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PM_(2.5)源解析“源清单化学质量平衡法(I-CMB)”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玉梅 张卫东 王军玲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9-284,共6页
针对受体模型对大气PM2.5中二次无机、有机气溶胶不能给出有效源贡献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污染源清单的化学质量平衡(Inventory-Chemical Mass Balance,I-CMB)颗粒物源解析受体模型,代入北京市近年的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了解析应用。结... 针对受体模型对大气PM2.5中二次无机、有机气溶胶不能给出有效源贡献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污染源清单的化学质量平衡(Inventory-Chemical Mass Balance,I-CMB)颗粒物源解析受体模型,代入北京市近年的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了解析应用。结果表明,燃煤是北京大气PM2.5的最大来源(占比约28.06%),其余依次为机动车(19.73%)、扬尘(17.88%)、工业(16.50%)、餐饮(3.43%)、植物(3.40%)。相比于传统的化学质量平衡法(Chemical Mass Balance,CMB),I-CMB的源解析过程对源成分谱的要求较低、抗干扰性更强,计算结果均衡、详尽,比较适合我国当前大气PM2.5控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2.5 源清单 源解析 数学模型
下载PDF
PM_(2.5)测试方法对比及其燃煤电厂的排放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含笑 姚宇平 +3 位作者 郦建国 丁红蕾 常倩云 左朋莱 《中国粉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48,共6页
遵循电力行业标准DL/T 1520—2016,采用PM-10撞击器(30 L/min)、质量法撞击器(DGI,70 L/min)、静电低压撞击器(ELPI,10 L/min)对燃煤电厂的PM_(2.5)进行现场对比测试;并对燃煤电厂PM_(2.5)排放特征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同一仪器不同时段... 遵循电力行业标准DL/T 1520—2016,采用PM-10撞击器(30 L/min)、质量法撞击器(DGI,70 L/min)、静电低压撞击器(ELPI,10 L/min)对燃煤电厂的PM_(2.5)进行现场对比测试;并对燃煤电厂PM_(2.5)排放特征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同一仪器不同时段的数据及不同仪器相同时间的数据重复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2.5) 燃煤排放 pm-10撞击器 质量法撞击器 静电低压撞击器
下载PDF
南京市秋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蒋婷梅 胡勇 +6 位作者 茆平 陈文辉 杨毅 李燕 李雪松 冯天琦 刘颖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7,共7页
针对南京市不同功能区的6个监测点,考察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浓度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南京市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京市PM_(2.5)和PM_(10)日均... 针对南京市不同功能区的6个监测点,考察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浓度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南京市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京市PM_(2.5)和PM_(10)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0、150μg/m^3,超标率分别为37.91%、30.72%;PM_(2.5)的质量浓度占PM_(10)质量浓度的分数达到63.6%,相关系数高达0.90;冬季颗粒物浓度大于秋季的,PM_(2.5)与PM_(10)的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与22∶00左右;气温对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均呈一定负相关性,对PM_(10)的影响更为显著(显著性检验水平p<0.01),与PM_(2.5)、PM_(10)的质量浓度比呈正相关性;降水能有效减小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并且对粗粒子作用更明显;相对湿度与PM_(10)的质量浓度呈一定负相关性,而PM_(2.5)的质量浓度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相对湿度为70%~80%时,PM_(2.5)的质量浓度最大;风力与PM_(2.5)、PM_(10)的质量浓度均呈负相关性,PM_(2.5)的质量浓度在风向为西北风、西北偏西风时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细颗粒物pm2.5 可吸入颗粒物pm10 污染状况 气象因素
下载PDF
