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火因子对大兴安岭森林植被演替的影响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秀珍 王绪高 +2 位作者 胡远满 孔繁花 解伏菊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森林火灾因火烧强度、频率及大小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火烧迹地,对火后演替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火烧程度的迹地上残存的活植被繁殖体的多度及其空间分布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且直接影响火后植被的初始演替格局及动态 相对于中轻... 森林火灾因火烧强度、频率及大小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火烧迹地,对火后演替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火烧程度的迹地上残存的活植被繁殖体的多度及其空间分布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且直接影响火后植被的初始演替格局及动态 相对于中轻度火烧迹地而言,重度火烧迹地由于残留的活植被繁殖体很少等因素,极大地增加了演替的不确定性 火烧频率随着林分位置、类型、林龄以及林分的疏密度等方面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火烧频率的增加会阻碍植被向森林演替,甚至导致森林向灌木草本演替 一般面积大的火烧迹地相对于中小火烧迹地而言,火后森林物种的丰富度低,灌木草本的盖度低,外来物种多 火烧程度、频度和大小等林火因子往往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火后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火烧迹地 火烧强度 火烧频度 大兴安岭 森林植被 演替
下载PDF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主要目的树种的天然更新 被引量:36
2
作者 董和利 徐鹤忠 刘滨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4,共3页
对不同火烧方式、火烧强度、林分组成、坡向、坡位、郁闭度、土壤厚度、下木盖度、地被物盖度、林龄等条件下的样地的天然更新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地表火火烧迹地的天然更新效果好于树冠火火烧迹地;中度火烧迹地好于重度火烧迹地... 对不同火烧方式、火烧强度、林分组成、坡向、坡位、郁闭度、土壤厚度、下木盖度、地被物盖度、林龄等条件下的样地的天然更新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地表火火烧迹地的天然更新效果好于树冠火火烧迹地;中度火烧迹地好于重度火烧迹地;发生火烧的林分比未发生火烧的林分天然更新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方式 火烧强度 主要树种 天然更新
下载PDF
呼中林区火烧迹地遥感提取及林火烈度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明泽 康祥瑞 范文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3-174,共12页
【目的】利用Landsat TM影像,采用遥感指数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提出一种识别火烧迹地面积与林火烈度分析的新方法,并结合坡度、坡向、海拔等地形因子对过火区域火烈度的空间分布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研究,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和林火管... 【目的】利用Landsat TM影像,采用遥感指数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提出一种识别火烧迹地面积与林火烈度分析的新方法,并结合坡度、坡向、海拔等地形因子对过火区域火烈度的空间分布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研究,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和林火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呼中林区为研究区,以2010年9月火后TM影像以及2007年9月火前TM影像为基础数据,以DEM影像、林相图为辅助数据,利用NDVI、NDSWIR、MNDWI和dNBR等遥感指数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对呼中林区2010年10场火烧迹地进行识别,根据dNBR阈值法将过火区域火烈度分为4级,并利用Arcgis软件将火烈度图分别与坡度、坡向、海拔图叠加分析。【结果】利用决策树分类模型所提取火烧迹地面积的分类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7.97%和0.943 2,与平行六面体法和ISODATA法的分类的精度相比分别提高了7.56%和17.32%,Kappa系数也相应提高。决策树模型提取火烧迹地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97.51%和97.54%,而平行六面体分类法分别为90.43%和96.52%,ISODATA法分别为94.35%和95.68%。利用dNBR阈值法将已提取的过火区林火烈度分为:未过火、轻度火烧、中度火烧、重度火烧4个级别,其中中度火烧和重度火烧分别占总过火面积的46.6%和33.2%。叠加分析后,海拔在1 000~1 500 m的地区过火面积共4 177 hm^2,占总过火面积的64.4%。Ⅲ级坡(6°~15°)过火面积最大,占总过火面积的45.9%。南坡过火面积最大,为1 391 hm^2,约占总过火面积的21.4%。【结论】本文所使用的决策树分类模型能够准确地识别过火区域,在精度上相较平行六面体法与ISODATA法有显著提高,且过火面积也更接近目视解译判读所得到的过火面积,精度均达到82%以上。dNBR阈值法可将过火区域火烈度分为4个等级,结果表明过火区域中度火烧和重度火烧占总过火面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迹地 决策树分类 林火烈度 过火面积 dNBR
下载PDF
