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idification Behavior of Immiscible Alloys under the Effect of a Direct Current 被引量:4
1
作者 Hongxiang Jiang Jiuzhou Zhao Jie He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027-1035,共9页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Al-Pb alloys under the effect of a direct current (DC).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C causes a migration of the minority phase droplets (MPDs...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Al-Pb alloys under the effect of a direct current (DC).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C causes a migration of the minority phase droplets (MPDs) from the middle part to the surface region of the sample, Samples with either a finely dispersed microstructure or a shell/ core structure were obtained by solidifying the alloy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properly selected DC densities, A model was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in an immiscible alloy directionaliy solidified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DC. The microstructure formation in the AI-Pb alloys was calculat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in favorable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They demonstrate that the DC affects the microstructure formation mainly through changing the spatial motions of the MPDs and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melt in front of the solid/liquid interfac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e finely dispersed micro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shell/core structure were sufficiently cla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id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Direct current finely dispersed microstructure Shell/core structure
原文传递
Diets enriched with finely ground wheat bran alter digesta passage rat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sows 被引量:2
2
作者 Zijie Wang Wenhui Wang +4 位作者 Song Xu Jian Ding Xiangfang Zeng Hu Liu Fenglai Wang 《Animal Nutrition》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32-41,共10页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finely ground wheat bran on the nutrient digestibility, digesta passage rate,and gut microbiota structure in sows. A 3 × 3 Latin square design with 3 test periods and 3 experimental...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finely ground wheat bran on the nutrient digestibility, digesta passage rate,and gut microbiota structure in sows. A 3 × 3 Latin square design with 3 test periods and 3 experimental diets was used. Six non-pregnant sows(parity: 5 to 7)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3 experimental diets with 2 replicates per treatment in each period. Each period lasted 19 d(12 d for adaptation and 7 d for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al diets included(a) a basal corn and soybean meal diet(CON),(b) a basal diet with 20% coarse wheat bran(CWB;particle size: 605 μm), and(c) a basal diet with 20% fine wheat bran(FWB;particle size: 438 μm).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pparent total tract digestibility of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acid detergent fiber and energy were reduced(P < 0.05) in the FWB and CWB group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 group. Viscosity of digesta increased(P < 0.001) in FWB-fed sows. The passage rate of digesta from the mouth to the ileum decreased(P < 0.001) in FWB-fed sows. Peptide YY(PYY) concentration increased(P = 0.01) in FWB-fed sows after 30 min of feeding.In the FWB group,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Lactobacillaceae at the family level increased(P < 0.05) in the ileal digesta. At the class level,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Clostridia in feces decreased(P < 0.05) in FWB-fed sows. FWB enhanced the concentration of butyrate in feces compared with CON and CWB(P = 0.04).