杭州市道路空气细颗粒物PM_(2.5)元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姚琳 焦荔 于志勇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0,共5页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2010—2011年杭州市3条典型道路两侧代表秋、冬、春、夏4个季节的细颗粒物PM2.5中22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道路两侧PM2.5...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2010—2011年杭州市3条典型道路两侧代表秋、冬、春、夏4个季节的细颗粒物PM2.5中22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道路两侧PM2.5中元素含量与道路类型关系不大,呈现夏季小、其余季节大的态势,主要污染元素为Zn、Pb、Cu、Ni;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道路两侧PM2.5呈无机元素含量小、有机元素含量大的特征;Fe、K、Mg、Na、P、Si等土壤元素主要来自机动车行驶引起的道路扬尘;机动车污染特征元素Pb、Zn、Cu、Cd来自相同人为源;机动车污染是道路两侧土壤和灰尘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道路两侧PM2.5中Pb仍维持着较高的富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机动车污染 细颗粒物pm2.5 元素组成
下载PDF
超细大气矿物颗粒物界面反应及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董发勤 刘明学 +1 位作者 耿迎雪 谭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63,共5页
矿物粉尘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空气污染疾病密切相关。纳米颗粒物由于微尺度效应、高比表面积和复杂的化学构成具有与常规物质不同的活性。通过研究超细大气颗粒物的表面电性、表面基团、矿物-生物化学作... 矿物粉尘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空气污染疾病密切相关。纳米颗粒物由于微尺度效应、高比表面积和复杂的化学构成具有与常规物质不同的活性。通过研究超细大气颗粒物的表面电性、表面基团、矿物-生物化学作用、体外生物溶解界面反应及自由基等方面的运动与沉降颗粒物的有机-无机体系的界面反应机理及其生物活性的现状与方向,进而指出应从微观体系界面反应的模拟和实验等角度重点揭示其化学-生物活性和毒性,以多学科联合方式对天然超细矿物颗粒物的生物活性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粉尘 pm2 5 纳米颗粒物(NPs) 界面反应 生物活性 毒性
下载PDF
南京市东郊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冯曙艳 蒋婷梅 +2 位作者 茆平 杨毅 李燕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5,共6页
为了研究南京东郊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利用安德森8级粒度分布采样器采样,并结合大气监测数据,综合分析2013-2014年间南京东郊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和大气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污染主要由粒径为>0.43... 为了研究南京东郊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利用安德森8级粒度分布采样器采样,并结合大气监测数据,综合分析2013-2014年间南京东郊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和大气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污染主要由粒径为>0.43~2.10 μm的大气颗粒物引起,其中12月份污染最严重,且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温度、降雨量、风速等气象因素对颗粒物呈负相关性影响;灰霾天时颗粒物浓度受SO2、NO2的正相关性影响比非灰霾天时大,且NO2浓度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比SO2浓度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细颗粒物pm2.5 多元线性回归 污染特征
下载PDF
咸宁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组成来源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振江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为研究湖北省咸宁市的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情况,于2022年选取咸宁市内2个环境受体点位作为采样点,对不同季节的PM_(2.5)进行采集,对细颗粒物PM_(2.5)的组成成分及来源进行统计分析:基于采样情况构建本地PM_(2.5)的特... 为研究湖北省咸宁市的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情况,于2022年选取咸宁市内2个环境受体点位作为采样点,对不同季节的PM_(2.5)进行采集,对细颗粒物PM_(2.5)的组成成分及来源进行统计分析:基于采样情况构建本地PM_(2.5)的特征源谱,利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对PM_(2.5)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咸宁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季节浓度均值呈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变化趋势,PM_(2.5)的主要组成包括水溶性无机盐与含碳组分,一次来源解析结果显示PM_(2.5)的主要贡献源是二次气溶胶,贡献率在47.15%;二次来源解析结果显示贡献最大的是工业源和机动车,贡献率分别为34.86%和28.9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咸宁市在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治理方面,应采用综合治理措施,要关注对工业、机动车排放的控制,以及对能源结构的调整,以获取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化学组成 来源解析 咸宁市
下载PDF
GNSS产品预测小时尺度上PM2.5浓度的不同模型分析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敏 张捍卫 张红利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68-2074,共7页