林火烈度评价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常禹 陈宏伟 +2 位作者 胡远满 冯玉婷 李悦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4,共7页
回顾了林火烈度评价的方法,包括单因素评价、综合评价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等;综述了林火烈度空间异质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林火烈度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林火烈度 空间异质性 火生态学 遥感
下载PDF
大兴安岭火后演替初期森林土壤磷的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20
5
作者 孔健健 张亨宇 荆爽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15-1523,共9页
林火是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自然驱动力,影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火后演替初期(<15年)是决定火后植被结构与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火后土壤养分的变化是影响火后植被结构与功能恢复的重要因子。本文选择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 林火是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自然驱动力,影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火后演替初期(<15年)是决定火后植被结构与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火后土壤养分的变化是影响火后植被结构与功能恢复的重要因子。本文选择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区火烧迹地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附近未火烧区作为对照区,分析了火后1、5和11年土壤矿物层总磷含量及有效磷供给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区,火后1年,土壤总磷(TP)含量与有效磷供给速率均显著增加,其中TP显著增加了55%,有效磷含量增加了270%;且土壤TP含量、有效磷供给速率均与林火烈度呈显著正相关。火后5和11年时,土壤TP含量仍显著高于对照区,但土壤TP含量与林火烈度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在火后11年时,土壤有效磷供给速率则已恢复至火前水平。土壤TP、有效磷供给速率则均与土壤水分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显示,火后演替初期土壤磷含量表现为火后立即增加,然后随火后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林火烈度在短期内对土壤磷含量具有重要影响,随演替时间增加,土壤性质则成为影响土壤磷含量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土壤 林火烈度 兴安落叶松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北坡火烧迹地森林郁闭度恢复及其影响因子(英文) 被引量:20
6
作者 解伏菊 肖笃宁 李秀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79-888,共10页
1987年发生在大兴安岭北坡的特大森林火灾,总过火面积达1.33×106hm2,形成了各种火烧强度区与未火烧区构成的异质镶嵌体。火烧强度、地形以及火后人类的恢复干预都不同程度地对火后森林恢复产生了影响。研究目的有二:一是为了揭示... 1987年发生在大兴安岭北坡的特大森林火灾,总过火面积达1.33×106hm2,形成了各种火烧强度区与未火烧区构成的异质镶嵌体。火烧强度、地形以及火后人类的恢复干预都不同程度地对火后森林恢复产生了影响。研究目的有二:一是为了揭示火后森林恢复状况;二是探寻火烧强度、地形以及火后更新措施等因素对火后森林恢复的影响程度。选取了位于火烧区的图强林业局中部的育英和图强两林场为研究区,选取反映森林景观质量的郁闭度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1987年火前与2000年的郁闭度等级分布图叠加,分析火后森林质量的恢复状况;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火烧强度、海拔、坡度、坡向、坡位等地形因子以及各种更新方式对郁闭度恢复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郁闭度等级与火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2000年各林型郁闭度优势等级均由较高的等级4,5降为等级3;而等级1的比重也有所降低。表明,火后森林总体生长状况良好,无林地比重降低,但由于恢复时间较短,具有较高郁闭度的森林所占比重仍较低。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各因子均对火后郁闭度恢复产生了显著性影响。其中,海拔影响最大,与郁闭度等级呈正相关;其次是火烧强度,呈负相关;其它地形因子以及更新方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强度 更新措施 地形因子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火烧对胡桃楸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姚余君 刘菲 +1 位作者 胡海清 金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4-36,共3页
