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端蒂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创伤缺损 被引量:46
1
作者 张世民 王保山 +3 位作者 曹艳 高树林 李玉坤 俞光荣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1-334,i0002,共5页
目的介绍应用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创伤缺损的临床经验,并探讨改善静脉回流的方法。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共急诊应用远端蒂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创面大于2 cm者18例。旋转轴点在近侧指间关节(PIP)平面以近... 目的介绍应用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创伤缺损的临床经验,并探讨改善静脉回流的方法。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共急诊应用远端蒂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创面大于2 cm者18例。旋转轴点在近侧指间关节(PIP)平面以近0.5 cm,皮瓣面积2 cm×2 cm~3 cm×4 cm,皮神经筋膜蒂长2~3 cm。均将指背皮神经与指固有神经吻接,并在旋转点远侧1 cm处结扎指背浅静脉。结果术后皮瓣均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淤血肿胀,8例皮瓣出现张力水泡。13例随访超过6个月,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创伤缺损,方法简单,成活可靠。在蒂部远侧结扎指背浅静脉干阻断倒灌和在末端旷置敞开,均能改善静脉回流,减轻皮瓣肿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腹 指背皮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移植
原文传递
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被引量:15
2
作者 侯桥 李宏烨 +4 位作者 岳振双 曾林如 申丰 任国华 汪扬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 探讨游离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对12例手指指腹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的患者,采用游离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在腕横纹部近端横向设计... 目的 探讨游离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对12例手指指腹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的患者,采用游离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在腕横纹部近端横向设计,切取面积为2.5 cm ×l.0 cm~ 6.2 cm ×3.8 cm,供区均直接缝合,皮瓣内携带正中神经掌皮支重建感觉. 结果 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并获得4~17个月随访.供区仅留下线形手术瘢痕,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痛觉、温觉、触觉均有较好恢复,两点辨别觉达6~11 mm. 结论 游离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供区隐蔽、创伤小,皮瓣切取简单,吻合容易,修复指腹缺损外观满意,可携带神经恢复皮瓣感觉,是修复手指创面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掌浅支 外科皮瓣 修复 指腹
原文传递
趾部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庄加川 李敏姣 +4 位作者 陈乐峰 陈国荣 吴耿 廖坚文 张振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7-199,I0004,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趾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手指指腹缺损采用第一足趾腓侧或第二足趾胫侧游离皮瓣修复25例,皮瓣切取面积大小为2.0cm×3.0cm~3.5cm×4.5cm,进行趾底动脉-指固有动脉,皮下静脉-指背静... 目的总结应用趾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手指指腹缺损采用第一足趾腓侧或第二足趾胫侧游离皮瓣修复25例,皮瓣切取面积大小为2.0cm×3.0cm~3.5cm×4.5cm,进行趾底动脉-指固有动脉,皮下静脉-指背静脉吻合重建皮瓣血液循环,趾底神经-指固有神经重建感觉。结果2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出现血管危象2例,行手术探查后重新吻合血管成活,3个月后行皮瓣整形手术12例。术后随访2个月-2年,平均10个月,手指功能与外观均满意,指腹饱满,感觉及运动恢复正常,两点辨别觉为4~6mm。结论应用趾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腹 趾部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改良指掌侧横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被引量:6
4
作者 钱俊 芮永军 +2 位作者 张全荣 吴权 吴柯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介绍应用改良指掌侧横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采用缺损创面近端指掌侧横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17指。皮瓣以一侧血管神经束为蒂,切取后旋转90。覆盖创面。缺损面积... 目的介绍应用改良指掌侧横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采用缺损创面近端指掌侧横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17指。皮瓣以一侧血管神经束为蒂,切取后旋转90。覆盖创面。缺损面积:1.2cm×0.8cm~1.7cm×1.6cm。患者受伤入院时间为40min-27h,平均入院时间6.5h。5例为急诊修复,10例为亚急诊修复。随访时手指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结果15例17指术后创口Ⅰ期愈合,皮瓣均顺利成活。13例获随访,时间6~14个月。13例15块岛状皮瓣血液循环良好,手指外形良好。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11mm,平均8.4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1例,良2例。