天顶对流层延迟(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 ZTD)与雾霾之间的相关性,为雾霾的监测、预报提供了新手段.近年来,利用ZTD结合其他因素主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时间序列ARMAX模型预测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 天顶对流层延迟(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 ZTD)与雾霾之间的相关性,为雾霾的监测、预报提供了新手段.近年来,利用ZTD结合其他因素主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时间序列ARMAX模型预测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之后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并利用北京市2016年第355~357天和2018年第50~52天的每小时对流层数据、气象数据以及环保提供的污染物数据,分别建立了每小时PM2.5浓度变化多元回归模型、小波分析之后的多元回归模型、多元时间序列模型(ARMAX).从检验回归模型的4个统计量可知,基于小波分析之后的多元回归模型优于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而ARMAX模型的拟合优度值在多元回归模型和小波分析之后的多元回归模型之间.对以上三种模型进行跟踪验证,并分别应用于预测2016年第358天24 h的PM2.5浓度的变化,从预测图、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和拟合优度可知:基于小波分析的多元回归模型优于ARMAX模型,而ARMAX模型优于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而三种模型的拟合优度R2都大于0.9这表明能够在小时尺度上预测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2.5 多元线性回归 基于小波分析的多元线性回归 多元时间序列模型 小时浓度预测
原文传递
萍乡市大气污染PM_(2.5)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4
9
作者 何爱红 辛朝 +1 位作者 刘澍 刘红玲 《萍乡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49-52,共4页
利用2017年萍乡市4个空气子站逐日逐次数据,统计分析了萍乡市大气污染物PM_(2.5)浓度时空分布规律、PM_(2.5)与PM_(10)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趋势,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萍乡市PM_(2.5)浓度超二类标准,四季中冬天污染最大,春秋次之,夏季最小,... 利用2017年萍乡市4个空气子站逐日逐次数据,统计分析了萍乡市大气污染物PM_(2.5)浓度时空分布规律、PM_(2.5)与PM_(10)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趋势,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萍乡市PM_(2.5)浓度超二类标准,四季中冬天污染最大,春秋次之,夏季最小,污染最大的地区分布在中心城区市政府车库;PM_(2.5)与PM_(10)比值平均为0.60,与污染月均浓度变化趋势相似,呈U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乡市 细颗粒物pm2.5 时空特征
下载PDF
山柰酚改善细颗粒物PM2.5诱导的老龄大鼠肺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峥业 魏玉梅 +1 位作者 牛森 陈大贵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3期487-492,共6页
目的细颗粒物(PM2.5)被认为与多种呼吸系统问题有关,在老年人群中尤为显著。本研究旨在探索山柰酚是否可以治疗PM2.5诱导的老龄大鼠肺损伤,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16个月龄)被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PM2.5暴露组... 目的细颗粒物(PM2.5)被认为与多种呼吸系统问题有关,在老年人群中尤为显著。本研究旨在探索山柰酚是否可以治疗PM2.5诱导的老龄大鼠肺损伤,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16个月龄)被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PM2.5暴露组和PM2.5暴露+山柰酚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PM2.5暴露持续时间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肺功能、肺形态、炎症程度以及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M2.5暴露导致老龄大鼠发生显著的肺损伤,表现为明显的肺功能受损和组织病理学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炎性因子TNF-α和IL-6浓度增加,血液中炎性细胞比例改变,肺组织中TLR4的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磷酸化水平增加。山柰酚的治疗则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了PM2.5所致肺功能损伤和组织病理学改变,抑制炎性因子分泌和炎症细胞比例失衡,抑制了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山柰酚能够对PM2.5暴露引起的老龄大鼠肺损伤产生保护作用,抑制炎症反应和结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损伤 细颗粒物pm2.5 山柰酚 TLR4/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重工业区室内外细颗粒物PM_(2.5)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慧星 关莹 +2 位作者 冯国会 黄凯良 杨婉凝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0-737,共8页