对胡桃楸人工林进行控制火烧,利用摄像机记录火烧情况,对火烧前后土壤pH值、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钾、钙、镁等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其与林火能量释放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烧使胡桃楸人工林土壤肥力总体增加。火烧后土壤p... 对胡桃楸人工林进行控制火烧,利用摄像机记录火烧情况,对火烧前后土壤pH值、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钾、钙、镁等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其与林火能量释放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烧使胡桃楸人工林土壤肥力总体增加。火烧后土壤pH值、速效磷、钾、钙、全氮、速效氮增加,镁变化不显著。火烧对土壤各主要化学性质影响的程度与点烧时的能量释放有关,其中全氮、速效氮、速效磷的绝对变化值与样地总能量释放呈负相关,镁的绝对变化值和钙的相对变化值与单位面积能量释放呈正相关,而pH值和钾与这两个能量释放指标都不相关。上述所有化学性质的变化与林火强度都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以林火强度为依据划分的轻度地表火和低度地表火对土壤各化学性质变化程度没有影响。同时对林火烈度与林火能量释放诸指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土壤 化学性质 火烈度
下载PDF
火干扰对大兴安岭呼中林区地上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达 贺红士 +5 位作者 吴志伟 梁宇 黄超 罗旭 肖江涛 张庆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1-339,共9页
基于野外样点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烈度火烧对大兴安岭呼中林区地上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烈度的火烧会对地上死木质残体碳储量产生显著影响.兴安落叶松林和针阔混交林(落叶松与白桦)中死木质残体碳储量大小为重度火烧>... 基于野外样点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烈度火烧对大兴安岭呼中林区地上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烈度的火烧会对地上死木质残体碳储量产生显著影响.兴安落叶松林和针阔混交林(落叶松与白桦)中死木质残体碳储量大小为重度火烧>轻度火烧>未火烧,而白桦林中死木质残体碳储量大小为重度火烧>未火烧>轻度火烧.火干扰能显著改变森林中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的组成百分比.随着火烧烈度的增加,枯立木比重显著增大,枯落物比重显著减小,而不同火烧烈度下倒木和树桩的碳储量比重变化不显著.不同烈度的火烧对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特征的影响不同,轻度火烧下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的空间变异性最高,重度火烧下空间变异性最弱.不同火烧烈度下大兴安岭森林死木质残体碳储量差异显著,在进行森林死木质残体碳储量估算时,需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干扰 火烧烈度 死木质残体 碳储量 大兴安岭
原文传递
Effect of fire severity on physical and biochemical soil properties in Zagros oak(Quercus brantii Lindl.)forests in Iran 被引量:15
9
作者 M.Heydari A.Rostamy +1 位作者 F.Najafi D.C.Dey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95-104,共10页
Fire 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oil biological activity of natural ecosystem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Miyan Tang region, Ilam Province in western Iran. The study site was 110 hectares, ... Fire 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oil biological activity of natural ecosystem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Miyan Tang region, Ilam Province in western Iran. The study site was 110 hectares, where we sampled soils in areas that were classified by fire severity: low (LS), high (HS) and medium severity (MS), and unburned (UB), which served as the control. In each severity class, 25 transect poi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measurement. Around each transect plot center, 3 soil sample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soils collected from the 0 to 20 cm depth were combined into a composite sample that was used in laboratory analysis to represent conditions at that point. Plots in the UB and LS fire classes had similar soil conditions and had higher values of factors such as saturated moisture, organic carbon, carbon dioxide, and silt and clay content. In contrast, plots in the HS and MS fire severity classes were clustered in the positive direction along the first axis that represented gradients in soil acidity,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accessible phosphorus, accessible potassium, bulk