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finely ground wheat bran reduces the passage rate of digesta, increases the abundance of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and elevates the concentration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s and PYY in sow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addition of finelyground wheat bran to the diets of sows is more effective than using coarse wheat bran for improving their satiety and intestinal microbial com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ly ground wheat bran Digestive physiology Digesta passage rate Gut microbiota SOW
原文传递
嵌入式Montgomery模乘器的实现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武健 梁松海 周润德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5-18,共4页
给出了一种嵌入式Montgomery模乘器的设计,它可以被嵌入到CPU智能卡中,协同实现各类基于大数模幂乘运算的公钥保密算法。该模乘器采用finelyintegratedproductscanning(FIPS)方法... 给出了一种嵌入式Montgomery模乘器的设计,它可以被嵌入到CPU智能卡中,协同实现各类基于大数模幂乘运算的公钥保密算法。该模乘器采用finelyintegratedproductscanning(FIPS)方法,使之适合于嵌入式的设计特点。各功能部件的并发执行和对分块RAM存储器的乒乓式存取及处理大大提高了该模乘器的处理速度。在10MHz的时钟频率下,利用该模乘器实现512bit的模幂运算(加密指数为512bit),只需要不到400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TGOMERY模乘 finely integrated product scanning(FIPS)方法 嵌入式 乒乓式RAM存取
原文传递
Clay Addition to Sandy Soil Influence of Clay Type and Size on Nutrient Availability in Sandy Soils Amended with Residues Differing in C/N ratio 被引量:3
4
作者 Shermeen TAHIR Petra MARSCHNER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93-305,共13页
Addition of clay-rich subsoil to sandy soil results in heterogeneous soil with clay peds (2-mm) or finely ground (〈 2 mm) clay soil (FG), which may affect the nutrient availabili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ddition of clay-rich subsoil to sandy soil results in heterogeneous soil with clay peds (2-mm) or finely ground (〈 2 mm) clay soil (FG), which may affect the nutrient availabili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clay soil particle size (FG or peds) and properties on nutrient availability and organic C binding in sandy soil after addition of residues with low (young kikuyu grass, KG) or high (faba bean, FB) C/N ratio. Two clay soils with high and low smectite percentage, clay and exchangeable Fe and A1 were added to a sandy soil at a rate of 20% (weight/weight) either as FG or peds. Over 45 d, available N and P as well as microbial biomass N and P concentrations and cumulative respiration were greater in soils with residues of KG than FB. For soils with KG residues, clay addition increased available N and initial microbial biomass C and N concentrations, but decreased cumulative respiration and P availability compared to sandy soil without clay. Differences in measured parameters between clay type and size were inconsistent and varied with time except the increase in total organic C in the 〈 53 μm fraction during the experiment, which was greater for soils with FG than with peds. We concluded that the high exchangeable Fe and A1 concentrations in the low-smectite clay soil can compensate a lower clay concentration and proportion of smectite with respect to binding of organic matter and nutr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and A1 oxides finely ground clay soil MINERALOGY organic C binding peds SMECTITE
