... 目的观察改良后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实施改良后创伤急救模式的严重创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改良组),另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实施传统(改良前)创伤急救模式严重创伤患者55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急救程序进行救治,改良组实施改良急救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救治效果。结果改良组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急诊科停留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急诊室至手术室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创伤急救模式可提高救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创伤急救模式 严重创伤
下载PDF
2015版心肺复苏及AHA心血管急救课程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楼娟花 陈苗妙 汤琳民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2015版心肺复苏及AHA(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课程模式在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6月丽水市5家县级医院的128例规培医护人员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 目的探讨2015版心肺复苏及AHA(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课程模式在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6月丽水市5家县级医院的128例规培医护人员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医护人员接受常规操作示教、个人联系联合培训,研究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开展2015版心肺复苏及AHA心血管急救课程模式培训。观察两组医护人员心肺复苏相关理论知识、技能考核成绩及心肺复苏操作合格率。结果培训后3个月两组医护人员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增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培训前,培训后3个月两组医护人员心肺复苏的实践技能考核评分均增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3个月,两组医护人员的心肺复苏操作合格率均增加,且研究组心肺复苏操作合格率为93.75%(60/64),高于对照组的76.56%(4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5版心肺复苏及AHA心血管急救课程模式在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价值高,能使基层医院医护人员进一步掌握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提高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操作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急救课程模式 基层医院 理论知识 实践技能考核
下载PDF
急诊教学中以医学生为主体的急救普及模式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志凌 欧好 +4 位作者 刘作良 刘晶晶 肖雪飞 杨明施 彭玥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19年第6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教学中以医学生为主体的急救普及模式对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培养。方法比较传统授课组与医学生导师为主的教改组对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结果与传统组相比,医学生为导师的教改组期末考核成绩明显升高(P<0.05),同时大... 目的探讨急诊教学中以医学生为主体的急救普及模式对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培养。方法比较传统授课组与医学生导师为主的教改组对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结果与传统组相比,医学生为导师的教改组期末考核成绩明显升高(P<0.05),同时大部分学生认为急诊教学改革能帮助获得职业成就感、增加职业自信。结论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医学生为主体的急救技术普及引入新型急诊医学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从而达到提高急诊医学教学质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急救普及模式 急诊教学 职业素质
原文传递
院前急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6
17
作者 桑宝珍 戚荟 +1 位作者 荣丽娟 徐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提升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方法设置院前急救专科护士岗位,制定准入资质、核心能力、培训步骤、考核办法,对准入人员进行培训和使用,将院前救治情况及质量与传统急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培养使用院前...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提升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方法设置院前急救专科护士岗位,制定准入资质、核心能力、培训步骤、考核办法,对准入人员进行培训和使用,将院前救治情况及质量与传统急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培养使用院前急救专科护士改变了传统院前急救模式,在优化人力资源、院内反应时间、到达现场时间、院前救治有效率方面与传统模式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专科护士队伍能全面改善院前急救质量,院前急救护理专科化发展是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院前急救 培训模式
下载PDF
120急救中心-CCU联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梅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6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对120急救中心-CCU联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的急救模式进行讨论。方法:采集1998年2月-2002年11月由我急救中心在院前进行溶栓治疗,随即送入西京医院CCU监护室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1例,对这些病例的冠状动脉再... 目的:对120急救中心-CCU联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的急救模式进行讨论。方法:采集1998年2月-2002年11月由我急救中心在院前进行溶栓治疗,随即送入西京医院CCU监护室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1例,对这些病例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溶栓剂对冠状动脉再通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与开始使用溶栓剂的时间密切相关,症状发作后4h内溶栓受益最大。结论:120急救中心-CCU联合开展AMI院前溶栓治疗能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病死率,出血并发症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120-CCU模式 院前溶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