density, and sand. Soil attributes were similar in areas of HS and MS fire severity classes, whereas soil conditions in the LS class and UB controls were most similar. Fire in the LS areas either did not significantly alter the physicalchemical soil properties and microbial basal respiration, or soils wer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after being bur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 severity OAK Soil respirati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soil properties
下载PDF
云南松混交林火烧迹地更新早期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韩杰 应凌霄 +1 位作者 李贵祥 沈泽昊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0-211,共12页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为广布的针叶林。火烧是云南松林常见的一种自然(或人为)干扰,但对云南松林火后更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很少研究。该研究以云南禄丰县勤丰镇2013年"4.13"火灾后云南松混交林火...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为广布的针叶林。火烧是云南松林常见的一种自然(或人为)干扰,但对云南松林火后更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很少研究。该研究以云南禄丰县勤丰镇2013年"4.13"火灾后云南松混交林火烧迹地更新早期群落草本层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7条1 000 m2样带进行群落和环境因子调查,探讨火烧后更新早期群落草本层的物种构成与丰富度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火后更新草本层按物种构成可分为4个群落类型;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受地形和火前群落冠层的影响显著,与立木生物量和地形坡度正相关,而与坡位和海拔负相关,但与火烧强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样带内草本群落β多样性与火前立木胸面积及火烧强度显著正相关,而与海拔和坡位负相关。总体上,生境地形特征、火前冠层和火烧强度构成了火烧后早期群落草本层物种构成与丰富度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此外,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物种的更新格局及其对环境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后更新 草本多样性 物种构成 火前植被 地形 火烧强度
原文传递
不同火烈度火烧迹地内油松叶功能性状的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顾泽 王博 +4 位作者 陈思帆 王忆文 索奥丽 刘晓东 陈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7-1504,共8页
叶功能性状对林火的响应是林火生态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火后油松叶功能性状变化能够揭示油松为适应火环境形成的生长策略,为促进油松火后恢复提供参考。以山西省沁源县火烧迹地内油松为研究对象,选择当年生叶片分析叶功能性状在不... 叶功能性状对林火的响应是林火生态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火后油松叶功能性状变化能够揭示油松为适应火环境形成的生长策略,为促进油松火后恢复提供参考。以山西省沁源县火烧迹地内油松为研究对象,选择当年生叶片分析叶功能性状在不同火烈度(未过火、轻度火烧、中度火烧)火烧迹地间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不同火烧迹地内叶经济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除氮磷比外,叶功能性状在不同火烈度的火烧迹地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叶面积的差异最为明显,是最敏感的性状。随火烧迹地内火烈度的增加,叶面积、叶厚度、叶干物质含量、叶氮含量和叶磷含量升高,比叶面积、叶有机碳含量降低。部分叶功能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其相关性在不同火烈度的火烧迹地间存在差异。叶经济谱沿着“未过火-轻度火烧-中度火烧”的火烧迹地环境总体向“快速投资-收益型”的资源权衡策略移动,低烈度火烧迹地内油松的生长恢复会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火烈度 油松 叶功能性状 叶经济谱
原文传递
草原火烧严重度燃烧指数的适用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宫大鹏 李炳怡 刘晓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34-2441,共8页