原文传递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BAC Model Based on Graduate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5
作者 ZHENG Hua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6年第2期49-51,共3页
After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RBAC model, user group and resource domain are introduced to conduct finely granular extension of RBAC model. Extended model reduces the redundancy of roles, lowe... After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RBAC model, user group and resource domain are introduced to conduct finely granular extension of RBAC model. Extended model reduces the redundancy of roles, lowers the complexity of authorization management and enhances the flexi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of users' authorization. It is well proved in its application in postgraduate student managemen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ly granular access control RBAC user group resource domain
下载PDF
论煤炭绿色开采的地质保障 被引量:112
6
作者 王双明 孙强 +1 位作者 乔军伟 王生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5,共8页
受“缺油、少气、相对富煤”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制约,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础保障。煤炭资源是地球演化过程形成的层状沉积矿产,是近地表地壳的组成部分,煤炭开采会对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从煤炭资源... 受“缺油、少气、相对富煤”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制约,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础保障。煤炭资源是地球演化过程形成的层状沉积矿产,是近地表地壳的组成部分,煤炭开采会对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从煤炭资源赋存地质条件出发,为实现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减缓和减小采掘工程对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损害,提供地质理论和技术支撑。从绿色开采地质保障的内涵、科学问题、技术问题、研究思路4个方面系统阐释了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理论与技术。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突出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扰动下的地质条件变化,强调煤炭开采活动与地质结构和地表生态环境变化的整体研究,关注地下采掘工程引起时空效应范畴的地质条件变化和生态环境演化之间的耦合机制。总体研究思路是开采前精细勘查、开采过程有效减损、开采后恢复利用。采前实施空天地一体化精细勘查,查明煤系矿产资源空间赋存特征及维系地表生态系统的主要地质因素,构建涵盖煤系资源、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等要素的高精度三维模型,评价煤炭资源最佳利用方向和区域环境承载能力;采中进行地质条件损害探测、监测,揭示应力场、形变场、渗流场变化规律,研究煤系气、地下水运移和涌出特点,分析导致围岩动力灾害发生的地质因素,提出煤与瓦斯突出、水害、冲击地压等灾害超前预警理论及防控措施;采后进行采空区水体、有害气体、遗留资源的探测,巷道围岩、煤柱变形特征监测,研究煤-岩-水相互作用及采空区稳定性变化,开展地质条件及地表生态恢复演化过程研究,提出地下空间及遗留资源的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涵盖找煤、勘探、开采及采空区利用全过程,追求煤系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绿色开采 地质保障 精细勘查 有效减损 恢复利用
下载PDF
约束条件下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开裂 被引量:57
7
作者 巴恒静 高小建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6,共4页
早期收缩开裂是高性能混凝土 ,特别是大流动度混凝土施工应用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这种裂缝的产生主要与混凝土配合比、养护条件及混凝土所处约束条件有关。本文对掺硅灰、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早期开裂进... 早期收缩开裂是高性能混凝土 ,特别是大流动度混凝土施工应用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这种裂缝的产生主要与混凝土配合比、养护条件及混凝土所处约束条件有关。本文对掺硅灰、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早期开裂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掺硅灰加剧了混凝土的早期开裂 ;优质磨细粉煤灰的加入对混凝土早期开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条件 高性能混凝土 早期开裂 硅灰 磨细粉煤灰
下载PDF
21世纪初期我国混凝土技术发展中的几个重点问题 被引量:42
8
作者 黄士元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7,共5页
由于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巨大的基本建设规划 ,使整个混凝土业一直充满机遇和挑战。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混凝土科技发展中的某些关键问题 ,这些问题是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使用引气剂预防和限制裂纹的出现和曼延 ;矿渣微粉和高品位... 由于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巨大的基本建设规划 ,使整个混凝土业一直充满机遇和挑战。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混凝土科技发展中的某些关键问题 ,这些问题是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使用引气剂预防和限制裂纹的出现和曼延 ;矿渣微粉和高品位粉煤灰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耐久性 引气剂 矿渣微粉 高品位粉煤灰 21世纪 商品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下载PDF