结论改良指掌侧横行岛状皮瓣适合于修复指端横形缺损及小面积指腹皮肤缺损患者,该术式具有手术简便、供区不用植皮、术后手指外形及手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缺损 指腹 岛状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吻合指掌侧远端动脉弓分支在游离指腹再植中的减压分流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柴立兵 刘红霞 +2 位作者 刘悦娇 路来金 崔建礼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吻合指掌侧远端动脉弓分支在游离指腹再植中的减压、分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15年3月,12例(12指)行游离指腹再植中吻合指固有动脉和指掌侧远端指动脉弓分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3例;年龄15~39岁,平均32岁。... 目的探讨吻合指掌侧远端动脉弓分支在游离指腹再植中的减压、分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15年3月,12例(12指)行游离指腹再植中吻合指固有动脉和指掌侧远端指动脉弓分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3例;年龄15~39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切割伤4例,挤压伤7例,撕脱伤1例。损伤指别:拇指2例,示指4例,环指3例,中指1例,小指2例。游离指腹范围1.8 cm×1.5 cm^2.8 cm×2.0 cm。受伤至手术时间1.5~11.0 h,平均5.7 h。排除无动脉弓或指固有动脉吻合者。结果术后11例再植指腹完全成活;1例术后2 d出现静脉危象,对症处理后指腹成活。9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指腹外形饱满,指纹清晰,质地软;术后6个月两点辨别觉为3.1~6.0 mm,平均4.6 mm。手指屈伸功能正常,术后6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的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获优7例,良2例。结论在静脉数量不足的游离指腹再植中,吻合指掌侧远端动脉弓分支可减压、分流动脉血,调节血液灌入与流出,解决静脉数量不足、静脉回流障碍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指腹 静脉回流
原文传递
游离[母]趾腓侧皮瓣与足底内侧皮瓣在修复指腹创面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甲 裴广楠 +4 位作者 朱辉 滕道练 李海建 郑大伟 寿奎水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母]趾腓侧皮瓣与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指腹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6月至2020年3月我们收治的43例指腹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应用[母]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指腹创面22例(A组),应用足底内侧游离皮瓣移植修... 目的比较分析[母]趾腓侧皮瓣与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指腹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6月至2020年3月我们收治的43例指腹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应用[母]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指腹创面22例(A组),应用足底内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指腹创面21例(B组)。术后6个月对两组皮瓣的成活率、皮瓣感觉、供区瘢痕、皮瓣臃肿程度和血液循环状态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A组患者随访时间为6~20个月,平均10.1个月;B组患者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9.5个月。两组皮瓣全部存活,其中A组术后24 h有1例出现静脉危象,B组术后12h有1例出现静脉危象,均予松解敷料,并侧切口放血,后静脉危象解除,顺利存活。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皮瓣感觉均恢复良好,达到S_(3+)以上,A组两点分辨觉平均恢复至(6.16±0.81)mm,B组恢复至(7.08±0.84)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45,P<0.01);B组供区瘢痕挛缩程度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9,P=0.026);皮瓣臃肿程度通过比较两组皮瓣高出皮面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P=0.642);血液循环状态从皮肤色泽和温度情况来比较,两组病例均为优或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1.000)。结论[母]趾腓侧皮瓣和足底内侧皮瓣均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血供可靠,与手部组织结构相近,能够恢复指腹皮纹且无毛发生长,感觉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损伤小等特点,是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比较研究 指腹 修复
原文传递
中切牙牙髓和手指血氧饱和度测定值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迎春 王海宁 《现代医学》 2005年第6期371-373,共3页
目的探讨将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用于检测中切牙牙髓血氧饱和度以判定牙髓活力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美国产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MF5-503)加分离探头,测定30名志愿者的健康上中切牙牙髓及手指的血氧饱和度(SO2),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 目的探讨将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用于检测中切牙牙髓血氧饱和度以判定牙髓活力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美国产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MF5-503)加分离探头,测定30名志愿者的健康上中切牙牙髓及手指的血氧饱和度(SO2),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者相关关系。结果手指SO2为0.982±0.005,牙髓为0.844±0.007,两者数值之比为1.16∶1。结论非牙科专用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检测中切牙牙髓血氧饱和度,其测定值与手指测定值不一致,但两者的测试数据都稳定、可靠。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的探头作一定的改进后用于中切牙牙髓活力的判定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 牙髓 手指 血氧饱和度 牙髓活力