基于遥感影像的燃烧指数被广泛应用于火烧严重度(fire severity)研究,选取适宜燃烧指数定量评估草原火烧严重度,对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的恢复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呼伦贝尔草原火烧迹地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8 OLI影像分别构建4种燃烧指... 基于遥感影像的燃烧指数被广泛应用于火烧严重度(fire severity)研究,选取适宜燃烧指数定量评估草原火烧严重度,对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的恢复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呼伦贝尔草原火烧迹地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8 OLI影像分别构建4种燃烧指数(NBR、NSTV1、d NBR和Rd NBR)与综合燃烧指数(CBI)的回归模型并进行精度验证,对比分析不同燃烧指数识别草原火烧严重度等级的能力。结果表明:在燃烧指数与CBI构建的回归模型中,d NBR指数的相关性(n=70,R^2=0.856)最高;4种燃烧指数识别火烧严重度的精度存在差异,中度火烧区域(1<CBI≤2)内,NSTV1指数识别精度最高,未过火(CBI=0)、轻度火烧(0<CBI≤1)和重度火烧(2<CBI≤3)区域内,d NBR指数识别精度均表现最好,分别为80%、62.5%和100%;基于不同燃烧指数的草原火烧严重度制图中,d NBR指数的总体精度同样高于其他燃烧指数,为82.1%,Kappa系数高达0.76。综上所述,d NBR指数是草原火烧严重度分析与评价的适宜遥感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火 火烧严重度 Landsat8影像 燃烧指数 差分归一化燃烧率
下载PDF
火干扰强度对大兴安岭森林地上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洪娇娇 陈宏伟 +2 位作者 齐淑艳 刘娜 许晶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81-2487,共7页
以大兴安岭呼中林区不同强度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森林地上植被(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碳储量进行分层采样,采用异速生长方程和生物量收获法获得各层生物量并转换为碳储量,分析了不同火烧强度下研究区地上植被碳储量的差异.结果表... 以大兴安岭呼中林区不同强度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森林地上植被(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碳储量进行分层采样,采用异速生长方程和生物量收获法获得各层生物量并转换为碳储量,分析了不同火烧强度下研究区地上植被碳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火烧强度显著影响研究区森林地上植被碳储量,表现为未火烧>轻度火烧>中度火烧>重度火烧.相同火烧强度下,各林层碳储量变化状况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碳储量在不同火烧强度下表现为未火烧>轻度火烧>中度火烧>重度火烧;灌木层碳储量在不同火烧强度下表现为轻度火烧>未火烧>中度火烧>重度火烧;草本层的碳储量在不同火烧强度下表现为轻度火烧>未火烧>重度火烧>中度火烧.火烧强度显著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和草本层的碳储量,对灌木层碳储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干扰 火烧强度 地上碳储量 大兴安岭
原文传递
林火烈度遥感评估指数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谭柳霞 曾永年 郑忠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4-90,共7页
科学合理地定量评估林火烈度,对揭示林火干扰下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以及植被的恢复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北缘的Poplar Fire为实验区,利用Landsat5 TM影像,结合实地调查的综合火烧指数(composite burn index... 科学合理地定量评估林火烈度,对揭示林火干扰下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以及植被的恢复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北缘的Poplar Fire为实验区,利用Landsat5 TM影像,结合实地调查的综合火烧指数(composite burn index,CBI),分析评价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归一化火烧指数(normalized burn ration,NBR),差分归一化植被指数(differenc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ΔNDVI)和差分归一化火烧指数(differenced normalized burn ration,ΔNBR)4种遥感指数对林火烈度评估的适应性。结果表明,4种遥感指数对识别不同等级林火烈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未过火区和轻度火灾区,单一遥感指数的精度略高于差分遥感指数,其中NBR的提取精度最高,分别达到了66.7%和80%;在中度火灾区和重度火灾区,差分遥感指数的精度高于单一遥感指数,ΔNBR的提取精度最高,分别达到了100%和90%。总体上,基于差分遥感指数的林火烈度制图精度总体高于单一遥感指数,其中ΔNBR的总体制图精度最高,达到了86.2%。因此,ΔNBR是林火烈度分析与评估的适宜遥感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指数 林火烈度 Landsat影像
下载PDF
四川省冕宁县华岩子沟火后泥石流成灾机理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绍科 胡卸文 +2 位作者 王严 金涛 杨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1年第5期79-85,共7页
以四川省冕宁县腊窝乡华岩子沟2019年7月发生的火后泥石流为典型案例,通过对火烧迹地现场地质勘察、降雨模拟试验研究了与火后泥石流形成相关的地形地貌、火行为分布、松散物源规模、产流产沙特征以及相应的灰烬层、斥水性、渗透性等相... 以四川省冕宁县腊窝乡华岩子沟2019年7月发生的火后泥石流为典型案例,通过对火烧迹地现场地质勘察、降雨模拟试验研究了与火后泥石流形成相关的地形地貌、火行为分布、松散物源规模、产流产沙特征以及相应的灰烬层、斥水性、渗透性等相关试验。结果表明:(1)火烧迹地的斥水性强度越强,径流产流量越大;(2)严重火烧区的产沙量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火烧区;(3)火烧迹地的斥水性与火烈度大致呈正相关,而渗透性恰好与之相反。研究揭示了火后泥石流的演变过程,为火后泥石流的防治和预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后泥石流 火烧迹地 火烈度 降雨模拟 产流产沙