中国复杂难选铁矿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8
9
作者 刘杰 周明顺 +2 位作者 翟立委 刘炯天 曹亦俊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66,83,共5页
由于进口矿石价格的不断攀升,如何合理的利用我国已有的矿石资源,对我国钢铁工业具有十分现实而又重大的意义。介绍了我国复杂难选矿的种类及分布,分析了近几年复杂难选矿的选矿技术进展,提出了加快我国选矿技术进步的建议。
关键词 复杂难选铁矿石 微细粒 菱铁矿 褐铁矿 鲕状赤铁矿
下载PDF
基于RBAC的细粒度访问控制方法 被引量:23
10
作者 吴江栋 李伟华 安喜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52-54,共3页
分析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提出一种基于RBAC模型的细粒度权限管理方法。引入细粒度权限管理的概念,把资源的访问权限按尽量小的粒度分解,并把分解后的权限分配给角色,通过给用户分配角色以及角色之间的继承关系简化权限的管理。基于R... 分析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提出一种基于RBAC模型的细粒度权限管理方法。引入细粒度权限管理的概念,把资源的访问权限按尽量小的粒度分解,并把分解后的权限分配给角色,通过给用户分配角色以及角色之间的继承关系简化权限的管理。基于RBAC模型的细粒度权限管理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对于同类软件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 访问控制 RBAC模型 细粒度访问控制
下载PDF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低吸力段持水能力及蒸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珍 冯浩 吴淑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3-539,共7页
利用张力计测定蒸发过程中低吸力段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对比研究了秸秆在经过粉碎、氨化及与无机土壤改良剂混合三种措施处理后对土壤饱和含水量、低吸力段土壤持水及供水能力和早期干旱过程中土壤脱水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粉碎秸秆施入... 利用张力计测定蒸发过程中低吸力段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对比研究了秸秆在经过粉碎、氨化及与无机土壤改良剂混合三种措施处理后对土壤饱和含水量、低吸力段土壤持水及供水能力和早期干旱过程中土壤脱水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粉碎秸秆施入土壤后提高了土壤饱和含水量、持水及供水能力,而长秸秆对土壤饱和含水量、持水及供水能力的影响较小;粉碎并氨化的秸秆对土壤饱和含水量、持水及供水能力的提高作用更为显著。粉碎秸秆及长秸秆处理均易造成早期干旱过程中脱水速度过快,氨化后或当秸秆与无机土壤改良剂混合施入土壤时,土壤低吸力段脱水速度明显减慢,利于土壤有效水的保存。该结果为提出新的能最大效率发挥秸秆改良土壤作用的秸秆还田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粉碎 秸秆氨化 氢氧化铁 持水能力 脱水速度
下载PDF
矿渣微粉颗粒群分布与水泥性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永娟 张雄 《水泥》 CAS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以激光粒度分析方法对矿渣微粉试样进行了颗粒群分布测试,并以RRSB线性回归进行拟合。对不同类型的矿渣微粉试样,在均匀性系数n、特征粒径x'与勃氏比表面积S三个颗粒群特征参量中,分别确定其一,变化其它参量进行水泥胶砂宏观性能测... 以激光粒度分析方法对矿渣微粉试样进行了颗粒群分布测试,并以RRSB线性回归进行拟合。对不同类型的矿渣微粉试样,在均匀性系数n、特征粒径x'与勃氏比表面积S三个颗粒群特征参量中,分别确定其一,变化其它参量进行水泥胶砂宏观性能测试,以期考察矿渣微粉颗粒群分布与水泥性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微粉 颗粒群 水泥性能 胶凝粉体材料
下载PDF
高温深井裂缝性泥灰岩压裂技术 被引量:20
13
作者 蒋廷学 张以明 +4 位作者 冯兴凯 丁云宏 段瑶瑶 王欣 舒玉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8-353,358,共7页
华北束鹿凹陷泥灰岩的主要特点有:①深井(4237.5m)、高温(146℃)、高压(42MPa);②高泥质含量(占岩石的15%~22%),黏土矿物中运移矿物含量高(占黏土的54%~71%);③水平层理异常发育,并伴随高角度缝洞;④基质特低渗(0.0087~0.022mD),可... 华北束鹿凹陷泥灰岩的主要特点有:①深井(4237.5m)、高温(146℃)、高压(42MPa);②高泥质含量(占岩石的15%~22%),黏土矿物中运移矿物含量高(占黏土的54%~71%);③水平层理异常发育,并伴随高角度缝洞;④基质特低渗(0.0087~0.022mD),可动流体饱和度特低(12.3%~18.3%)。针对泥灰岩储集层特点,提出了水力压裂技术系统:①新型的“超级”瓜尔胶体系;②不同粒径组合的高强度陶粒;③新型的小型测试压裂技术;④新型的压裂工艺参数优化及施工技术,如压裂工艺参数的多级优化技术、多裂缝控制技术等;⑤新型的压裂后放喷及排液技术。将上述技术应用于晋古13井,压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初步形成了泥灰岩储集层的水力压裂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灰岩 水力压裂 超级瓜尔胶体系 小型测试压裂 裂缝性储集层
下载PDF
油基超细水泥浆选择性堵剂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肖翠玲 丁伟 +3 位作者 张荣明 李柏林 范洪富 刘永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30,共3页
油基超细水泥浆可用作油藏的选择性堵水剂。本文工作考察了添加剂用量、油灰比、油基携带液和配制温度对其密度和流动性的影响 ,研究了油基水泥浆的水化性能 。
关键词 超细水泥 油井水泥 堵水剂 油藏 油基水泥浆