下载PDF
指腹血管球瘤的诊治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黎明 李巧风 +2 位作者 李秀翠 王伟 曹卫友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手指指腹血管球瘤的诊治及病理观察的重要性以降低术后复发率。方法2002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15例指腹血管球瘤患者,临床均有局部疼痛,Love试验、冷敏感试验呈阳性,结合B超和MRI检查,术中完整切除肿瘤和包膜,术后肿瘤组... 目的探讨手指指腹血管球瘤的诊治及病理观察的重要性以降低术后复发率。方法2002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15例指腹血管球瘤患者,临床均有局部疼痛,Love试验、冷敏感试验呈阳性,结合B超和MRI检查,术中完整切除肿瘤和包膜,术后肿瘤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15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术后肿瘤无复发,术前阳性体征完全消失。病理结果均证实为血管球瘤。结论术前临床体征、B超及MRI检查和术中肿瘤完整切除,均有助于指腹血管球瘤的手术预后,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病理学 外科 指腹
原文传递
第二趾胫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耀 巨积辉 +3 位作者 王凯 唐林峰 唐宇宏 金志良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第二趾胫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指腹缺损并重建指动脉弓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21年5月对18例18指腹缺损患者,采用第二趾胫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通过皮瓣内趾动脉的远端与受区对侧指动脉吻合重建指动脉弓... 目的探讨应用第二趾胫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指腹缺损并重建指动脉弓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21年5月对18例18指腹缺损患者,采用第二趾胫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通过皮瓣内趾动脉的远端与受区对侧指动脉吻合重建指动脉弓,重建指动脉弓长度1.0~1.6 cm,皮瓣切取面积为1.3 cm×2.7 cm~1.9 cm×3.2 cm。足趾供区采用小腿全厚皮片植皮。结果18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2~18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外形满意,手指功能恢复优良,远指间关节活动度0°~70°,皮瓣两点分辨觉为8~14 mm。供区植皮愈合满意。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4例,良4例。结论第二趾胫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指腹缺损并重建指动脉弓,尽可能恢复指腹生理性解剖结构,可以增加指腹血流,避免出现萎缩,预后外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指腹缺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指腹 缺损
原文传递
六种含感觉神经皮瓣修复桡侧三指指腹缺损 被引量:1
10
作者 傅小宽 庄永青 +4 位作者 李小军 童静 杜冬 陈振鹤 姜浩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31-634,共4页
目的介绍6种含感觉神经皮瓣修复拇、示、中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桡神经拇指尺背支营养血管皮瓣、手背U-Ⅰ型血管蒂岛状皮瓣、示指背岛状皮瓣、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趾腓侧趾腹皮瓣及环指尺侧... 目的介绍6种含感觉神经皮瓣修复拇、示、中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桡神经拇指尺背支营养血管皮瓣、手背U-Ⅰ型血管蒂岛状皮瓣、示指背岛状皮瓣、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趾腓侧趾腹皮瓣及环指尺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桡侧三指指腹缺损43例。结果皮瓣除1例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经6个月~2年随访,皮瓣血运、质地好,指腹两点辨别觉平均为:桡神经拇指尺背支营养血管皮瓣12mm、手背U-Ⅰ型血管蒂岛状皮瓣11mm、示指背岛状皮瓣8mm、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8mm、趾腓侧趾腹皮瓣8mm,环指尺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5mm。结论6种带感觉神经的皮瓣可恢复指腹良好的感觉及饱满的外形,但各有优缺点,应灵活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损伤 感觉神经 指腹缺损
原文传递
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拇指和手指指腹缺损十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迎秋 周鑫 +2 位作者 刘安铭 陈孝均 邹永根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皮瓣(MPAF)修复拇指和手指指腹创面的疗效。方法 2020年11月-2022年1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手外科采用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MPAF修复10例(10指)拇、手指指腹缺损, 其中切割...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皮瓣(MPAF)修复拇指和手指指腹创面的疗效。方法 2020年11月-2022年1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手外科采用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MPAF修复10例(10指)拇、手指指腹缺损, 其中切割伤3例, 电锯伤2例, 挤压伤2例, 撕脱伤3例。损伤指别:示指4指, 拇指3指, 中指2指, 环指1指。