下载PDF
火烧强度和火后恢复时间对大兴安岭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宇婧 吴志伟 +2 位作者 顾先丽 付婧婧 闫赛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55-2462,共8页
在大兴安岭针叶林生态系统中,林火是驱动森林结构与功能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对土壤碳循环过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本研究在大兴安岭林区选择不同火烧强度(轻度、中度、重度)和火烧年份(1987—2012年)的火烧迹地开展野外调查,分土壤发生层(O... 在大兴安岭针叶林生态系统中,林火是驱动森林结构与功能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对土壤碳循环过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本研究在大兴安岭林区选择不同火烧强度(轻度、中度、重度)和火烧年份(1987—2012年)的火烧迹地开展野外调查,分土壤发生层(O层、A层、AB层、BC层、C层)采集样品,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法,分析了火烧强度和火后恢复时间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和重度火烧后,土壤O层有机碳含量呈逐年上升趋势;A、B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轻、中度火烧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火后3年>火后5年>火后10年>火后10年以上,在重度火烧后的10年之内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在火后10年以上又迅速下降;BC层有机碳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强度 火后恢复时间 土壤有机碳 大兴安岭
原文传递
林火及其对森林蓄积量影响的时空格局 被引量:8
17
作者 雒瑞森 唐丽华 +3 位作者 沈掌泉 王珂 徐爱俊 刘友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0-196,共7页
收集分析了浙江省6a的火情监测与记录,及相应的环境林分信息,如坡度、树种、龄级、郁闭度、林地权属,整理分析了火、植被以及人为环境梯度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浙江省火损失的格局,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点。淳安县、开化县、龙泉市等地... 收集分析了浙江省6a的火情监测与记录,及相应的环境林分信息,如坡度、树种、龄级、郁闭度、林地权属,整理分析了火、植被以及人为环境梯度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浙江省火损失的格局,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点。淳安县、开化县、龙泉市等地的林火损失最高,义乌市、永康市、江山市等地区居中,而余杭市、余姚市、海宁市等地的林火损失最低。而且,主要的火损失发生在2月至4月,以白天10-17时的火损失最大。火季(2月至4月)晴冷干燥,中等程度温度和降雨加上冬日积累的枯枝落叶及加剧的人为活动及火源,造成了主要的森林蓄积量损失。在各种权属的林地中,集体所有林地的蓄积量损失最多,约占总损失量的80%。各林种中,松树最易着火,由此造成的总损失量也最大,火的数目与林木蓄积量损失约占总量的60%。研究可以为森林规划和经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森林蓄积量 时空格局 火情
下载PDF
基于3PGS-MTCLIM模型模拟根河林区火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恢复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8
18
作者 林思美 黄华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712-3722,共11页
林火是大兴安岭林区主要的干扰因子,且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平衡有着重要影响.火干扰强度以及不同地形条件所导致的山地气候差异是影响火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恢复过程的主导因素.本研究以内蒙古根河林区为例,使用多时相的Landsat TM遥感数... 林火是大兴安岭林区主要的干扰因子,且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平衡有着重要影响.火干扰强度以及不同地形条件所导致的山地气候差异是影响火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恢复过程的主导因素.本研究以内蒙古根河林区为例,使用多时相的Landsat TM遥感数据(2008—2012年)和1980—2010年间的气象资料,结合山地小气候模型MTCLIM与光能利用效率模型3PGS,模拟森林火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恢复过程,并探讨不同火烧强度和地形因子对NPP恢复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3PGS-MTCLIM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在小尺度范围内模拟NPP的空间分布格局,模拟结果与样地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R^2=0.828; 3PGS-MTCLIM模型模拟火后NPP下降百分比在43%~80%,相对于火前NPP水平该区域的平均恢复周期大约为10年;火烧强度对火后恢复具有显著影响,火烧强度越强,NPP恢复所需要的周期越长,火后NPP恢复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的增长趋势;地形因子中,海拔对火后NPP恢复程度的影响最明显,其次为坡度,而坡向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CLIM模型 3PGS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 火烧强度 地形因子