下载PDF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中段阿加隆洼金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伟寿 胡正文 何德润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23-131,共9页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是川西高原重要成矿区(带)之一。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和早期异常查证结果,在阿加隆洼、雄龙西、马拢等3处高浓度金异常部位发现了有较大找矿前景的岩金矿产地。为进一步挖掘区域化探资料所蕴含的找矿信息,后期研究...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是川西高原重要成矿区(带)之一。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和早期异常查证结果,在阿加隆洼、雄龙西、马拢等3处高浓度金异常部位发现了有较大找矿前景的岩金矿产地。为进一步挖掘区域化探资料所蕴含的找矿信息,后期研究工作以水系沉积物金异常为单元,结合区域找矿新进展和新认识,对异常进行了再评价;以采样方格为单元,进行了地球化学统计成矿信息预测和靶区筛选;以阿加隆洼金矿床(含外围)为重点研究对象,初步建立了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模式,进行了找矿预测。经对矿区进行少量钻探工程验证后,获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对外围部分靶区查证后,在原有分散流弱异常地段,也相继发现了宰乌隆洼、阿达隆2处有较大找矿前景的岩金矿产地,拓展了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理塘断裂带 蛇绿混杂岩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水系沉积物异常 土壤吸附汞异常 指示元素分带序列 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四川
下载PDF
MIS中基于部门和角色的细粒度访问控制模型 被引量:14
16
作者 严骏 苏正炼 +2 位作者 凌海风 朱亮 张蕉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3-526,共4页
针对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部门和角色的细粒度访问控制模型(D-RBAC模型),对模型中的元素进行了形式化描述,给出了其实现机制和访问控制算法。D-RBAC将角色和部门相关联,有效实现了对象访问和数据范围的精确... 针对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部门和角色的细粒度访问控制模型(D-RBAC模型),对模型中的元素进行了形式化描述,给出了其实现机制和访问控制算法。D-RBAC将角色和部门相关联,有效实现了对象访问和数据范围的精确控制,同一角色在不同部门的权限分配以及细粒度访问控制,减少了角色管理数量,简化了开发配置过程,增加了权限管理的精确性和灵活性。最后,给出了该模型在某装备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问控制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 细粒度 部门
下载PDF
搅拌磨湿法超细磨矿中铝酸酯偶联剂改性重质碳酸钙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丁浩 卢寿慈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7-71,共5页
本文介绍了在重质碳酸钙搅拌磨湿法超细磨矿中 ,采用铝酸酯偶联剂 (ACA)对其同时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药剂用量、矿浆条件和磨矿条件均影响改性效果 ,粉碎过程的机械力及其效应对改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改性前后重钙物理性质... 本文介绍了在重质碳酸钙搅拌磨湿法超细磨矿中 ,采用铝酸酯偶联剂 (ACA)对其同时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药剂用量、矿浆条件和磨矿条件均影响改性效果 ,粉碎过程的机械力及其效应对改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改性前后重钙物理性质的变化反映了良好的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碳酸钙 搅拌磨 铝酸酯偶联剂 湿法磨矿
下载PDF
带材精整机组中开卷机的设计与计算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文元 费玉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40,共2页
这里概述了开卷机的主要结构形式与特点,并推导出开卷机设计计算的公式,并就现代开卷机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供开卷机设计参考。
关键词 带材 精整机组 开卷机 设计 计算
下载PDF
某难选硫化铜矿石选矿工艺流程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彭会清 徐林 +1 位作者 李禄宏 房永广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38,共3页
针对某热液蚀变的接触变质原生硫化铜矿床矿石进行了选矿合理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的研究。试验研究表明,采用两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工艺流程可以获得含铜22.66%、回收率89.14%的技术指标。该工艺流程简单,铜的品位和回收率指标高... 针对某热液蚀变的接触变质原生硫化铜矿床矿石进行了选矿合理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的研究。试验研究表明,采用两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工艺流程可以获得含铜22.66%、回收率89.14%的技术指标。该工艺流程简单,铜的品位和回收率指标高,且易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铜矿石 细粒嵌布 浮选 工艺流程 捕收剂
下载PDF
贵州某铅细粒嵌布的高硫铅锌矿浮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傅开彬 宁燕 +1 位作者 肖军辉 王进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115,共5页
针对贵州某铅和硫嵌布粒度细、硫含量较高的铅锌矿开展浮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磨矿细度-0.074mm占60%,采用优先浮选流程,铅浮选流程为"一粗三精三扫"、锌浮选流程为"一粗三精三扫"、硫浮选流程为"一粗一精二... 针对贵州某铅和硫嵌布粒度细、硫含量较高的铅锌矿开展浮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磨矿细度-0.074mm占60%,采用优先浮选流程,铅浮选流程为"一粗三精三扫"、锌浮选流程为"一粗三精三扫"、硫浮选流程为"一粗一精二扫",能获得合格精矿,铅精矿中铅品位43.29%、回收率78.33%,锌精矿中锌含量为44.90%、回收率91.21%,硫精矿硫含量为45.85%、回收率为5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细粒嵌布 高硫 铅锌矿 浮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