目的研究重工业城市住宅在夏季开窗条件下,室外细颗粒物PM_(2.5)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数值模拟得到细颗粒物PM_(2.5)的质量浓度、速度、温度分布云图及粒子轨迹.方法通过采用气溶胶检测仪对室内外细颗粒物PM_(2.5)污染物质量浓度进行实... 目的研究重工业城市住宅在夏季开窗条件下,室外细颗粒物PM_(2.5)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数值模拟得到细颗粒物PM_(2.5)的质量浓度、速度、温度分布云图及粒子轨迹.方法通过采用气溶胶检测仪对室内外细颗粒物PM_(2.5)污染物质量浓度进行实测,使用SPSS软件对测试得到的细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进行拟合,并运用FLUENT模拟软件对室内细颗粒物运移及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分析.结果位于重工业厂矿下风侧交通主干线一侧的A房间的室内与室外细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比值(I/O)小于1,受室外环境的影响较大;位于重工业厂矿下风侧小区内部的B房间的I/O大于1,说明受室内细颗粒物染物污的影响较大.并且两房间室内外细颗粒物具有较强的二次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 77、0.941 11.结论室内PM_(2.5)质量浓度随室外细颗粒物质量浓度增加而升高.建立的室内外细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相关性模型,可以分析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工业区 细颗粒物pm2.5 二次相关性 数值模拟 FLUENT
下载PDF
泉州市冬季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惠祥 《环境与发展》 2019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2017年1月,选取市区涂山街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采用美国Thermo 2300四通道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对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进行为期1个月的滤膜采样,PM2.5质量浓度及其水溶性离子组分分析结果显示:PM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42-、... 2017年1月,选取市区涂山街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采用美国Thermo 2300四通道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对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进行为期1个月的滤膜采样,PM2.5质量浓度及其水溶性离子组分分析结果显示:PM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42-、NO3-和NH4+,三者在大气中PM2.5质量占比为(48.8±14.6)%,且主要来自气态物质的二次转化,以(NH4)2SO4和NH4NO3的形式存在,PM2.5整体偏弱酸性。结合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 0515)源解析结果,初步分析我市冬季中大气中PM2.5主要污染来源以二次无机盐、燃煤固定源和机动车尾气为主,其次为生物质燃烧、土壤和建筑尘和海盐粒子等。其中,从后向轨迹图分析,我市冬季PM2.5污染易受到外来源区域性传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2.5 滤膜采样 水溶性离子组分 弱酸性 后向轨迹图
下载PDF
泉州市区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惠祥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8期126-127,130,共3页
于2015年12月15~21日选取泉州市区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利用小流量颗粒物采样器对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_(2.5)进行了为期6d的滤膜样品手工采样,应用微量电子天平分析PM_(2.5)质量和离子色谱检测了9种阴阳离子组分含量。对比分析得出:PM... 于2015年12月15~21日选取泉州市区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利用小流量颗粒物采样器对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_(2.5)进行了为期6d的滤膜样品手工采样,应用微量电子天平分析PM_(2.5)质量和离子色谱检测了9种阴阳离子组分含量。对比分析得出:PM_(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_4^(2-)、Cl^-、NH_4^+,三者约占总离子质量分数的75%,NH_4^+/SO_4^(2-)平均比值接近0.5,显示硫酸铵是细颗粒中硫酸盐的主要存在形式,NO_3^-/SO_4^(2-)浓度比均小于0.16,反映了该市主要以煤烟型的固定污染源为主的大气污染特征,其次为海盐粒子、生物质燃烧、土壤和建筑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2.5 手工采样 离子色谱 水溶性无机离子 煤烟型
下载PDF
唐山市细颗粒物PM_(2.5)污染特征分析
14
作者 闫顺生 李海花 《科技视界》 2013年第31期54-55,共2页
根据2013年1-9月唐山市城市空气质量PM2.5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PM2.5污染具有季节性,冬季污染严重,春夏季较低。PM2.5浓度日变化则呈双峰状态,高峰出现在上午8-9时,次高峰出现在晚上21~22时。地域分布则呈现出越靠近市中心PM... 根据2013年1-9月唐山市城市空气质量PM2.5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PM2.5污染具有季节性,冬季污染严重,春夏季较低。PM2.5浓度日变化则呈双峰状态,高峰出现在上午8-9时,次高峰出现在晚上21~22时。地域分布则呈现出越靠近市中心PM2.5浓度越高的特征。PM2.5/PM10的比值为0.606,表明唐山市区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在PM10中的比重大于粗颗粒物,细颗粒物PM2.5污染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2 5 污染 统计分析 唐山