原文传递
基于MRT的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数量分类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珂 潘存德 +5 位作者 李贵华 余戈壁 张帆 刘博 邹卓颖 刘晓菊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6-1936,共11页
以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科学实验区未受人为干扰的可识别的火成演替泰加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运用地形因子、火干扰因子、土壤因子和物种重要值为变量的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和多元回归树(MRT)方法,分析物种分布格局... 以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科学实验区未受人为干扰的可识别的火成演替泰加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运用地形因子、火干扰因子、土壤因子和物种重要值为变量的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和多元回归树(MRT)方法,分析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因子及群落类型和特征,以期加深对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的科学认识。结果表明:喀纳斯泰加林植被共有维管束植物172种,隶属43科125属,其中乔木7种,灌木19种,草本植物146种。影响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是地形因子的海拔、土壤因子的全钾含量、火干扰因子的火烈度和火后时间。MRT方法将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即:①疣枝桦(Betula pendula)+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红果越橘(Vaccinium hirtum)-黑穗苔草(Carex atrata)+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群落;②疣枝桦+西伯利亚云杉-红果越橘+大叶绣线菊(Spiraea chamaedryfolia)-黑穗苔草群落;③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疣枝桦-红果越橘+密刺蔷薇(Rosa spinosissima)-黑穗苔草+寄奴花(Eremosyne pectinata)群落;④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西伯利亚落叶松-红果越橘+林奈木(Linnaes boealis)-老芒麦+寄奴花群落;⑤西伯利亚落叶松-红果越橘+阿尔泰忍冬(Lonicera caerulea)-细叶野豌豆(Vicia tenuifolia)+老芒麦群落;⑥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云杉-红果越橘-老芒麦+黑穗苔草群落。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物种分布格局是地形因子、土壤因子和火干扰因子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海拔、火烈度和火后时间是影响群落类型形成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加林 火成演替 群落 火烈度 多元回归树
原文传递
火干扰烈度对喀纳斯针叶阔叶林主要植物种生态位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景 潘存德 +4 位作者 余戈壁 李贵华 刘小菊 崔倩 杨玉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61-1971,共11页
【目的】分析不同火干扰烈度下喀纳斯针叶阔叶林主要植物种生态位变化特征,从生态位角度解释植物群落的火干扰演替机制,为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ianka... 【目的】分析不同火干扰烈度下喀纳斯针叶阔叶林主要植物种生态位变化特征,从生态位角度解释植物群落的火干扰演替机制,为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度,定量分析喀纳斯针叶阔叶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植物种在不同火干扰烈度下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变化。【结果】在不同火干扰烈度之间,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的生态位宽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疣枝桦(Betula pendula)、红果越橘(Vaccinium hirtum)和寄奴花(Cerastium pauciflorum)等9种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和多叶苔草(Carex polyphylla)等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在任一火干扰烈度与其他两种火干扰烈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森林群落乔木层主要植物种生态位重叠值在轻度火干扰烈度下最大,但与中度火干扰烈度之间的差别不大;森林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植物种生态位重叠值则均是在中度火干扰烈度下最大。生态位重叠值>0.8的物种对在中度火干扰烈度下最多,轻度火干扰烈度下最少。【结论】不同的自然火干扰烈度通过制造资源环境的异质性,进而导致喀纳斯针叶阔叶林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发生变化,并受到植物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火干扰 火烈度 针叶阔叶林 植物种 生态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