入院后行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足底内侧动脉走行情况, 急诊行游离MPAF修复指腹缺损, 供区取皮植皮覆盖。清创后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2.5 cm~3.0 cm×4.5 cm, 皮瓣切取面积2.5 cm×3.0 cm~3.5 cm×5.0 cm。由同一组医生进行门诊随访, 评估术后效果, 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0例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MPAF全部成活, 移植后皮瓣的色泽、质地、厚薄与指腹匹配, 外观逼真, 不需要二期行皮瓣修薄, 其中2例皮瓣远端出现水疱, 抽液换药后愈合。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3~18个月, 皮瓣TPD为4~7 mm;供区全厚皮片移植成活良好;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 结果优8例, 良2例。结论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MPAF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 血供可靠, 质地优良, 外形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动脉皮瓣 拇指 手指 指腹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指侧方岛状皮瓣重建拇食指指腹感觉功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同申 孟娟 +3 位作者 张磊 孔详清 赵晓伟 张卫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4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指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在拇、食指指腹感觉功能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环、中指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重建拇指指腹感觉 9例 ,重建食指指腹感觉 7例。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 ,经过 6个月— 2年的随访 ,外观、质地满意 ... 目的探讨指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在拇、食指指腹感觉功能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环、中指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重建拇指指腹感觉 9例 ,重建食指指腹感觉 7例。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 ,经过 6个月— 2年的随访 ,外观、质地满意 ,感觉功能S3—S3 + 级。结论应用环、中指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是重建拇、食指指腹感觉功能的良好、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指腹 感觉功能重建
下载PDF
指腹疼痛性结节1例
13
作者 赵春霞 李航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0-711,714,共3页
患者女,23岁,左手拇指指腹结节伴疼痛2年。皮肤科情况:左手拇指指腹可触及一个约1 cm大小皮下结节,边界清楚伴压痛。予肿物切除,术后病理示:囊腔样结构,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可见颗粒层,腔内见层叠状角质物。诊断:表皮样囊肿。
关键词 表皮样囊肿 指腹 外伤 HPV感染
下载PDF
改良Moberg岛状皮瓣修复远节指腹缺损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栋 杨波 +1 位作者 夏冬雪 常兴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9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Moberg推进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皮肤缺损。方法:采用改良Moberg岛状推进皮瓣治疗指端掌侧缺损16例,平均随访8个月。对Moberg皮瓣的改良包括在皮瓣近端采用双边"Z"成形,远端克氏针牵引。游离皮瓣仅保留神经血管蒂,... 目的:探讨改良Moberg推进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皮肤缺损。方法:采用改良Moberg岛状推进皮瓣治疗指端掌侧缺损16例,平均随访8个月。对Moberg皮瓣的改良包括在皮瓣近端采用双边"Z"成形,远端克氏针牵引。游离皮瓣仅保留神经血管蒂,内含双侧指固有神经和一侧指固有血管,保留指背神经的连续性。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在外观、感觉以及运动功能等方面疗效满意,术后3月手指活动TAM优良率为83.3%(15/18),指端两点辨别觉达到5mm以内。结论:改良Moberg岛状推进皮瓣进一步增加了推进距离,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缺损 指腹 Moberg皮瓣
下载PDF
Finger pulp reconstruction with thenar flap: Aesthetic and functional outcome
15
作者 Ranjit Kumar Sahu Prakash Chandra Kala +3 位作者 Pawan Kumar Dixit Sourabh Shankar Chakraborty Suresh K Deepti Katrolia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20年第5期307-310,共4页
Purpose:Fingertip injuries are common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as well as in domestic work.Loss of pulp hampers daily life activities.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aspects are important in fingertip reconstructi... Purpose:Fingertip injuries are common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as well as in domestic work.Loss of pulp hampers daily life activities.