下载PDF
太原城区PM_(2.5)重金属元素季节变化及形态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吕佳莉 李萌 +3 位作者 解静芳 邸志东 赵丽娟 刘瑞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6-131,共6页
为了研究太原城区PM_(2.5)重金属污染变化特征和存在形态,于2012年不同季节采用大流量PM_(2.5)采样器,对太原市坞城区PM_(2.5)进行采样。运用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Fernández连续提取等方法,在对PM_(2.5)中5种重金属含量水平进行... 为了研究太原城区PM_(2.5)重金属污染变化特征和存在形态,于2012年不同季节采用大流量PM_(2.5)采样器,对太原市坞城区PM_(2.5)进行采样。运用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Fernández连续提取等方法,在对PM_(2.5)中5种重金属含量水平进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因子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研究了其中Cd和Pb的不同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采样期间PM_(2.5)日均浓度高达216.71μg/m3,为PM_(2.5)国家二级标准日均限值的2.89倍。4个季节PM_(2.5)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大小,均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Zn>Pb>Cu>Cr>Cd,Pb、Cr、Cu冬季高于其他季节,Zn夏季最高,Cd无明显季节变化,燃煤和超重型工业结构特征是导致PM_(2.5)中Cr和Cu明显高于其它城市的主要原因。重金属的富集因子计算结果表明,Cd和Pb是太原市PM_(2.5)中的典型污染元素。冬季PM_(2.5)中Cd和Pb形态分析结果表明,Cd和Pb 3种形态F1、F2和F3占比之和分别为81%和68%,Cd的活性和潜在活性均大于Pb,因此,太原城区PM_(2.5)中Cd和Pb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 气细颗粒物pm2.5 重金属 富集因子 形态分析
下载PDF
大气细颗粒物PM2.5诱导自噬激活加重大鼠脑缺血损伤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丽 李杨 +1 位作者 王飞 王永刚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 5暴露对大鼠脑缺血后梗死体积、行为学特征及脑内自噬激活的影响,为阐明PM2. 5加重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16周龄有卒中倾向的自发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第1组为假手术组(Sham组),吸入...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 5暴露对大鼠脑缺血后梗死体积、行为学特征及脑内自噬激活的影响,为阐明PM2. 5加重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16周龄有卒中倾向的自发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第1组为假手术组(Sham组),吸入新鲜过滤空气;第2组为对照组,吸入新鲜过滤的空气并予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手术处理;其余3组分别实施0. 1 mg/m3、1 mg/m3及10 mg/m3三种不同浓度的PM2. 5动态吸入染毒(0. 1 mg/m3PM2. 5染毒组、1 mg/m3PM2. 5染毒组及10 mg/m3PM2. 5染毒组)并予MCAO手术处理。参照zea-Longa评分法进行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 1的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LC3、Beclin 1阳性细胞的分布。结果 Sham组大鼠未见脑梗死病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0分。与对照组及0. 1mg/m3PM2. 5染毒组比较,1 mg/m3及10 mg/m3PM2. 5染毒组大鼠脑梗体积明显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增高(均P <0. 05)。与Sham组比较,对照组及1 mg/m3PM2. 5染毒组大鼠脑内LC3、Beclin 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均P <0. 05)。与对照组比较,1 mg/m3PM2. 5染毒组大鼠脑内LC3、Beclin 1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均P <0. 05)。结论 PM2. 5暴露可增加自发高血压大鼠脑梗死体积,促进大鼠脑缺血后自噬的进一步激活,加重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大气细颗粒物pm2.5 自噬
下载PDF
园林植物吸附细颗粒物(PM_(2.5))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17
作者 陈小平 焦奕雯 +1 位作者 裴婷婷 周志翔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58-2566,共9页