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aspects are important in fingertip reconstruction.The bone is usually exposed along with soft tissue loss.Therefore to reconstruct the pulp flap with adequate bulk is required.Methods:We reported a case series of 12 patients with the injury over the volar aspect of distal phalanx of the index or middle finger.In all cases,laterally based thenar flap was chosen.The flap donor site was closed primarily in most of cases,while 4 patients required skin graft.The flap was detached between 2e3 weeks.Functional assessment was done using static and dynamic 2-point discrimination and range of motion at each joint.The aesthetic outcome was assessed through questionnaire.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unpaired t-test(SPSS version 21).Results:Partial necrosis occurred in 2 cases while rest of flaps survived successfully.Static 2-point discrimination ranged from 6e10 mm,mean 8.6 mm;and dynamic 2-point discrimination ranged from 8e10 mm,mean 8.9 mm.The mean satisfaction score was(4.0±0.55).Conclusion:Thenar flap is a good choice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finger pulp as it provides the bulk with good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ger injuries finger pulp reconstruction Thenar flap
原文传递
同指顺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指腹缺损 被引量:40
16
作者 周礼荣 王伟 +2 位作者 李峻 刘迎曦 王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同指带指神经血管蒂顺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指腹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2003年11月~2005年2月,30例32指指腹缺损患者,男25例,女5例。年龄18~56岁。创面经彻底清创,应用抗生素治疗2~8d后行同指带指神经血管蒂顺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 目的探讨同指带指神经血管蒂顺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指腹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2003年11月~2005年2月,30例32指指腹缺损患者,男25例,女5例。年龄18~56岁。创面经彻底清创,应用抗生素治疗2~8d后行同指带指神经血管蒂顺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缺损范围为1.5cm×1.2cm^3.5cm×2.1cm。皮瓣设计在同指的尺背侧或桡背侧,皮瓣远端距甲根不<5mm,避免损伤甲基质,近端不超过中节指横纹,腹侧切口不超过手指中线,背侧切口不超过手指背中线。切取皮瓣范围为2.0cm×1.5cm^4.0cm×2.5cm。供区创面切取上臂内侧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植皮。结果术后30例32个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25例获随访2~8个月。皮瓣质地血运良好,外形满意,两点辨别觉7~10mm,手指伸展、屈曲活动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同指带指神经血管蒂顺行背侧方岛状皮瓣移位,手术方法简便、安全,效果满意,是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同指 指腹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多种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刘育杰 丁小珩 +5 位作者 焦鸿生 刘春雷 仲霄鹏 刘明明 吴彩凤 张宏勋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78-82,128,共6页
目的比较3种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和2种传统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0例50指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分成5组,采用5种游离皮瓣修复,包括3种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SPBRAF组,10指)、骨间背... 目的比较3种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和2种传统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0例50指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分成5组,采用5种游离皮瓣修复,包括3种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SPBRAF组,10指)、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PIPF组,10指)、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UAPF组,10指),2种传统游离皮瓣:动脉化的静脉皮瓣(AVF组,11指)、游离趾腹皮瓣(FFPF组,9指)。通过随访,对比评价5组疗效差异。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客观感觉恢复、寒冷不耐受、返回原工作所需时间、伤指主动活动度(ROM)和供受区的美学评价。结果所有游离皮瓣均存活。平均随访13.5个月。SPBRAF组和AVF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他手术组(P<0.05)。FTPF组、AVF组和SPBRAF组修复后的感觉恢复优于其他两组(P<0.05)。在ROM、寒冷不耐受和返回工作时间方面,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觉恢复方面,FTPF组优于其他组;其他4组中,AVF组和SPBRAF组优于PIPF组和uAPF组(P<0.05)。FTPF组、AVF组和SPBRAF组受区的美容满意度最高,而SPBRAF组的供区美容满意度最高。结论与经典的游离皮瓣比较,在修复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方面,游离微型穿支皮瓣,特别是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其手术操作简单,只涉及单一手术区域,感觉恢复佳,供区创伤小,值得重视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重建 显微外科 游离皮瓣 穿支皮瓣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动脉化的静脉皮瓣 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 游离 趾腹皮瓣 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