园林植物具有显著消减空气颗粒物(PM)污染的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都集中在园林植物对总悬浮颗粒物(TSP)或者粗颗粒物(PM10)的阻滞效应上,植物吸附空气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 园林植物具有显著消减空气颗粒物(PM)污染的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都集中在园林植物对总悬浮颗粒物(TSP)或者粗颗粒物(PM10)的阻滞效应上,植物吸附空气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概述了植物叶片吸附空气PM的方式,叶片PM2.5化学物质的转移过程以及植物吸附PM2.5的周期性,探讨了植物叶片对空气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特征,园林植物吸附空气PM2.5的能力与机制,并从植物吸附PM2.5的测定方法、园林植物吸附PM2.5能力的测定和评价、高吸附PM2.5能力的园林植物筛选、园林植物吸附PM2.5的机制与影响因素等方面提出了园林植物吸附PM2.5的研究重点与趋势,以期为深化植物吸附PM2.5的机制研究及高吸附PM2.5能力的园林植物筛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细颗粒物(pm2 5) 吸附能力 机制
原文传递
植物吸附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8
作者 吕铃钥 李洪远 杨佳楠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4-533,共10页
植物可以吸附大气颗粒物,对降低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植被对颗粒物的吸附功能研究已成为当前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植物叶片吸附大气颗粒物的方式和途径出发,概述了植物叶片对颗粒物的吸附... 植物可以吸附大气颗粒物,对降低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植被对颗粒物的吸附功能研究已成为当前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植物叶片吸附大气颗粒物的方式和途径出发,概述了植物叶片对颗粒物的吸附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从植物叶表面属性、植物种类及其物理属性、植物群落特征等植物内部因素,颗粒物的粒径组成和污染程度等外界环境因素,大风、降水、温湿度等气象因素这些方面来阐述植物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后,文章指出今后应在植物吸附大气颗粒物的机制、定量化分析以及更加科学系统的测定方法等方面加强研究,以期为能高效吸附颗粒物的植物种类和植物配置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细颗粒物 吸附能力
原文传递
珠江三角洲大气细颗粒物的致癌风险及源解析 被引量:37
19
作者 胡珊 张远航 魏永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02-1208,共7页
于2004年4、7、10月和2005年1月对广州、深圳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17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进行了分析,以苯并[a]芘(BaP)为毒性参照物的致癌毒性当量浓度(BaPeq),通过线性剂量-反应模型计算了呼吸致癌风险水平,结合源排放谱... 于2004年4、7、10月和2005年1月对广州、深圳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17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进行了分析,以苯并[a]芘(BaP)为毒性参照物的致癌毒性当量浓度(BaPeq),通过线性剂量-反应模型计算了呼吸致癌风险水平,结合源排放谱和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研究了对致癌风险的各排放源贡献.结果表明,PAHs的浓度为5.87-63.36ng/m^3,平均浓度深圳为32.68ng/m^3,广州为28.15ng/m^3,且呈冬高夏低的分布规律.BaP和BaPeq日均超标率达到2.78%和5.56%,相对于WHO的日均标准的超标率达到50.0%和61.1%.该地区呼吸致癌风险平均水平为1×10^-6-1×10^-5,高于日常活动所致风险,低于引起关注的最低风险值.共解析出3种OC及致癌风险的排放源,分别为燃煤排放、机动车排放、生物质燃烧,其中燃煤排放和生物质燃烧贡献最大,对OC及BaPeq的贡献呈现相似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多环芳烃 致癌风险 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 源解析
下载PDF
基于特征向量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M2.5浓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李龙 马磊 +4 位作者 贺建峰 邵党国 易三莉 相艳 刘立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12-2216,共5页
针对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引入综合气象指数综合考虑风力、湿度、温度等因素;然后,结合实际二氧化硫(SO2)浓度、二氧化氮(NO2)浓度、一氧化碳(CO)浓度和PM10浓度等,构成特征向量;最后,利用... 针对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引入综合气象指数综合考虑风力、湿度、温度等因素;然后,结合实际二氧化硫(SO2)浓度、二氧化氮(NO2)浓度、一氧化碳(CO)浓度和PM10浓度等,构成特征向量;最后,利用特征向量和PM2.5浓度数据来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预测模型。经2013年城市A和城市B环境监测中心的数据预测分析表明,引入综合气象指数后预测的准确性提高,误差降低近30%。说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PM2.5浓度,并具有较高的泛化能力。此外还分析了PM2.5浓度与住院率、医院门诊量的关系,发现了它们的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浓度预测 综合气象指数 特征向量 相关性分析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