原文传递
指腹揉搓配合尿激酶处理PICC导管堵塞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为红 闻曲 +2 位作者 鲍爱琴 成芳 桂琳君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4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指腹揉搓配合尿激酶解除PICC导管堵塞的效果。方法将120例PICC导管完全堵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尿激酶溶解疏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拇指、示指指腹揉搓外露导管至穿刺点1 cm处。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指腹揉搓配合尿激酶解除PICC导管堵塞的效果。方法将120例PICC导管完全堵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尿激酶溶解疏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拇指、示指指腹揉搓外露导管至穿刺点1 cm处。结果两组导管再通率及再通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均未发生与使用尿激酶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PICC导管堵塞采用指腹揉搓配合尿激酶进行溶解疏通,再通效果好,方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导管堵塞 指腹揉搓 尿激酶 再通
下载PDF
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与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9
作者 汤浩 李忠文 +2 位作者 唐怀龙 刘相坤 朱自强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352-35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与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采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及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的患者42例46指,分成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组共19例19指,指... 目的对比分析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与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采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及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的患者42例46指,分成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组共19例19指,指背岛状皮瓣组共23例27指,两组年龄、手指末节缺损面积及损伤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皮瓣外观、色泽,皮瓣两点辨别觉及手指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组所有皮瓣全部成活,供区伤口愈合良好。指背岛状皮瓣组有1例术后第2天出现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皮瓣颜色暗紫,第4天皮瓣坏死。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组在术后1、6个月随访时皮瓣两点辨别觉均优于指背岛状皮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组手指功能恢复优16例,在优秀率方面明显高于指背岛状皮瓣组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与指背岛状皮瓣相比,更有利于指腹感觉及手指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指背岛状皮瓣 指腹缺损
下载PDF
重建手指指腹常用的两种皮瓣感觉恢复比较 被引量:11
20
作者 施海峰 芮永军 +6 位作者 沙一帆 沈泳 吴柯 黄永静 王天放 杨惟翔 张志海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游离趾侧腹皮瓣重建手指指腹后感觉恢复的对比,探讨修复手指指腹的最佳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以前重建手指指腹患者共59例,其中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1例31指,采用游离趾侧腹皮瓣修复28例3... 目的通过对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游离趾侧腹皮瓣重建手指指腹后感觉恢复的对比,探讨修复手指指腹的最佳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以前重建手指指腹患者共59例,其中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1例31指,采用游离趾侧腹皮瓣修复28例36指,术后接受相同感觉再训练。术后随访时间为20个月至7年8个月,平均(25.3±0.5)个月。测定内容包括感觉分级(S0~S4)和两点分辨觉,并进行Jebsen手功能评定。结果采用趾侧腹皮瓣修复的患者指腹感觉恢复:S3 7例7指,S3+ 15例18指,S4 6例11指。感觉恢复到S3+以上的29指两点分辨觉为4~11 mm。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患者指腹感觉恢复:S1 3例3指,S2 6例6指,S3 13例13指,S3+ 9例9指,感觉恢复到S3+以上的9指两点分辨觉为9~15 mm。采用趾侧腹皮瓣修复的患者指腹感觉恢复明显优于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患者(P<0.05)。Jebsen手功能评定:优势侧游离趾侧腹皮瓣优于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结论采用游离趾侧腹皮瓣重建指腹,指腹感觉恢复优于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指腹感觉 两点分辨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